摘 要:IC卡在加气站已经逐步推广开,现在主要使用的IC卡为M1和CPU卡,随着城市一卡通的范围逐渐扩大,它也开始在加气站中开始运用。
关键字:职称论文发表,加气站,M1卡,CPU卡,城市一卡通
天然气是一种经济、环保的能源,在车用能源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压缩天然气CNG,在中国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出租和公交车的主要能源。液化天然气LNG技术经过5年多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在重型货车和船用方面近3年来,发展尤为迅猛。随着车用天然气的发展,IC卡也逐渐运用到了加气系统中。
1:IC卡在加气系统中的作用
1, 实现在卡上充值消费,减少加气站现金流量,并对客户进行管理。
2, 记录卡片对应车辆的气瓶信息,对气瓶的使用次数和年检情况进行判断,保证充气的安全性。
2:IC卡在加气系统中运用的特点
1, 具有完整的灰机制,保证每次消费和充值过程能完整完成;
2, 具有消费限制,一般加气卡都有公司、站或则省、地市的限制;
3, 卡片具有多种类别,一般都有用户卡、员工卡、管理卡和维修卡的区分;
4, 一般卡内有车号和气瓶信息相关信息。
3:加气站使用的IC卡分类
目前加气站使用的IC卡主要由两大类:M1(S50)卡和非接触CPU卡。
1 M1卡:
M1卡是一种非接触射频卡,现在主要由PHILIPS公司提供芯片,常见为S50、S70、U1traLight和Light。在加气站一般都用S50。
卡片的电气部分只由一个天线和ASIC组成。
天线:卡片的天线是只有几组绕线的线圈,很适于封装到IS0卡片中。
ASIC:卡片的ASIC由一个高速(106KB波特率)的RF接口,一个控制单元和一个 8K位EEPROM组成。
工作原理:读写器向M1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储存,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取读写器的数据。
2 CPU卡
也称智能卡,卡内的集成电路中带有微处理器CPU、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FLASH)、用户数据存储器EEPROM)以及芯片操作系统COS。装有COS的CPU卡相当于一台微型计算机,不仅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同时具有命令处理和数据安全保护等功能。
4:国内加气系统中使用IC卡现状及其分析
M1(S50)卡是最早运用到加气站的实现消费的IC卡,M1卡相对与CPU卡具有成本低,开发难度小的特点,在全国很多加气站得了广泛运用,也是目前加气系统使用最多的IC卡。然而,近几年宣布M1被人找到破解方法。M1卡的复制、解密等情况随时有可能发生。
CPU卡,尤其是非接触式CPU卡,具有很高的安全性能,非接触CPU卡智能卡与M1(S50)相比,拥有独立的CPU处理器和芯片操作系统,所以可以更灵活的支持各种不同的应用需求,更安全的设计交易流程。但同时,非接触CPU卡智能卡的系统显得更为复杂,需要进行更多的系统改造,比如密钥管理、交易流程、PSAM卡以及卡片个人化等。密钥通常分为充值密钥(ISAM卡),减值密钥(PSAM卡),外部认证密钥(SAM卡)和全能密钥(ASAM卡)。非接触CPU卡智能卡可以通过内外部认证的机制,例如像建设部定义的电子钱包的交易流程,高可靠的满足不同的业务流程对安全和密钥管理的需求。对电子钱包圈存可以使用圈存密钥,消费可以使用消费密钥,清算可以使用TAC密钥,更新数据可以使用卡片应用维护密钥,卡片个人化过程中可以使用卡片传输密钥、卡片主控密钥、应用主控密钥等,真正做到一钥一用。
2011年中石化利用在加油站使用CPU卡的经验,率先在重庆和江苏对自己的加气站进行了CPU卡改造,CPU卡系统使用原来加油机系统,把天燃气定义为一个特殊油品,将加气机接进了加油管理系统。取得了成功,并逐步向全国中石化加气站推进。之后,有更多的大的燃气公司发现了这点,CPU卡也随之逐步推广。
5:结论
从目前看来,M1卡虽然还是全国大多加气站使用的卡片类型,但M1卡的破解,对客户卡内钱具有安全隐患,所以使用CPU卡代替M1是一个必然趋势。现在在很多城市都有一卡通,一卡通很多也使用了CPU卡,实现了在公交地铁上的消费,为此人们也在加气系统中运用一卡通实现加气消费。中国金融IC卡,也逐渐由原来的瓷条卡向CPU卡迈进。根据《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金融IC卡具有电子钱包和电子存折两种功能。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大和对CPU卡的运用,金融IC卡中使用电子存折在加气站实现消费,也变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陆永宁 非接触IC卡原理与应用 电子出版社 2006
2 王卓人 IC卡技术与运用 电子出版社 1999
3 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 JR/T 0025.1—201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dzi/1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