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经济管理》资产证券化与银行体系稳定性

资产证券化与银行体系稳定性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点击:次 时间:2017-04-25 16:09

  我国的银行已经开始开展资产证劵化业务,但由于我国资产证劵化发展晚,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篇经济论文为了更好地促进资产证劵化业务的发展,同时维护银行的稳定性,本文从我国资产证劵化的发展开始研究,了解其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其他先发展的国家的资产证劵化经验,再根据我国银行资产证劵化的具体情况,找到了一些缓解和降低资产证劵化给银行带来的风险的方法,主要有三个,一是持有证劵化资产不能过多,二是向非银行金融机构转移风险,但是要适量,三是掌握好资产证劵化的度。这是一些降低风险的方法,希望能够给银行保持稳定性带来帮助。《证券市场导报》创刊于1991年7月,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的全国第一家证券类月刊,1993年3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公开发行。《证券市场导报》创刊17年来,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理性、建设性与创造性为宗旨,始终站在证券理论研究最前沿和实践最前沿,逐步发展成为我国证券研究领域的前沿杂志,是金融界、证券界、企业管理界、高校经济类专业的师生及有关专业人士的必读刊物。

证券市场导报

  摘要:我国银行开展资产证劵化业务的时间晚,对于证劵化资产带来的风险评估不够,在资产证劵化发展中,我国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资产证劵化经验,同时对我国银行个体和体系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找到影响银行稳定性的因素,从而对症下药,本文从我国银行资产证劵化的发展着手,了解资产证劵化给银行个体及系统带来的风险有哪些,再对这些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最后提出一些解决风险,维护我国银行个体和银行整个体系稳定性的一些对策,希望能够给银行资产证劵化的发展提供有利帮助。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银行;稳定性

  一、我国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发展历史

  我国银行的资产证劵化起步晚,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但目前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仍然不强。2004年我国银行体系开始了资产证劵化,由于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我国银行资产证劵化的速度变慢。2012年,相关部门联合下发了有关通知,促使银行重新开启资产证劵化业务。国务院对此推出了相关发展理念,即盘活银行的资产存量和利用金融等其他机构支持银行的转型升级,在这两个发展理念的支持下,银行的资产证劵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目前,银行的资产证劵化业务发展十分重要,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没有散去。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银行资产证劵化特点和实施方式,了解开展这项业务对银行及整个系统稳定性带来的影响,这样才能找好应对风险的监管措施,是银行资产证劵化的业务能够健康地发展。银行和金融体系间的资源要进行优化,需要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效率,防范潜在风险,保证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二、资产证卷化给银行带来的风险

  (一)给银行个体带来的风险

  从全方面来看,资产证劵化给银行个体带来的风险情况是不确定的,这主要由两个方面决定,一是银行的再投资的策略,二是市场情况。资银行产证劵化,是重新构建自身风险体系的行为。一方面,要将风险分散,将资金向资产相关度较低的地方转移,实现银行资产投资的多样化,降低风险,提高银行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对于转移的风险和新投资的风险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绝对量。如果银行自身的约束不够强的话,则有可能将资产证劵化后的资金转而投向高风险的资产,这样就会提高了总体的风险程度。而对于持有证劵化的银行个体来说,将会造成风险的上升。目前,以样本银行为例,它们持有的证劵结构来看,可供出售的占大部分,而持有到期不出售的很少,两者规模比为86:1,持有的大部分证劵可以出售,银行的资产就变得灵活,它可以通过资产证劵来获取比较高的收益,但由于银行持有证劵多,实际上就将自身暴露在市场风险中,经营管理风险加大,整体的风险就会提高,稳定性就会收到威胁。

  (二)给银行系统带来的风险

  在银行系统中,可以将资产证劵化形成的风险进行重新配置。第一种情况,银行之间互相持有对方的大量资产证劵,那么风险就滞留在整个银行体系当中,由银行自身承担,这就使银行体系的稳定性降低。第二,除了银行,还有其他金融机构,当其他金融体系风险低的时候,银行可以通过证劵适当地向其转移资产风险,保持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平衡。反之,在非银行系统风险高时,继续转移虽然能降低自身风险,但与此同时会使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上升,金融体系风险升高会反过来威胁到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三、影响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因素

  我国银行资产证劵化开始得晚,并且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因而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一些其他国家的经验,再结合我国银行的实际,为我国开展资产证劵化提供参考。

  (一)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因素

  对银行个体来说,开展资产证劵化业务,银行将资产转移出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会对银行自身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的。而银行风险的增大与否,则取决于银行得到证劵化的资金后,是怎样应用的,即取决于银行的再投资策略和市场的情况两个方面。同时,银行参与证劵化活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持有证劵化资产,二是开展资产证劵化业务,银行持有的证劵化资产越多,对其自身保持稳定性越不利。

  (二)银行系统风险的影响因素

  对于银行系统来说,证劵化资产在银行系统内外的配置情况,会出现不同的风险结果。目前,过度资产证劵化是存在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银行系统收益相关性上升,由此带来更多的风险,影响银行自身的稳定性。

  四、维持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对策

  目前,我国资产证劵化活动还是利大于弊的,它给银行带来了诸多好处,特别是我国银行业当前所处的阶段正需要资产证劵化,这能够增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同时对存在风险的资产进行重新配置。本文对美国证劵化活动进行一定的分析,从中找到一些我国资产证劵化与银行稳定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收集数据,防止激进的风险配置

  我们要知道,资产证劵化业务的开展以及将银行的资产转移出表,这两个活动是不会对银行个体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但这并不代表这些活动没有限制,如果无限制从事资产证劵化业务,对银行稳定性还是有影响的。为了更好的进行这两项活动,银行还需要收集和监管资产证劵化后的数据,防范在银行系统中,一些个别银行开展资产证劵化业务后,使自身的风险配置过于激进。

  (二)持有证劵化资产不能过多

  2015年上半年,银行的资产证劵化业务发展很快,发行的项目高达62个,规模达到1408亿元,这主要是信贷方面的证劵化项目,有32个,规模也大到1129亿元,占总规模的百分之八十,传统的企业贷款较少,有23笔,占规模百分之七十。随着银行资产证劵化不断发展,银行自身要避免持有过多的证劵化资产。这样就不会对证劵化资产过度依赖,使自身承担过多的市场和经营风险,避免银行资产证劵化后,将风险过多的滞留在银行体系内部,没有能够系统性地转移风险。此外,还需要防止银行为了销售证劵化产品,使银行体系内部的成员互相拥有彼此的证劵化产品。

  (三)转移风险,考虑金融体系承担力度

  在金融体系内部,证劵化风险的分配是不能从微观角度去理解,必须从宏观角度去理解,在银行体系转移风险时,要考虑非银行金融体系风险的承担能力,避免转移的风险过多,导致金融体系的风险升高,而金融体系的风险太高会反过来影响银行系统的稳定性。

  (四)掌握好资产证劵化的度

  银行应该把握好资产证劵化的度,防止过度的资产证劵化,因为这会给银行系统带来很高的风险,同时,资产证劵化会使银行和银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收益的相关性会上升,这种收益相关性的上升,其给银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影响绝对不比绝对风险量的影响。资产证劵注册制实施之后,监管部门的工作要进行改变,除了监管市场发展,还需要进行资产证劵化业务监督。在风险方面,要进行市场约束,充分利用信息披露和信用等级评价这两个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13200.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