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经济管理》传统手工技艺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

传统手工技艺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点击:次 时间:2019-09-18 09:53

  摘要: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全球化冲击,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令人担忧。如何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非遗典型代表的民间各类手工技艺,亟须运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保护与有效传承。本文就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手工技艺非遗资源进行采集、加工、传播、共享各阶段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与讨论。

  关键词:手工技艺;数字化资源

传统手工技艺资源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

  一、引言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中占有很大比重,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文字记载、图片、视频资料的方式进行保存 [1]。时至今日,这些传统记录方法所记录资源,已经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或失真。依托于数字化技术的记录、保存和传播方式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承与传播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资源的必然趋势。

  我国非遗数字化工作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应采用包括数字化在内的各种先进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客观准确的记录,并且初步建立起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络服务体系[2]。借助数字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技术,我们可以将传统手工技艺实现数字化记录、加工、保存与共享。本文就传统手工技艺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加工与共享过程中各阶段采用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与讨论。

  二、数字化采集技术数字化采集

  是指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实物或模拟信号的采集与记录,常用的记录载体有视频、图像、声音、文本档案等。传统手工技艺资源由于其自身特点,非常适宜于使用视频、图像等形式进行数字化采集与记录,并形成数字文件格式进行持久存档。数字格式的资源文件不仅长期保存不会磨损和失真,而且便于后期修饰与编辑,适用于对资源的加工、整理与分享的应用场景,便于二次开发与重构利用。

  数字化采集与记录的手工技艺类资源原始内容通常涉及到技艺的传承人,工艺技艺的历史文化,手工技艺制作用的工具材料,以及相关技法、作品赏析等各类题材和资料。根据采集内容的不同,采集的方式可以分为人物访谈、工具材料展示、技艺演示、作品赏析等形式。如传承人自述可采用访谈形式,用视频记录;历史和文化资料可通过照片采集方式,形成图册,或后期通过整理文字档案,形成文本。技艺演示可通过多机位拍摄,剪辑为技艺演示实录;作品赏析可以通过传承人讲解作品的形式采集为视频,或通过数字扫描技术,配上文字,形成电子挂图。

  手工技艺演示视频作为核心素材资源,是数字化采集的重点内容。视频拍摄录制通常用 2 到 4 个固定机位,其中 1 个机位拍摄拍摄人物全景,另外 1 到 3 个机位分别从前方、侧方、顶部拍摄特写。图片采集多采用数码单反相机固定拍摄,实物资料或作品置于纯色背景展台,布光采用 2~3 盏灯光作为主辅光源进行照明。纸质材料的资料档案也可采用高分辨率的平板扫描仪采集。

  三、素材加工技术

  原始实物资源经过数字化采集后,形成各类素材文件。素材文件格式相对单一,通常为视频、图像、声音等。素材文件须经过加工与编辑,才能形成有价值数字化资源。素材加工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后期构建资源库和网络共享,因而此类素材需要从内容、形式上进行优化以符合资源存储与共享传播的要求。下面以视频和图像素材为例作分析说明。

  对于视频素材,通常是采用视频压缩编码与视频剪辑技 对视频进行加工处理。采用H.264(MPEG-4 Part10: profile=main,level=3.0)编码方式进行压缩编码,码率设置为 3M 以上,帧率不低于 25fps,分辨率不低于 1280*720(16:9)。在必要情况下配以字幕,字幕的字体、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应力求与视频内容配合适当,不能破坏原始画面。视频播放时长应有统一标准,为了便于后期构建资源库和网络传播,单个视频一般不超过 20 分钟,录制的较长的视频应根据内容进行裁剪和分段。时长较短的视频,特别是某些关键技艺演示视频也可以考虑制作成动画,将更有助有教学。对于图像素材,前期加工步骤一般包括对图像分辨率、色彩的修饰与调整,并进行必要的裁剪、校色、去污、纠偏等处理,使图像页面整洁、清晰。后期加工步骤是针对图像素材所属类别以及所反映内容的编辑,例如对于单幅作品图像,须配以作品文字说明,对于工具材料类展示的实物图,还可以制作成图册,以演示文稿形式进行保存。

  四、资源库构建技术

  把单独零散的素材资源通过内容相关度进行整合重组,形成一系列相关资源的集合,即资源库。资源库构建的核心是以素材为基础构建微课和课程资源包。微课是之围绕某个知识点、技能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的相关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的总和,而课程资源包即可视为通过一系列相关微课呈现的关于某个手工技艺项目的完整教学路径设计。

  在手工技艺类资源库的构建过程中,微课通常是以一个或多个视频为基础,配以相关文档、课件等资源所形成的微型学习单元,学习者可通过微课学习掌握某个技艺相关文化或技术要领。微课视频应短小精悍,重点突出,通常单个视频时长在 5~15 分钟为宜。并且将视频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作为拓展阅读内容,以文本或课件的形式呈现。因而构建微课的关键就是对某项手工技艺门类所涉及素材按照知识点与技能点的相关度进行梳理重组,形成以视频为核心,图、文、课件、练习题多种资源共同组成的微型教学单元。课程资源包则是对某项手工技艺领域资源针对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路径的组合,构建课程包的关键是对学习资源筛选与组合,即面向学习者,由浅入深地将某个手工技艺领域的文化、知识、传人、技艺、技巧等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系统化有组织地呈现。

  五、互联网共享技术

  手工技艺资源数字化的最终目的为了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而通过网络途径进行分享与传播无疑是现阶段最为有效和便捷的途径。在众多网络共享技术方案中,基于互联网的云共享技术与数字化学习技术是最适合资源库共享和共建的。

  基于云计算的资源共享技术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全方位资源共享,而经过数字化采集、加工后的资源使云共享的实现成为可能。为了构建云端数字资源,我们将视频、图像、课件以及动画等资源形式按照应用类型进行分类上传至云端服务器,通过在线转码形成适合于各类终端访问的流媒体形式。此时,每个资源文件都会生成相应的共享代码,访问者可以通过在线检索或直接访问共享代码即可获取资源。

  更进一步的学习分享可以通过数字化学习平台来实现。通过共享代码,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任意位置访问到云端数字资源;因此,我们将资源库的微课和课程资源包部署在数字化学习平台中,通过存取代码实现对资源的实时访问,从而构建出支持在线学习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同时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的交互功能,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学习体验,使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打破地域局限,突破时空界限。

  六、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地推陈出新,为传统非遗类手工技艺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技术选择。我们应积极地进行研究学习,对各种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筛选、组合,构建适用于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保护的技术方案;同时设计出更具时代感的数字化展示方式与共享形式,扩大受众群体,更有效地将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传播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梁琳 , 高涵 . 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初探 [J]. 职教论语 ,2015(10):81-84.

  [2] 邱亚萍 . 数字动画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和方法 [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6,24(1):27-30.

  [3] 林志浩 . 基于网络学习模式的图形应用软件教学实践研究 [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11(30):98-99

  相关论文推荐:传统工艺的科学认知 ――张柏春研究员访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15139.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