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经济管理》高水平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痛点与对策

高水平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痛点与对策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点击:次 时间:2020-05-15 08:38

  摘要:未来,中国自贸区的建设不仅要解决与国际高标准对接的问题,还要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与博弈,自贸区将成为践行和探索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先行者,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区。作为内陆核心地区,河南在高水平建设自贸区的过程中面临制度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战略联动机制尚未建立、制度创新协调成本高、专业化人才队伍较为缺乏等重点、难点问题。实现高水平建设河南自贸区可以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优化管理模式和工作效率;加快“买卖全球”步伐,打造促进外贸增长新动能;放大产业集聚虹吸效应,实现更具规模的产业协同;完善各类配套法律法规,全方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完善各项辐射传导机制,带动经济全面高水平发展等五个方面入手。

高水平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痛点与对策

  关键词:河南自贸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

  从“十三五”时期开始,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攻坚决胜阶段,将实现从汗水驱动到创新驱动、从代工到自立、从中国视野到全球视野的转变。党的十八大进一步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如何高水平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河南自贸区}不仅和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相一致,同时对于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和推动中原城市群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河南发展面临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因为错过了中国开放初期宽松的政策环境,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浪潮中,河南将面临更加严苛的国际标准和环保标准。但与此同时,新一轮对外开放格局的构建也为河南自贸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如何充分利用好新形势,将河南打造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新高地,对河南实现开放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深度融入对外开放至关重要。

  1河南高水平建设自贸区的必要性

  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开放的背景下,作为内陆地区,河南对外开放与自贸区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在新形势下,发展质量与发展水平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河南高水平建设自贸区具有很高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1践行和探索国际规则的需要

  在新的历史时期,自贸区肩负着建立提供优质制度供给和创立更高标准的国际规则的重要使命。已经成熟的、适应经济发展大潮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国际规则我们要遵守,没有规则的空白领域和不适应新型经济全球化大势的,必须创造和进一步完善。另外,我国在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方面的提升,不断提示我们还应成为全球策源能力最强的国家,即自贸区应该成为资源创新能力最强的高地。未来,自贸区建设不仅要解决与高标准对接的问题,还要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与博弈,自贸区将成为践行和探索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先行者。

  1.2在开放上主动大有作为的前提

  河南自贸区作为第三批自贸区试点,有历史使命感和担当,在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方面可以有更大的作为,把自贸区建设成知识人才高地、制造业高地、制度创新的高地、优质资源配置的高地。高水平建设自贸区是自贸区实施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尤其是进行首创性改革的必要前提,是各项政策措施得以落地的基础。此外,自贸区在未来要成为高效配置和优化资源的平台和载体,需要进行首创性的改革。内陆自贸区建设更应该主动在开放和大胆试方面有更大的作为。

  1.3实现从“量”到“质”跨越的关键

  自贸区应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窗口和先行者,探索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发展道路。原来的自贸区、各种特殊经济功能区和园区,包括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新区等,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不同特殊经济功能区。新形势下,自贸区的发展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高水平建设自贸区是必须的。具体而言,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贸区的战略叠加效应,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形成若干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而不是若干企业的集群。此外,未来自贸区将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贸易改革、加强国际交流与金融合作等方面为开放型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而全面的便利化政策、更高效的物流管理等质变的形成,则是自贸区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河南高水平建设自贸区的现状分析

  河南作为我国内陆开放的一个典型缩影,经过40多年的深层次开放与变革,在我国开放的前沿同样取得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开创性成就,也为河南高水平建设自贸区积累了众多的政策保障。

  2.1陆空交通基础建设逐步完备

  在郑欧班列建设方面,2019年上半年,中欧班列(郑州)总开行524班(322班去程,202班回程),同比增长75%;总累计开行2284班(1329班去程,955班回程),累计运输货物重量达101.1万吨,价值108.1亿美元。中欧班列(郑州)在全国63个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中,往返均衡率、计划兑现率、运输安全、市场运价等重要质量安全综合指标评价,名列第一。中欧班列(郑州)目前已实现了对欧洲、中亚和东盟物流服务网络全覆盖,打通了河南与中亚地区的联系,补足了中亚无出海通道的短板,为河南与东盟地区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提供了重要平台。

  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郑州新郑机场基本形成覆盖我国内陆主要城市与欧、美、亚和大洋洲的航线网络,并且呈现出国际货邮量大于国内货邮量、全货机货邮量大于客机腹仓、进出境货邮量基本平衡的发展态势。新郑机场现已成为全国第二个可实现“机公铁”零换乘的机场,目前在郑州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已有76家,开通航线242条,航线网络可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2018年,新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733万人次,同比增长12.5%(见图1),增速在全国2000万级以上前22个大型机场中,排名第一,行业排名升至全国第12位;货邮吞吐量为51.5万吨(见图2),全国排名第7位;客货运规模自2017年以来持续保持中部“双第一”。

  2.2外贸及进出口结构不断改善

  2014—2018年,河南的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整体好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出口总额的增速,一直都领先全国水平。2018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5512.7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同期增长5.3%,进出口总值历史首次突破55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创近5年新高,进出口总值位列全国第11位,中部地区第1位。

  2018年,河南进口商品结构继续优化。其中,机电产品的进口总额占全省进口总额的72.5%,高新技术产品占60%。进口额居全省前五位商品为集成电路,电视、收音机及无讯设备的零部件,仪器仪表,铜矿砂,农产品。2018年,河南的出口商品结构也在继续提升。其中,机电产品的出口总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72.8%,高新技术产品占63.6%。出口额居全省前列的商品为电器及电子产品、农产品、机械设备、未锻轧铝及铝材、衣着鞋帽、人发制品。

  2.3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集中扩大投资和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河南工业发展规模快速壮大。1978—2017年,河南工业生产总值增长317.7倍。近年来,河南工业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突出抓好智能制造作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逐渐打破原来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低端工业生产结构,中高端制造业获得飞速发展。工业内部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新型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等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2.3%,战略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2.2%,分别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同期增速0.5、5、5.1个百分点,也高于同期传统产业、高耗能工业的增速(分别为6.7%、7.3%)。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服务业规模效益持续提高,服务业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32.27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19198.68亿元,增长了594倍,服务业的产业贡献率不断提升。此外,在航空偏好型的航空经济发展方面,河南航空经济目前已形成智能终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航空制造、电子商务、航空物流、现代服务八大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018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074亿元,同比增长7.3%,,增加值335.5亿元,同比增长11.8%。跨境电商持续呈现翻番式增长,已形成“一区多园、多模式”发展格局。郑州航空港现已成为全球手机、高端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冰鲜水产品、进口水果集散中心,成为带动郑州、河南乃至中原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2.4各项国家战略叠加合力巨大

  从实施国家战略的角度看,在河南落地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原城市群、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等国家战略,与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国家战略在河南形成了政策叠加优势,为河南聚集更多优质资源要素、提升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具体而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高端制造业不断集聚,临空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货邮吞吐量快速增长,区域经济外向度迅速提升,已经成为河南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聚集高端生产要素、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的战略突破口。粮食核心区的建设,将极有助于河南农业大省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河南的优势基础产业。粮食大省的建立也为河南农产品走出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和国际竞争力。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战略的落地,使河南成了中原经济发展的腹地,有助于各类生产要素和优势资源向河南聚集,为河南寻找新的经济突破口和寻找经济发展新引擎提供了条件。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建立,更加有助于河南的创新发展和科技创新,助力河南打造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实现科技产品和科技成果的进一步转化,以及对具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企业的孵化,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兰考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等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不断凸显,将极大有助于河南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相关论文推荐:外资主导下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隐忧

  3河南高水平建设自贸区的四大痛点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极具竞争力的国内环境,河南积极思考建设高水平自贸区是打破现实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看,河南高水平建设自贸区存在以下四大难点。

  3.1制度改革与创新相对滞后

  目前来看,虽然河南自贸区具有一定的制度创新动力,但总体来看,其创新动力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首先,河南自贸区的优惠政策不多,主要以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主,相关的税收、投资优惠、金融支持措施等并不多见,未来应进一步详细制定针对自贸区发展过程中税收、投资优惠政策的专门文件,并为自贸区内企业积极争取资金和金融支持。其次,对自贸区制度创新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缺乏专门的法规进行保护,导致制度创新的风险高。如河南自贸区在放宽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时(如企业注册资本由验资制变成备案制、监管方式由事前监管变成事中事后监管),会面临放开容易监管难的问题,在监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风险。如果不对这种制度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科学免责,对河南自贸区的深化改革探索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3.2战略联动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河南的各类国家战略联动实践较为滞后。就开放型经济来讲,自贸区、航空港、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大战略联系尤为紧密,但目前对这一优势尚停留在认识层面,未从推进视角形成具有建设性的合作机制,战略叠加效应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二是对战略联动机制缺乏深入研究。自贸区、航空港、自主创新示范区各自具有不同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各自任务庞杂、目标宏大,因此,在战略联动机制等顶层设计缺失的情况下,三方必然缺乏合作的热情和动力。但从全省一盘棋的大局来看,三大战略在人才、资金、技术、创新、改革等多个领域存在共同需求和合作空间,三者甚至存在地域范围内的重合。战略联动机制的构建需要对三大战略各自的总体规划、实施方案、预期目标具有清晰的把握,并从中找出三者合作的基础和共同点。战略联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的乘数效应意义重大,但这一问题目前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3.3制度创新协调成本高

  第一,部委放权的强度及意愿与地方所需之间的匹配性不强,导致河南自贸区的协调成本高。虽然河南自贸区具有制度创新的积极性,但由于制度创新要突破各种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的刚性约束,而要突破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则需要河南自贸区尤其是自贸片区主动对接中央相关部委进行协调。从部委角度来讲,对自贸区进行放权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不少监管风险,另一方面,有些核心权力的下放会导致相关部委在这方面的权力萎缩。因此,中央部委放权的积极性和力度与河南自贸区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异,增加了河南自贸区制度创新的协调成本。第二,河南自贸区的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增加了制度创新的协调成本。一是河南省自贸办的定位问题。目前,由于郑州、洛阳和开封自贸片区的级别低,难以协调省直机关,更难以协调中央部委,增加了郑汴洛三个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的协调成本。二是河南自贸片区自身的定位及级别问题。郑州、洛阳和开封三个自贸片区管委会主任均由一名副厅级领导兼任,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主任为正处级,这一较低的行政级别导致其在同级间的协调能力相当有限,对上级部门的协调能力更弱,这加剧了制度创新的难度。

  3.4专业化国际人才队伍缺乏

  河南自贸区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则急需高端人才支撑,但在实践过程中,类似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战略的实施,二者普遍面临“选人难、高端人才成本高、政策不允许”等困境。首先,高端人才引进过程中政府自身队伍的理念和素质及国际化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方对接的渠道和服务水平。其次,河南的国际高端人才培养计划较为滞后。河南现有的高端人才培养计划仍然不能满足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且人才培养存在“远水不解近渴”困境,无法立即形成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撑的困境。再者,国际资源引进力度不足。在经济“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在开放型经济实现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懂外语、懂技术、懂管理、懂国际运作的国际化人才,以至于河南在市场开拓、研发设计、商务谈判、项目管理等领域的发展受到制约。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16751.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