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普惠金融的“兴国模式”:创新信贷业务、金惠工程宣传教育、服务站点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农户等特色举措的推进下,兴国县的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率和满意度有所提高。但与庞大的农村金融需求相比,普惠金融发展仍有不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巨大。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兴国县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金融服务站点的便利性不足;农村居民对普惠金融了解不足;农民滥用产业贷款问题严重;经营条件不足,产业发展困难;政策制定衔接不足且执行困难,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先行改善交通、邀请专家规划生产、多渠道普及金融知识、失信联合惩戒控制不良贷款、创新贷款方式实现产业发展、部门协调加快建立执行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普惠金融 乡村振兴 困境及对策
一、普惠金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设想。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将普惠金融提升为国家战略,金融部门和政府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开展了积极有益的实践,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率和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是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庞大的农村金融需求相比仍有不足,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村。2019年8月2日,《中国普惠金融创新报告(2019)》认为,发展普惠金融是解决金融服务不匹配的重要手段。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县辖25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304个行政村、8个城市社区,国土总面积321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85.65万人,是著名的将军县、红军县、革命烈士县、苏区模范县,也是国家级扶贫县,属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核心区。
人行兴国县支行以普惠金融建设为首要抓手,以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为目标,以支持兴国县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中心,谱写了兴国县普惠金融发展新篇章。普惠金融在兴国县的农村地区已有相当程度的推广,下发贷款的已经超过8300户,总发放金额达到4.8亿。从贷款者的结构来看,企业和合作社仅有6户,有一百多户是贫困户。同时,农村信用体系也正在建立健全,若申贷者信用合格,则优先发放。普惠金融站点具有足够的功效性。农村居民可以在金融站点享受存款、取款甚至贷款服务,但是经过实地调查和访谈后发现,兴国县农村的普惠金融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立足于兴国县农村普惠金融政策,聚焦于具体剖析其政策实施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农村普惠金融政策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困境剖析
1.金融服务站点便利性不足
虽然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已经建设了288个,并开展了聚合支付,通过移动支付满足村民需求,但其便利性仍然不足。根据实地调查的访谈记录和数据分析发现,原因有如下几点:一、农村居民对站点和普惠金融政策不了解。虽然银行网点有部分宣传,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二、由于农村地理条件原因,多数农村居民家住偏远,距离金融站点有一定距离。三、农村居民移动支付不熟悉,有相当大一部分农村居民仍以现金交易为主。四、普惠金融站点的业务量大。兴国的普惠金融站点一个月业务量有几十万笔,业务量大造成农村居民的等待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下降低了站点的服务水平。
2.宣传不足农民金融意识不强
目前兴国县农村居民仍然普遍对金融机构感觉陌生,存在畏惧心理。以兴国县古龙岗镇某农民家庭为例,家中老人以种地为生,财产较少,一般都是以现钞形式储存,对金融机构的了解较少。除此之外,兴国县涉农补助开始转由“惠农一卡通”发放,涉农补助由一卡通发放的设想虽好,能够方便补助发放,但若宣传不足,农民不知道如何使用,补助只能一直存在银行中却无法取出。
3.监督不足农民滥用产业贷款
产业扶贫信贷通的贷款对象为具有兴国县农业户籍,年龄在18-60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且条件之一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为2300元以下。信贷通的设想很好,但贷款的对象往往是比较贫困的农户,遇上农村婚丧嫁娶的大事往往难以应对,因此许多贫困户挪用产业贷款,贷款使用后产业并未得到发展,便无法偿还。更有一些农户抱着骗取贷款的心理进行借贷,用于个人日常生活消费,最后贷款无法偿还。
4.经营条件不足发展产业困难
贫困户不仅生产知识技能欠缺,且劳动力不足,发展产业存在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贫困户抗风险能力较弱,对市场或产业的前景没有充分把握,且农业属于高风险,低回报的产业,再加上目前国际农产品市场下行,目前的产业贷款户很多经营失败,产业贷款不仅没有帮助农户走出贫困,反而使贫困农户背上了贷款加剧贫困。
5.政策制定衔接不足执行困难
兴国县“金福通”工程方案规定贷款期满未偿还贷款,在催款通知告知和合作银行追偿后皆无法偿还或不足以偿还贷款时,由担保基金代偿。但后续操作却没有详细规定。据笔者实地访谈发现,目前合作银行已经出现风险,兴国县农商银行已经上报了需要代偿的63户贫困户,但各个部门却无法通过政策文件得出代偿的方法。另一方面,政策之间衔接不充分,之前的规定的贷款额度为8万元,目前实施文件规定为5万元,8万元超出部分却无法处理,目前到期偿还的第一批贷款,如何执行成为问题症结所在。
如果您需要安排自己金融方面的论文,可查看:金融扶贫论文发表什么期刊,在适合的期刊上投稿。
三、对策建议
1.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与规划生产
交通不便利将大大阻碍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于偏远和分散的农户,若在附近设置站点,成本高而效率低,也存在安全问题。因此,不妨延续农村“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让居住在偏僻地方的农户更方便出行。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关系到盈亏和还款付息问题。对于市场价格的信息,农村居民信息收集和信息的分析能力不够,此时农村居民、银行、政府可进行三方合作,由专家规划生产,条件适合的可结合“保险+期货”模式,由此提升还款保障。
2.全面扩大提升政策宣传有效度
农村不了解金融政策是政策实施的首要难题。多渠道普及金融知识,加强政策宣传的深度与广度。加强与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的合作,大力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教育活动,组织开展金融知识宣讲“六进”专项活动,提高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率。还可加大力度发挥普惠金融服务站深入基层的作用,方便村民就近获取金融知识。引导激发农村居民主动关注了解相关信息,采取报名制教授普惠金融和移动支付知识。
失信联合惩戒控制不良贷款
对于部分滥用贷款或恶意骗取贷款最后变成老赖的贷款户,通过公开公布老赖信息的惩罚效果不佳,只能对老赖声誉损害的道德惩罚,震慑力度不够;且政策文件规定期限届满贷款户还不上贷款将有担保基金代偿,使他们有恃无恐。应当创新惩戒方式,将滥用贷款或恶意骗取贷款的老赖纳入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将失信者的信息公示,通过限制其社会公共福利、对其实施经济上的惩戒,起到震慑作用,促使贷款户正确使用贷款,控制不良贷款率。
4.创新贷款方式实现产业发展
传统的贫困户因为自身条件较差,经营技能欠缺,产业贷款对脱贫的回报率不高。因此,应当创新贷款方式,从对贫困户的单一贷款转向“企业+基地+农户”的整体贷款,通过贷款入股的方式,依托具有经营技能的公司或者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贵州省务川县通过发展农户贷款入股项目的方式,已经取得126.2万元的首期收益,既解决了企业筹款难的问题,又促进了贫困户的生活改善。因此,兴国县应创新贷款方式,利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整体贷款,重点扶持油茶、脐橙等优势领域促进产业发展。
5.完善政策加快建立执行机制
兴国县目前的普惠金融相关文件政策在一定程度仍缺乏可操作性,兴国县主管部门应当尽快明确对贷款无法偿还贫困户的代偿方案,保证合作银行的贷款回收,维护政府的公信力。同时,还应当提高工作效率,尽快完成政策之间的衔接工作,解决新出台政策与旧政策的矛盾冲突,并且组织总结之前的经验,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从而建立一套能够可持续运作的执行机制。——论文作者:王株梅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17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