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经济管理》加速县域经济发展专业论文发表网

加速县域经济发展专业论文发表网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点击:次 时间:2013-09-24 16:28

  [摘 要]: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国现代化早日实现的“基础工程”;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必须理清若干主要发展思路。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 现代化“基础工程” 发展理念 发展思路

  在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中,如何认识和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题对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我国现代化早日实现的“基础工程”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行政区间范围内或其经济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包括县、市(县级)区经济。在实质上,我国当前的县域经济就是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农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全国而言,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是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就东中西部各自而言,也都有各自的较发达地区的和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本文是指一种较为宽泛的所有“欠发达”的县域经济。从发展经济学来讲,“欠发达地区”是有确定含义的,这个含义就是“非工业化现代化”的地区,或者说就是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地区。所以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实际上就是指占我国绝大多数的“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农村经济、农民经济。在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中,它是属于那相对落后或绝对落后的一极。所以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其实质或历史使命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

  从现实来看,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在全国县域经济GDP占六成,工业产值占七成,人口在八成以上,国土和农业在九成以上。在湖南这个比重更大,GDP占76.3%,地方财政收入占58.5%国土占96.6%,人口占91%,并提供66.6%的轻工业原料和工业品市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表现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从未来发展看,发展县域经济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21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世纪。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这种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人们已有多种现成的研究成果。但是不管哪种指标体系都离不开人均GDP,人均受教育程度,人均寿命,城市人口比重等几大项。而最终决定这几大项水平高低的正是农业农村农民的变化状况,因为它们的“比重”在我国实在是太大了。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就要十分重视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也就是要十分重视发展县域经济。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中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革命是如此,建设也是如此。也正如十六大报告所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所以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基本任务,或基本手段就是实现农业市场化,农民市民化,农村城市化,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说这既是任务又是手段,一是因为这三化本身就是我国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二是因为没有这三化,其它方面的现代化也无法实现,三是因为没有这三化,眼下的启动内需,抑制通货紧缩也难以根本奏效。或者说这三化的落后已经在滞碍我国现代化的进程。解决这“三化”或“三农”问题是县域经济的历史使命,是我国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二、 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农村经济而非城市经济,农业经济而非工业经济,传统的自然经济而非现代市场经济,落后经济而非发达经济。在这里发展经济的最大障碍是观念上的而非物质条件上的,既使有例外有人提供物质条件,观念问题不解决还是发展不了。所以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1、树立“现代化工程”理念 。 现代化是我国人民的世纪梦想,是我国几代人追求的目标,这个梦想和目标将在本世纪实现。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一切都是朝这个目标前进。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这个跨世纪工程的基础工程。90年代中期以来,农产品“过剩”,农民收入增长趋缓,乡镇企业,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陷入困境,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二元社会经济”无法打破,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瓶颈”之一。只有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稳步增加农民收入,迅速拓展农村市场,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转移农业人口,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发展县域经济不仅是县域的问题,也是市域、省域、全局性的问题,关乎我国现代化的宏伟大业。

  2、树立“机会均等”与“大市场”理念。我国经济已由计划经济转向市经济,还在由政府经济转向社会经济,国际经济在进一步走向市场化,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而市场经济的最高原则是“机会均等”。等价交换,平等竞争,国民待遇。当然这里的平等是形式上的,它有三重要含义:一是不承认任何特权,不承认哪里有发展机会,哪里就没有。二是机会均等不是平均发展,关键是怎么样去发掘机会。三是市场有无限扩大的可能性,市场可以向外扩大到县外,省外,国外,也可以向内开发新的满足潜在需求的市场。人类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最早是英国,然后是美日等抓住了机会。21世纪中华民族有机会了,问题是怎么样抓住这个机会。改革开放以来,80年代是农民,乡镇企业抓住了机会,深圳抓住了机会。90年代是上海抓住了机会,非国有经济抓住了机会。当然还有许多“范例”、“典型”,华西村、海尔、邵东县、湘计算机等等。它们都是“机会均等”“市场无限大”的突出实践者,各个县域经济都有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成为这种“突出实践者”。尽管不可能县县如此,但至少是县县有机会的。

  3、树立“跨越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表现在一方面可吸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减少研究试验成本,少走弯路一步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吸取发达国家浪费资源,牺牲环境的教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性在于,只有跨越式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冲破二元经济结构,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新的强大的增长极,从而促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中国结束“短缺经济”时代,加入WTO,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已将“三农”列入中国新世纪发展战略问题之一的情况下,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当然各县的跨越方式是需从各县出发又各显神通的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当前来看,首先要贯彻中央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精神,搞好生态建设;其次对计划经济时代不利水土保持的某些工程,要从长计议,切实进行改造,甚至不惜推倒重来;第三,发展经济始终要把环境保护放在心上,放在首位;第四,尽可能采用节能等新技术;第五,计划生育,普及教育,切实提高人口素质。

  4、树立农民增收是核心的理念。县域经济的基本问题是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基本前提。农民增收意味着县域人均收入的增长,是财政增长的前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志;农民增收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农业积累的源泉,农村现代化的前提;农民收入增长了,农民从事二三产业才有资金,搞规模经营才有资本,转移进城才有资格;农民收入增长了,农村市场才能拓展,工业经济,城市经济,中国经济才有了新的发展动力;农民收入增长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才能叫做县域经济真正发展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三个代表”宗旨的具体体现,这在县域经济中就要落实在农民增收上。三、 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面对诸多选择 必须理清以下一些主要发展思路

  (一)经济结构调整思路 。

  经济结构调整是“过剩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根本出路,是“十五”计划的主线,也是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难题。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我们应当抓住这个机会。

  1、以第二产业为重点,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

  图表 2000年湖南省益阳市各县市区三次产业结构表(据2001《益阳统计年鉴》整理绘制。)

  项 目 赫山区 资阳区 沅江市 南 县 桃江县 安化县 综 合

  一产业 28% 21% 36% 43% 37% 30% 32%

  二产业 39% 45% 33% 31% 35% 39% 37%

  三产业 33% 34% 31% 26% 28% 31% 31%

  首先,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一般还是一种“一二三”或各占30%左右的结构(见图表),还处在工业化的前期阶段,工业化是县域济的长期任务和现代化的基础。重点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以本地资源为条件的加工工业是县域经济摆脱困境,获得发展甚或是跨越式发展的基本途径。其次,由于第一产业的比重仍30%左右,它就仍然是县域的支柱产业,县乡财政的主要来源,农民温饱的基本保障,并且农业现代化亦是县域经济的基本任务,所以第一产业仍要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再次,第三产业作为为一二产业和人民生活服务的产业,一方面它的落后会严重滞碍着整个经济的必展,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构成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它还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标志,它的比重将逐步超过一二产业;一方面它是农民增加收入,走出农民变为市民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它又是改造传统产业促成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不能轻视其发展的。以第二产业为重点,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较长时期内的基本发展战略。

  2、实施“比较优势”战略。在现实中,不管发展何种产业、何种产品,有效益,有积累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才可能获得真正的发展。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只有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与方向,才可能是有效益能积累的,也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比较优势”的确认是一个复杂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要分层次进行。首先是在县域以内,要从如何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如何打破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充分利用和发扬本地资源优势来考察;然后是把视野扩大到一个个的地区经济圈;再扩大到全国;最后扩大到全球来考察。由于大家都在寻找比较优势,由于市场瞬息万变,“比较优势”就是一个动态的糸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就要不断地去调查研究,比较分析,最终还要经受市场的考验。能不能找到、发掘、发扬光大自己的比较优势,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所在。

  3、做大做强现有支柱产业。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富裕县还是贫困县,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所谓支柱产业,无非就是占县域GDP比重较大的那些产业。其特点或是面广量大,或是地位高影响大,把它们调大了,调强了,对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各不相同的,但农业总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农业结构调整也总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农业结构调整也要强调调大调强其主导产品,粮、畜、果、蔬、水产品等。要提高品质并逐步实现标准化生产。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有二三产业中的一些项目。县域第三产业中的通路、通电、通信等由于当地及中央和各有关部门的重视已有长足的发展,各县之间的差距相对小一点,决定县域经济强弱的主要是第二产业。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的制约,就应把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在国际国内经济结构大调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加工中心的背景下,县域工业面临机遇。我们应当抓住机会,正确定位,战略眼光,做大做强。当然这并不排除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尽可能地把最新的科学技术运用于传统产业。

  4、全力发展特色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基本上还是一种传统农业经济,结构雷同、自给自足的现象比较普遍。 县域经济又是一种地方经济,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机遇、程度各不相同,县域农业的结构、品种、质量,工业的强项与弱项,经济的支柱与潜力,区位的优势与劣势等等,总是各有特色的。特色就是“比较优势”,就有可能发展为特色经济。在西部在开发和加入WTO的大背景下,这种可能性已大为增强了。这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千载难逢的机会。抓住这个机会,首先要找准“特色经济”的所在,这是不是特色,特色有多大,能作到多大,特色能否转变为经济等等,都需要广泛调查,深入论证。这是发展特色经济的前提。其次要全力壮大特色经济。要搞规模经营,搞龙头加基地,多就业,大产出。要改造传统工艺,尽可能采用最新科学技术,实行工厂化生产,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使之成为县域新的支柱产业。第三要在市场运作上下真功夫。在作大特色产品的同时,要努力扩大其市场份额,把其推向县外市外,推向全省全国全球。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5、重点发展加工工业和传统制造业。特别是以农付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农业结构横向调整的重点是做强主打产品和发展特色农业,纵向调整的方向就是大力发展以农付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农付产品加工资源丰富,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各地都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加工层次多,加工潜力大。农副产品加工的增值率国内平均是43%,国外是200%—300%。县域农副产品加工停留在低层次粗加工的较多,附加价值小。深加工潜力很大,市场也很大。发展深加工要大力培植龙头企业,要从本地资源出发广泛开展合资合作,积极参与新一轮的市场分工、合作与竞争。县域加工工业制造工业范围广泛,食品、纺织、服装家电、机械是大头,还有玩具,家具、建材、五金、电子、仪器、仪表、竹藤制品、矿产品、手工艺品…… 抓住几点,注入新技术,做大做强,都可以成为县域支柱产业的。县域传统农业已基本走到尽头,第三产业没有第二产业的扩展作基础亦难以迅速做大,县域第二产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毕竟不是优势 ,这样大力发展加工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和传统制造工业就成了县域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比较优势”和必然选择。

  6、着力发展配套产业。县域经济,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或很少有很难有大型企业集团或大型企业。在加入WTO经济全球化集团化大背景下的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县经济处于十分不利和无力的地位,努力与大型企业、大型企业集团、跨国公司配套,着力发展配套产业,不失为县域经济参与新一轮世界大分工大协作有效途径。如益阳沅纸参与岳阳纸业集团,益阳桃江管件厂成为北京某企业集团的一个生产基地就是很好的例证。发展配套产业县域经济可以作大型企业集团的原料基地、生产车间、加工环节、分销网络、服务部门等等。这是一种双向选择,但主要是对方的选择。这要求县域经济先做强自己,使自己有特色并有一定规模,然后放下架子,积极主动。

  7、发展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产品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欠发达地区要结合实际,有目标、有重点地培育、扶持、壮大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特别是对农业生产带动力强、加工能力大、科技含量高、出口创汇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改造等方面要大力扶持,在农产品出口方面提供便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连接能力和带动能力,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积极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全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8、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以市场来引导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市场上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生产什么,经济结构就往哪里调。市场是检测市场经济一切活动的标准,也是检测经济结构调整的标准。要研究市场,预测市场的真正走向,不能被市场的现象所迷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手段。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在于现存的经济结构体系已经老化,其“产品”已趋于饱和或“过剩”,调整就是要打破现成体系,淘汰过时的,开创新兴的,用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去扩大或开创新的市场需求与市场。这就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本质所在。新的产品和服务的产生,需要有新的“产品”概念,新的工艺、新的设备,也就需要新的投资、新的技术产生。起决定作用的是新的技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就会事半功倍,效果显著。否则就容易产生失误。

  (二)工业化城市化思路。

  2001年,中共湖南省委八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02年,中共 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显然,工业化城市化亦是县域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不可逾越的阶段。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信息化,等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些用词。它们之间的“关系”,关涉到县域经济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关系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很重要的。

  1、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受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的影响,人们似乎觉得我们可以越过工业化而直接进入现代信息社会,几乎没有人(湖南近期除外)认真提出过工业化的任务和口号。事实上正是那些一心一意发展第二产业,甚至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的地方,悄悄地走在了现代化的前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湖南的邵东,醴陵等无一不是以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而那些老是追逐一些 “时髦”口号而从未脚踏实地努力发展工业的地方,在“市场”洗礼中,传统的加工工业优势丢了,新兴支柱产业由于既没有传统工业的积累又没有特别的大资金投入而无法形成。历史和现实都在证明,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首先,工业化是商品化,市场化的技术基础。“工业革命”成为现代社会的起点,在于它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市场的扩大,为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提供了最基本的技术基础。使现代的社会分工,使某种产品的全球化供应成为可能。其次,商品化、市场化为工业化注入了内在的动力、现代的观念、提供了外在的市场。第三,工业化,商品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内容。没有了工业,没有了商业,就没有了城市,哪来城市化呢。第四,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工业化、城市化正是商品化的外在表现与标志,也是不可逾越的。有了工业化,才有了商品化、市场化、城市化,有了工业化,城市化才有了人口的集中,资本的积累,技术的发展,才有了第三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发生作用的空间,才能有了现代化的基础与空间。

  2、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避免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我们也曾试图绕过城市化直奔工业化;现在明白了,城市化同工业化一样,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不可逾越的阶段。首先,城市化与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是互相促进的;工商业的一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前提,而城市的发展又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工商业的繁荣需要一定的外部环境,交通、通信、人口、市场、服务,这就是一定的城市。随着工商企业的发展,对城市的投入增加,建设加速,就业增加,经济增长,这本身就扩大了城市;并且,市政建设的规模、速度与城市经济势力呈正比例关系。所以,城市化是工业化商品化的结果与条件,工业化商品化是城市化的内容和前提。要加速城市化就要加快工业化商品化。为了更好地发展工商业,就要更好地实施城市化。其次,城市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三产业的比重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准,人们苦于我们的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不然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要大大缩小了。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甚至于一些中小城市或农村也不例外。20多年过去了,第三产业并没有所希望的那样发展。事实上,第三产业确切些说主要是城市的产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达75%以上,前提是它的城市人口占90%以上。我们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这是我们第三产业比重低的根本原因。城市化实现了,第三产业的比重才会高起来。第三,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这在现代化的指标体系里也是明确的。例如,初步的现代化城市人口比重必须在50%以上,而真正的现代化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必须达到95%以上等。

  3、农业产业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一条捷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龙头加基地,产供销,农工商,科工贸一体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内涵。它的核心优势是什么呢?先专业化,后规模化;是先市场化,后工业化;是龙头带动、市场拉动、特色推动。这在实质上可以看做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一般是以机械化为基本前提的,这需要土地资源丰富,货币资本集中,农业人口比重低三个基本条件,而中国恰恰是耕地少,资金缺,农业人口比重大。发挥我们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市场纽带、龙头带动等方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现代化的市场经营、工厂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加工同最原始的家庭经营、手工劳动结合起来。先专业化、商品化,先使农民富起来,使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这样,龙头企业本身直接推动了工业化,而当富起来了的农民一部分进城成为市民,一部分留下来搞规模经营的时候,我们的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就又会大大地前进一步了。农业产业化是县域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推动者和一条捷径。

  4、信息化是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杠杆。“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信息化”首先是指“信息社会”,也叫“后工业社会”,社会生产生活的一切方面和一切过程均已信息化,信息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主宰和主体。其次是指信息产业,包括电子,通信,互联网等。第三是指传统产业和社会生活内部运行及与外界联系的电子化,自动化,信息化过程。我国的信息化主要是在第二三含义上的。首先,“信息社会”还不是我们当前的目标,但如托夫勒所说,我们的确可以与发达国家分享“信息化”的成果。事实上,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速度最快前景最好的支柱产业之一;且由于起点高,发展快,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亦相对较小。其次,信息化不能代替工业化城市化,这一点我们必须十分明白。用锄头种地的农民通过互联网,通过“农业产业化”等,可以把自己与世界市场对接,但其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生产手段,生产效率终究难以与国际资本竞争。这种情况在我国传统工业领域亦普遍存在。这也正是我国入世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出路仍然只能在深化工业化上下功夫——加速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第三,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用信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有人视信息为继自然资源能源之后的第三国力,是有道理的。没有信息化我们可以按部就班地走向工业化城市化,有了信息化,我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后发优势,“跨越式”地实现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应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杠杆。信息化有利于我们迅速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市场,有利于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率、少湾路、低成本。并最终促进我国工业、农业、国防、教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5、县域经济要以县城为中心实现工业化城市化。这里首先是一个正确对待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成绩巨大,对县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对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中国现代化建设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将继续作出这种贡献。乡镇企业加小城镇是二元社会经济架构下县域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其发展“经典”是苏南。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的思路应有所调整。第一,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是县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力杠杆,但二者不能等同,二者是有区别的。乡镇企业布点分散、规模小、技术低、资源浪费、生态代价大,除上规模上档次在当地已成“气候”的外,有必要和可能的终将转移到城市“工业区”;剩下的主要是“进不了城”的和有本地资源、劳动力、运输等优势的粗加工型企业;其它一般性生产加工再难以有“短缺经济”下的生存发展条件;事实上经过“改制”和经受“过剩经济”洗礼后名符其实的“乡镇企业”已经大为减少,在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中更少;现行统计中的乡镇企业在欠发达地区绝大多数就是县域个体私营等经济;乡镇企业职工离土不离乡,不利于城市化市民化,从而不利于扩大内需,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现有小城镇面广、量大、规模小,几百几千到几万人口不等,如果没有吸引外地人口的实业作基础,仅为本地生产生活服务,其发展前途是十分有限的。“有城无市”的小城镇已不少见。这对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来讲既不规模也不经济。从整体上讲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分散性、不规模”倾向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的“集中化、规模化”趋势是不相一致的。所以,一般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要从实际出发,提高质量,优化功能,注重特色,适当规模,顺势而为,不要强求。第二,集中力量,以县城为中心推动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县城是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扩散城市文明的枢纽。是县域企业集中的地方,是农村商品的集散地和转运站,是银行、税务、金融和司法机构的所在地,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主要阵地。县城在县域城市化工业化的基础最好,条件最好。现有县城规模距城市规模下限10—15万人口已较接近,或比较容易接近,继续发展规模效益最好。以县城为中心还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本身的固有缺陷。县城发展的关键是要突出软硬环境建设,放宽进入条件,大力提升吸引力。吸引内外资金、民间资金、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先富起来的农民、外出打工仔、其它小城镇居民等来兴办实业,或购房居住。以迅速膨胀县城经济势力。第三,县城以外根据需要和可能,还可规划1—2处次级重点支持发展。其选取条件第一是基础好,其地位不可替代;第二是发展潜力大,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达到10—15万以上人口,或其经济势力有可能与县城接近。如“工业重镇”、“商贸大镇”、“历史名镇”、等。这样,可与县城成鼎足之势的小城镇将同县城一起发展成为小城市,一起推动县域经济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而一般的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绝大部分将成为农民的“加工厂”和“居民点”。

  (三)劳动力转移思路。

  1、转移农业人口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目标。改革以来农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农业就业不断下降,非农就业不断增加。1978年以来,农业劳动力就业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由70.5%下降到50.1%,平均每年减少近1个百分点。已有近1.4亿农村劳动力在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非农产业领域就业,比1978年的2180万增加1.18亿人。二是城镇化趋势明显,城市就业比重上升,农村就业比重下降。城镇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4.5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7.9%上升到36%,平均每年上升0.6个百分点。城乡就业分布由1:3.2变为1:2.2。据劳动部、国家统计局调查,到乡以外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1999年为5203.6万人,比1998年增加268.1万人,增长5.4%;2000年达到5515.8万人,比1999年增长6%左右。由此带来的劳务收入不断增加,1995年,外出劳务的报酬收入人均154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8%,1999年增加到240元,增长了69%,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9%,现还在不断上升。在欠发达地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但“十五”时期农村就业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一是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据测算,目前农业部门仍然沉淀着约1.5亿剩余劳动力。“十五”期间每年还要新增1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二是近年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1999年只增加了8万人,2000年也只增加了160万人。三是城镇化水平不高。加上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下岗等原因,一些城市制定的城市管理政策不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间接目标或直接后果就是转移农业人口。农业人口转移的多寡即城市人口的多少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农业实现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当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每人几分到几亩田土仍是农民最可靠的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农村是无法实行规模经营的;没有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农业人口转移的程度在根本上取决于工业和城市发展;但在国内市场巨大,发展极不平衡,全球一体化迅速发展,且加入WTO的情况下,农业人口的转移并不就决定于本地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措施得当,充分发挥本地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欠发达地区农业人口的转移速度是可以也应当大大快于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并且加快这种转移应成为欠发达县域经济的一大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本地转移的同时,还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多地向外地转移。

  2、为“打工”正名,把劳务输出确定为一种发展战略。在社会学意义上“打工”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是农民的创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农民带来了温饱,“打工” 将为农民带来小康,并最终促成农民变为市民。“打工”首先是指农民的“第二职业”,然后是指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干部职工的“第二职业”,后来泛指所有人员以市场方式找到的工作,再后来人人都说自己是“打工”(为一把手或老板)的,最后位居高官的一把手也说也是“打工”的,为党、国、为人民、为单位“打工”。可见这是一个社会意义广泛而深远的创造。在狭义上,市民社会视在非国有单位的就业为“打工”,其意指此种就业不是“当家作主人”,没有社会保障和长期保障。在广义上,在市场经济中,在经济学意义上,“打工”就是就业: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将逐步消融国有和非国有就业的区别。所以,把“打工”或劳务输出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在经济理论上,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在发展经济学上、在发展战略策略上是一大高明之举。其高明之处在于视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一种资源而不是包袱;在于从主观上自觉地运用了县域少有的几种“比较优势”之一 ——剩余劳动力资源,将比别人“早一点”“多一点”地占有国际国内劳务市场。其具体好处有三,一是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打工”类收入已成为农民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二是培养人才,“打工仔”学技术、学管理、学市场、学社会;回乡“打工仔”已成为各地发展二三产业的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在这个意义上“打工”已成为农民的“留学。三是转移农业人口,首先是大量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2001年安排了7800万,占农村劳力16.3%);然后是其中的一部分将逐步转变为市民;与其它办法相比,“打工”应是转移农业人口的“主渠道”。其间接好处或长远好处是积累了人才、资金、技术、知识,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3、搞好服务,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针对目前劳动力输出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的情况,首先要建立机构,劳动部门现有的机构要完善充实与强化、担起责任,此外还应鼓励民间的市场化或半市场化的劳务输出服务机构的组建与协作。其次要明确职责强化服务。其主要职责就是劳务输出,要建立供需信息网络、人员培训基地、劳务吸纳基地等,提供全方位服务。第三,规范收费。政府所设机构提供服务是其职责所在,是非营利性的,除了培训和某些证件的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它费用。民办机构服务收费应制定明确的标准,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与审计。

  4、制定政策 鼓励和支持转移农业人口。一是制定和落实新的户籍管理制度。湖南已提出用湖南公民替代原湖南城市户口与湖南农村户口的基本政策,真正落实还要有一系列的具体规定,各城市和城镇都应有相应的逐步给与外来“民工”以“市民待遇”的规定。首先在投资、就业、办厂经商、劳动工资、劳动保障、在购房置物、用水用电、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同时取消过来针对打工者的各种不合理收费,规范收费和管理;然后是在社会公共福利、社会保障方面逐步实施“市民待遇”。二是制定和落实有利于农业人口转移的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制度。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当严格依法办事,实行“自愿”与“市场”两原则。首先,对于转移人口的承包田,愿意继续承包和要求放弃承包的,放弃了承包,返乡后一定期间内又要求再承包的都应当尊重其自选择的权利,以利于毫无后顾之忧地转移。对于被放弃了承包权的土地,应以“市场”为主的方式再承包出去,而不一定再按人口平均分配,以利于土地的综合利用和规模经营。在这里,特别是当粮价低迷时会出现“抛荒地”,在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不必大惊小怪,还可用此机会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的生态建设。至于“抛荒地”的税费负担应由村或乡或县统筹分摊与减免,这亦可视为农村人口的“转移成本”吧。

  (四)市场建设思路

  县域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在根本上是离不开商品化市场化的。商品化市场化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我们这里只涉及直接与生产相对应的市场建设问题。市场建设对县域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欠发达地区县域市场发展缓慢有多种原因:①市场建设滞后。由于种种原因,县域部分干部的市场观念、市场意识淡薄,只重视抓生产而忽视流通组织的建设。盲目生产、内部竞争、无序流通、销售不畅。再有,各种市场建设规模小,专业化不强,没有特色,没有形成网络,配套设施差,服务功能严重不足,市场带动作用很弱。②农民购买力不强。这是制约农村商品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2001年,湖南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299.46元,同比增长4.7%,可支配收入2264.71元,同比增长4.9%;最低的镇人均纯收入不足1300元。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未来增收预期不稳,延缓了农民的即期消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90年代以来一直在0.55-0.58之间波动。既有消费需求又有购买能力的农村居民只是少数,多数农民有消费欲望但购买力不足。购买力不足是影响农民即期消费最主要的原因。 ③产品结构不合理。不少生产者和经营者,把开发新产品和推销商品的着眼点放在城市市场,追求高附加值,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设计多数是以城市需求为基础,造成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商品结构趋同性问题十分突出。④信息服务薄弱。主要体现在信息不足,真正用于县域生产、生活指导的信息不多,信息质量不高,鱼目混珠的现象时有发生,令人不敢轻信;信息网络不够健全,使一些信息无法送到需求者手中。农村信息服务发展滞后,农民不能得到必要的生产指导和市场销售信息,产销之间的联系度不够通畅,时常出现农副产品积压和卖难问题。⑤农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农民的家用电器和各种农用机械及农用汽车近年来增加很多。但农村的供水、用电、道路建设和电视信息接转等基本问题,未能尽如人意;第三产业又难有作为。因此制约了很大部分商品的普及和在农村市场的开拓。⑥假冒伪劣商品多,影响购买积极性。主要集中在食品、日用品、农业生产资料上,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现代经济是商品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市场是商品、知识、信息最综合体现的场所,抓住了市场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应对挑战,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争取主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加强市场建设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作好规划。要立足实际,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市场建设规划。市场必须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经营规模大,辐射能力强。有规模才能有辐射力、有影响力、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到某个市场,则要因地制宜,尊重市场规律,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二是市场布局合理,经营特色突出。培育形成一批综合性、专业性以及产地型、集散型等不同类型的市场,努力打造名牌市场。三是市场环境好,商业信誉高。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倡导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为商户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四是流通效率高,交易成本低。能够为客商和各类商贸活动提供全流程、全方位、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

  2、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和规范批发市场。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依托经济结构调整和当地产品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批发市场。加强对各类产品批发市场的改造和规范,不断完善和提升批发市场交易功能和服务功能,促进批发市场上规模、上档次,规范批发市场的管理,努力把批发市场建设成为产品的集散中心、价格的形成中心、信息的发布中心、资金的结算中心,实现批发市场与现代流通方式的有机结合。要建好、用好农村集贸市场。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集镇的市场设施跟不上日益发展的农村交易的需要,有些集镇没有按规划建设农村贸易市场。因此,在农村电网改造基础上,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速市场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功能,在广大县域依据市场规模形成梯度规模的网络体系,使其为开拓广大的市场发挥更大作用。要积极发展专业市场。在特色经济与市场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批专业化市场,这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与条件。

  3、积极促进现代流通方式向县域延伸。对县域现有流通网络进行整合,完善其功能。以县城、中心城镇为重点,积极培育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符合现代流通要求的流通方式,大力发展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专卖店等新型流通业态;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流通基层网络,引导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供销合作组织等社会各界力量分阶段、分层次对其进行整合,逐步完善其功能,把他们建设成为统一配货的便民店,进一步发挥其便民、利民的作用。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和应用,引导农民通过网络查找信息,开辟销售渠道。

  4、用市场的观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逐步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要让广大农民、市民、生产者、经营者深刻懂得市场规律,作为卖方市场,大家要知道自己生产什么产品更好,效益更高。作为买方市场,也要知道自己购进什么更有利于自己的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提高。

  5、积极培育农村中介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努力提高全员进入市场的自觉性及其组织化程度。这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和其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优势,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

  6、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优化环境,强化服务,依法治理,是市场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县域市场建设要在这三方面下真功夫才会促进市场发展。要全面开展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经营行为,下大力气整顿农村的农药市场和种子市场,

  彻底清除假农药、假种子。规范农村生猪定点屠宰场的发展,加强对定点屠宰场的监督管理。大力发展“三绿工程”,引导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7、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应下决心精简机构、规范政府行为,做到权力与金钱的彻底分离。切实推行费改税。同时设法增加农民收入,农民只有丰收,产品能够销售出去, 并卖个好价钱,才能实现扩大消费的行为。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宏观信息指导,使农民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建立大市场,提高农副产品的产销比重,减少自产自食,扩大农村内部相互间的服务领域,促进第三产业更快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从而达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目的。

  (五)国企乡企改革思路

  县域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在经营规模、行业分布、运行机制、技术装备、市场环境等方面有许多共性。在国家“抓大放小”的大计中,它们都属于“放” 的范畴。阻碍它们发展的除了资金、技术、人才等客观因素外,最根本的还是机制问题,“放”的问题。“放”并不是不管而是要大胆改革,让企业真正走向市场。在新的世纪,在加入WTO后,改革再也不能拖了,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可拖的了。改革越早越主动。

  1、对已基本适应市场竟争,具有一定活力的企业,要舍得放手。放手让企业家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放手让市场去规范企业的行为。切忌资金、政策、税收优惠,把正在走向市场的企业拉回政府怀中,再造计划经济旧体制。同时果断实行适合其特点的现代企业制度。

  2、重点是对为数众多的不死不活的国企乡企要舍得改革与重组。有人说,“不死不活”是国企的常态,实际上是指这样的企业占了国企乡企的绝大多数或是太多了。要下狠心打破这种“常态”。办法有二,一是改革与改制,先实行两个置换,然后走民营化的道路。二是重组,要舍得让人兼并,可以“靓女先嫁”,可以让人持股50%以上。

  3、快刀斩乱麻,迅速处理。对已经停产或停产多年或将要停产且开工无望的企业,有整体重组可能的重组是最佳选择,无望重组的就分拆、民营、租赁、破产、拍卖、退二进三,快刀斩乱麻,迅速处理,使国有和集体资产最大限度地保值增值。

  4、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水、电、汽、城市交通等国企,要引进竟争机制,防止和打破垄断,加强内部改革和管理,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外部监督,努力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5、实行国民待遇。政府及各部门要公平地对待国企乡企和其它所有企业,营造公平竟争的环境,这是国企乡企走向市场的条件,也是个体私营经济获得正常发展的条件,是政府对企业的最大支持。

  (六) 中小企业发展思路

  转制改革只是发挥企业活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为了使已经放开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还必须改善它们的经营环境和增强它们自身的机体。在这方面,需要采取以下的措施:

  1、将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纳入法治轨道。虽然十五大报告已经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发展要“鼓励、引导”,但在欠发达县域一些人的观念中仍存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不正确认识,从而导致许多地方仍然没有给予个体私营经济公正、公平的竞争地位,在政治上、政策上、管理服务上不一视同仁,存在某种程度的歧视。因此,还需要继续进行十五大方针和宪法修正案有关条款的教育,消除对放手发展各种所有制中小企业的思想障碍的教育。此外,还应把十五大的方针和宪法的有关规定落实为具体的法律规范。首先,应对现行政策中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条款和规定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修订。同时,要仿效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制定“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以便为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政府制定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措施提供法律依据。这将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并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根据中央的要求,国家经贸委已经建立了中小企业司,统一协调政府各部门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各级地方政府也陆续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此外各地还成立了一些免费的和收取少量费用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但在欠发达县域有些面向中小企业的行政机构还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改变自己企业的“上级主管机关”的形象,服务意识不强,工作内容也有待充实。根据对县域企业实际需求的调查,结合国际上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应当强化对中小企业的下列服务:①搜集中小企业所需要的市场信息、管理技术信息、生产技术信息、政策信息和人材信息等,经过必要的加工后,通过各种传播工具提供给企业;②为中小企业提供经营战略、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会技术、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辅导;③聘请专家和组织志愿服务人员,为中小企业进行“诊断”,帮助它们发现经营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④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经济协作以及企业的产品出口等进行牵线搭桥;⑤通过组织贸易洽淡会、交流展示会、学习考察团等形式,为中小企业创造开拓市场和开阔眼界的机会。

  3、疏通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强对它们的金融支持。虽然政府和银行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进一步的措施:①县域各大银行转变观念,对各类企业以诚信为依据,一视同仁。同时县域企业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诚信为本,建立良好信誉。②融资方式多样化,主要靠信贷融资外,还要开通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等其他融资渠道。③支持、规范、引导、监督民间融资。④支持有条件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鼓励它们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借贷款业务。⑤鼓励各级政府协助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商业化经营的投资基金。⑥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提高它们的工作水平。⑦试办民间的或民办公助的风险投资基金。为使风险企业进入成熟期后有上市的机会和给风险资本留出退出的通道,应当努力做好开放第二板块市场的准备。

  4、整顿市场秩序,端正政府行为。目前县域市场秩序混乱,“失信”现象严重,拖欠贷款和货款的行为普遍,假冒伪劣产品泛滥。与此同时,欺行霸市、强买强卖、诈骗舞弊、敲诈勒索乃至黑社会的有组织犯罪多有发生。这造成投资环境恶化,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重重。许多企业在回答“当前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在哪些方面最需要政府的扶持”时,都提出了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活动的要求。县乡政府必须顺应民意,采取坚决措施,务求在近期取得明显的成绩。同时,着眼于市场交易规范的长远建设,进行深入系统的工作,逐步形成良好的经营和投资环境。为了建立市场秩序,政府机构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行为。①取缔来自各级政府和权力部门的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的“三乱”和形形色色的“吃、拿、卡、要”;②制止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行为;③进行司法改革,严肃司法纪律,实现公正执法。

  5、 协助中小企业建立自治组织。目前我国行业组织还带有很强的行政管理的性质,从经贸委系统到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都建立和联系了一些附属于行政机构的行业组织。这种状况,是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应当精简合并,并转变为民间性、自治性质的组织。县域行业性中小企业自治性协会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维护自身的权益;通过行业组合形成集体力量,开发共用性技术,调剂资金,提高资信和开拓市场。此外,也可以以这种组织为依托,加强业界的行业自律,消除无序与恶性竞争。

  6、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实施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对下岗职工自行创业给予扶助。鼓励支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个人或合伙创办企业、通过再创业实现再就业,应当成为再就业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县域经济可以考虑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创办企业适当减免某些课税,或提供一定的税收宽限期。实行凭下岗证明文件或单位辞职证明申请企业注册的办法,减化手续,降低收费(同时注销下岗人员身份)。欠发达县域还可降低修理业、零售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开业条件,其注册资金下限可以大幅度降低。对吸收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就业的中小企业,可以给予一定数量的安置费和社会保险费补助。

  7、进一步放开产业限制,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空间。目前我国在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限制,很多产业明确规定不允许非公有或非国有经济主体进入,这也不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如规定了36种国家计划商品的批发业务,如粮食、食油、甘草、洗衣粉、普通灯泡、铁锅等,和41种重要工业品生产资料的零售业务,如钢材、生铁、煤炭、木材、水泥、轮胎等,不准私营商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航空和铁路运输、电讯、石油、卷烟、金融、保险、出版、汽车回收等许多行业也不准个体和私营企业经营。现在看来,这些规定大多已经过时,阻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建议对类似的产业准入限制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适合放开的要坚决放开,暂不宜于一下子放开的,可以先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放开。

  (七)环境建设思路

  环境即经济建设环境,它构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甚至有时它就是经济建设本身。经济环境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环境建设应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自然、地理、气候、植被等生态环境和水利、矿藏、物产等自然资源。近现代的经济发展往往破坏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相协调。社会环境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又是人类继续发展的出发点,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硬环境指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状况,市政建设,农村水利设施,城乡道路交通,电力,自来水,通信设施等。软环境在一般意义上,其核心是价值观与文化,在我国当前的现实中,其核心是政府改革,是政府由过去的主导计划经济转到当前的审批收费的转型经济再到将来的规范和服务于市场经济,这个转化搞好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也就会在根本上好了。欠发达县域环境建设十分落后,也十分重要。

  1、要治理和建设好自然环境,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相对落后,工业化水平低,欠发县域的自然环境相对要好一点。但也要避免走“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过去年代中破坏了的自然环境要有计划地建设和恢复过来。新的建设和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同时同步进行,再也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了。农村的水土保持、农药化肥的更新换代与科学使用,城镇的防洪工程、垃圾处理、空气质量保障是当前县域自然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应采取切实的措施。

  2、要继续搞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过“九五”的努力、农村电网改造、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较大改观,但任务仍然艰巨。乡村不通公路的虽然较少,但路况太差,通行能力弱,养护不到位,更经不起风雨的冲击;农村电网改造的任务还很重;电话普及率还很低;计划经济时代修建的水利设施大都老化,还有一些“造田工程”,“路渠工程”等当时的 “形象工程”需要改造与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投入,并采取措施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同时发动农民兄弟出工出力,“三管齐下”一定会有效果的。

  3、要继续加强县城及县域其它重点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建设要有长远眼光,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阶段实施。要尽可能地吸引外地资金和民间资金参与建设。要用市场的原则运作城镇建设。其它重点城镇建设的重点仍然是路、电、水、通信与环境保护,提高品位,以吸引农村和城市“居民”,其建设规模要有科学预测,不可盲目铺摊子,防止有城无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4、把软环境建设放在关键地位。软硬环境比较很难说谁更重要,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当交通、电力、通信等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时,硬环境建设无疑处在关键地位;在“瓶颈”被“九五”打破后,在世纪之初、在“入世”、“买方市场”、“西部大开发”下,软环境建设已处在关键地位。这还因为欠发达县域在资金、人才等经济要素的必定劣势下,硬环境建设亦只能必定劣势,而软环境建设却有可能取得优势。在欠发达地区县域软环境建设的状况,将决定县域的机关作风;从而市场、信用、法制环境;社会风尚、社会秩序;也就决定了县域内的资源整合率、利用率、凝聚力;决定了县域对外资、外智的吸引力;并最终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景。县域软环境建设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向“执法就是罚款,管理就是收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机关顽症痼疾开刀,从治理和改善行政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着手,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使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显著改善。要切实搞好县乡机构改革,真正转变政府职能;要“一幢楼办公、一门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县;要与国际接轨,尽可能地减少审批与收费,最终实现城镇“费改税”;要打击各种违法乱纪、违法经营、黑恶势力;要依德治县,官员品质高尚、能力强有威信,老百姓精神文明。这样,不管其县域经济当前有多落后,基础有多差,位置有多偏,都会在新的世纪脱颖而出,率先走向现代化。附带说一句,目前许多地方把挂牌保护一部分重点企业视为环境建设的一重大举措,应当明白,这正是环境建设不到位的表现,是人为又造市场经济最忌讳的“不公平竞争”。是应尽早取消的软环境建设的任务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陈宗胜:《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走向富裕》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吴敬琏:《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北京 三联书店 2001年版。

  马洪等:《中国发展研究》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年版。

  易炼红:《第三产业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香港 国际展望出版社1993年版。

  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湖南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程极明:《大国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蔡思复等:《发展经济学概论》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年版。

  卢 荻:《变革性经济增长》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曹 新:《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湖南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周天勇:《中国经济基本命运与前景的深层次思考》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年版。

  甘亚平:《入世中国各大行业发展问题分析》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2年版。

  古建佳等:《县域经济学》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7年版。

  邱志忠等:《区域经济发展概论》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中国县域经济创新》北京 海潮出版社 2000年版。

  《中国市县区发展研究》 北京 海潮出版社 2002年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1747.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