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人工智能的概念及特性进行阐述,发现人工智能与影视传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笔者对人工智能在影视传媒中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对其局限性进行精准论述,并对其优点和二者之间相互辅助的关系做出比较详细的说明,希望为影视传媒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影视传媒;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工智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而人工智能在影视传媒界的应用在整个人工智能领域占有较大的比重,甚至能在未来彻底重塑影视制作甚至整个影视传媒界的运转模式,所以,对其进行具体研究对影视传媒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
1 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特征
1.1 概念分析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缩略词为AI,其外延随着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经过有关权威资料的介绍,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人工智能的雏形就已出现,包括数据、算法和计算资源三大要点[1]。在当代,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相对原先所追求的“越来越像人”,在某种程度方面甚至已经发展到“超过人”的境地,例如,现代智能手机中所携带的二维码识别、语音识别、指纹识别、人脸识别以及“Siri的自然语言处理”功能,都属于人工智能的概念;而自动驾驶等人工决策功能也出现于世。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虽然已经摆脱重复性、固定式的模式,但是对于艺术灵感等创新性和创意性要求甚多的领域还是涉略不深,即使已经有人对绘画、音乐、文学、书法等方面进行人工智能研发,但都只是简单碎片地排列及重叠,其成熟度与人的智能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2]。
1.2 人工智能的特征
一般认为,当前的人工智能具备三大特征。一是人工智能可以利用模型来对大数据进行计算,从而替代人力,为人类提供服务;二是通过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收集外界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和人进行交互互补;三是拥有对新知识的学习与适应能力,实现系统的演化与迭代。而在影视传媒中,这三点特征都能得到体现,只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人工智能替代人力的作用。
2 人工智能在影视传媒中的应用
2.1 智能型剧本的写作
人工智能可以利用以往的剧本文本数据和观众的反馈,来自动生成能让观众喜爱的影视剧本[3]。虽然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出现,并得到了应用,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不尽如人意。比如,家喻户晓的美国著名电视连续剧《老友记》,其拍摄年代久远,但人们对其兴趣却丝毫未减,一些年轻的现代人似乎还着迷于其幽默搞笑的剧情。为了重温剧情,《老友记》的影视公司决定在10季之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重新再拍摄一部《老友记》剧集,虽然其拍摄模仿性极高,但是观众缘却不佳。由此反映的问题是,人工智能虽然能模仿作家写剧本,但不能取代作家,由此给人工智能应用到影视剧本创作中所带来的启示是,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整理一些经典的桥段“包袱”,甚至用人工智能制作出简单的故事框架,但具体的写作还是要依赖作家。特别是目前人工智能得自我学习能力不强,这就导致人工智能剧本往往是对以往文本内容的简单拼凑。而在对内容的选择上,表面上看是选用了大数据库中观众所喜爱的桥段与内容,但实际上这些内容往往会比较俗套,而且观众的口味不断变化,也比较喜新厌旧,因而人工智能创作的剧本往往难以满足观众的口味。
2.2 影视作品的自动生成
影视作品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视频拍摄、图像处理与镜头的剪辑[4]。目前,随着智能识别技术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应用于影视拍摄的AI摄像设备,如OBSBOT寻影等产品,这类产品借助自动跟踪拍摄技术与算法模拟构图等功能,能够让影视制作者摆脱必须带摄像师,不停调整机位的烦恼。特别是随着自媒体的发展,AI摄像设备和搭载了AI智能识别功能的手机已经成为自媒体拍摄者们的首选。AI也可以应用于在图像处理上。比如,可以用AI对视频图像进行画质增强与调整,特别是对那些画质本身就很模糊的老电影老照片,AI都可以通过提高分辨率、色彩增强、去划痕等多种算法来进行修复[5]。此外,目前AI技术也可以用在剪辑中,特别是可以应用在固定场景中拍摄不同机位画面的剪辑中,如斯坦福大学与Adobe公司早在2017年就创造出了利用面部情感的捕捉识别技术来识别演员的形象表情,并结合事先设定好的剪辑风格来对视频素材进行自动剪辑的AI技术。但剪辑风格、镜头语言及一些蒙太奇的手法都是影视创作的艺术手段,因而,除一些新闻片外,AI技术只能成为提高剪辑效率的工具,而不能真正取代导演和剪辑师的艺术创作工作。
2.3 媒体资源管理工作的优化
对于影视传媒界来讲,其媒体资源之广、之深是其他工作领域无法比拟的。过去一部影视剧的拍摄和剪辑,都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开拍时机的等待、编辑剪辑对视频图像的整理,以及后续的宣传管理和档案管理。这一系列的工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以及大量与影视创作无关的资源与成本。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一部电影的制作变得相对简单,不用再耗费“跑腿费”“搜集人物”或者严厉的“审核”工作。“一步到位”式的电影创作,甚至普通居民在家就可以利用互联网以及特别的媒体资源处理软件轻松完成[6]。而且,通过人工智能,能从建立的大数据库挑选剧本与演员,特别是通过对剧本的分析,结合演员之前的作品,进行精准选角。比如,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选角中,人工智能就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外,在影视作品的投资、宣发上,人工智能也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整理与计算,为制作人提供比较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甚至在某种程度上,AI能取代制片人,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影视作品的票房、口碑的预测模型系统,还可以对宣发的规模与方法进行提前预测。
2.4 配音的智能化合成
随着智能语音合成技术的发展,当前通过系统自动根据文稿生成配音已经成为可能。2018年,《创新中国》首次在央视推出,这部纪录片成功地使用人工智能对声音进行了模拟并实现了配音领域的技术合成。这种人工智能技术大部分应用在动画电影以及科幻电影的配音模拟中,但由于至今为止人工智能配音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配音技术,仅仅依靠其复制化的技术无法达到对声音创造的效果。例如,情感表达不够、字与字之间、词与词之间连接不自然等不足,导致迄今为止的影视配音合成技术还是以配音演员地演绎为模拟基础,在创作技术上迟迟得不到发展和进步[7]。
2.5 影视角色的人工智能化
AI演员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演一直是热门话题,但截至目前,在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中,还没有出现AI演员的身影。一些3D动画制作出的角色,也往往是使用动作捕捉系统,通过人来完成演绎。但近年来,AI主播已经在一些新媒体平台出现,因而在未来的一些影视作品里,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借助智能绘画技术与智能语音合成技术制作的3D版的仿真AI演员。
3 人工智能应用到影视传媒中的局限性
人工智能在影视传媒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通过人工智能来取代一些烦琐的人类活动。换言之,人工智能能大大提高影视制作效率,加快影视作品的产出,大幅提高影视工业化的程度。但目前,在人工智能应用到影视传媒的发展中,依然存在很大争议。
一是目前人工智能在自我学习功能上还存在缺陷,无论是选角还是写作抑或是智能剪辑,都需要参照数据库中已有的数据信息和早已建立好的依托人的经验而搭建的模型,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视制作机构的思维偏见所导致的影响,这就让人工智能辅助制作出来的影视作品未必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二是影视作品会带有制作者个人的主观想法与认识,而正是通过影视艺术家们充满个人风格创作,影视传媒才有了不断的发展。而人工智能可能会减少人的创造活动对影视创作的影响,从而在批量化制作影视作品的同时,使影视创作的发展止步不前。
因此,在现阶段,对于影视传媒界来说,由于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的意识”与“推理逻辑”性,其还不能完全取代人的作用。影视传媒的核心在于其新鲜性、感人性、故事情节性,等等。而观众对影视传媒内容的要求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属于“由内而外的情绪”,这是属于人的阅历、经验和思维导向的问题。但是,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绪”是“机器”所代替不了的。也就是说,即使“人工智能写作剧本”软件已经存在,但是它的基础也是根据人写的故事情节进行编制“视频”和“画面”,其数据库需要与互联网联系,而互联网所承载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真实新闻事件或者人,所以说人工智能无法代替人的作用[8]。
相关期刊推荐:《西部广播电视》(半月刊)创刊于1980年,由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主要内容: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技术标准及科技管理、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广播电视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传输、发送、接收技术;广播电视设备、器材、新产品及市场行情。
例如,电影利用人工智能的目的多半是因为故事情节中所要涉及的“场景”太大,或者存在安全性的武打特技。但人工智能搭建场景与设计武打特技,必然依赖于已有数据库中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库往往是制作者从以往场景和作品中采集到的,因而在创作上,人工智能只能带来拼接的效果,换言之就是把以往的特效场景与特技打散为具体的元素,然后根据制作者所建立的模型与输入的要求,进行元素重组[9]。这些新的场景看起来可能会比较新颖,但实际上只是机械化的产物,缺乏创新,也不具备相应的影视风格。同时,用人工智能来进行剧本写作的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就如同用人工智能写诗的道理一样,人工智能只是对数据库中原有的剧本桥段进行打散组装,这就导致创作出来的作品乍一看完美无瑕,实则缺乏艺术或文学作品应有的风格与生命力。此外,在影视拍摄、剪辑、图像处理上,人工智能也不能完全取代人的作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影视制作上,人工智能之所以并不能完全取代人的作用,是因为影视传媒行业本就是一个艺术行业,艺术行业无法离开人独特的主观意识与想法,而人工智能的特征是为人提供服务,这就限制人工智能不可能替代人来开展主观性的创作活动。而且,将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到影视行业中,也必然会引发一些关于机器取代人力的相关争议。比如,如果用AI取代制作人,会让很多影视制作人失业,而用AI取代剧作家、编剧、导演以及演员,不仅会让这些人失业,更会引发整个影视行业的抗议,同时引发艺术界的反对浪潮。如果一部影视作品全程由AI制作演出完成,那么这样的作品能否应该被称之为艺术作品呢?这的确值得人深思。
在技术化浪潮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必然在未来的方方面面影响影视着传媒行业,重新对制作、编剧、导演、演绎进行重新定义与解构。但与其他行业不同,不管是自媒体还是专门的影视制作媒体,所制作的影视作品并不是简单的工业产品,而是艺术品。人工智能虽然能大幅提升这些艺术品的制作效率,但人工智能对艺术来说只是工具,就像手中的画笔一样,从铅笔、油画笔到现在的电脑美术作品制作,工具不能取代人的作用,但工具能在提高创作效率的同时,开创了新的艺术创作形式与空间,使艺术创作更为多元与包容。因此,在面对人工智能对影视行业的重塑这一问题时,我们应该坚持人工智能始终是工具这一宗旨,鼓励在艺术创作中对人类思维独创性的体现,避免滥用人工智能而削弱影视作品制作的创造性[10]。而且,不用对人工智能在影视制作中的深入发展过度担心,就像摄像摄影没能取代绘画一样。在未来,人工智能影视作品终将只是成为艺术创作形式中的一种,或者被混杂应用于多种影视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平和地看待技术的发展,而且不同于工业品生产需要统一化的标准,影视传媒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多样化、人性化,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单凭这些就决定了人工智能技术并不能真正取代人在影视制作中的作用与地位,就像《老友记》剧集用人工智能技术补拍一样,机器创作的剧本总是难以让人满意的。——论文作者:邢昊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21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