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教育论文》林学教育论文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林学教育论文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16-04-08 08:52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1]。对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不断地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就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与探索,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学校林学类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与实践,浅谈几点改革思路与经验,以供参考。

  《高等农业教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84年4月创办,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为本刊题写刊名。2002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主办。高等农业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宣传报道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系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发展动态,促进农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教育体系作出贡献。

 

  一、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

  结合林学类专业的特点,以加强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训练及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加强学科之间交叉与融合,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归并、整合教学实验和教学实习课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与应用性实验与实习内容,逐渐构建起了由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学年论文、创新创业实验项目、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构成的四个层次,八个模块,多元化互补,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全学程不间断的递进式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2]。所构建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既是实践教学的培养计划又是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框架,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体系保障。

  二、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首先,在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类型和门次,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注重不同课程间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有机地整合相关实践教学课程,减少相近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为学生开设综合性的、设计性的、系统性、应用性的实验、实习内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其次,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引入试验、实习课堂,不断更新课程实验、实习内容的同时,及时将国内外先进的实验、实习技术手段引入课堂,确保学生实践的是最先进的内容,操作的是最先进的仪器设备,运用的是最先进的技术,掌握的是最先进的知识。第三,将实际生产中、科学研究中、工程项目中、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引入实践教学课堂,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兴趣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和参与相关学科的实习、实验及各类创新或科研项目,选择相关学科的教师担任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不断拓宽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实践技能。

  三、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根据林学类不同专业的特点与优势,积极探索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的动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批判式会课模式

  根据专业的特点,在课程结束后,举办课程实训或教学实习作品或成果展,让学生对自己及他人作品、实验结果、实习成果的优缺点及创新之处进行相互点评,加强学生之间交流与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性思维。

  (二)“学中用,用中学”模式

  有效地利用学年论文、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赴林业局、自然保护区、企业等单位参与一线生产劳动、调查监测与科学研究,使学生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发现欠缺与不足,变被动的学习实践为主动的学习实践。

  (三)“以赛促学,以奖促学”模式

  积极举办和承办各类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机会的同时,创造条件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申报各级专利,激发学生创作、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

  (四)顶岗实习模式

  归并零散实习为综合性大实习,并将综合实习与学年论文相衔接,将实验、实习时间与内容聚零为整,然后让学生在企事业单位以“工作”的形式系统参与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创业训练模式

  由学校有相关经验的教师或外聘的企业领导担任指导教师,以创办一个实体或企业为目标,以项目的形式,让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六)学研结合模式

  将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教学实习等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承担的工程以及学校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所承担的研究项目相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七)社会实践模式

  充分利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布置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内容,让学生自主完成调查、调研、体验、创作等任务,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八)境外或国外短期访学模式

  加强学校与境外或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起稳定的境外或国外暑假短期访学项目或夏令营活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给学生创造学习国外先进的实践方法和技术的机会。

  四、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

  多渠道、多途径地筹措资金,加大对实验室资金投入的力度,及时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补充和更新,确保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及时地进入实验室。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合理有机地整合,不断完善和拓展实验室的功能,增大其使用范围,提高其使用率。规范实验室的管理,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充分利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教师科研实验室、学校公共平台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价值;加强仪器设备在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共享,提高其利用率。

  (二)加强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在对现在教学实习基地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加强校际、校企、学校与科院院所,学校与各级农林政府部门以及管理部门的合作,积极拓展条件优越、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优质教学实习基地的同时,建立学校与实习基地所属单位的共赢机制,使所属单位愿意作为实习基地并积极配合实习工作,确保实习基地的可利用性与可持续性。充分利用学校在校外所建立的定位站以及“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所设立的试验站和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建立校内外相结合,以校内研究型基地为基础,以校外实习基地为外延的综合型教学基地。与国内其他开设有此专业兄弟院校或周边开设有类似专业的兄弟院校进行联系和充分的沟通,建立校际间教学实习基地共建、共享、共用机制,实现多校共建实习基地[3]、共同维护实习基地、共同管理实习基地、共同使用基地,既拓展了实习基地,又相对节约了教学实习的建设和维护成本。

  (三)搭建各类实践教学平台

  根据不同专业需求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研究所、研究中心、示范基地、试验站、定位站等资源优势,多方面筹措资金建立各类创新工作室、创新实验平台实验室、实验示范中心,并由相关专家和教师担任负责人,为学生创新团队提供场所和技术指导。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技术优抛及影响力,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积极为学生争取各类由企业资助的创新项目、设计资格、设计项目以及研发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和亮才现艺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才兴趣和积极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技术队伍建设

  首先,吸引和选聘优秀博、硕士研究生从事实践技术工作,为实践技术队伍补充新鲜的血液的同时将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带入课堂。其次,学校出台政策,鼓励一部分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实验技术工作,将科研思维与科研素养带入实践教学。第三,聘请校外科研单位、林业生产单位以及涉林企业的优秀科学技术人员兼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带入实践教学。第四,有目标有规划地对现有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或学习进修,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实验技术水平,确保实验技术能及时得到更新。第五,在实验室设立勤工助学或实践锻炼岗位,让一部分优秀的硕、博士研究生担任助理实验员和实习协助指导教师,协助实验技术人员准备实验、实习,承担部分实验、实习课程的教学任务,缓解实验技术人员不足的同时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五)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首先,以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创新拔尖人才示范区、实验示范中心、精品课程建设、优质课程建设、网络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改革项目等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为契机,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建设、实验实习教材建设以及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优化实践教学资源。其次,打破学院之间、学科专业之间、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界限,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实现师资、课程、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扩充实践教学资源的同时提高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第三,加强与国内外其他高校之间交流与合作,实现校际之间实践教学资源的共建、共用与共管,积极开展校际之间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扩充、优化实践教学条件与资源。第四,借助现代先进网络技术与电子技术手段,对现的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对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加以科学利用,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不断改进。如:建立网络实验室、电子标本室,利用网络与远程教育平台充实教学资料,指导学生学习,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

  五、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核方式与质量监控体系

  (一)注重过程考核

  改革以实验、实习报告作为实践课程考核成绩主要依据的考核方式,将实验、实习的预习与准备、设计与操作过程、所取得的成果作为实践教学考核的主要依据与指标,加大其在考核成绩中所占的比例,使学生更加注重实验、实习的创新设计和动手操作,防止实践过程中不加思考地按步照搬式操作和仿照他人的照猫画虎式操作。另外,对于教学实习、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具体表现在考核成绩中占有一定比例,防止学生消极应付,弄虚作假,不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或不尊重实习单位指导人员,确保考核成绩客观公正。

  (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根据实验、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不同实践内容的特点,建立健全不同实践教学内容的质量监控体系。监控体系按实践教学的进行过程可分前期准备监控、教学过程监控、教学效果监控三个阶段;按监控内容可分为对教学的安排准备的监控、对教学条件的监控、对指导教师教学准备与具体组织的监控、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实际操作等的监控;具有全面性、动态性、随机性的特点[4]。可保证能随时、随地、随机、全程、全面地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全程监控。完善成熟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包含制度体系、操控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奖惩体系等,既科学合理、全面规范、简洁明了便于实际操作,又行之有效,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奖惩体系

  建立起符合不同实践教学特点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奖惩体系,由学生、教学督导组、学院、教研室多方面对实践教学的前期准备、执行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创新性进行客观、综合的质量评价,对评价高的给予奖励,对评价差的给予批评教育或适当的处罚,以调动教师从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确保教师在实践教学上的精力投入。对于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好的学生,除在课程考核成绩上给予充分肯定外,设立“优秀学年论文”、“实习标兵”、“科技创新奖”、“教学实践先进个人” 等奖项,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获得校外各级、各类实践教学类竞赛、比赛奖励的学生,学校也适当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精神。

  六、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一)规范制度建设

  将实践教学的各个阶段及各个环节的重要内容以制度、规章或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必须执行管理制度[5],规范实践教学行为,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及责任,确定实践教学奖惩办法,使实践教学各个阶段与环节均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同时,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另外,加强实践教学制度的宣传和执行力度,使广大教师和学生熟知各项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并自觉地遵守,避免“有法不依、有章不循”,使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可有可无。

  (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在政策和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稳定教学管理队伍的同时,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与管理水平。加大教学研究经费的投入,设立教学管理专项研究经费,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学管理方法、教学管理手段以及教学管理中所出现新问题解决对策的研究,提高其解决新问题、新情况以及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一支拥有先进管理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具有迅速应变能力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现代化高水平实践教学管理队伍。

  (三)发掘管理职能

  以学生为本,改革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增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自主管理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掘教师在实践教学管理上的积极性和潜能,使教师将参与实践教学管理视为自己的本职与责任,自觉主动地参与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明确各系及基层教研室的责、权、利,充分挖掘和发挥各系及教研室的管理职能。创新学校与学生单位的合作与协作机制,使实习单位乐意并主动承担学生在其单位实习期间的管理职能。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10418.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