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通过对社会心态的研究框架的讨论, 对社会心态进行了概念界定。 本文认为,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 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 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总和。 社会心态透过整个社会的流行、时尚、舆论和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感受、对未来的信心、社会动机、社会情绪等而得以表现;它与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作用, 通过社会认同、情绪感染、去个性化等机制, 对社会行为者形成模糊的、潜在的和情绪性的影响。 它来自社会个体心态的同质性, 却不等同于个体心态的简单加总, 而是新生成的、具有本身特质和功能的心理现象, 反映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建构而形成的最为宏观的心理关系。
关键词:社会心态 社会情绪 社会共识 社会价值观
社会心态( social mentality) , 一般指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 社会类别中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感受, 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在社会急剧变迁时, 社会心态变化快 、形态复杂, 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组织和制度的影响都很大。在每一个剧烈变动的社会中, 作为社会变迁的表达和展示, 社会心态是社会变迁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社会心态的把握和调适, 也是社会变革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 。因此, 无论是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管理部门, 还是研究中国现实社会变迁及社会问题的学术界, 都会特别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社会心态作为社会行为的外在氛围, 也与社会成员息息相关 。
在我国, “社会心态”一词, 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至今频频出现在学术界的讨论和大众媒体中。 ① 对身处经济社会体制转换时期的中国人来说, 对这一表述早已耳熟能详。可以说, 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国家政要,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识到社会心态对个人、社会 、市场 、国家的影响,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无法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的社会心理环境视而不见 。
“社会心态”概念的凸显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 、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原因, 这本身就很值得研究 。不过, 首先应该解决的是“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问题 。应该说, 社会心态是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被普遍接受却又意义含混的概念 。目前, 社会心理学家在“如何界定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的心理结构是怎样的” 、“社会心态是如何形成的”等问题上还没有形成共识, 这就直接影响到社会心态的测量、社会心态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以及社会心态的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由此看来, 有必要将社会心态尽快纳入我国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视野 。本文试图从辨析理论的视角出发, 界定社会心态概念, 以期形成社会心态研究理论框架的基础。
从字面意义上看, “社会心态” 一般被理解为“社会的心理状态” 、 “社会的心智状态” 、“普遍的社会心理” 、“民心” 、“民意” 、“人心”等等, 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 但却没有被多数辞书收录。 ① 国内报章 、学术论文中对“社会心态”一词的界定多不严格, 一般是个人根据不同的理论视角, 例如哲学、社会学 、心理学、传播学等, 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直接推定, 因而缺乏足够的论证 。更多的人则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 径直讨论社会心态与其他现象之间的关系, 或讨论社会心态的预警及调控。 ② 在一些学科的研究中, 社会心态被视为一个研究视角, 如史学中的心态史学研究( 参见郑永华, 2000 ;王章维 、郭学旺, 2000 ;程利、王晓丹, 2002) 。在文献检索时, 这一词汇使用频率很高, 被广泛用于历史 、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领域, 被作为转型时期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要素来看待。
社会心态概念的用法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 1) 社会心态是在特定的社会 、历史 、文化条件下, 一定地域内人们普遍具有的社会心理的总和 。例如丁水木( 1996) 的定义是:社会心态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经济关系 、政治制度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引起的直接的、在社会群体中较为普遍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共同性的社会心理反应或心理态势。具有社会性 、大众性和概括性 。( 2) 社会心态是在一定的思想和心理支配下的社会各种群体主观上的情绪 、情感 、态度等心理状态和社会心境状态, 通过言论 、行为 、习俗、舆论表现出来, 是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变化的“晴雨表”( 揭扬, 1997) , 具有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 ( 3) 与个体心态不同, 社会心态是指社会群体的心智状态, 它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以整体面貌出现的主体状态, 具有群众性 、整体性 、客观性、实践性和历史性。例如, 张二芳( 1996) 认为, 它是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状态结构, 是以整体面貌存在和流行于社会成员之中、内化为社会主体的精神结构的心智状态;是理性与非理性的中介, 具有整体性 、转换性、动态性、倾向性 、两极摇摆和自我调节性 。
这些概念界定注重了社会心态概念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以及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注重了社会心态的社会整体特性和外显特征, 形成了“社会心态”与相近概念 ———例如“社会意识” 、“大众心态” 、“群体心理”等———的区别, 以及“ 社会心态” 与非学术概念 ———例如“人心民意” 、“社会良知”等———的区别。但是, 上述的概念界定仅仅指出它不同于个体心理, 以及一些功能特性, 但缺乏操作化定义, 因而无法解释社会心态到底来自哪里, 即无法将联系个体的社会态度 、价值偏好和行为取向与社会心态之间的社会心理机制清晰地刻画出来。
在西方, “心态”概念最初是在法国年鉴学派创立的“心态史学” 中出现的 。据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 J .勒戈夫考证, 从词源学来看, 法语的形容词 mental 源自拉丁文 mens, 意为思想的 、精神的 、心理的 。在古典拉丁文中没有的中世纪拉丁词 mentalis 属于经院哲学的词汇 。但法语中, 作为名词的mentalitiet( 心态) 并非直接派生自形容词 mental, 而是在 19 世纪中叶从英语中借用来的 。作为 mental 的派生词的英语名词 mentality 则早在 17 世纪就已存在。因此, 心态一词是 17 世纪英国哲学的产物( 汝信主编, 1988) 。它表示心理的集体特征, 某个民族 、某个人类群体等特殊的思想和感觉方式, 不同于官方的意识形态 。 1929 年, 法国年鉴学派发动了对西方传统史学的革命, 其主要目标是改变史学仅以上层人物的军事 、政治活动为研究内容的状况 。此后, 新史学将社会文化 、信仰、群体共有的意识和观念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 ( 罗凤礼, 1998) 。心态史学家认为, “心态主要是集体的, 它似乎远离社会斗争的沉浮。但如果把它同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分割开, 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 汝信主编, 1988 :1002 -1003) 。心态史学的视角从一个侧面提出了心态概念, 但是, 限于学科特性, 关于什么才是社会心态的问题, 还需要从社会心理学这一最接近这个概念的学科角度来进一步辨析 。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 潘菽, 1983) 。它试图解释个体的思想 、情感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实际的 、想象的或潜在的存在的影响( Allport, 1985) ;同时, 也探讨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如何透过个体对现实的认知 、情感和意向这样的建构性心理过程影响到他人和社会( Taylor, 1998) 。从社会心理学定义中, 我们可以看到, ( 1)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不但是个体如何受到他人行为的实际的影响, 而且是个体如何受到那些潜在的影响, 甚至是个体自行想象而具有影响力的那些影响对个体发生作用的过程和机制。 ( 2) 个体在社会中生活, 像受到其他影响因素( 例如气候 、物理环境) 的影响一样, 受到社会中他人的影响。 ( 3) 所谓他人, 不但指个体, 而且指他人所构成的群体 、社会 、历史、文化等等 。 ( 4) 所谓影响, 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 而是相互的过程, 作为接受影响的主体, 对影响具有建构和解释的能力, 于是, 社会环境就不再是简单的外在于人的环境, 而是被主体建构过的环境。由此可见,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心态, 可以揭示出个体心理与群体社会心理、微观与宏观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机制, 应当是非常重要的学科角度, 它为对社会心态概念做出恰当的操作性界定提供了保证 。
然而, 在社会心理学百年学科史当中, “社会心态”并不是一个积累了很多研究成果的领域。这是由于在社会心理学两大学术传统当中,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特别是以北美社会心理学为代表的主流社会心理学主要从个体的角度来建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体系和领域。这一学术传统下的社会心理学着重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并以自身的方式解释和应对社会关系与社会环境。而超越个体的、以社会整体为分析单位的社会心态, 则不被作为研究的对象 。不过, 作为社会心理学中最为宏观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态是基于个体心理的, 因此, 我们仍然可以从主流社会心理学的学科积累中发现研究的路径 。
一 、从“群体中的个体”视角看社会心态的心理结构
在世界社会心理学中居主流地位的北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其个体主义 、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特征使得社会心理学各个研究领域大都以理性、自主和个体的角度, 从个体出发来涉及与社会的关系。例如, 自我、人际知觉、归因 、判断的准确性 、印象的控制与管理 、喜欢和吸引、在社会影响下的从众 、服从和依从, 与他人的沟通、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权威人格 、侵犯、利他等等, 无不以个体为中心, 群体只是充当个体心理与行为的背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社会心理学对于个体社会心理过程的机制已经有了较为成型的理论和一些公认的结论。例如, 从个人的内部社会心理现象的角度探讨态度的结构与功能、态度的转变 、社会心理表征与社会记忆 、社会生活中的控制与自主性 、行为的决策与判断、社会动机、社会情感 ;从个人特性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角度探讨自我、个体发展、社会性别等 ;从人际社会心理现象的角度探讨沟通 、语言与社会行为, 包括社会规范 、从众与服从在内的社会影响机制 、吸引与亲近关系 、利他与亲社会行为 、侵犯与反社会行为 、刻板印象 、偏见与歧视等;从群体社会心理现象的角度探讨组织行为 、社会冲突 ;从群际社会心理现象的角度探讨群体认同、社会运动等( Gilbert et al ., 1998) 。从中我们看到对个体社会心理的研究路径循着一个从外显到内隐 、部分到系统 、表层到深层、变动到稳定、个人到人际 、群体到群际的结构 。这一路径是从个体出发的, 并且着眼于群体中的个体( individual in the group) 或个体在群体中, 群体只是个体心理活动的背景或对象, 重心在个体。而且, 这里面蕴含的一个预设是, 个体被他人影响是不妥的 、不光彩的 、是失去独立性的, 因而是要避免的。显然, 这样的视角不能直接用于社会心态研究 。但是尽管如此, 它却可以提供一个心理结构的重要的参照。我们以一个示意图来简要说明( 见图 1) 。
从图 1 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出, 在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下, 价值观及信仰既是个体的选择倾向, 又是个体态度、观念的深层结构, 它主宰了个体对外在世界感知和反应的倾向, 因此是重要的个体社会心理过程和特征 ;与此同时, 价值观及信仰还是群体认同的重要根据———共享的符号系统, 因此又是重要的群体社会心理现象。从分析层面上看, 价值观可以分为个体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个体价值观是指个体的“价值体系”, 包括 :( 1)对人及其与宇宙 、自然、超自然等关系的构想, 对社会及与其成员关系的构想( 简称世界观) ;( 2) 在文化所属的具体社会中, 为了维系它的存在而必须具有的价值理念( 简称社会观) ;及其( 3) 成员个人所必须具有的价值理念( 简称个人观) 。这套价值体系给文化社会成员一个有意义的生活目标, 以确保社会制度稳定及正常运作, 并给予其成员一套行为准则( 杨中芳, 1994) 。个体价值体系中关于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或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架构, 通常也被称作 social values, 但它主要是指价值体系中有关“社会性”的部分, 如个体在小群体中与他人的合作、竞争等策略, 而不是指社会层面的价值观 (Beggan &Allison, 1994) 。 societal values 则是指“隐含在一套社会结构及制度之内的一套价值, 这套价值的持有使现有的社会架构得以保持 。社会制度在这里包括社会化、社会控制 、社会规范和社会奖惩等 。它通过规范、价值 、惩罚等给个人带来外在压力, 也通过社会价值的内化给个人带来就范的压力” ( 杨中芳, 1994) 。为清楚起见, 我们把个体价值体系中的 social values 称为“社会性价值观”, 而将隐含于社会制度中的价值观称为“社会的价值观”( societal values) 。这一区分是价值观研究从仅仅关注个体价值观层面走向同时关注社会价值观层面所必须进行的( 杨宜音, 1998) 。
在价值观的分析层面上将个体的“社会性价值观”与“社会的价值观”区分开来, 为我们研究社会心态提供了理论基础。个体“社会性价值观”对应于“社会的价值观” ;“个性”( personality, 又译人格) 对应于理论上的“社会性格”, 在民族国家概念形成的近代被表达为“国民性” ( national character, 又译国民性格) ;个体的社会心理状态( 包括态度 、情绪、价值观 、预期 、应对策略等) 对应于“社会的心理状态”, 即“ 社会心态” 。所以, 个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以及二者的相互映射关系, 应该成为社会心态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 。
从北美个体主义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已有成果中, 我们得以了解从个体的意见观点到信仰的心理层次结构, 并且以此结构推定社会心态概念的心理层次结构也将是一个由表及里的构成关系 。但是, 从个体心理到社会心态之间究竟如何勾连呢? 这种相互映射的关系怎样成为现实呢? 让我们从社会心理学的另一大思想传统中汲取资源。
二 、从“ 个体中的群体”的视角看社会心态的形成机制
社会心理学的另一大学术传统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相比, 较多涉及群体方面, 对正式团体( formal group) 与非正式群体( informal group) 、群集( integration) 与集群( category ) 行为, 比如群体的极化现象 、群体的沟通网络 、竞争与合作、流言的传播 、时尚的形成、骚乱和暴动等特殊情境下形成的大众行为, 有着独特的贡献 。特别是欧洲社会心理学家秉承了涂尔干、塔尔德 、勒庞、列维·布留尔 、冯特等学者形成的传统, 让社会心理学始终具有“社会”的性质 。在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看来, 群体或大众( mass) 虽然来源于每一个社会个体, 却又以一种整体的形态存在和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 使人以为这就是自己的观念 、态度和意志 ;或者自己无法摆脱这种观念 、态度和意志的控制 。早在一百多年前, 法国的社会心理学家勒庞( Le Bon, 又译黎朋 、勒邦) 便开创了群体心理学的研究 。他对大革命时期法国人社会心态的研究, 特别是他在《乌合之众》 ( Crowd :The Study of Popular Mind) 一书中对群众心理( popular mind) 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经典( 莫斯科维奇, 2003 1981) 。与勒庞同时代的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 G .Tarde, 又译塔德) 的《模仿律》 、涂尔干( E . Durkheim) 的“集体表象”( 又译集体表征) 概念和以后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 S .Freud) 的《群众心理学与自我分析》 、荣格( C.G .Jung ) 的 “集体无意识”概念、麦独孤( W .McDougall) 的“ 群体心智”( group mind) 概念都是这一时期提出的重要群体心理学概念和群体心理机制 。尽管他们使用的词汇不同, 表述各异, 但是, 都强调群体心理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个体心理的东西 。经历了心理学行为主义和认知思潮的冲刷和影响, 经过几十年沉寂之后的社会心理学, 仍然首先是在欧洲, 出现了泰菲尔的社会认同理论( Tajfel, 1978) , 特纳等人( Turner et al ., 1987) 在泰菲尔社会认同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自我类别化”( self categorization) 概念, 以及雷彻( Reicher, 2001) 在阐述群众行为的社会认同模式中对于 “自我刻板化”等概念的讨论, 这一切都让人感到一种回到勒庞的研究取向, 一种对社会心理学之社会性质的重新强调。这种回归, 大概是源于进入了莫斯科维奇( S .Moscovici) 在《群氓的时代》中断言的处境 :“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社会( mass society ) 和大众人( mass men) 的时代里” ( 莫斯科维奇, 2003 1981 :6) 。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和欧陆的社会心理学从群体结构 、类别, 群体规范与压力, 群体中的社会角色, 集群行为( 临时性群众行为、暴乱 、骚乱、恐慌) 、大众行为( 时尚 、流行、谣言、流言) 和社会运动等角度对群体心理学做出的贡献, 以及政治心理学和大众传播心理学对民意和舆论的研究, 已经比较接近社会心态这一概念所处的研究层面或领域 。
其中, 社会情绪的研究, 例如, 乔治( George, 1990) 的“ 群体情感基调”( group affective tone) 概念, 麦金托什等( McIntosh et al ., 1994) 的“ 社会诱发性感情”( socially induced affect) 概念, 凯利( Kelly, 2001) 区分的 “群体情感” ( group affective) 、“群体情绪” ( group emotion) 、“群体心境” (group mood) 和“群体特定情感” ( group dispositional affect) , 为大众心态的情绪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而欧洲社会心理学 80 年代以来形成的社会认同理论 ( social identity theory) , 作为有关个体与群体心理关系的理论体系, 对推进我们探讨社会心态形成机制更是极富价值。这一理论从社会认同的角度,通过知觉过程的“类化” ( categorization) 机制, 抓住“ 心理群体的形成” (psychological group formation) 这一关键过程, 主要探讨个体归属于群体、凝聚为群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社会心理机制, 解释了各种集群现象而不是群体( group) 现象, 成为战后欧洲社会心理学家对世界社会心理学最有意义的理论进展 。社会认同理论还解释了大规模群集状态中的去个性化现象和从众现象, 以及合作与竞争 、语言的认同作用 、社会流动等等方面的社会心理现象, 并根据大批的研究发展出了精细模式, 以之与主流社会心理学进行了对比 。社会认同理论改北美主流社会心理学“个体在群体中”或“群体中的个体”的视角为“群体在个体中” 或“个体中的群体” ( group in the individual) , 为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 。最为典型的是特纳的“自我类别化”理论和浩格( M .Hogg) 等人的群体动机理论 。以这样的视角, 我们可以揭示个体融入社会的机制( 参见图 2) , 当然它仍然是站在个体的角度, 讨论个体如何将群体纳入个体 。——论文作者:杨宜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2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