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源质量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论文发
生源萎缩致使部分学校为追求经济效益而搞不切实际的招生宣传,严重地冲击了市场,使职业学校的社会形象大受影响。学生进校不需考试,甚至彻底放弃底线,招收初中未毕业以及被其他学校开除的学生,生源质量难以保证。
2.学校教育教研制度不完善
目前中职学校所实行的教育制度呆板缺少创新,大多走的是普通教育路线。在办学上,“等、靠、要”思想严重,办学模式单一,观念陈旧,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存在较大盲目性,缺乏特色;教学实验设备陈旧落后;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手段单调;理论与实训相脱节,实习基地少且小;在课程设置上少有创新,只是简单地在高中课程加上一部分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没有完全形成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出的毕业生无法适应企业及社会的需要。
3.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出现偏差
专业建设存在很多不足,特别是对那些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应用范围广泛的专业来讲,没有准确的方向性的专业定位,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找不准就业方向,而一旦走到岗位上又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面对原本基础就十分薄弱的学生群体,三年时间短暂的专业学习,如果没有一定的方向性,老师教学就会无从把握,学生则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在如此严竣的形势下,如何整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提高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笔者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认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转变观念,打破原有办学模式的束缚,走出一条有特色的职业教育新路。
二、解决中职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1.提高地方政府和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程度
温总理2003年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使农村职业教育在今后几年有一个较大发展。但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还需要教育体制、人事制度、企业用人机制的变革等做铺垫才能形成社会各界都重视技能型人才的良好氛围。对广大农村地区而言,中职毕业生多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县级政府部门更应当高瞻远瞩,从政策、资金和办学环境等方面积极给予扶持。
2.加强中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提高办学水平
中职教育的优势在传授职业技能,这就需要大量的实训基地。学校应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力实现一体化教学,尽快改变现有师资队伍结构,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立一支能够适应以就业为方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现实生活向职业教育提出了一项紧迫任务:密切关注人才劳务市场的新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校应改变过去那种学历教育与培训分轨的做法,使职业教育与企业的系统培训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三年制教学的特点,笔者建议实行2+1教学模式,即两年理论课教学加上一年实习。在保证理论课教学内容完成的前提下,适当延长毕业实习时间,以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安排学生实习时采取实习与就业岗位挂钩的方式,全面推行预就业制度。这样,被实习单位接纳的学生,可以一边接受实习单位的现场考察,一边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校校合作,拓展渠道
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就业是职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生源充足、就业渠道畅通,职校才能得到好的发展。职业教育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机制,积极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等紧密结合,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另外,还可通过与兄弟院校之间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从而降低中职业教育的成本,避免重复投资,使有效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
另外,由于国家高考制度的改变,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也可以参加普通高考或者对口升学。这些变革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拓宽了渠道,打破了传统观念中认为普高才是上大学成才的唯一途径的局面。如果中等职业学校抓住这一发展机遇,认真搞好中等职业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提高升学率,就能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而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职教育健康、稳步地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只要紧密结合市场需要,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拓宽办学渠道,激活办学机制,调整专业布局,就一定能探索出新的办学道路,从而走出困境,焕发生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