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共意识越来越为全社会所关注,但国人公共意识的表现却常常不尽如人意。本文列举了国人在公共意识方面的表现一些不足,希望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且对公共意识的内涵作了一定解释,本文重点尝试着对国人公共意识缺失的原因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公共意识 小农意识 学校教育 政府引导
随着国力的不断上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国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走出家门、国门。仅今年国庆黄金周,全国道路水路共运送旅客多达6.44亿人次;今年国人出境游人次也将高达1.16亿人次。
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但是一些国人某些不拘小节的行为习惯引起了中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中国公民的公共意识阙如成为世界各国媒体关注的话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人公共意识缺乏已成为民族的灾难。
到底何为公共意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陈付龙教授认为,“公共意识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公共领域内的准则、规范等的主观认可和客观遵守,是孕育于公共领域之中一种关心公共事物、改善公共生活、建构公共秩序、塑造以民众利益和社会需求为依归的深层意识,体现的是人们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
胡鸣教授这样定义:人们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在公共场合能遵循具有场所特点的行为规范、规则,是指人们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更有人简言之,公共意识就是独立自由的个体所具有的一种整体意识或整体观念。
其实,上述的解释均有些消极,公共意识内涵还应包含积极的一面,即社会成员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造成当前国人公共意识缺失的原因多方面的,这里我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传统的历史文化中缺乏公共意识的因子。
我国的封建社会历史悠久,长达两千多年。两千多年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皇权至上。天下是皇帝一人的私产,国家是皇帝一人的国家,百姓只能称“臣民、子民”、或者是“草民、良民”。这样的体制对民众的公共意识岂能不是一个极大并且是长期的摧残?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孔子强调“仁”, “礼”,然而无论是“仁”还是“礼”,都未涉及公共意识,更未能认识到公共意识的作用;反而是强调等级、秩序,让百姓“克己复礼”;孟子虽倡导“仁政”,但他更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并认为这是“天下之通义”,其实仁政的本质是告诫统治者该如何统治而已;董仲舒把儒学发展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这些儒家道德伦理规范,说穿了就是让百姓绝对服从皇权,何谈公共二字!明清之后,儒学更是走向极端,扼杀人性。“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些是要把人变作皇权的奴隶,扼杀了公民是社会的主人的权利。
而西方,从14~18世纪,先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们的公共意识不断得以加强。特别是工业革命后,现代的国家制度、民主制度全面确立,到如今已有二三百年历史,西方人公共意识当然得到不断发展与完善,而我国推翻封建制度不过几十年。
小编推荐优秀的教育类期刊 《教育艺术》论文发表期刊
《教育艺术》旨在研究如何进行教育的艺术和方法,为实现民魂再造,正气激扬而出力。主要栏目:教育艺术广场、素质教育与教育艺术、美的导觅、教育艺术研究、传播与沟通、教学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