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煤矿论文探讨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切实搞好煤矿通风安全工作,减少或防止通风事故的发生,必须走出通风管理误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解决存在问题,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教育、完善体系、技术管理、现场落实等各个环节。
《中国煤炭》(月刊)1963年创刊,具有权威性、导向性和科学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以科技为主导,技术、经济相结合,以国内为主体,国内、国际相结合。内容分为煤炭科技和经济两大板块。
一、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就形成了一种麻痹、松懈思想,没有把通风安全管理摆在重要位置。据统计,通风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仅次于顶板事故,但多数矿井未能吸取前车之鉴,真正引起重视,且在日常通风工作中存在很多的误区和问题,给通风安全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
二、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几个误区
2.1 低瓦斯矿井的“无瓦斯论”
根据近些年各类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显示,各类煤矿均属于低瓦斯矿井,也未发生过重大瓦斯事故,因此人们就潜意识地形成了“无瓦斯论”的观念,以至于忽略了日常的瓦斯防治工作。如每班2次的瓦斯检测停留在表面未落实到实处、出现了私拆栅栏(密闭)进入盲巷的行为;虽然安全监控系统已基本安装到位,但真正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的不多。就目前而言,掌握各煤矿的相对和绝对瓦斯涌出量就是依靠一年一次的瓦斯等级鉴定,但这对于瓦斯防治来说是远远不够。
2.2 通风管理就是管局部通风
当前煤矿的矿井通风系统大多数都有形成,通风设施配备也相对齐全。但系统的日常监管不够到位,如回风巷失修、风量分配不合理、通风设施设置(维护)不及时、外部堵漏风不到位等。日常管理的重心放在局部通风管理上,确保用风地点的风量能够满足需求,而又忽略了《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0.15~0.25m/s最低巷道风速。甚至有的小煤矿虽然按要求安装了主要通风机,但为节约成本,平时未正常使用而仍然依靠自然通风,这样就谈不上保证通风安全。
三、当前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矿井周边小煤开采影响严重
随着近几年煤炭市场转好,矿井边界周围的未经办证的小煤矿仍在开采,这些小煤矿未形成完善的通风与防灾系统。且具有开掘随意、有煤就采等特性,极易与矿井采空区或巷道贯通,如果矿井安全检查人员不熟悉其井下情况,日常难以监控到位,就会给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造成严重威胁。
3.2 历史欠帐较多,安全基础薄弱
矿井原有的技术与设施设备在建井初期是能够满足安全与生产的要求。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范围的延伸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提高,而安全投入未能按序时投入,通风系统未及时改造、非本质安全型与无“MA”标志的设备未淘汰等。虽然近年加大了安全投入,技术改建与淘汰设备在逐步推进,但因长期基础薄弱,技术改建难度大、淘汰设备数量多,资金仍有较大缺口,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部完善到位。
3.3 技术力量较薄弱
①人员力量薄弱,“一通三防”管理在矿井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最为突出。而“一通三防”管理中“通风系统”管理又是首位,瓦斯、煤尘、火灾的防治都是建立在通风系统管理之上的。通风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可多数煤矿通风技术管理人员只有配备1~2名,人员配备不足导致无论是整个系统、局部管理还是灾害防治方面,都存有不完善之处。
②专业力量薄弱,技术人员对先进技术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就目前安全监控系统而言,涉及计算机、通信、通风、机电、电子等多种不同专业,技术含量较高,而现有监控管理队伍的专业知识还远达不到要求,多数故障仍需请教厂家方可排除,导致系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3.4 生产布局不合理,通风管理困难
煤矿普遍具有点多面广、战线长等特点,实现合理集中生产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做大量的通风调节工作,通风调节通常是通过设置通风设施来完成,致使风门数量增多,漏风就增大;另外采掘工作面在安排时对通风管理考虑较少,使回采工作面处于对角风路中,由于工作面不断推进,巷道风阻的不断变化,回采工作面的风量和风流方向不稳定。
四、解决问题的措施
4.1 加强教育。提高通风安全意识,走出通风安全管理误区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大脑思维的控制,因此要转变原有错误的观念,使其认识到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首先就是要提高人的思想意识。
(1)反复教育方式。将通风的基本任务、瓦斯涌出情况及影响因素、通风系统可靠性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瓦斯、煤尘、火灾的危害性及通风对灾害防治的重要性等知识,利用各种培训机会对职工进行反复教育,同时在职工上下班途中、工作场所悬挂通风安全知识标语等,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通风安全意识。
(2)分类教育方式根据文化水平、工龄、工种等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教育,若是参插不齐地进行教育,往往收效甚微。
(3)案例教育方式。收集通风安全的典型事故案例,以电教片、现身说教的形式进行教育,分析每起事故的原因、总结事故教训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到举一反三,同时要求职工谈感受,使其印象进一步加深。
4.2 严格落实责任主体,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可以制约、规范人们的行为,是判定一切行为、事物的标准,做到有章可循,一旦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时,一切工作将很难得以保障。
(1)提高办矿门槛,严格准入制度,打击违法、非法生产。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对不具备煤矿开采条件的一律不准办矿,对已证照齐全的矿井发现有越层越界开采、超通风能力生产或通风系统、防灾系统不完善等问题,一律责令停产整顿。
(2)通风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依靠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做好。只有凝聚每个人的力量做到群抓共管、层次分明、一级为一级负责,通风安全工作才能有效落实到终端。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岗位职责履行不到位的,无论其能力再强,也无法胜任工作,就必须将其立即调离岗位,否则犹如一颗定时炸弹,总有一天会造成严重后果,因为责任胜于能力。
(3)提高通风安全管理标准,进一步细化通风管理制度。结合矿井实际,细化通风安全管理措施。明确各岗位职责,将无风、微风、循环风、老塘通风、通风系统故障、通风设施损坏、通风设施设置不及时、监控传感器不按规定校正等列入通风事故范围进行管理:实行重奖重罚的激励措施,对通风安全工作有功者予以奖励、宣传,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予以重罚,并作为典型在全矿范围通报,以此调动全员参与通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 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的知识更新与延伸
(1)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行业标准的不断提高,多数煤矿引进或准备引进安全监控系统、定位考勤系统等专业性较强且较为先进的系统,但煤矿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知识较为单一,专业之间的知识延伸不够、专业知识更新不够等,难以满足需求,因此知识更新与延伸势在必行。
(2)一些有条件的煤炭企业应建立或资助院校定向培养通风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为煤矿培养后备人才。
4.4 落实终端环节,确保通风安全
通风系统、管理技术、制度措施的完善,目的都是为现场实现通风安全服务,只有把好了现场这道终端环节,通风安全才能得以实现。
(1)把好现场,消除隐患。煤矿井下只要生产就随时会产生安全隐患,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并严格按照“定责任、定资金、时间、定人员、定措施”五定原则抓落实。执行隐患首知责任制.做到“谁发现、谁负责”督促落实,做到“走一路、管一路、保一路平安”。
(2)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全面监管。通风安全管理在抓系统的同时要兼顾局部管理,做到各环节、各区域措施的落实,切不可捡了西瓜丢了芝麻。
(3)加大安全监控系统巡检力度,及时排除故障,且安全监控设备、传感器定期进行调试、校正,确保系数运行稳定、可靠,真正发挥其事前预警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lig/10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