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理工论文》压力容器制造材料分析

压力容器制造材料分析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理工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16-08-31 15:37

  如何进行正确的选材是压力容器设计和创造中的第一步,也是直观重要的一步。在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一旦材料选取不合适,会对容器的安全使用留下重大隐患。所以,在压力容器选材上,要根据容器的具体使用条件,如设计的压力和温度、操作特征、介质特点等,来选取拥有合适力学、焊接和耐腐蚀性能等物理性能的材料。除此之外,选取材料时还要充分考虑其具体加工工艺和经济性等其他因素。

中国材料进展

  论文摘要:压力容器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便是材料的选择,它直接关系到压力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性,但由于设备制造过程中采购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材料代用现象普遍发生,常见的代用问题有:以优代劣、以厚代薄及其他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容器的质量和安全以及投资建设方的经济和管理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论文关键词:压力容器 材料代用 以优代劣 以厚代薄

  1 材料代用的具体规定

  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材料采购困难或者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材料代用的现象经常出现在压力容器的设计过程中。《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督规程(TSG R0004-2009)》以及《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对材料代用做了相关规定。一般来讲,主要要求如下:压力容器的承压部件在代用材料的选择上,应和被代用材料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外形质量、化学成分、尺寸公差、性能指标、检验项目和检验率等。材料代用最基本的原则是:要绝对保证,在技术要求上,代用材料不得低于被代用材料,个别在检测率或性能项目上要求不严格的代用材料,可以采取检验、测试的方式来选择合适的代用材料。材料代用的手续要求为:(1)容器承压部件的代用要严格进行,须经由代用单位技术部门的批准并上报代用材料的复检报告或质量证明,由主管负责人核准批复;(2)必须在获得原设计单位的允许并拿到证明文件后,才可以在压力容器制造时进行材料代用;(3)压力容器的设计图、施工图以及出厂时的质量证明书中要细致标注代用材料的规格部位、材质和规格。

  2 以优代劣

  压力容器所用的全部金属材料要具有优良的性能,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制作工艺等。每一种材料的性能都是固定不变的,从性能比较的角度出发,常常会出现材料间的“优”和“劣”的问题。但每种压力容器对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在不同情况下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材料代用中的“优”与“劣”判断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笔者基于自身工作经验,主要探讨了几种典型的“以优代劣”问题。

  2.1 压力容器制作中,在强度、力学特征等机械性能方面,其常用到的低合金钢尽管明显优于碳素钢,但其冷加工性能与可焊性都比不过碳素钢。一般来说,强度级别高的,其冷加工性能与可焊性就较差,二者负相关。所以在进行这方面的代用时,应相应调整焊接工艺,在热处理时也可能会有相应变化,应给予充分重视。

  2.2 材料代用时进行细致、周全的考虑,否则压力容器实际使用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安全隐患。比如处于湿硫化氢环境下及存在应力腐蚀开裂风险的设备中,容器对应力腐蚀开裂地敏感性随容器使用的钢材的强度级别的提高而增大,二者正相关。此时若将20R和Q235和20R系列的钢材用16MnR等低合金钢待用就极易产生问题,因此,此类“以优代劣”行径在原则是行不通的,应当被禁止。镇静钢在许多性能方面上,镇静钢都比沸腾钢要更占优势,但在搪玻璃容器制造时,镇静钢的搪瓷效果反而不如沸腾钢好。

  2.3 一般来说,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较出色,但在含有氯离子的环境下,其耐腐蚀性却不如低合金钢和碳素钢。

  2.4 和普通不锈钢相比,超低碳不锈钢虽然具有价格优势和良好的耐腐蚀性,但前者的高温热强性却更为出色。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耐腐蚀性,需降低含量,而为了提高高温性,则要提高炭的含量。故而,此种情况下的 “以优代劣”,要尤其精确设计设备温度,如有必要,应当重新计算。

  2.5 原则上,膨胀节、爆破片、挠性管板及这类零件不能进行以优代劣,特殊情况下必须代用时应以代用的材料为重新进行精密计算,根据结果,适当调整零件厚度,以防止这类零件及其相邻部位出现故障或者失效。

  2.6 对热换器管板而言,锻件的总体性能比板材要好,所以通常情况下采用锻件,但当管板厚度小于6cm时也可以用板材代替锻件,但此时要注意,即使锻件和板材的厚度、材质及设计温度都相同,但两者的许应用力却不相同,前者的许应用力稍低于后者。故如需锻件代用板材,应重新核准管板厚度。

  对钢材来说,其化学成份上的微小差异都可能对其性能造成重大影响,所以要对待任何类型压力容器钢材的“以优代劣”问题都要予以充分重视,以免导致产品和原设计不符。

  3 以厚代薄

  “以厚代薄”常常使从平面应力状壳体的受力态转变为平面应变状态,这对容器受力状态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通常情况下,厚壁容器比薄壁容器更容易产生三向拉应力,进而产生平面应变脆性断裂。

  3.1 对原设计中封头和筒体间等厚焊接的容器,若对容器壳体的个别部件进以厚代薄,很容易增加壳体的几何不连续情况,从而使封头和筒体间的连接部位受到的局部应力增加,此时,对于有应力腐蚀倾向的容器来说,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可能会导致疲劳裂纹,严重的可能造成疲劳断裂。

  3.2 在厚板替代薄板时,常常导致连接结构发生相应改变,例如,筒体与加厚的封头连接时,通常需要对封头进行削边处理。对以管道为主要筒体构成的设备,若增加筒壁厚度,在封头与筒体的连接部位也须对筒体侧实施内削边处理。在厚度增加较大时,往往也关系到焊接工艺的变化。

  3.3 容器壳体整体层面上的“以厚代薄”,虽然并不会造成筒体连接处和封头的局部应力增加,但不了避免地,仍会导致一下不良影响。1)厚度增加后,原来的壳体设计中的探伤方式和焊接工艺也要进行相应的改变,增加难度;2)壳体厚度的增加必然使容器的重量加大,当容器重量增加过大时,必然会对容器的基础和支座产生不利影响;3)对壳体同时具有传热作用的容器,壳体厚度的增加肯定会影响其传热效果。

  3.4 钢板的许应用力和其厚度紧密相连,《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指出,钢材的许应用力随着其板厚的增大而减小,二者负相关。例如20℃-150℃环境下,16MnR板厚由16mm变为18mm时,其许应用力则从170MPa降为167MPa,150℃时,20R的板厚由16mm变为18mm时,其许应用力则从135MPa降为125MPa。由此可知,以厚代薄很可能导致强度不够,故而,对处于临界状态的以厚代薄,必须对验算其强度。

  3.5 因为原件厚度与其刚性是成正比的,厚度越大,刚性越强,所以原则上不允许对挠性薄管板、波纹管和膨胀节等元件实行以厚代薄,以防止减弱补偿变形的效果。

  3.6 由于换热器的特殊性,对热换器的主要元件进行以厚代薄很容易破坏原来的平衡力系,原则上不可以厚代薄,特殊情况下,必须代用时,需要重新设计计算。

  综上所述,以厚代薄的利弊问题是很复杂的,在进行代用时,要由相关设计单位对代用的可行性和影响进行综合考虑后,方可决定其是否可行。对可采取以厚代薄类型的容器,应对其焊接工艺、支座和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尽可能的消除不利影响。

  4 其他注意事项

  进行材料代用时,应根据实际用材情况对焊接工艺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调整原则为:用高级材料替代低级材料时,实验和验收仍可采用低级材料的标准,不用提高标准;不同材料的耐高温性、韧度等性能不同时,进行最低水压实验时,其相应的温度也可能发生改变,此时,要严格按GB150的相关规定执行;当板厚增加超过GB150所规定的冷卷厚度时,一定要对筒体进行消除应力的热处理;钢板的厚度达到一定水平时,还需要进行超声探伤,必要时,提高水试验的压力。

  结语

  以钢为材料主体进行设计和制作的压力容器,在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上,在考两次材料强度的同时,也应考虑其韧性,在韧性满足的条件下,则应尽可能提高其强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压力容器材料选择上要正确界定“优”和“劣”,不要单纯的从材料的厚度和强度来考虑,而要进行综合辨析和考虑。所以,也可以说,压力容器制造中的材料待用并不单单是技术问题,更包含容器的安全性、投资方的经济效益、制造商的成本等经济和管理问题在内的复杂问题。所以,不论是哪种材料代用,其本质上均是变更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案,应给予相当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朱海鹰,姚润来,辛忠仁,辛忠智. 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择的几个问题[J].中国化工装备, 2006,(03):66-68.

  阅读期刊:《中国材料进展

  《中国材料进展》报道内容由原来的稀有金属及其相关材料拓展到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及不同类型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等所有的材料领域,全面反映我国材料领域学术前沿,及时报道我国材料领域的产业政策、教育现状和国内外动态。将以“跟踪材料科技前沿,倡导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材料产业进步”为宗旨,追求“立足前沿、关注热点、把握大局、拓展视角”的学术境界,构筑中国材料领域学术领先、涵盖面广、时效性强、服务专业的信息交流平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lig/11703.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