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代建筑在继承宋金传统的同时,对建筑构架进行了新的尝试,是中国建筑史的转折期。以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五座元代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绘考察和文献研究,总结出广胜寺元代建筑大木作结构的总体特点:(1)传统构架与大额式构架并存,以前后槽大额法为主要形式;(2)平面柱网布置上综合运用减柱造与移柱造,配合大额式构架,形成合理空间布局;(3)立面上仍保持朴实古拙的外形,整体建筑风格体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征;(4)斗拱形制变化显著,尺度明显缩小,结构性功能退化的同时装饰意味增强;(5)大量使用斜梁及挑斡等结构方法,普遍使用原材或弯料,梁栿在结构中的作用显著加强。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明确广胜寺元代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中的地位,以及对明清建筑风格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元代建筑;大木作结构;广胜寺
元代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中处于一个较为独特的地位,上承“法式”建筑体系,下启“则例”建筑体系,既继承了宋代的混合式作法,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大木作结构和营造手法,打破传统建筑营造制度,实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新的探索[1]。长期以来社会上习惯都将宋代和元代建筑统称为“宋元建筑”,但一直以来重点都在宋代建筑及《营造法式》的研究上,对元代建筑则乏人问津[2]。
洪洞广胜寺元代建筑大木作结构研究相关知识推荐:建筑工程类高级工程师论文著作有何条件?
元代古建筑留存量以山西省为最多,但对山西省元代建筑的专项研究并不多,张驭寰[3]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山西省元代建筑的大木结构特点,但涉及广胜寺的两座建筑由于测绘数据不足而并不详尽;柴泽俊[4]对广胜寺建筑结构及保护修缮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通过对广胜寺元代建筑在梁架结构、大木结构特征、斗拱形制、大木构件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广胜寺元代建筑的营造特点、历史地位及其历史文化价值。
1广胜寺概况
广胜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东北15km的霍山南麓,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147年),称阿育王塔院,又名俱卢舍寺。唐大历四年(769年),唐代宗李豫敇赐“大历广胜之寺”,简称“广胜寺”。元代毁于地震,震后于至大元年(1308年)重建,明代正德、嘉靖年间(1515—1527年)在上寺增建琉璃飞虹塔,始成今日规模[5]。广胜寺分为上寺、下寺、水神庙三部分,是山西省仅存两处元代大型古建筑群中地方做法的代表,其布局也极有特点[6]。上寺以琉璃飞虹塔为中心,以甬道沟通各殿,是唐宋时期佛寺建筑的典型布局形式;下寺由山门、前殿-弥陀殿、东西两侧清时增建的钟鼓楼、后殿-大雄宝殿组成,开始出现明清时期的布局特征;水神庙则以方形平面的明应王殿为布局中心,结合山门戏台、仪门及两侧的厢房组成二进院落,体现了元代的寺院布局形式[7]。整个建筑群中,元代建筑基本概况如表1,本文主要以表中五座元代建筑为研究对象。
2梁架结构分析
张驭寰将元代的建筑体系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传统式与大额式[1]。传统式即指元代的梁架体系继承宋金“法式”做法,仿照宋制制材与营建,在细部特征上尽量与“法式”保持一致,属于官式建筑手法,以永乐宫建筑为代表。大额构件早在《营造法式》中就有记载,分为内额与檐额,但现存宋代建筑中并无实例,元代在继承传统梁架结构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运用大额这一独特的建筑构件承担梁架,灵活运用各种营造手法,做到节省材料与扩大殿内面积的统一,是我国古建史上一次创新性的发展[8]。广胜寺建筑的大木构架如下:
(1)弥陀殿:弥陀殿梁架如图1[9]所示,梁架结构极为独特,在殿内前后四根金柱上承接前后槽两根内额,其中后槽金柱高于前槽金柱,因而前槽金柱柱头施斗拱垫平,使得前后槽两条内额高度相同,并在额下施绰幕枋,枋头插入山面斗拱,以延长大额。在两槽内额上做椀、施缴背承左右两条大梁(也可称为两条横向大额),以形成井字形的殿内梁架结构,成为全殿的主要承重结构。前后檐处用杠杆式斜梁,前端插在柱头铺作耍头上,后端搭在前后槽大额上,后尾上置攀间枋,加强纵向连接,上承平梁,腰间加垫墩承下平槫。平梁上置合蜀柱、丁华林抹颌拱及替木承脊槫。蜀柱极高,两侧用叉手托丁华林固定。两山面丁栿搭在左右两道大梁上,腰部承山面平槫,后尾抵在平梁下皮,背负山面承椽枋,角梁后尾搭在斜梁或绰幕枋上。各构件多用斜材素枋连接。整个殿内结构都由井字形梁架与四面斜梁承挑起来,是古建史上一次空前的伟大尝试。
(2)毗卢殿:梁架如图2[9]所示,六架椽四椽袱前后对乳袱用四柱,前后槽大额式做法。唯一的庑殿顶建筑,等级最高。殿内四根金柱,金柱高于檐柱,用乳袱连接。金柱柱头置栌斗,单斗直替承绰幕枋延长大额,枋上承通长的前(后)槽大额,构成梁架的承重基础。大额上承两榀梁架,四椽袱趴置在前后大额上,袱两端置下平槫,栿上置合短柱承接平梁,平梁两端承上平槫,梁上置合蜀柱、丁华林抹颌拱承脊槫,蜀柱同样很高,两侧用叉手托丁华林固定,并用襻间链接两蜀柱。蜀柱穿过平梁,底端踩在四椽袱上,十分独特。在两次间中央的大额上横向置两道趴梁,用挑幹将其与山面柱头斗拱相连,斜梁后尾托短柱,置散斗承山面脊槫。槫下出一斜材插进蜀柱中,加强联结。毗卢殿梁架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多用抹角梁。稍间两相邻柱头铺作间置一条大抹角梁,梁头插入柱头铺作内,压在斜梁上,老角梁后尾搭与抹角梁,角梁后尾托起第一圈梁枋。下平槫交角处,置小抹角梁,上接续角梁。上平槫交角处又置小抹角梁,上承由戗。各立面构件都用襻间联结。由于毗卢殿使用了大额式架构,减去了次间金柱,因而两榀梁架内收了次间面阔的1/2,造成正脊极短且不推山,仅与明间同广的奇特造型。
3)下寺山门:图3[10]为山门梁架结构,四架椽屋,通檐却用三柱,单檐歇山顶,传统式梁架结构,前后腰檐部位有垂花雨搭,但其出檐较上檐短,甚是罕见。四椽栿置于前后檐柱柱头铺作内,直接挑出。当心间另立两根金柱,与两山中柱构成中柱一列,柱头施阑额与普拍枋联系整列中柱,即“平材立枋”之制。金柱柱头施重拱,纵横出两跳华拱,进深向两跳,第一跳施翼型拱,第二跳承替木托于四椽袱下皮,并用罗汉枋联结;面阔方向两跳偷心,第二跳施散斗托月梁式额枋联结两金柱。由图4可见山面中柱柱头铺作承丁栿,后尾搭在四椽袱上,四椽栿两端置坨墩,上置大平梁,压住丁栿后尾。大平梁两端承平槫,中置一高两低三根蜀柱,中间蜀柱加丁华林抹颌拱承脊槫,两侧蜀柱承实拍拱托纵向枋材,并将叉手分为两截。简言之,将中心两椽分为两部分,多加了一组纵向构件。转角处施抹角梁,伸入两侧柱头铺作,承接角梁后尾。角梁后尾托山面趴梁,并承山面平槫,丁栿腰部也置短柱承托山面平槫中部。山面平槫中部再立蜀柱,托脊槫,各蜀柱间用襻间隔闪相连,各构件纵向多用罗汉枋联结。总而言之,山门建筑结构甚为奇特,四椽栿通檐却用两金柱,形似分心斗底槽,但中柱间不安门,而在前后檐当心间开格扇;平梁上的支撑构件一分为二,多用一组。应是后代修缮时改变了元代当心间设板门的做法,并在大平梁上增加了一组构件所致。腰檐的垂花雨搭在殿内梁架中几乎没有刻意的结构设计,只依附于檐柱做出垂花吊柱,应亦为后世修缮时添加。
4)大雄宝殿:单檐悬山顶,四椽栿前后对乳袱用四柱,前后槽大额。图5[10]为大雄宝殿剖面图,面阔七间的主殿用低等级的悬山顶极为少见,可能是由于下寺原为上寺的旁院,因而两主殿无论体量大小,皆用悬山顶[9]。前金柱上叠加施用两条通长11.5m的大额,气势雄伟。后金柱上由当心间金柱向山面柱头横置两条大额,下用绰幕枋连接两明间金柱与次间山面柱。前后两槽大额上置栌斗,横出两跳承中平槫,乳袱腰上置小驼峰承剳牵,上置替木托下平槫,驼峰间用枋木相连。明间乳袱、剳牵用直材、其余用弯材。乳袱、剳牵后尾伸入额上斗拱,剳牵后尾托四椽袱下皮。大额上置各榀梁架,额上斗拱托四椽栿,栿头刻椀置中平槫。四椽袱上置合短柱承平梁,平梁两端承上平槫,梁上置合蜀柱、丁华林抹颌拱承脊槫,用叉手、托脚加强支撑。短柱间都用襻间联结。山面处中柱不落地,山柱与角柱用抱头梁相连,抱头梁上置驼峰承下平槫及槫枋出际,其上置剳牵,后尾插入额上斗拱抵四椽栿下皮。
(5)明应王殿:重檐歇山顶,周身出廊,梁架如图6[11]所示,殿身为六架椽屋通檐用三柱。殿身施通檐六椽栿,至前后檐柱头铺作,做耍头出檐,其上负通长缴背。后槽用两根金柱,与山面檐柱间普拍枋与阑额“平材立枋”。普拍枋上施两跳铺作,第二跳华拱做头压跳”承六椽栿下皮,横向两跳承正心枋,里外两拽都用罗汉枋连接。两金柱铺作间施一补间铺作,并出60°斜拱两缝,拱材都做45°斜面拱,结构意义不大,因其正好位于明应王神龛之上,装饰意味明显。后槽次间亦施两跳补间铺作,外拽瓜拱为实拍拱,纵向出两跳华拱承耍头。六椽栿上承四椽栿、平梁,但六椽栿与四椽栿间置一横材,前端伸至前(后)檐望板,后尾搭在丁栿上。前槽去掉两金柱,前后槽山面檐柱铺作出丁栿,后尾搭在六椽栿上。丁栿腰部加合短柱承山面檐槫,其上置椽、踏脚木、草架柱,构成山面构架。转角处用抹角梁,角梁后尾搭在丁栿之上,上压四椽栿。下檐做法一致,由副阶檐柱柱头出副阶乳袱插入檐柱,尾部置合短柱承下檐脊槫,栿头承下檐撩檐槫,并出斜栿上抵下檐脊槫。
3大木结构特征
3.1平面柱网类型
元代建筑的传统式梁架结构中,完全继承了唐宋以来的梁架做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减柱探索,但总体变化不大。而大额式梁架结构的运用,则使减柱法、移柱法、斜梁与挑斡法成为了可能,进而使此类手法成为了元代建筑的典型特征。
(1)弥陀殿:平面柱网为双槽,前后檐5间,梁栿3间。全殿本应用8根金柱,但实际仅用4根,减去4根次间金柱。并用移柱法,将明间金柱向两侧移至次间中央,省去了两根金柱及两缝梁架,后槽金柱包进佛台背后的山墙中。通过减柱移柱,扩大了明间的空间面积,而结构依然稳固。
(2)毗卢殿:平面为双槽,前后檐5间,梁栿3间。减柱手法同弥陀殿,但移柱距离较小,约为弥陀殿金柱的1/2。
(3)下寺山门:分心槽平面,前后檐、面阔均3间,属传统式结构,未用移柱减柱手法。虽用分心槽布局,但中柱与檐柱等高,与前后檐柱同施斗拱承托四椽袱。分心槽中柱做法历代都有变化,最早《营造法式》做法是将中柱抵在平梁下皮。建于辽代的独乐寺山门,其中柱则与前后檐柱等高,同样在柱头施铺作承于四椽袱下皮,中柱设板门。明代智化寺山门中柱则直抵脊博下。而同时代建于元初的平遥太平兴国观龙虎殿其中柱则图法式相同,承铺作抵在平梁下皮,同样是当心间中柱设板门。由此可见,下寺山门做法应与辽代相同,这也印证了后世修缮改变当初原有布局的推断。
(4)大雄宝殿:平面柱网双槽,前后檐7间,梁栿7间。殿内本应用12根金柱,但实际仅用6根,前槽两根,后槽四根,前槽两稍间金柱为后世所加。明间两排金柱对缝,两稍间后槽金柱则移至稍间中部。由此,殿内空间豁然。两山面中柱不落地,亦减去。
(5)明应王殿:平面柱网为殿身5间副阶周匝身内单槽,殿身面阔3间,进深3间,本应用4根金柱,减去前槽两根金柱,檐柱未减。扩大前槽面积,但未移柱。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lig/1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