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多数人眼中,沙漠环境被视为寸草不生的生命禁地,不适宜人类生存。但巴丹吉林沙漠特殊的地形地貌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生存空间。通过借鉴“空间志”的理论与研究方法,本文选取了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一处位于沙漠深处的蒙古族牧业定居聚落为空间志载体,历经三次深入的田野考察,通过建筑测量与主体化的空间体验,试图记录和阅读一个极小却鲜活的乡土聚落样本。
关键词巴丹吉林嘎查;乡土建筑;空间志;考察报告
0 引 言
马林诺夫斯基在《江村经济》序言中写道,“本书让我们注意的并不是一个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国家……通过熟悉一个小村落的生活,我们犹如在显微镜下看到了整个中国的缩影。[1]”本文亦希望能通过对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一个仅由21户组成的纯牧业嘎查予以社会学导向的空间/建筑观察①,在极小而真实的范畴,展现乡土传统和文化变迁的图景。
我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聚落空间与乡土建筑研究大部分仍以前工业社会的传统村落为对象,目的以收集一手资料为主。这是由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的传统建筑形制,使得这部分研究工作开展得较早却远远没有完成;但目前仍存在建筑学研究只关注“形”而略显乏味或是仅以类型学进行梳理而陷于宏大叙事等问题,常常见到以通篇博士论文来论述某一地区的建筑,读者却还是难以生动地了解乡土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感受乡土建筑的生命力。
反观西方乡土建筑研究的语境,他们通过一种“日常化”“景观化”的方式,更多地借用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的观察法和理论,开拓了一条从形式(form)到思想(meaning)的可能的转译路径[2]。代表论著有《建筑人类学》(AnAnthropologyofArchitecture)[3]、《发现乡土景观》[4]、《日常场所:美国乡土建筑研究论丛》(CommonPlace:ReadingAmericanVernacularArchitecture)[5]、《建筑史还是景观史?》(ArchitectureHistoryorLandscapeHistory?)[6-8]等。
在国内,已经有少数建筑学者开始了社会学进路的乡土建筑研究[9],其中,清华大学的黄华青在他的博士论文《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中以当代茶村的乡村空间与社会变迁的互动机制为研究目的,建立了以“空间志”为核心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框架。这一研究方法,对于动态性和偶发性很强的当代乡土建筑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补充[10]。
本文正是借鉴了“空间志”的理论与研究方法,选取了内蒙古沙漠地区的蒙古族牧业聚落为空间志载体,历经三次深入的田野考察,通过建筑测量与主体化的空间体验,试图记录和阅读一个极小却鲜活的乡土聚落样本。
1 研究方法
“空间志”,顾名思义,结合了建筑学“空间考察”和社会学“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借鉴了西方乡土研究语境的阅读方法,强调研究者从每一户最普通的人家开始,点滴记录居住者的生活场景,以观察微妙的日常空间,将建筑记录融入日常生活,细微感知建筑与民族生活的互动关系。反观民族志书写的后现代转向,其对于真实性的定位,逐渐脱离了传统的科学民族志书写的真实性,而是借助话语表达的真实态度传达研究者对客体真实性的理解[11]。同样的特征亦在空间志的研究中得以体现,“空间志”通过研究者对空间的观察,借助建筑学的视角和细致的分析,以深描的方法来展示被研究对象的建筑、行为、信仰和他们的“自我”概念。它存在着研究者对客体的阅读和转译,一方面必须是无审美偏见的(日常化),另一方面则需是基于细致观察的。
通过对巴丹吉林嘎查21户居所样本的完整考察及在考察地前后近一个半月的居住与生活,受篇幅所限,笔者选取了其中5处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了基于空间志的详细阅读。
2 案例概况:巴丹吉林嘎查
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的阿拉善盟,境内有三大沙漠贯穿,其余为大面积的荒漠型草原地质,气候干旱少雨,冬寒夏热。罕见的是,除荒漠型草原外,其境内两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腹地有多达数百个盆湖②。湖盆内生长的沼泽、草甸与盐生类植被为居住者提供了天然的牧场[12]。清代以前,便有蒙古族牧民驻牧于此③[13]。
巴丹吉林嘎查正是生长于上述沙漠牧场并存在至今的一个纯牧业定居聚落。嘎查隶属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雅布赖镇,村域面积为3184km2。共有常驻人口28户72人④。由于少数牧户迁入镇里,居所被废弃,实际调研到21户。从卫星航拍图(图1)可以看出,该嘎查的居所散落在各个盆湖的边缘,每个盆湖通常只驻扎一到两户,为的是牲畜不争抢草场。沙漠中牧民以饲养骆驼、山羊等为生,据调查,每户由于各自情况不同饲养的数量也不同。骆驼通常在几十峰,羊为数百只⑤。另一方面,恶劣的沙漠环境与交通情况造成这里一直都是“与世隔绝”之地。每户家庭只能以越野车、摩托车或骆驼为运输和交通工具(户与户之间车程约半小时到两小时不等)。在取水用电方面,因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水较丰富,牧户可通过挖井的方式取水,通常打井4~5m即可抽出地下水,满足基本生活用水需要。电能主要依靠风光互补发电设备来提供。2010年,当地政府实施“阿拉善盟无电地区风光互补升级改造工程”项目,为每户牧民升级了发电设备⑥。另外,厨房设备逐步从原始的灶台升级为液化气炉灶,一些生活所需品,例如新鲜的水果蔬菜,也随着如今越野车的频繁出入而不再罕见。社区活动方面,位于苏敏吉林海子(样本014所在地)附近的汉藏结合式寺庙建筑巴丹吉林庙,始建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14]⑦,至今仍旧是当地牧民宗教信仰与社区活动的中心。每年6月初10开始的“玛尼会”以及农历10月22日到25日的“点灯会”均在这里举行。
然而,闭塞的交通环境造成了运输的困难,使得嘎查内建筑的整体发展最为落图1 巴丹吉林嘎查的21个样本分布图Fig.1 locationof21samplesinBadainJaranGacha图2 巴丹吉林嘎查的21户住宅照片Fig.2 photosof21vernaculardwellingsinBadainJaranGacha后,亦是因为如此,这里几乎保留了阿拉善民居进化过程中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以20世纪80年代左右建造的土坯房为主,在此基础上,有的牧户扩建了新式砖房,也有的牧户仍保留着原始的蒙古包、芦苇房、圆形土房等早期定居形式。在聚落形态方面,一个湖泊、一座沙山、一处民居即构成一个生态圈,可以说巴丹吉林嘎查是研究“逐水草而居”这一游牧特征的有力样本,真实体现了人与自然抗争不息又和谐相处的可持续生存观⑧。这些长久以来由当地牧民自发建造的住宅,从建筑形式到空间格局都是阿拉善蒙古族珍贵的空间实践产物。
通过对至今仍旧生活在巴丹吉林沙漠中的21个鲜活样本(巴丹吉林嘎查常驻牧民的百分之百覆盖率,及沙漠中常驻牧户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覆盖率)的调研,本文选取了在建筑类型上各自有代表性的五个样本(图2):未建成的家(散点式)、U型的家(半开敞式)、两兄弟的家(双向围合式)、巴书记的家(三向围合式)以及有圆形土房的家(单体式),以下是对它们的“空间志”考察记录。
推荐阅读:环境工程专业论文适合投什么期刊
3 考察记录
3.1样本002:“未建成的家”
都仁一家生活在巴丹吉林沙漠中位置并不算很深的海子——伊克力吉格德海子上,汉语意为大沙枣海子。虽然这个海子的西侧湖畔曾经建起了一片“烂尾的”旅游度假村,但这并没有影响都仁一家多少年来单纯从事牧业的生活状态。都仁今年25岁,父母都是出生在这里的牧民,大学毕业后他暂时回到沙漠里帮助父母从事牧业。都仁一家经常夏天去旗上(巴丹吉林镇)住,因为“沙子里”太热,蚊子太多;冬天再回来住,“沙子里”比旗上暖和,更因为冬天要接羊羔(表1)⑨。
都仁家的房子呈现出明显的点状分布的特点,几栋小房子的朝向各不相同,又略有向心性。从总平面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住房逐一加建的过程。1995年之前,都仁一家一直居住在蒙古包,大概位于a房处(表1b),据主人回忆,蒙古包布局为以火炉为中心,入口正对着矮柜,矮柜中放置与喇嘛教有关的摆设、活佛与先人的相片。两侧均为毛毡,毛毡上再铺地毯,席地而睡。1997年建成了a房,土木结构,由父母和孩子们自己建造,建筑面积仅有30m2。关于功能,根据主人回忆,进门后右边是沙炕,炕上会放一个矮桌,供吃饭生活使用,入口左侧是厨房功能区,沿墙摆设灶台、案板、碗柜等家具(表1c)。关于材料,建造用的土坯直接源于附近海子边的胶泥,只需在海子边挖去上层沙泥几米便可取得适合建造的良好胶泥,不用配比任何其他材料,只需加一点水即可以用。关于选址,一般由主人自己选几处意向位置,就地取土,拿给庙里的喇嘛看,德高望重的喇嘛会在其中选一处,房屋朝向由牧民的经验决定。2014年,都仁从旗上雇了两个四川人,以每块三毛钱的价格买了旧砖(红砖)再亲自驾驶自家“跑沙子”的车运进沙漠,历时五个月(5—9月)建造了b房,从建筑一侧山墙面上参差不齐的留砖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还未完成的建筑,显然,从平面功能看,还缺一个厨房。主人在b房前搭建两顶帐篷作为临时的厨房和仓库(表1c)。
据观察,牧区的房子都是这样“一点一点”建成的。在主人的经济能力和季节气候允许的情况下,就多增加一部分,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呈现在研究者眼前的这些当代牧民的定居建筑,常常并没有记载中的蒙古包那样优雅,相反,它们更多是像城市里“私搭乱建”的贫民窟一般,布局看似无章可循,材料拼贴粗糙又生硬。据都仁说,“外面卖三毛钱一块的砖,等运到我们这里成本就超过了两块。”湖边随处可取的特殊白色胶泥,起初为沙漠提供了便宜、高效的建造材料。然而,现代牧民更喜欢宽敞高大的砖瓦房,“红砖”在这里依然是上层生活的标志,这个正在建造的家,显然是都仁的父母为他们适婚年龄的儿子准备的新房。
关于新房(b)的功能布局,可以看出即使是新建的现代砖房,蒙古族的家具布局始终呈现出以火炉为中心、两侧为床铺、门所对应的位置放置桌或柜的布局方式。另外,床的数量很多,据说是因为附近居住的亲戚很多,在祭敖包或是过年过节时,亲戚一旦来做客,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必然会留下来住宿,因此会备很多床铺(表1c)。“放到住毡包的时候,一个包住8~10个人是不成问题的。”在嘎查的大多数样本中,普遍可以看到蒙古族牧民住房室内类似蒙古包的平面布局方式。d建筑是都仁家利用原先拆除旧房后回收的土坯再造的一个面积为32m2的库房,至于房子的面积是根据回收后土坯砖的数量来计算的。
综上,这个“未建成的家”给予本研究在牧人房屋的分期建造方面的特点以很大启示。这在之后的几乎每一个样本中都可以清楚地被观察到。建造这一行为对于生活在牧区的牧民来说受到更多的气候和季节的影响,例如冬季一定会忙于接生小羊羔,春季是风沙季气候恶劣,而5—9月对于牧民来说是相对最清闲的时候,草场的草正旺盛,骆驼和羊可以自己去吃草了,此时,住房的修修补补是头等大事。在牧民经济能力和交通的限制下,建房对他们来说是件格外昂贵和负担沉重的行为,因此,他们需要计划好一切花销,在能力范围内,一间一间地“扩建”自己的家。
4.2样本007:“U型的家”
1988年以前,布仁巴图和母亲都居住在蒙古包,以饲养100多只羊为生。1988年在现有房屋的位置上,他们建起第一座土房(表2)。1999年,在邻居的帮助下,建造了现在的土木结构的老房(表2c虚线)。这是一个典型的阿拉善乡土建筑形式(土坯房)。与西北地区大部分普通民居的做法比较类似,全部墙体采用土坯砌筑,单块土坯砖在当地也叫“土垡垃”,规格通常为300mm×200mm×150mm,因当地降水少,墙裙和四角不用砖砌,屋顶坡度平缓。建造时,将梁直接置于墙体上,梁上搭檩,檩上搭椽,椽上铺芦苇覆草泥即建成[15]。平面为三开间,中间置门,进入后为一狭小的入口玄关,分别通往三个房间。独立的入口空间在应对气候方面起到了阻隔风沙或冷空气直接入户的缓冲作用。
2010年,经济充裕一些的布仁花了6~7万元加建了东西两侧的土坯房,使整个建筑围合成了一个三合院,这样的围合方式在阿拉善牧区比较常见。布仁说,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节省材料,每一个新建的房屋都可以节省一面墙的材料,另外,围合起来的院子也可以躲风沙。布仁一家的主要起居空间也从原先的老房转移到西侧的新房中。在这两个房间中,布仁安装了大面积的双层钢窗,比起原先面积较小的单层窗,新房在冬季时室内更加温暖。同时亦由于朝西的大窗,布仁也抱怨道,“夏天的阳光太强了,这屋也不好受。”同是居住在该嘎查的汉族范永明建议他用芦苇做一个外遮阳的帘子。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在当地蒙古族眼中,似乎生活在这里的少数的汉族人总能想出关于建造的好办法。
据观察,2010年加建之后的房屋,除了西侧主人居住的两间比较有生活气息外,其他房间均用作旅游接待。打开房门后,冰冷的瓷砖地面上一张接一张地摆着低矮简陋的行军床,床上标配地摆放着叠好的被子和枕头,有的床上物品为防止沾染灰尘,裹着床单卷在一起。牧民会把用来接待的客房在装修时就铺上崭新的瓷砖地面,屋顶也会选择简单的塑料板吊顶。至于空出的老房,都仁也布置成了客房,由于原先的塑料纸吊顶和水泥地面显得过于简陋,他会在四面墙壁上贴满布料,这种方式很像是给房子的内表面加一层温暖的“皮肤”。该做法在阿拉善地区蒙古族定居建筑中经常出现,有时采用布料,有时用塑料布。
2017年,彩钢房的加建为布仁家的旅游接待增加了餐厅、洗浴和厕所。相比2010年建的土木结构的住房(110m2的建造花费为6~7万),2017年的彩钢结构附属房布仁仅用3万块钱就解决了133m2的用房需求。其中包括一个车库、两个浴室、一个餐厅和一间简易的公共厕所。厕所放置在距离整个住宅空间50m以外的地方,在所有的样本中,这似乎又是一个普遍现象,比起羊圈,厕所是距离牧民生活中心更远的一个空间层级(表2b)。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lig/16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