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阐述偏远地区航空运输对少数民族的发展,为了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要加强航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进步。
关键词:偏远地区,少数民族,航空运输。
0 引言
在我国的区域经济研究历史上,将全国的区域经济分为四个主要梯次:(1)东部沿海及东北地区;(2)中部地区;(3)近西地区;(4)远西地区。其中,近西和远西经济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内蒙古等12个省区及直辖市。在西部偏远地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交通条件不利,居民出行困难,物流效率低,严重限制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西部偏远地区也正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有包括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受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其他经济地域。
1 航空运输的优势
航空运输的经济优势。航空运输能够促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存在问题和障碍,则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1]。民航运输业作为交通运输的先导企业,投入与产出之比为1:8,综合效益的产出较大。更能够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助推西部产业的发展。航空运输业有更大的产业带动能力,对经济发展具有直接、间接、催化的作用,可以大大拓展偏远地区的市场空间,给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带来资金、税收和就业岗位,增强产业集聚效应。
航空运输对旅游业的促进。对经济欠发达但资源丰富多样的民族地区来说,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是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现实选择[2],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有世界顶级的美景,由于地面交通的限制,导致这些旅游资源难以开发,航空运力的增强能够开发出偏远地区的广阔市场。
航空运输的环境优势。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呈现出局部改 善、总体恶化的态势,环境保护力度仍小于破坏程度,环境污染仍在加重,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也日趋显现,生态赤字逐渐扩大。相比于公路和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在建设与运营的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航空运输在防火救灾方面的优势。航空救援在处理多种突发性灾害的过程中,具有高效、受限小的优势,是各国普遍采用的紧急救援手段,直升机在偏远地区的多种恶劣环境下飞行,为救火防灾、救治伤员正确最佳时间。航空运力的提升可以搭载救护设备,与陆地和海洋实现协同联动,构成系统化救灾体系。无人机还可以深入危险地带勘察地形,精准施救。
2 偏远地区的发展现状
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条件都是有差异的。正是这种差异性和复杂性的存在,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的困难。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要落后于汉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处于相对不发达的状态,这一趋势与国际上各个国家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相符。我国是人口大国,民族繁多,这也就决定了我国所面临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困难更为严峻。在少数民族地区中也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我国少数民族所在的八个省份中的农村贫困人口达到了少数民族总人口数量的32.5%,数量达到了1400多万人。截止到2020年,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总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现实还没有彻底改变。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从民族的长期发展而言,文化的多样性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之一。文化因素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能够起到根本性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使得民族文化的继承出现断层,当地域文化受到冲击之后,会减弱少数民族的人民对地域和本民族认同感的减弱。人民是经济发展支撑者,群体性归属感的减弱势必影响经济的长久健康发展,减弱地方旅游业发展动力。
相关期刊推荐:《电子技术》是由上海市科学协会主管,上海市电子学会和上海市通信学会主办的技术性月刊,1963年创刊。设有:专家视点、人物专访、企业管理、技术研发、应用设计、会议会展、行业动态、特别报道、供求发布、新书推介等栏目。
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发展现状。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包括两个层面:(1)少数民族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具有影响 ,例如,四川地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山区,这种恶劣的地理环境,必然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2)在我国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中,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土地沙漠化程度不断加剧,这些是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多层次的。(3)自然灾害多发。我国偏远地区的风雹、地震、旱灾、强降雨天气多发,每年造成直接性经济损失数十亿元。
3 发展措施
为了更好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我们应该把均衡发展作为中国面向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目标。全面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缩小少数民族与汉族经济发展差距。
发展旅游产业,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的精神支柱,立足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要依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偏远地区振兴的背景之下,要依托乡村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发展餐饮民宿、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产业。系统完成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乡村振兴。偏远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留住人民。以湖南省凤凰古城的发展为例,正是地方特色文化旅游的发展,留住了苗族的青年,保存了文化发展的火种。西藏在旅游规划中提出了“徜徉天河”的空中旅游形式,游客可以在飞机上将珠穆朗玛、大峡谷、圣湖的世界顶级美景尽收眼底,获得绝无仅有的美景体验。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本地就业岗位的增多,使更多年轻人留在家乡。
因地制宜,促进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以青藏高原为例,它是我国的重要水源地,是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源头所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环境非常脆弱,加强对偏远地区的环境工作事关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计。在偏远地区,还生活着多种珍稀动物,青海省有珍稀野生动植物2 000多种,新疆有野生动植物近3 600种,西藏的野生 动植物种类更为丰富,藏羚羊数量占据世界总数的七成以上。在保持经济增长与维护脆弱生态环境中,航空运输具有独特意义。而且,偏远地区航空运力的提高能够提升抢险救灾的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航空基础设施的完善还可以加强对当地环境的监测,防患于未然,无人机可以再人迹罕至的地方展开侦测,提前做出防护措施。再灾害发生之后,航空设施可以再最短时间内实施救援工作。以汶川地震为例,地震发生之后,道路交通网络遭受严重破坏,直升机打开了生命通道,根据2008年5月15日的统计,全军共出动直升机120余架,救护群众559人,运输物资达743t,有效支援了地面救援工作。
改善交通网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近年来,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下,偏远地区的经济始终保持着发展势头但是 其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却越来越大。在偏远地区,地形地貌复杂,铁路仅仅能够形成基本的干线布局,公路网和路面等级不够,严重制约了地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航空运输来做补充。航空运输可以满足高山、沙漠地区的物资运输需求,实施及时救援,满足大型工程和商务人员的需求。例如,云南航空运输能力的增强可以促进花卉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根据当地产业和自然环境优势建设航空运输基础设施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典范举措。
4 结语
我国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航空运输的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机动性强,是偏远地区常用的交通运输方式,有效促进了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升航空运输能力可以打破多种限制因素,保障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经济进步、环境改善,切实为少数民族的发展提供动力。——论文作者:王振,宋海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lig/20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