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理工论文》低碳下的城市交通出行空间环境设计

低碳下的城市交通出行空间环境设计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理工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21-12-08 08:37

  摘要:以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建成区环境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西安市交通出行环境存在的问题、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低碳视角下交通出行空间环境设计策略等方面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环境特征对交通出行影响的作用及程度,分析得出城市交通出行环境设计要点,为现阶段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与节能减排等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低碳下的城市交通出行空间环境设计

  关键词:低碳出行;出行空间;环境设计

  1低碳城市交通出行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意义

  1.1营造良好的出行秩序

  低碳视角下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设计,对于推进低碳经济时代的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稳定交通设计能够保障城市交通适应经济快速发展,同时满足能源节约的需求,完善交通通达率和交通执法力度。降低私家车和小汽车的使用,解决城市中的堵车现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降低城市出行事故率和交通管理难度,营造绿色和谐的交通出行秩序。

  1.2构建低碳城市

  通过低碳视角下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设计,能够有效引导城市居民改善出行理念,促进城市居民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塑造长远的有效持续的城市形态与交通关系,减少对城市居民小汽车的使用,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共同建设低碳城市,促进居民向绿色出行的转变。从根源上减少城市交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西安市交通出行环境存在的问题

  2.1城市功能集约水平较低

  随着西安的城市程度逐渐加深以及西安市城镇居民民人口的增加,近年来,西安市不断扩大城市区域范围,使得当前城市的规模较大。就目前的规划而言,西安市的主要功能区分散于城市各个角落,城市的功能集约水平较低,城市居民难以选择慢速的公共交通到达多个城市功能区,使得居民出行需要采用较为快捷的出行方式才能完成来回出行任务。西安市居民的交通选择对于速度相对较慢的公共交通的发展十分不利,容易导致碳排放的增加。

  2.2公共交通通达性较低

  西安市出于对历史遗迹的保护,许多区域的交通设计还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通达性较差的情况,同时,历史遗迹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开发和利用,无法起到建设和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效果。对于西安市民而言,往往难以仅仅通过城市公共交通到达城市功能区,使得城市公共交通使用率较低。城市公共交通通达性较低也是城市居民在出行中难以选择公共交通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提高城市交公共交通通达性是城市交通出行环境改善的重要措施,其对于降低城市碳排放量具有重要意义。

  2.3交通公交导向性不强

  在西安市现有的公交体系中,普遍存在公交站点与城市主要功能区距离较远的现象。西安市居民无法在公交站点周围获取生活所需的各种材料,完成出行任务,从而需要采用更加便捷的交通工具,例如小汽车或私家车等。城市交通公交导向性较差,这也是目前西安市交通出行环境的主要弊端。良好的城市公交导向能够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习惯,不合理的城市公交导向,促使城市居民不得不选择非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西安市部分城市区域的公共交通存在建设不完善的现象,城市居民出行主要依靠电动车、摩托车和自行车等,无法依靠公交车到达出行地点。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的便民化程度还不高,公交站点周边功能性较差,市民无法在城市公交网络中获取生活材料,完成出行任务。

  3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3.1安全性

  安全性是居民首先考虑的方面,在出行选择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果存在安全危险,即便再经济、再便捷,也不会有人去选择。不同的交通出行方式,因其性能、特点的不同,导致其安全性存在一定差异,城市居民在出行过程中,会根据经验对各交通出行工具的安全性进行衡量,再选择出行方式出行。

  3.2舒适性

  城市居民在出行过程中所体验到的舒适性主要取决于出行方式本身。私家车和出租车让出行者体验到的舒适感普遍强于步行、常规公交以及轻轨。当道路上车辆较少时,开私家车的舒适感相对较高,然而堵车时,开私家车的舒适感将会下降。同样,公交高峰时间段人流量较大,拥挤现象严重,此时,公交车和轻轨带给出行者的舒适感也会降低。

  3.3便捷性

  便捷性是指出行者在出行过程中等候车辆、乘坐交通工具以及换乘的方便程度,它是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城市出行空间设计应当主要考虑的因素。各种出行方式的平均等待时间、平均发车频率以及换乘次数对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有较大影响。

  3.4环保性

  环保性是指城市居民在出行过程中,可能会处于保护环境的理念,而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出行方式。环保性出行方式有步行、公共汽车、轻轨等公共交通出行工具。环保性出行和普通出行相比,它强调出行环保性和资源的节约,对城市绿色交通发展至关重要。

  相关期刊推荐:《黑龙江交通科技》杂志自创刊以来,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科技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指导;结合我省低温严寒特点和实际需要报导省内交通科技新成就、科技论文和科技成果;先进的设计理论和生产施工工艺;技术改造、企业管理的新经验、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技术(zheng)策;交通工程论述,国内外交通科技动态论述等。设有: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汽车机械、管理及其他等栏目。

  4低碳视角下的西安市交通出行空间环境设计策略

  4.1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进行设计

  处理好城市交通出行空间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优化出行空间,在规划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协调好西安市的文化保护与交通出行环境改善之间的关系,是历史文化名城交通规划的重要主题。对于西安市而言,土地开发和出行交通空间的设计中应当重视名胜古迹周边土地的功能性规划,注意名胜古迹周边环境的土地进行多样性开发,形成以历史文化为主要脉络的城市功能网络。满足西安市居民通过基础公共交通完成出行任务的需求,同时形成以历史文化为导向的交通结构。

  4.2改善西安市公交可达性规划

  采用数据技术,针对西安市当前公共交通疏密度与人流量不匹配的地区,进行局部公共交通网络的重新规划和设计,改善西安市的公交可达性规划,进一步优化西安市的出行空间环境形态,提高西安市公共交通开发强度。加强公共交通可达性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为西安市交通规划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改善居民出行结构、降低机动车使用率、促进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向低碳出行转变,从根源上减少西安市交通的能源消耗,为西安市碳排放降低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撑。

  4.3合理控制西安市城区规模

  在城市空间形态设计的众多优化策略中,最基本的策略就是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城市规模与碳排放形成正比,城市的规模越大。市民出行的范围也随之增加,反之紧凑的城市空间,居民可以通过一般的公共交通,到达其想要去的地方,因此将对小汽车的需求量下降。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西安市土地建设人员应当注重提高城市土地开发密度,降低新开发区与西安市市中心的距离,进而有效降低西安市交通范围和城市规模。这项举措能够推动城市居民对小汽车的购买率降低,进而使得城市公共交通利用率提高,城市碳排放下降,对于实现低碳出行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4.4建立公交导向式开发模式

  对于新开发建设的西安市城区应当以公交覆盖为主要建设导向,对于现有公交可达地区应当加大开发力度,减少需要进行新公交建设区域的开发。对于新开发区域应当以公交站点为中心,在周围10min步行区域建设超市、医院、广场等基础设施,引导城市居民积极使用公共交通,享受公共交通及周边设施带来的生活便利。建设步行友好型社区,在潜移默化中改善居民的出行习惯。

  4.5加强低碳出行宣传和倡导

  市民的低碳生活理念、节能环保意识以及低碳出行选择,是城市碳排放降低的关键,也是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因此,西安市应当注重加强针对城市居民的低碳出行宣传力度,倡导城市居民积极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低碳出行的最佳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低碳生活、节能环保的习惯。5结论低碳出行是城市环境改善重要基础,西安市交通规划设计人员应当重视科学调整西安市交通出行空间环境,按照低碳理念开展西安市交通出行空间环境的设计,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解决当前西安市公共交通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西安市交通规划设计水平,促进居民养成低碳出行习惯。推进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建设,从基础上落实低碳生活理念,进一步改善全球环境,降低全球变暖速度。作者:李婷

  参考文献:

  [1]姜玉佳,黄富民,曹国华,王树盛.低碳生态的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关键方法和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20(10):80-82.

  [2]周雅欣,王建伟,高洁,任佳玲.基于DPSIR的低碳交通发展评价及障碍因子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生态经济,2020,36(04):13-18.

  [3]黄羿,常向阳.低碳经济与交通运输业发展———基于国家中心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9(11):67-73.

  [4]沈小燕,刘亚,李伟东,于昀锦,何红.发展城市低碳公共交通论略———以西安市公共交通为例[J].时代汽车,2019(17):25-26.

  [5]曾召霞,李明伟,刘道华.一种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低碳出行对绿色交通发展的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2(03):415-420.

  [7]方晓平,周倩然.基于TPB的低碳交通出行方式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16(03):804-81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lig/21324.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