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纪念性建筑作为人类寄托情感的物化形式,能让人宁静的反思现实、凝聚国家民族精神、增强自身文化归属感,而这些对于营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氛围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本论文主要从外部环境、内部空间、建构表达三方面来研究如何增强当代纪念性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字:艺术论文,核心期刊论文,纪念性建筑,艺术表现力,建构表达
纪念性建筑的空间是其承载各种纪念性要求的主体。它所承载的行为带有浓厚的社会属性,目的是给参观者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一种意念,一种深沉的感受。与一般性的空间营造不同,往往把纪念空间的精神功能放在首位,它比其他空间更富有哲理性、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营造其所需的技术要求更高、创造难度更大。在当代的中国,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文化产业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面主要从外部环境、内部空间、建构表达三方面来研究如何增强当代纪念性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一、 纪念性建筑外部环境的艺术表现
纪念性建筑外部空间是人类进入到纪念馆之前的“序曲”, 其营造的纪念性氛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进入纪念馆室内前 的心境。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外部空间就是室内展厅的延续, 可以作为天然的室外展场。几乎所有优秀的纪念馆在其 外部空间的纪念性氛围营造上都是较成功的。要使得外部空间 具有艺术表现力,符合纪念性氛围的要求,可以单一或综合使用以下3种手法:轴线、空间、情境,本论文将重点介绍轴线和空间的运用。
几乎从最早的人类集体建造大型建筑的古埃及人建造神庙 时起,人类就已经意识到轴线在纪念性空间秩序表达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1.1轴线
1.1.1轴线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a.在轴线上组织和处理一些有联系的空间对于人类秩序性心理感觉的形成,具有强烈的诱发功能;
b.轴线所贯穿起来的一些彼此联系的景观节点,可以使人们的内心产生犹如交响乐般富有秩序的韵律感;
c.轴线除了有导向性的串联起各景观节点的作用之外,还能使主次节点的映衬更为直接,主次分明;
1.1.2不同的轴线运用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a.笔直的轴线能让人产生前进、开敞、无限延伸之感,对于人的导向直接而强烈。
b.而弯曲的轴线或环通的轴线则容易使人引人入胜,甚至达到“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境界,其所组织的一系列空间富有更加含蓄的导向性。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如1)是目前为止全国最大的烈士 陵园,在其外部空间设计中,为了凸显纪念碑(如图2)与纪念 馆的主要地位,运用了直线式轴线的手法,从南向北依次将忠 魂亭、纪念馆、石桥、静水、纪念碑、烈士就义群像组织到主轴线,直接明了将所有重要节点组织到同一条视线方 向上,主要和从属相得益彰。
1.2空间
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没有哪两个是完全一样的,换言之,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对比关系,对于建筑外环境空间处理来讲,对比就是运用量、质不同的空间在彼此联系之时强调它们的变化关系。缺少对比的空间会使得参与其中的人感觉乏味。作为创作形式美的基本手法,空间的对比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得以使用:
a.空间的大与小
b.空间的明亮与幽暗
c.空间的虚与实
d.空间的动与静
e.空间的曲与直
f.空间的动与静等
二、 纪念性建筑内部空间的艺术表现
对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诠释,往往是一个完整的心理体验过程。当人们从室外空间转移至室内空间,获取的是感知体验是对纪念主题的进一步展开和延续,是整个事件序列的高潮部分。因为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在尺度、形体、遗址、遗迹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诠释主题的操作手法也不经相同。下面主要介绍尺度、形体两方面:
2.1尺度
建筑中的尺度概念并不是建筑物真实的尺寸大小,而是相对于人体而言,建筑空间综合而言产生的相对的主观感觉。影响这主官感觉的因素主要有:
a.空间的长、宽、高;
b.空间的形态、色彩、材质等;
c.体验主体的文化层次、地域背景等主观因素;
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建筑大师们深知利用尺度为创造手段,营造了众多形态迥异、风格多样的空间,给人们带了丰富的心理体验:
a.为了表现庄严肃穆的主题、往往选择大尺度的操作策略,创造了许多雄伟、博大、宏伟的建筑作品,而有的为了营造出神秘、恐惧、或震撼等空间形式,往往使用一些不和长规的尺度手段,使人们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心理都感觉压抑或局促;
b.为了突显被纪念者的人格魅力,运用的则往往是小尺度手法,使得整个建筑空间亲切、宜人,使得其中的人们感觉空气中似乎充满了人情味;
2.2形体
建筑形体的设计是外部形式和内部形式的量化表达,经过设计师的精心营造的建筑形体空间,其形式往往能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在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某种感觉或体验。在纪念性建筑当中,往往建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感知或愉悦。而建筑空间的形体操作是强有力的手法之一。不同的形体可以塑造不同的艺术效果:
a.古代的金字塔就用单一的几何形体塑造了宏伟、壮丽的感觉。
b.曲线往往则用有自然、活泼、流动的空间表现,中国古典园林中自然蜿蜒的潺潺小溪、幽静的小径都采用了这一形式,表达的是宛如天开的自然美。
三、 纪念性建筑的建构表达
满足基本功能需求之余,纪念性建筑所追寻的独一无二的精神体验,要求设计师对“建构”这一概念有更深层次的诠释,在建造过程中通过对材料、构造、结构等一系列细腻、缜密、深度的思量,使得人们最终在阅读建筑时,能穿越时空的概念,体验别样的空间感受、捕获潜在的表达信息。
3.1纪念性建筑的材料表达
材料是形式认知的载体,材料通过建构方式组成形式表达的结果。但同时形式表达的过程也是忘却材料的过程。建筑师在创造纪念性建筑空间时,对纪念性主题的诠释过程也是忘却构成这种形式的材料的过程。人们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甚至味觉对材料的质感品质加以感知,感知的结果要么艳丽,要么暗淡,要么精细,要么粗糙,要么温暖,要么冰冷,要么洪亮,要么低沉,通过这些直接的感知结果,加以人的文化知识背景的处理,进一步感知出或是凝重、或是愉悦,或是短暂,或是永恒,或是高贵,或是低俗。
在华盛顿大屠杀纪念博物馆(如图3)的见证大厅(如图4),就使用各种材料的有序组织,使得人们不断地产生联想与共鸣,一步一步地升华了人们的精神感受,最终达到了让我们反思历史的纪念性意义。
3.2纪念性建筑的构造表达
在纪念性建筑设计当中,通过对构造的分析、综合再到加以创造,建筑物使得人们获得独特的视觉感受,丰富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体验,从而满足的情感上需求。常用的构造手法有:
a.对材料进行精心的的划分与拼接设计,赋予空间或形式以特别的视觉感受或心理体验。
b.通过窗洞的形式处理营造特殊的光影效果,使得人民获得难忘的体验。
c.对细部做出设计,满足功能的同时和建筑主题相呼应。当然构造形式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无穷无尽,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体验,多思考。
3.3纪念性建筑的结构表达
在纪念性建筑物中,我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满足建筑结构的力学特性,更应该发掘其内在的艺术形式的表达可能性,以便获得意想不到空间形式或空间体验。为此,我们应做到:
a.在意识形态中我们需要跨越结构本体与表现相互对立的观念,结构除了其本身的力学性质之外,它同样是形式的
手段、途径、方式。
b.我们应该对传统结构进行再思考、敢于创造新的结构形式。结构的组合、变形、创新、转化等都是结构表现力的源泉。也是建筑师在塑造纪念性建筑的艺术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马进,杨靖.当代建筑构造的建构解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挺.博览建筑参观动线与展示空间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4
[3]王招林,魏雷.诠释场所精神的纪念室间设计——古蔺太平四渡赤水纪念馆和纪念碑 设计[J].华中建筑,2009(1)
[4]史永高.从结构理性到知觉体认——当代建筑中材料视角的现象学转向[J].建筑学 报,2009(11)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网http://www.lunwencheng.com期待您的到来,您的核心论文发表、论文发表、写作指导,职称论文发表之路从我们这里开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wyi/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