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文史艺术》济南市鲁绣传承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

济南市鲁绣传承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文史艺术 点击:次 时间:2020-01-17 09:51

  鲁绣,是山东地区代表性刺绣,史称“齐纨” “鲁缟”,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兴于春秋,盛于秦汉,历经时代更迭传承至今,已有 2000 余年的历史,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手工艺受到了极大冲击,鲁绣行业日渐式微。为加大对鲁绣行业的关注与扶持力度,济南市、山东省分别于 2008 年、2009 年将鲁绣列入济南市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山东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10 余年来,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鲁绣得以在济南市健康发展。2018 年 5 月,以筹备建设传统工艺工作站为契机,济南市文化主管部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济南市的鲁绣传承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了解,对鲁绣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鲁绣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济南市鲁绣传承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

  一、 济南市鲁绣的传承发展现状

  (一) 生产方式

  作为传统工艺的典型代表,鲁绣生产方式仍以传统的手工作坊与手工艺人独立创作为主,虽然曾出现过工艺品公司垂直一体化生产的模式,却因难以为继而被迫中断。

  1.手工作坊

  鲁绣做工考究、图案精美,但是绣制收藏价值高、成色好的作品必须由技艺精湛的传承人手工完成,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因此形成了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以学徒为辅助的手工作坊形式进行生产。这种生产方式,以宋爱华为核心的 “鲁绣研究所”最具有代表性。

  2.手工艺人独立创作

  鲁绣传承人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文化活动,注重品牌宣传与鲁绣传承人才的培养工作,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学员,在政府的扶持下开办鲁绣传习班,普及鲁绣知识,传授鲁绣技艺,如鲁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徐秀玲建立的鲁绣艺术工作室。

  3.工艺品公司垂直一体化生产的模式

  鲁绣传承人受到工艺品公司的青睐,被聘为专职工艺师,传承人只负责绣制作品,策划、销售等其余工作均由公司来完成。这种模式一度出现,但由于经营困难,很快就中止了。比如,山东轩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曾与鲁绣传承人戎玉蕊合作。

  (二) 生产工艺

  发展至今,鲁绣的工艺主要分为手绣、机绣和电脑绣三种。手绣是最传统的生产方式,单纯靠传承人手工完成作品绣制,目前手绣主要以真丝、发丝为原料,绣制周期长,作品产量低,水平高,收藏价值高,价格昂贵;机绣是使用缝纫绣花机绣制作品,手脚并用,代替纯手工绣制,因有部分手工成分,本地又称为“手推绣”;电脑绣,即用电脑绣花机进行绣花,属于纯机械方式,本地传承人虽有所了解,但鲜有尝试。

  (三) 产品种类

  鲁绣集抽、勒、锁、雕等精华工艺于一身,色彩淡雅、构图优美、虚实适宜、形象逼真。济南地区的发丝绣是鲁绣最具代表性的绣种之一,最大的特点是将人发与丝线结合施绣,其作品题材多选自水墨画,多为收藏品、工艺品。如今,鲁绣以衣线、蚕丝、人发、生丝、人造丝、毛线等多种绣线进行绣制,根据材质、工艺与生产周期等多种因素定价,产品主要包括手提袋、丝巾、包、挂屏、挂饰等各色礼品、生活用品。

  (四) 经营状况

  据了解,国内刺绣市场主要被苏绣占据,受此影响,鲁绣甚至难以在本地打开市场。据调查,鲁绣多作为外贸产品进行出口,国内市场占比极小,作品仅被少数单位、个人收藏。受国际需求量减少、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劳动力成本提高、汇率不稳定等多种因素影响,鲁绣出口产品成本越来越高,竞争力越来越小。国内销售方式也比较单一,主要通过线下零售、展销,每年的零售成交量也极不稳定,特别是手绣产品,往往仅作为品牌产品参加展销活动,展品销量堪忧。

  二、 济南市鲁绣传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调查发现,济南地区的鲁绣传承人主要以原济南刺绣厂职工为主,人数较少、创新能力有限、生产方式较为落后,直接导致了产能不足以及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

  (一) 产能不足

  产能不足是制约鲁绣发展的瓶颈。据调查,济南地区的鲁绣年产量十分有限。以 2017 年为例,全年鲁绣产品不过区区 200 余件,包括手绣与机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从业人员少、生产规模小、产品生产周期长。

  1.从业人员少

  从业人员少,从根本上制约了产能。据调查,济南地区鲁绣从业人员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原济南刺绣厂职工,目前仅不足 10 人,她们经验丰富、技艺精湛,是鲁绣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已有 3 人被列为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二是作为长期跟随第一类人员学习,并熟练掌握绣制技巧、有较为丰富经验的年轻一代的传承人,仅 10 余人;三是作为兴趣爱好、不以鲁绣作为职业与主要谋生手段,曾跟随第一类人员系统学习,并能独立绣制作品的人员,仅 20 余人。因此,目前济南地区鲁绣从业人员总计 40 余人。

  从业人员之所以这么少,首先在于鲁绣的学习门槛较高。由于鲁绣工艺技法复杂,学员上手较慢,不易掌握,不少传承人表示,“三两年培养不出人才”,许多年轻人一开始很感兴趣,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大部分人因缺乏耐力与毅力便半途而废了;其次,鲁绣市场不景气,从业者收入较低,除了极个别代表性传承人外,普通从业者每月固定收入为 2000 多元,难以维持生计;再次,绣制作品劳心劳力,每天持续工作约 10 个小时,低头专心绣制,常常身心俱疲,又因经济效益差,难免选择放弃;最后,培养一个合格的传承人周期漫长,中途放弃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因此学成出师并坚守在鲁绣传承发展阵地上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

  2.生产效率低

  过低的生产效率是羁绊产能的一把沉重枷锁。在机器化大生产的时代,鲁绣生产方式仍以家庭作坊和个人独立创作的模式发展,以手绣为主要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相对简单,导致人力成本投入较大、生产周期过长、效率大打折扣。传承人表示,“一幅手绣作品,一般需要十几天,如果是大作品,可能需要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之所以难以提升生产效率,首先在于鲁绣传承的中坚力量多为中老年人,且作为原济南刺绣厂的职工,往往保留着原来的绣制技艺与生产方式,难以有所创新;其次,鲁绣市场不景气,纯手工、耗时长的精品单价可达 10 余万甚至数十万,传承人往往选择将自己的时间、精力与智慧凝聚在几幅精品巨作当中。

  (二) 作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国内市场被苏绣牢牢控制着,鲁绣作品与苏绣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劣势:作品内容较为单一、价格较高,且销售渠道较窄,即便是在山东省甚至济南市也没有形成较有影响力的品牌,难以深入市场腹地。

  1.作品内容单一

  虽然,目前鲁绣的产品有 10 余种,但主要作品仍以绣制名人字画为主,作品作为收藏品、工艺品,难以与普通民众的生活产生共鸣。因此,作品雷同、题材重复率太高、品种单一,使消费者选择空间不足,极大地削弱了鲁绣的市场竞争力。

  2.作品价格过高

  由于鲁绣手绣作品人力投入较大、生产周期较长,并且每幅作品都凝聚着手绣从业者的大量心血,因此价格要高于市场上苏绣的价格。随着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的逐年上涨,作品的价格更是一涨再涨,与苏绣相比,鲁绣在市场价格方面毫无优势可言。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价格过高的鲁绣让他们望而却步,而价格较为亲民、观感效果较好的苏绣自然深受欢迎。没有价格优势,就意味着失去了市场,也就失去了生存能力。

  3.销售渠道不畅

  鲁绣作品只有通过市场销售,到达消费者手中,才能实现其价值。销售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影响着鲁绣行业能否健康有序发展。据调查,鲁绣传承人尚未形成完整的销售模式,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销售网络。传承人大都选择线下依托自己的工作室进行宣传、售卖,仅有一位传承人通过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合作网站聚匠网展售,且成效十分有限。

  4.缺少市场腹地

  在齐鲁大地传承 2000 余年的鲁绣,如今却严重缺乏市场空间,即便是济南市内,也根本找不到鲁绣的售卖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徐秀玲表示, “在刺绣厂的时候,作品多是出口创汇,如今失去了外贸订单,本地鲜有人知”。鲁绣在当地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都如此之低,难以维持基本生计,使部分鲁绣从业者失去了信心。

  (三) 传承人群体自身的局限性

  受社会各方面制约,所有群体都有各自的局限性,鲁绣传承人群体也存在较为明显的局限性。鲁绣从业者群体大都存在着缺乏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综合能力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作为鲁绣传承发展中坚力量的传承人,她们身上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鲁绣的发展。

  1.合作意识落后

  作为原济南刺绣厂的同事,她们是鲁绣核心技艺的掌握者,是鲁绣在济南健康发展的领军人,但她们各自又有着不一样的身份: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等。“同行相轻”,彼此又在各类涉及各自切身利益的评审活动中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她们关系疏远,以个人意愿开展鲁绣传承活动。例如,徐秀玲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戎玉蕊原来与山东轩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如今在历下区明府城百花洲一处院落授徒传艺;宋爱华携几位原济南刺绣厂职工在山东博物馆创立“鲁绣研究所”,为博物馆绣制古书画;尹延丽特立独行,专门绣制作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丈夫杨文仁的作品,一般不参与各类展销、传习活动。

  2.缺乏创新意识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更是艺术品、工艺品保持鲜活魅力的关键所在。然而鲁绣传承人群体的领军人物年龄偏大,缺乏创新意识,因此往往选择维持现状。年轻的从业者尚未完全掌握鲁绣的精髓,不知如何创新,这就造成了鲁绣的发展迟滞不前。

  3.综合能力不足

  一专多能,是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作为鲁绣传承人不仅应具备精湛的技艺,也应对产品设计、销售、理论研究等诸方面有一定的了解。经调查发现,鲁绣传承人仅精于绣制技艺,不具备相应的设计能力,缺乏一个懂设计、能策划、善销售的团队来帮助他们将鲁绣传承发展下去。大部分鲁绣作品仿制于名人字画,与普通消费者的生活需求相距甚远。

  (四)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鲁绣虽然被列入山东省、济南市两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但在鼓励、实施和宣传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完善的制度。主要体现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落后,虽然济南市连续在济南市文化馆 (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开设鲁绣公益传习班多年,培养了一批鲁绣学员,但真正能坚持学习,最后成才的少之又少;资金、政策支持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仅靠传承人自身,不进行系统的宣传,难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三、 关于鲁绣传承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鲁绣传承人队伍建设, 注重年轻人才培养

  传承人是非遗传承工作的核心,是非遗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鲁绣从业人员少的现状,应强化传承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年轻传承人,真正做到“固本强元”,鲁绣才能在当代社会“枝繁叶茂”。充分发挥代表性传承人的领军作用,加大传承人授徒传艺的扶持力度,适当加大传承人培训强度、延长培训周期、丰富培训形式,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交流相结合,为年轻传承人学习、传承鲁绣创造更好的条件,树立文化自信。

  (二) 成立鲁绣行业协会, 齐心协力打造规模效

  应针对鲁绣传承人单打独斗、一盘散沙的局面,应不断提高鲁绣传承人的合作认识,摒弃“同行是冤家”的传统观念,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鲁绣传承工作。济南市文化馆 (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作为鲁绣的保护单位,可牵头成立鲁绣行业协会,凝聚鲁绣传承人的力量,策划、组织开展较大规模的培训、交流、展览等传承活动,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强鲁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 加大扶持力度, 引领鲁绣创新发展

  针对鲁绣产品单一、设计单调、市场竞争力较弱的现状,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从提高设计水准、丰富产品形式等方面入手,聘请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前来调研、指导,助力鲁绣传承人走出去,学习苏绣、粤绣、蜀绣等其他刺绣种类的先进模式,将创新的发展理念融入鲁绣传承发展工作当中。

  济南市鲁绣传承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相关期刊推荐:《纺织服装教育》(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由东华大学、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联合主办。是我国目前纺织教育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有国际、国内刊号的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反映各类各层次的纺织服装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融宏观探讨和实践交流于一体,紧密配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纺织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形势,竭诚为广大纺织服装教育工作者和科技人员以及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人员服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wyi/15829.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