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志远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46年生,省晋州市人。毕业于师范学院中文系。曾当过农民、中学教师、高校教师现供职师范大学,系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市文艺评论指导小组。
1个人履历
1953年7月至1965年7月原籍(晋州市)读小学、初中、高中;
1965年8月至1970年6月在原籍(晋州市东赵家庄)当农民;
1970年6月至1979年6月在马干社中、总十庄中学、晋州市二中任代课教师;
1979年6月至1981年6月在师大师资班读书;
1981年6月至1995年9月在师专任教,任教务处副处长;
1995年9月至今在师范大学任教。享受特殊津贴。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现任,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市文艺评论指导小组。[1]
2主要作品
80年代以来,在《》、《日报》、《文艺报》、《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家。省级报刊及高校学报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多篇为《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复印或摘登,有的收入有关论文集。
较有影响的作品《略论二十世纪中叶中国文学的工农兵体系》、《新时期青年诗潮简论》、《铁凝与荷花淀派》、《并非一条宽广的》、《雅俗文学的共轭、互补和渗透效应》、《构建中国现代小说的乡土文学体系》、《刘绍棠运河文学的语言风格》、《塑一座崇高的之碑》、《贾平凹的商州文化儒染》等。
出版有学术专著《乡土文学与地缘文化》、《艺术创作论》、《运河文学体系论》、《当代文学审美潮》等。
主编高校教材《书法艺术通论》、《书法技巧与欣赏》、《中国当代文学教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丛书》(含《教师口语》、《书写技法》、《课堂教学具班级管理》),参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书法教程》、《美言学教程》、《美学导引》、《省高校学报志》等。
出版有文艺作品《中外名人故事丛书》。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规划“九五”重点项目研究,主持多项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3获得荣誉
曾获省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专著一等,第一、二届华北地区文艺理论专著一等,第四届省文艺理论“金鹿”,省高校优秀社会科学二等,省高校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第四届市文艺繁荣。
4主要研究论著
1.专著《艺术创作论》,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专著《乡土文学与地缘文化新时期乡土小说论》,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版;
3.专著《燕赵风骨的交响变奏当代文学的地缘文化特征》,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4.专著《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专著《当代文学的文化透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6.专著《文化心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7.专著《中国当代小说主潮》(合著,第一作者),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8.专著《运河文学体系论》(合著,第一作者),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
9.专著《当代文学审美潮》,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0.专著《小说创作与欣赏》(合著,第一作者),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11.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教程》,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2.主编《书法技巧与欣赏》,中国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主编《书法艺术通论》,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主编《书写技法》,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5.主编《这里是一片文学热土新时期文学评论文萃》,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16.主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丛书》(3种),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7.主编《鼹鼠文丛》(7种),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5专业研究论文
在《》、《日报》、《文艺报》、《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家、省级报刊及高校学报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众多篇目为《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及《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复印或摘登。主要论文篇目有:
1.《雅俗文学的共轭、互补与渗透效应》,《文艺理论与》1989年第4期。
2.《并非一条宽广的近年文学发展的一种倾向》,《文艺理论与》1990年第4期;
3.《也谈“引渡到艺术之外”》,《文艺报》1991.3.6;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1年4期复印。
4.《新时期青年诗潮简论》,《山西师大学报》1990年3期;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0年9期复印;
5.《铁凝与荷花淀派》,《师院学报》1990年3期;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0年10期复印。
6.《新时期乡土小说的地缘文化风貌》,《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访问学者专版;
7.《构建中国现代小说的乡土文学体系》,《师院学报》1993年2期;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7期复印;
8.《刘绍棠运河文学的语言风格》,《文艺理论与》1994年第2期;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4年7期复印;选入段宝林主编《刘绍棠与乡土文学》,燕山出版社1996年。
9.《燕赵风骨与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文艺报》1994.11.5。
10.《贾平凹神秘心理图式探源》,《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
11.《塑一座崇高的之碑论谈歌小说的创作追求》,《学刊》1997年第1期;书报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复印。
12.《刘绍棠的童年经验和人格特征》,《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3.《“弄潮儿向涛头立”评《青史凭谁定》》,《文艺理论与》1997年第1期。
14.《中国乡土文学的地缘文化特征》,《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收入黄曼君主编《反思与超越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15.《贾平凹的商州文化濡染》,《学刊》1998年第3期;书报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7期复印。
16.《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地缘学思想》,《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4期文摘;收入陆贵山周忠厚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该书为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获国家图书,教育部研究生教材。
17.《解读《大浴女》》,《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书报资料《现当代文学文摘卡》2001年第3期转摘。
18.《探索人类情感的心灵艺术铁凝小说综论》,《学刊》2001年第4期。
19.《辉煌的“合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势》,《大学学报》2002年4期。
20.《燕赵风骨考论》,《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期;书报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4期复印。
21.《经典的“现在性”马恩现实主义理论和90年代以来的文学》,《文艺理论与》2003年1期;《新华文摘》2003年5期“论点摘编”;《文艺报》2003218“理论视窗”。
22.《现实主义和我国九十年代文学》,《》2003123。
23.《“三线”效应》,《文艺报》20031014。
24.《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历史考察与反思》,《师大学报》2004年1期;《新华文摘》2004年10期转载;书报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6期复印。
25.《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问题论纲》,《师大学报》2005年6期。
26.《如何认识我国当今文学?》,《文艺报》2005721。
27.《文学应打起来》,《》2006129。
28.《社会分析的现实主义关于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再解读》,《文艺研究》2007年1期;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复印。
29.《中国区域文化考论》,《燕赵学术》“春之卷”。
30.《当代文学研究的三重整和》,《文艺争鸣》2007年第8期。
31.《关于新世纪文学发展的思考》,《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2.《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反思》,《文艺理论与》2007年第5期。
6承担科研课题
1.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主潮》,项目号:00BZW006;
2.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缘文化诗学与新时期地域作家群》,项目号:07BZW053;
3.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项目号:96AZM001,主持人:陆贵山、周忠厚;
4.承担省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学的地缘文化特征》,项目号199805006;
5.主持省教委社科基金项目《新文艺大系》,项目号:S98406;
6.承担师大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艺地缘学与新时期地域作家群》。
7获情况
1.专著《艺术创作论》获省第四届社科优秀专著一等(1994);
2.专著《乡土文学地缘文化》获第八届文艺振兴(2000),市第六届文艺繁荣(2000),中国新文学学会首届优秀著作二等(2004);
3.专著《燕赵风骨的交响变奏》获第七届“五个一工程”(2002),省第八届社科优秀专著三等(2002),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八届优秀(2002);
4.专著《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获省第十届社科优秀专著二等(2006),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十届优秀(2006)省作家协会2005年度优秀文学作品(2006);
5.专著《当代文学审美潮》获华北区第一届文艺理论专著一等(1993),省高校19911993年优秀社科专著二等;
专著《运河文学体系论》获华北区第二届文艺理论专著一等(1997),省第四届文艺理论“金鹿”。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wyi/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