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早期的希腊哲学出发到巴门尼德的“存在说”理清了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哲学来源,深刻分析了其四因说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最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正确评析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四因说;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文史类期刊
一、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哲学来源
曰早期的希腊哲学是自然哲学,人们将眼光投向整个大自然,“四因说”之质料因的来源是以米利都学派泰勒斯无定形的“水”到以留基波和德漠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他们相信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曾经永远是,而且将继续永远是,在运动着的。”川回约公元前五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开始进入文艺理论,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在运动、变化、发生和消失。
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产生和消失。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之动力因的来源是以“火”为万物之本强调其变化和动性哲学的观点。“这个宇宙,亦即万物,既非是某个神,也非莫个人创造出来的,而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程度上燃烧,在一定程度上熄灭。”圈曰南意大利学派的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哲学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数”的概念。“事物自身就是数。由此,数存在于事物之中;另一种,事物是由于摹仿数而存在的。”3[j苏格拉底以及他的学生柏拉图己经开始注重对形的摹仿,并己经把摹仿转向了人。这也就是“四因说”之形式因的来源。
码爱利亚学派的克萨诺芬尼,用“一”(神)反对伊奥尼亚学派的具体物体、无定形的始基。他认为神人有区别,反对神人同形,提出“一”。即:“神是`唯一’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视、无所不闻的。”4[j这一思想启发了后来的巴门尼德。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一”,它的意思是存在的不变的,充满了空间,是受限制的,是圆,是必然的,是思想的对象,最后我们可以理解为“本质”。巴门尼德的“存在说”即是“四因说”之目的因的来源。
二、研究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
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理念论不能说明事物的的存在和运动变化,因为理念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他认为,要说明事物的存在,必须在现实事物之内寻找原因。
他说,事物是由于四个原因而形成,有了这四个原因,事物才能产生、变化和发展。这四个原因就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亚里士多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不是简单地去谈事物的形成、运动、变化、发展和灭亡,而是努力地寻求事物的形成、运动、变化、发展和灭亡的原因。在他看来,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求最普遍的原因,他的“四因说”就是事物形成、运动、变化、发展和灭亡的最普遍的原因。
事物的形成和运动变化有四种原因,这四大原因是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曰质料因:事物的“最初基质”即构成每一事物的原始质料,也就是“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困这是“构成了一个物体而本身继续存在着的东西”,它本身不是一种特殊的事物,没有任何特定的规定性。6[j如铜像的铜,银碗的银,构成房屋的砖瓦等等。
回形式因:是指事物的形成结构“事物的形成或模型”,如房屋的图样或模型,他认为形式是说明事物的本质,形式也可以看成是事物的结构,因为没有结构,散漫的东西不能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形式还可以看作事物的“整体”,因为事物的个别部分不能表现其本质,形式也指事物的的“定义”,因为定义规定事物是什么,也就是规定了事物的本质。
曰动力因:指使一定的质料取得一定的形式机构的力量,也就是引起一具体事物的变化或制造者是“变化或停止的来源”。如进忠告者是忠告的原因,父亲是孩子的原因。“一般地说,制造者是制造品的原因,引起变化者是改变了的东西的原因。”建筑师便是房屋的动力因。
码目的因:是指一具体事物之所以为形式锁追求的那个东西,也就是他的产生是为了什么目的。“还有目的意义上的原因,即做一件事的`缘故’。例如健康就是散步的原因。”在这四因中,质料因是形成事物的基础。然而质料因本身是消极被动的,只有在形式因需要的一定的动力下,并根据形式因规定的目的,质料才能变成形式。亚里士多德在进一步论述四因时,又认为四因可以归结为二因,即质料因与形式因的区分。他强调形式因、动力因和和目的因“通常是一致的”,因为:第一,形式因是事物的本质,而一个事物在运动中朝向的目的就是他所缺乏的形式所应该有的本质;第二,某事物只能接受与它本质相同的东西的作用,比如,人生人,元素推动元素。因此,形式因、目的因和动力因都属于形式,或者说,都统一于“形式”这一概念,这样,亚里士多德关于万物本体的认识就归结为形式和质料两大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他自己的独特的形而上学理论。
三、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实际上是一种折衷注意的理论,是他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产生的学说,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是因为:首先是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所具备的自圆其说的特点,当时希腊城邦统治出现了危机,大中小奴隶主贵族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和各自的利益不同,形成了三大派别。
亚里士多德是中等奴隶主思想的代表,一方面他自己是马其顿王子的老师;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希腊人应当独立自主不受马其顿人的统治,所以他企图用折衷调和的办法来解决,上述阶级立场决定了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特点。其次,亚里士多德是一个二元论者,他在实体学说中既肯定了第一实体,即具体事物的存在,同时又肯定第二实体“一般”、“种”、“属”的存在。他承认第一实体,具体事物是运动的,哲学研究的实体就是第一实体,对于个别事物进行最一般的研究,探讨最一般的规律和根本的原因,但是亚里士多德在总的趋势上没有弄清楚个别和一般的辩证法,他认为第一实体就是寻求最一般的原因,自然界之所以有某种事物存在就在于由它的本质所决定。这个本质就是“四因说”中的“结构”即“形式”,是第二实体,这就导致了唯心主义。
总之,通过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形式和质料说的论述,不难看出他提出的哲学思想是很有价值的,这些思想进一步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然而由于他的政治立场的限制,他不能把这些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贯彻到底,往往在深入一步论述了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倒向了唯心注意,最后,并让这些倾向取得了主导地位,从而被中世纪的经验哲学和僧侣主义所利用。
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去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提取其中有价值的东西,批评错误的东西,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我们唯一的宗旨,也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有的求学精神。
参考文献:
【1】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版第4页
【2】叶子秀前苏格拉底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82版滴95页
【3】汪子崇、范明生、姚介厚希腊哲学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版第1-7112页
【4】北大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61版第558页
【5】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五卷第2章
【6】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第二卷第三章《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33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wyi/4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