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文史艺术》快速论文发表北宋地方官员选任方式

快速论文发表北宋地方官员选任方式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文史艺术 点击:次 时间:2015-03-25 09:11

  [摘 要]北宋建立在唐末五代历藩镇割据、政权林立的历史教训之上,建国统治集团非常重视对地方官僚控制和制约。在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的措施中,中央特别重视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管理,采取了特旨除授、相府堂除和吏部差注三种授官形式,以完善和规范地方官僚选拔和任用方式,体现了北宋官僚选拔与任用方式的革故与创新。

  [关键词]北宋官员;任用方式;制约 快速论文发表

  两千余年的帝制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特征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意指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博弈中,地方权力汇集至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君主,从而形成“上下相维、轻重相制”的大一统局面。然而,中国古代大一统与分裂割据主次兴替、相间而存则说明,地方集权于中央并非以一贯之,中央与地方也经常形成分权的态势。“在中国古代缺少中间阶层制衡君主的情况下,地方机构的分权甚至割据对国家的盛衰、政权的兴替、经济的波动以及社会的变迁都有重要的影响。”(1)由此看见,相对于中央政治而言,地方政治作为历代王朝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发挥重要作用。

  北宋中央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地方官僚权力的分权与制衡。赵匡胤依恃禁兵黄袍加身,登基称帝后,经十余年南征北讨,基本结束了自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政治纷乱的状态,削平诸藩列国而取得天下。为了避免重蹈唐末五代“武人乱政”的历史覆辙,巩固新生的赵氏政权,太祖善纳赵普等重臣的建议,行之以“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之策。旨在将节镇的权力统归中央,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以期改变“节镇太强、君弱臣强”的政治局面。在地方官僚任免方式上,将地方官员的任免权逐渐统于中央。并且袭其前制、适势而新,皇帝册授显官重臣,宰府除授朝廷次官和地方大员,而吏部注授地方基本官员。以特旨除授、相府堂除和吏部差注三种授官形式加强对地方官员的选任。

  一、特旨除授方式:皇帝册授显官重臣

  旨即表皇帝意也。特指除授制度是由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亲自选拔、任命朝中官员的一种制度,又被称为“御笔除授”或”出自宸翰”。特旨擢人授官,秦汉时早已有之。初时,皇帝除授朝中官员。带有较强的主观性、随意性,后来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至唐时规定,皇室宗亲诸王或正三品以上的职事官、二品以上的文武散官等,方由皇帝亲旨“册授”(2)。“执政、侍从、台谏、给舍之选,与三衙、京尹之除,皆朝廷大纲所在,故其人必出人主之亲擢,则权不下移。”(3),即是说,北宋对皇帝册授官吏的范围亦仿前朝所制而略有调整。秉授皇帝旨意而除授官者,中书门下不敢冒然侵也。

  宰执集团诸员,掌朝中大权,均出自圣旨而除授之。神宗元丰改制前,宰府正副长官、枢密府正副长官等分掌朝廷行政、军事二柄,共同构成中央决策集体,由皇帝亲自考察任命。特别是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更是权倾朝野,在集议机制不完善、选举体制空缺的情况下,只能由凭皇帝决策,这也是皇权至上的重要体现。皇帝除授宰相,即所谓拜相,整个过程缜密且谨慎,由皇帝亲自召见翰林院学士,言明圣旨,锁院草拟,即便“九重之密,亦不得预知”(4),后付诸施行。御史诸官掌纠弹百官之权,谏院官吏握谏诤皇帝之权,朝中居位相对特殊,为减少朋党之弊,彰显弹劾之效,台谏官原则上由皇帝选派或任命,宰相等朝中重臣不得干预除授,“台官必由中旨,乃祖宗之法也”(5)。当然,在北宋亦有例外,如真宗时期、仁宗初年,实行台谏官由朝中大臣推选候选人,然后皇帝从中擢而授之。由于实践中弊端渐显,朋党之欺时而有之,仁宗宝元二年,乃效祖宗之法;庆元四年制文规定“自今除台谏官,毋得用见任辅臣所荐之人”(6),宰执等重臣不得推荐台荐官制度始得恢复。除此之外,台谏官候选人在宋时还实际与宰执集团的亲属回避制度,以减少朝廷重臣与其间的关系瓜葛。

  此外,侍从官或掌草拟诏制、封驳之职,或是禁官中近臣,由特旨除授;三司掌握全国财权,依特旨而授者居多;开封府尹、外地监司、路州知府,由于掌握地方大政,为防藩镇势力盆栽膨胀而危及皇权,一般由特旨除授;禁中诸司、三衙和边防主帅也是特旨除授的。毫无疑问,就封建社会的特定官僚体系而言,特旨除授,是皇帝扩权掌政,了解官员的最有效方式。

  二、宰相堂除方式:宰府除授朝廷次官和地方大员

  官僚队伍庞大冗杂是封建社会行政体系的共同之点。就如此庞大的官员队伍,皇帝显然不能对每个人都了如指掌,朝廷重臣或皇帝近臣,皇帝依其所知、听凭意志而降旨除授,而朝中其他诸官或地方大员,完全依特旨除授亦不现实,宰相堂除即“都堂奏差者也”(7),不乏为可行之法。北宋在强化皇权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由宰相府、枢密院差遣地方官吏即是其中的重要形式。

  官吏堂除制度即由宰相府、枢密府差除朝廷命官的制度。北宋前期,“堂”即政事堂,是中书门下议政、决策的场所,元丰改制时,以尚书都堂为政事堂,视为重臣议政之所。相府乃议政之所,因而堂除亦称“朝廷堂除”或曰“参堂”。宋时,堂除授官是界于特旨除授和吏部差注之间的授官形式,“自卿监而下,即已经进擢,或寄禄至中散大夫者,皆由堂除”(8)。特旨除授、相府堂除和吏部差注等三种授官形式,堂除施之较晚,是对吏部差注官员的补充,以革除其间之弊。吏部凭借其力而差注全国大小官员,由于人员有限,试图对候选官员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此以来,选任全国大小官员,只能凭年限、论资历,愚者依次叙迁,智者亦难以越级而进。为革其弊,自隋始,凡五品以上官吏,皆由“中书门下访择闻奏,然后下制”(9)。唐朝依顺其制,就朝廷授官而言,相府与吏部有了相对明确的分工,“宰相总其大,而吏部任其小”(10)。北宋代周之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行之以“官人授受之别,有官、有职、有差遣”选人用人制度,适应京朝官出任重要地方官吏的需要,“除授皆出中书,不复由吏部”(11)。而其间,文官堂除皆归中书门下,而武官则权属枢密院,关涉文武两个方面,则合议之。

  堂除授官,太祖时范围相当较大,而至太宗有所缩减,至北宋中期,堂除之阙又呈增多趋势。堂除阙位不断增多,是对吏部授官阙位侵夺的结果。但与吏部差注官阙方式相比,堂除显得更为灵活,因而渐成为统治集团惯用的授官方式。神宗熙宁元年,推行激进之法,以革除往日弊政,提高行政运行效率。而变法改制,最需要得力助手或其支持者,为满足人才之需,堂除官员明显增多。但此间亦有反复。朝廷次官和各地知州,皆选于中书,终至中书“事更烦冗”。为减少宰辅机构的烦冗细务,熙宁三年,始置审官西院,以助两府“减负”,负责考核并差注部分官吏。元丰改制时期,再次对中书授阙进行调整,元丰四年制诏规定,堂选之阙“堂选之阙,悉归吏部。”(12)哲宗继任大统后,高后垂帘听政,适应京朝官外任的需要,“繁剧去处、重法地分,吏部所用知州、通判、知县,并在京库务、寺、监丞阙六十余处,并归中书取旨选差。”(13)授官补阙统于中书,继而导致了中书挤占吏部阙位的现象更趋严重,中书、吏部之间授官的矛盾也更加凸显。迫切严峻的官阙形势,哲宗遂诏令诸大臣就中书、吏部除授官员范围进行讨论,施之以堂阙、部阙“各有条格,不相参错”的制令,结果104个知州阙由中书卷走,余之98个知州阙悉归吏部。哲宗新制虽然划定了堂除和差注知州阙的范围,但与仁宗时期比较起来,堂除知州阙几乎扩大了一倍。徽、钦二宗,虽连颁诏令,大观三年(1109年)六月,布诏曰“知州、通判、知县阙,缘臣僚陈请收作堂除去处,今后并归吏部差注”(14),以止中书侵占部阙之恶,然其结果却收效甚微,甚至说较以前更甚,终而导致了蔡京等重臣篡权专国的局面,堂除成了他们擢迁亲信、滥施私恩的重要手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wyi/7020.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