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性传播逐渐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 径[1]。娱乐场所中的女性性工作者既是艾滋病的高 危人群,也是艾滋病经性途径向一般人群传播的重要 桥梁人群。针对女性性工作者开展艾滋病预防干预 工作,尤其是全面推广100%使用安全套活动,是控 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2]。
【摘要】 目的 探讨对娱乐场所性工作者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综合干预的模式,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培训、同伴教育、讲座、免费发放安全套和手册等方法,对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进行干预;使用问卷在 干预前、后进行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娱乐场所中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防治知识从基线的65. 27%上升到 97. 57%;在商业性性行为中,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的比例从65. 52%上升到94. 65%;VCT服务利用率从基线的17.87%上升到37. 11%;愿意到公立医院就诊的比例从30. 41%上升到67. 61%。结论 由娱乐场所业主到同伴教育 员再到场所性工作者的逐级负责式综合干预模式,能有效提高娱乐场所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水平和安全 套使用率.
【关键词】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干预性研究
为探讨对娱乐场所性工作 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的有效模式,我们于2009年 3月至9月在淮南市某区进行了娱乐场所女性性工 作者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模式探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安徽省淮南市某区的宾馆、桑拿足浴 中心、卡拉OK厅、美容美发等公共娱乐场所内从事 商业性性服务的女性为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通过现场观察和访问等方式确定各类直接或 间接提供性服务的公共娱乐场所,以调查结果绘制地 理标点图;以场所类型和规模为依据采取分层抽样方 式选择66家娱乐场所作为干预现场.
1.2.2 在干预实施前后分别进行基线调查和终期评 估。基线调查和终期评估分别于2009年3月和2009 年9月进行。2次调查采用同一自行设计的问卷,内 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求医 行为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等.
1.2.3 培训调查员。调查员在进入调查场所前,首 先与业主和领班联络,取得其认可和支持后,再经被 调查者知情同意后,对场所内愿意接受调查的女性性 工作者进行一对一的匿名问卷调查。现场收回问卷 并复核,纠正和补充错漏项和逻辑错误等.
1.3 干预方法 1.3.1 成立由市性艾协会,区娱乐场所业主协会, 市、区疾控机构和市、区卫生监督机构6部门组成的 联合项目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1.3.2 举办分类培训 娱乐场所业主或管理者培训 班,详细介绍本次项目的目的和重要意义,让他们了 解项目实施对他们没有任何危害,取得他们的信任和 配合,并确立各场所业主或管理人为本场所行为干预 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1.3.3 举办同伴教育员培训班,由娱乐场所业主或 管理人推荐1~2名领班为本场所的同伴教育员,对 她们进行集中和分批培训,向她们免费提供有特色的 宣传材料和安全套.
1.3.4 娱乐场所同伴教育员负责对本场所的女性性 工作者进行每月4次的行为干预活动,向她们宣传性 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方法和技能 等,要求持续开展干预活动5个月;项目工作人员进 入娱乐场所配合同伴教育员进行宣传教育培训.
1.3.5 项目工作人员每月抽查一定的娱乐场所定期 进行督导,参与他们的活动或核查相关记录以及现场 抽查部分性工作者,询问其接受干预情况,并对同伴 教育员遇到的困难和需求进行再次培训和指导.
1.3.6 为同伴教育员每月提供适当的劳务补助;项 目结束前进行卫生防病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比 活动,对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
1.4 资料整理和分析 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 库,双重录入并检错,用SPSS软件进行资料统计和分 析,主要是χ2检验。知识知晓率的计算方法是:分子 为答对题次数,分母为答题总数.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选择了66家娱乐场所作为干预 点。基线调查女性性工作者319人,干预后调查318 人。干预前、后女性性工作者平均年龄分别为24.02 岁和24.30岁,未婚构成比分别为75.55%和76.
42%,户籍为外省的分别为52.35%和54.72%,文化 程度以初中为主,分别为46.08%和47.49%,所有女 性性工作者均为汉族。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年龄、文化 程度、婚姻状况等社会人口学特征方面差异没有统计 学意义。(表1).
2.2 知识水平变化 2.2.1 艾滋病基本知识 干预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 基本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5. 27% (2 915/4 466)和 97.57% (4 344/4 45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χ2=1 536.42, P<0.001)。干预前后各知识点的 知晓率均明显提高。(表2).
2.2.2 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知识知晓率变化 干预 前后的结果分别为60.03% (383/638)和99.84% (635/636),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 314.394, P<0.001).
2.3 求医态度和信念的变化 调查发现,泌尿生殖 道有异常者,个人求医态度在干预前后有明显变化.
干预后愿意选择公立医院治疗的明显上升,由30.
41% (97/319)上升至67. 61% (251/318)(χ2=151.
280, P<0.001);而干预后选择去个体诊所治疗由 26.65% (85/319)下降至0.94% (3/318)(χ2=88.
359,P<0.001);自己购买药物治疗的由13.17% (42/319)下降至2.20% (7/318)(χ2=26.964,P<0.
001)。虽然干预前后愿意到医院进行定期检查的人 变化不大,分别为6.58% (21/319)和8.81% (28/ 318)(χ2=1.107,P=0.293),但是,不愿意到医院检 查的人数干预后显著减少,由10.34% (33/319)减少 到4.72% (15/318)(χ2=7.239,P=0.007).
2.4 行为变化 2.4.1 自愿咨询检测服务(VCT)的利用 干预前接 受过VCT服务的女性性工作者有57人,占17. 87%, 干预后接受过VCT服务者增加到118人,占37.1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29.582,P<0.001).
2.4.2 安全套使用 女性性工作者最近1次和最近 3次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干预后均有明显 提高。最近1次使用率从65. 52% (209/319)上升至 94.65% (301/318)(χ2=84.697, P<0.001);最近3 次都使用者从18.18% (58/319)上升至72.01% (229/318)(χ2=186.410,P<0. 001)。干预前女性 性工作者在商业性行为中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是:客 人不愿用占40. 00% (28/70),买不到/没准备占38.
57% (27/70),其他占21. 43% (15/70);干预后不使 用安全套的原因是:客人不愿用占88. 24% (15/17), 其它占11.76% (2/17),可见,干预后造成女性性工 作者在商业性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是客 人不愿意使用,而由于个人原因(买不到/没准备)不 使用安全套的现象已基本不存在.
3 讨论 3.1 娱乐场所中的女性性工作者存在着感染和传播 性病艾滋病的许多高危行为:多个性伴、频繁更换性 伴、安全套使用率低、经期性交以及群交等,都增加了 自身感染和传播他人的危险[3]。因此,对娱乐场所 中女性性工作者这一特定人群,提供性病艾滋病防治 知识宣传教育以及开展安全性行为干预是十分必要 的,它是延缓艾滋病病毒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关键之 一。目前,在没有预防HIV感染的有效疫苗和治愈 艾滋病的有效药物的情况下,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开展 行为干预已成为预防艾滋病的主要策略。近年来,国 内学者对娱乐场所中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行为干预 方面做了一些调查和研究[4-6],本次在淮南市某区娱 乐场所开展的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活动,通过对娱乐场 所中的高危人群采取多部门合作、业主开发和培训、 同伴教育员培训、经常性同伴教育活动、免费发放安 全套等综合干预达到了如下效果:艾滋病防治知识知 晓率明显提高;VCT服务的知晓率和利用行为得到 较大改善;在商业性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明显上 升;求医态度和信念出现好的转变.
3.2 本项目充分利用娱乐场所业主协会的作用,发 挥他们对业主或经营管理者的影响力,积极动员业主 或经营管理者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中,作为实施本场 所艾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再由他们支持和监督同伴 教育员对本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进行经常性行为干 预,专业人员主要提供知识/技能培训和指导以及定 期对现场工作进行督导,并且将各娱乐场所的艾滋病 防治工作情况纳入到卫生防病考核中,由此形成了一 套娱乐场所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模式。通过对目标人 群干预前后的效果评估,表明这种由娱乐场所业主到 同伴教育员再到本场所的性工作者逐级管理和负责 的干预模式是切实可行的,值得在娱乐场所中试用.
3.3 本项研究表明,虽然通过知识的传播,女性性工 作者安全套使用的频率明显提高,最近1次商业性性 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由65.52%上升到94.65%,最近3次都使用的比 例从18.18%上升到72.01%。但干预后仍不使用安 全套的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客人不愿使 用,占88. 24%,说明女性性工作者虽然有了实施安 全性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但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 使用需要得到客人的配合,如果客人不愿意并劝说无 效,同时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或自身感染风险认识不 足,导致无法很好地坚持100%使用安全套。可见, 从知道安全套的保护作用到愿意使用的态度,再到真 正坚持使用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行为改变过程,需要 外部环境不断强化和自身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5].
因此,只有持之以恒地开展干预工作,营造出“不用安 全套就没有性服务”的氛围,才能达到更好地促进安 全套使用的目的[6].
3.4 通过干预活动,目标人群VCT服务的利用虽然 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但是利用率仍然较低,仅为37.
11%;此外,这次项目活动中,也尝试着对嫖客进行正 确使用安全套的干预,但是由于干预活动由性工作者 直接对嫖客进行,其可行性和效果还今后进一步探 讨.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 中国专题工作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2007)[R]. 2007. 8-10.
[2] 羊海涛,杜亚平,丁建平,等.中国江苏/WHO100%安 全套推广使用项目效果评价与分析[J].中华流行病 学杂志, 2005, 26(5): 317-320.
[3] 赵鹏飞,于虹.上海市娱乐场所服务小姐的性行为和 吸毒行为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22(5): 341-343.
阅读期刊:《临床药物治疗》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创刊于2003年5月,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本刊是由北京药学会主办、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类双月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yix/1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