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医学论文,职称论文发表,儿科手术,用药对策
具体使用名称及使用频率。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下半年含酶抑制剂的使用明显减少,头孢三代的使用率有下降趋势,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也有明显好转。但是头霉素类头孢美唑钠的使用频繁,应调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患者药敏情况:在本次调查中,所有的手术患者均未进行药敏实验。用药适应证:Ⅰ类切口指为无菌切口,Ⅱ类切口为可能污染的切口,如胃癌手术、大肠或末端回肠手术及胆道手术为用药指征。Ⅰ类切口手术中属Ⅰ类清洁手术,其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除患者伴有感染、年龄在60岁以上或同时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感染后果严重的。但在此次的调查中,上半年我院Ⅰ类切口手术中94.11%的病历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而且用药起点高多为头孢三代及酶抑制剂,不符合卫生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比率不超过30%的要求。Ⅱ类切口多使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类进行预防用药,甚至有2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在我院预防用药中,根据上半年预防用药率为95%,联合用药占率为38%,而下半年无论从预防用药使用率,还是联合用药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预防用药率为57%,联合用药率为17%,可知下半年的改变明显,但距离卫生部的38号文件和《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要求仍有距离,还需要继续努力,逐步改进,以期尽快达到要求。
停药时间在24h内的符合率无改变,均不符合要求。Ⅱ类切口手术病历首次用药时间在术前30min至2h的符合率上半年为24%,下半年上升为64%,但停药时间在24h内均为0。有些患者在住院期间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出院带药继续口服,也属于不规范应用。术后预防性用药时间过长,不但不能有效预防感染,而且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发生不良反应。有资料显示:需要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危险期一般不超过24h[1]。术后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将手术部位残留的已经定植的细菌杀灭,防止其繁殖和扩散,而在有效抗菌血药浓度的环境中,细菌生存时间很少大于48h,故一般术后48h未发生感染,在继续使用抗菌药物已无必要。延长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不仅增加医疗费用和药物不良反应,更重要的是容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给药品种的选择:Ⅰ类、Ⅱ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等选用药物,如普通青霉素类对金葡菌天然耐药,第1、2代头孢菌素类对这些菌属就很敏感,而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从抗菌谱上分析有的没有用药指征第三头孢菌素类对革兰阳性菌作用较弱,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如此应用会导致医药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调查结果显示下半年酶抑制剂的使用明显减少,第二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增加,但是仍然不符合38号文件所推荐的品种(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尤其是头孢美唑钠的使用频繁,应引起足够重视,进行干预。干预措施:通过临床药师下科室参加早交班进行规范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知识宣教,在全院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点评医嘱病历进行全院通报、公示,行政干预等措施,经过半年的整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逐步规范,但是距离卫生部的要求仍有距离。下一步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医生开具抗菌药物的品种和用药时间进行限制,还可以通过控制抗菌药物所占药费的百分比等手段来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通过改进流程规范预防用药的给药时间,通过强制手段规范停药时机,因为根据调查,无论上半年还是下半年停药时机均不合理,特别是是Ⅱ类切口手术,这将是我们整改的重点。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患者了解合理用药的安全性,从而起到监督用药和促进合理用药。医院还应提倡明确的惩罚制度,对那些多次被举报和查处用药不合理的医生或科室实行公示、警告、惩戒,而对规范用药的医师予以奖励,提高医护人员自觉性,最终达到规范用药的目的。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网期待您的到来,您的核心论文发表、论文发表、写作指导,职称论文发表之路从我们这里开始!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yix/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