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动症是儿童学前时期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量明显增加,伴随认知障碍、学习困难等症状。随着健康教育理念的日益推进,近年来,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儿童多动症这一症状备受关注。为此,本文将针对儿童多动症进行分析,了解儿童多动症的成因,并从幼师视角出发制定一系列矫正儿童多动症的办法与措施。
关键词:儿童多动症;健康教育;成因与校正
前言:
注意缺陷障碍又被称为“儿童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是学前教育中经常会遇到的一种问题。患有多动症的学前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参与能力差、存在认知障碍,但是智力基本正常。相关研究显示,多数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多动症将会持续到他们的青春期,为儿童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此,作为一名学前教育的教职人员,需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儿童多动症的预防与治疗活动中,有效降低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最大限度降低多动症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
一、儿童多动症的成因分析
至今为止,儿童多动症的形成原因尚未得到明确,通过大量研究学者对儿童多动症进行研究,大体可将儿童多动症的形成原因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时生理原因,另一方面是家庭原因。
(一)生理原因
从生理视角来看,儿童多动症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遗传因素、铅中毒、脑组织损伤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一,遗传因素。相关研究显示,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中,有36.5%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在幼年时都十分调皮,有28.4%多动症儿童的父母在幼年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儿童多动症呈现家族性倾向。国外有专家对双胞胎儿童进行纵向观察得知,同卵双生子中,但凡有一个儿童患有多动症,另一个儿童100%患有多动症;异卵双生子中,有一个儿童患有多动症,另一个患有多动症的概率为17%。其二,铅中毒因素。铅元素进入人体后,通过人体血液组织转移到人体大脑神经组织,导致儿童大脑处于一个氧气、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的状态,对儿童大脑兴奋抑制的调节功能产生破坏,使儿童出现智力发育障碍、产生行为异常现象。其三,脑组织损伤因素。至今为止并没有确切的信息说明儿童多动症与脑组织损伤之间有过多的联系,但是脑功能失调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儿童重选多动症现象。
(二)家庭环境
相关研究显示,父母对孩子管家过于严格,过多的干涉孩子的日常行为活动,过多职责孩子、体罚孩子并为孩子留下心理阴影,会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安全感,内心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进而出现多动症行为;父母文化程度越低、父母职业偏重体力作业,生长在这种家庭的孩子越容易得多动症。
二、儿童多动症教育干预措施
教师在儿童生命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思想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直接影响。多动症儿童作为学前教育中的特殊受教育群体,对多动症儿童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对多动症儿童实施教育干预,根据多动症儿童实际的内心需求,正确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入手点,使多动症儿童能够正确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尽快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有效提升多动症儿童的适应能力。
(一)落实强化消退训练
对多动症儿童实施教育干预时,学前教育教师需要坚持“强化”原则,运用“消退”训练法,借助强化与消退技术对多动症儿童进行干预教育。例如,某幼儿园的TT小朋友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表现幼儿园里表现的十分乖巧、懂事、听话,但是后来TT小朋友在上课期间出现乱跑、多动现象,严重影响到幼儿园正常的上课秩序,通过专业认识分析,TT小朋友的行为属于多动症。该幼儿园的教师特运用强化与消退技术对TT小朋友的行为进行干预,起初TT小朋友完全不配合教师的教学引导工作,进入教室后将玩具随意丢在地上,并表示出对父母严重的依赖性,教师通过与TT小朋友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让TT小朋友的父母在上课期间先离开教师,待教学活动完成后再来接他。在前几次强化与消退干预教学活动中,TT小朋友均出现“消退爆发”现象,因教师对TT小学生做出明确规定“只有完成学习任务才能够见父母”,并对TT小朋友“消退爆发”行为视而不见,带TT小朋友哭闹结束后,进行安排他完成其他的学习任务,并在学习任务完成后对他进行表扬与奖励,当TT小朋友发现哭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后,就会主动的开展学习任务,并在学习任务结束后向老师征求意见。
(二)实施程序训练
减少多动症儿童不良行为活动的发生率,可安排一系列具有程序性的训练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多动症儿童的思维意识进行影响,使多动症儿童能够晓得在何种场合要安静的坐着、在何种场合能够随意乱动。例如,某幼儿园小班教师为了引导多动症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尊遵守上课秩序,特以做游戏的方式对儿童开展程序化训练。利用彩色卡纸分别制作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手举牌,当教师举起红色的手举牌时,要求儿童立刻停止手边的一切活动并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当举起黄色的手举牌时,允许儿童在不离开自己位置的情况下,进行原地自由活动;当举起蓝色的手举牌时,允许儿童在本班教室范围内进行自由活动;当教师举起绿色的手举牌时,组织儿童到幼儿园室外活动区进行活动。起初,教师应仅利用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的手举牌组织学生开展程序训练,红色手举牌维持的时间应先控制在15秒的时间范围内,并对表现良好的儿童提出鼓励、分发糖果,然后再将时间分别控制在1分钟、2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15分钟、20分钟开展相应的联系活动,并适当穿插其他颜色的手举牌,增加游戏活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使儿童能够在活泼、多变的学习氛围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结:
综上所述,儿童多动症是学前教育阶段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学前教育的全体教职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儿童多动症教育干预互动中,根据每一位多动症儿童实际的心理需求,运用“强化与消退技术”对多动症儿童进行正确引导,通过消退多动症儿童暴躁、多动的心理或者是行为,使多动症儿童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多动的行为是无法满足个人内心需求的,只有听话才能够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组织开展程序训练,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关期刊推荐:《科教导刊》(下旬)杂志是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优秀学术期刊,主要发表教育、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设有:科教前沿,师资建设,教育教学,教研教改,课程研究,学科园地,信息技术,工业技术,工程技术,建筑科学,资源环境,生命科学,农林天地,学术论坛等栏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yix/16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