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灾难性事件具有突发性,往往关系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危,造成巨大损失,给当地乃至世界造成重大影响。另外,灾难发生后引起的社会混乱和救援都可能是空前的。毫无疑问,灾难事件具备新闻价值选择里的诸多要素,各媒体必定关注并报道之。海地发生强地震这一灾难事件也不例外。及时性、影响力等新闻价值在灾难报道中是媒体普遍会坚持的新闻取向标准。笔者首先将重点阐述我国媒体报道国外灾难事件中特别突出的新闻价值——“人情味”和“接近性”;其次,本文就我国媒体此次灾难报道中,在“平衡”新闻价值和舆论导向上略作探析。
关键词:灾难报道,新闻价值,舆论价值,取向
一、新闻价值的内涵
我国学术界关于新闻价值的经典解释是:“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丰富越高,价值就越大。”①
传媒的新闻价值是指其在传播实践中所持有的某种价值选择的信念。媒体所处的位置及其追求或代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传媒的新闻价值取向都会产生影响。美国学者佛莱德希伯特在其著作《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中,对复杂的新闻价值理论进行了整理,将其归纳为时间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和人情味5个要素。但新闻价值选择取向不单指这些,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更多新的内容注入到新闻价值中来。
二、体现的新闻价值
(一)凸显“人情味”
“人情味”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随着新闻实践的发展,各大媒体都认识到其重要性并践行于自己的传播活动中。
人情味是指“新闻报道中内含的人的情感。”②关于“人情味”的涵义,《新闻传播百科全书》中也有阐述。即新闻价值要素之一的“人情味”是指新闻所提供的信息或新闻制作的角度、方法上,是受众感到具有人情味或人道主义精神,从而产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贴近与沟通效应。③
此次海地地震报道中,我国媒体一方面对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的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另一方面,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真实再现灾民的生存和生活状况。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媒体对重大灾难具有宏观把握能力,利于提升我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和国际形象。
1、关注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灾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减轻灾难对人类的损害是全世界的共同利益和任务所在。各国相互支持和共同努力是抵御灾害侵袭的有效途径。
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遭受自然或人为灾害袭击,造成重大人员和经济损失,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国际社会给予人道的、义务的、无条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基础来源于西方人道主义即“确保人的自身生命价值实现所需享有的权利”。④积极开展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
央视网开辟了专题“240年罕见地震袭击海地”。在首页,1月15日至16日上午链接的视频一直是《新闻联播》中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及时(北京时间:1月13日)播报了海地(当地时间:1月12日下午)发生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消息。此外,消息还报道了我国国家主席、总理做出重要指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提供100万美元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国际救援队飞往海地,实施紧急救援的情况。1月16日,随着央视一套、四套对中国公安部部长孟建柱连线公安部前方驻海地救援组组长,了解救援的最新情况的报道,央视网的视频连接立即更新为此内容。
专题分了5个栏目,其中一项即为中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进行跟踪报道,在“中国救援队在行动”栏目条的右方点击“更多”,相关报道便丰富地呈现。该栏目以视频图片的形式编排,具有视觉冲击力,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我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当然,首页也不乏其他国家救援的报道,如:“各国救援在行动”,但报道上较为简单,所占页面空间也比较少。
另外,笔者以央视网1月14日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1)在子栏目“24小时播不停”中,关于我国对海地进行援助的报道占到了约40%;(2)“强震撼现场图片”窗口中,放置了一张救援队赶赴救援的图片,并配上字幕主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2、倾注“人文关怀”
灾难报道应该彰显人性,以人为本。而“人文关怀”更多强调的是人的精神层面、心理层面。
笔者认为,一个好的灾难事件报道必须同时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和“精神需求”。除了及时地报道灾难,理智地、科学地分析灾难之外,还应考虑到受众的内心体验,让受众了解到生命在灾难中的真实情况,以浓墨重彩之笔来彰显生命在灾难中的尊严与价值。
地震发生后,随着救援工作的进行,有关灾后生还者的报道是我国媒体关注的重点之一。在专题的“最新消息”版块,抢救生命的视频不断更新。如:太子港的废墟下仍有生命迹象,各国救援队不断见证生命奇迹,2名海地妇女被困140多个小时奇迹生还等。首页添加了新闻频道的视频播报的窗口,主题为“生命的积极”网民一进入首页便能第一时间观看。如:被困97小时,彻夜救援生还者;被困126小时超市食品支撑2人等。
1月18日,“中国救援队开始巡诊大批灾民慕名而来”报道了:(1)海地民众前来指定点领取救援物资时,偶尔开着玩笑和露出笑容;(2)海地市区里已形成帐篷区,生活渐稳定;(3)药品需求量大;(4)灾民多有伤口感染,医生提醒灾民前来复诊等
通过对这些生命奇迹和灾后人们的生存状况的报道,让人们看到希望,大大地鼓舞援救信心,激发灾民生存下去的勇气。
(二)“接近性”报道倾向明显
接近性是新闻价值的表现之一,它是指一条新闻因与读者相关而受到读者的更多的关注。对于接近性内涵的理解,不应该片面地定格在地理的概念上,一味强调地理的接近性,而忽略了事实信息和人们兴趣、情感等的联系所产生的接近性。
因此,这些新闻作品既真实、全面报道了灾区的实际情况,又突出了民众面对灾难表现出来的坚强的精神风貌。对一个事实信息,报与不报,侧重点如何安排等,体现出一个媒体在新闻价值与舆论导向上的“平衡”技巧。通过这种平衡性的把握,体现正确的舆论导向。诚然,在海地灾难报道中,我国媒体发挥了积极引导国际舆论的作用。
四、结语:
我国传媒的灾难新闻报道传统,往往具有浓厚的政治宣传意识形态。“政府信息”始终是关键词,而真正更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则被屏蔽掉了。有学者深刻概括:“国内灾难报道的模式是:灾难+救援,重点在救援;国际灾难新闻的模式是:灾难+后果,重点在后果。”⑦
较之传统报道模式,此次我国媒体对海地地震的报道有了很大的突破。除报道了颇具新闻价值的灾情外,还重点聚焦于“救援”。不断连线前方记者,国家领导人与公安部千里传音,视频、图片、文字等新闻信息频频更新,呈现了一个强烈、立体、透明式的“显性”报道格局。而报道中贯穿的“人情味”、“接近性”,以及新闻价值取向上“平衡”的艺术,则赋予了新闻“温度”。
可以说,我国媒体对重大灾难报道,经历从对“911”报道中的冷静甚至失语,到对伊拉克战争、汶川地震等重大灾难报道的“成年礼”之后,在被媒体誉为是“世纪灾难”的海地地震这一国外灾难报道中更散发出了“成熟”的魅力。笔者认为,海地地震报道作为对国外灾难新闻报道,亦可作为一个里程碑意义的实例载入中国新闻报道的史册。
【注释】
①余家宏等编:《新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②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③邱沛篁、吴信训、向纯武、张惠仁、曾繁铭、吴建主编:《新闻传播百科全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106页。
④张伟:《“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辨析》,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4、126页。
⑤刘建明:《创立现代新闻价值理论》,《新闻爱好者》,2002年第12期。
⑥张威:《中西比较: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1期。
⑦邓利平:《新闻联播>报道2007年重庆洪灾的视角模式简析》,《中外媒介批评》(第1辑),2008年版。
参考文献:
1 徐耀魁主编:《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 新闻记者》杂志,2009年。
3 邓的荣、廉振孝:《新闻的价值》,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4 蔡帼芬、刘笑盈主编:《事实与建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小编推荐优秀的政治类期刊 《国际政治研究》政治类核心期刊论文征稿
1980年创刊(内部发行)以来,《国际政治研究》刊发了学院内外大量高水平、高质量的国际问题研究成果,其思想和学术影响日渐扩大,成为国内从事国际政治、国际关系教学和研究的重要学术园地。2002年起,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2004年,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确认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zfa/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