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经济管理》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策略

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策略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点击:次 时间:2019-12-12 09:29

  摘要:结合我国科技人才发展实际,从科技人才规模、结构、投入、产出和环境5个维度出发,构建我国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11—2015年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比较,发现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总体优势明显,居全国第三,且近年来综合竞争力在各省市中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从各主成分看,广东省科技人才投入竞争力和人才环境竞争力排名靠前,但科技人才资源竞争力明显不强,与北京、江苏等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进一步提升广东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对策。

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策略

  关键词:科技人才;人才竞争力;评价体系;主成分分析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科技人才是有能力、有知识和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从事科技活动并在科技活动中做出贡献的人员[1]。作为一种智力资本,科技人才已超越物质资本,成为最具价值、最为稀缺的资源,也因此成为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全面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实施了以“珠江人才计划”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人才工程,引才聚才成效显著。但目前,广东乃至我国都尚未建立针对科技人才竞争力的权威评价体系,人才工作成效缺乏科学评估。因此,本研究基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拟根据我国科技人才的特点,科学构建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测量模型,剖析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基本特征以及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存在的优势与短板,并针对性提出提升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对策建议,为广东进一步打造科技人才高地提供决策支撑。

  1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构建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要以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基本概念作为基础,目前,国内外尚无对科技人才竞争力概念的权威界定,因此,许多学者对科技人才竞争力概念、内涵有不同的界定,如一些学者基于人才能力的观点,将科技人才竞争力界定为某一特点区域的科技人才队伍在经济社会生活的竞争、博弈中所显现出的综合实力、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总体能力。林泽炎[2]则基于人才优势的观点,认为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是某一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所表现出的有助于群体目标实现、推进创新产出的人才数量与质量开发,以及在人才效能发挥等方面所拥有的相对优势。

  国内外学者由于对“人才竞争力”的内涵理解不同,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各有不同[3]。由WEF和IMD联合研制的《世界竞争力年鉴》将国民素质国际竞争力分为人力资源数量与结构(劳动力特征、就业特征等)以及质量状况(教育结构、生活质量等)两大部分[4]。《全球人才指数报告》从人口趋势、人才环境、人才吸引和教育质量等7个维度构建人才指标体系[5]。拉筹伯大学从投入、产出和效率3个方面设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生产力评估来对各个国家的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估[6]。陆晓芳等[7]是我国较早开展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他们结合我国实际,并充分借鉴国外相关评价研究,最终选取了GDP、居住环境和人口文化素质等9个指标构建我国区域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北京等12个省市的人才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对比。

  关于科技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目前主要有模糊评价法、线性综合评价法、DEA评价法、DHGF算法、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和因子分析法、功效系数法等[7—9]。如潘晨光[10]、陶锦莉等[11]等学者运用综合评价赋权法、模糊数学法、多元统计法、集对分析法(SPA)和效用函数法等方法对区域人才竞争力进行量化评价,开拓了人才竞争力评价的方法。目前学界较为常用的是综合评价赋权法,即权重法,权重法又可进一步分为客观赋权法和主观赋权法两种类型[12—13]。如拉筹伯大学运用层次回归法分析比较各个国家的人才竞争力。本研究采用以主成分分析为技术的客观赋权方法,对广东省人才竞争力状况进行评价分析。

  综上分析可见,国内外关于人才竞争力的研究虽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由于国内外学者对“人才竞争力”的内涵缺乏统一的理解,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选取的评价方法也因此各有不同[14],不可完全照搬使用。因此,如何紧密结合区域科技人才发展实际,选取能有效衡量科技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选择科学的评估方法,实现对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客观评价,都有待进行深入探讨。

  2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科技人才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有机体,兼具系统性和动态性的概念,因此,在构建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科学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可比较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等一系列的基本原则。

  2.1指标设计的实现步骤

  第一,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借鉴人才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等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广东省科技人才发展的现实情况,筛选出评价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备选指标,并初步确立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对各项指标来源及释义进行说明;

  第二,运用德尔菲法,先后邀请10位国内知名人才研究专家进行指标体系问卷调查,汇总专家意见,优先采纳已得到专家普遍共识的意见,并据此重新调整初始指标;

  第三,根据汇总后的专家意见及调整后的评价指标体系,重新设计问卷,征求第二轮和第三轮专家咨询,结合隶属度分析,反复调整评价指标体系直至专家意见趋于集中;

  第四,结合上述步骤,得到最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项指标进行说明,明确各项指标数据来源及测量方法。

  2.2指标体系的构成

  根据上述步骤,综合专家的最终意见,结合广东省科技人才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现有可以公开获取的资料[15],本研究最终建立了包含科技人才规模竞争力、科技人才结构竞争力、科技人才投入竞争力、科技人才产出竞争力和科技人才环境竞争力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3指标分析

  (1)科技人才规模。科技人才规模反映了区域所拥有的科技人才总量,是反映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总体水平的规模指标,区域科技人才规模是保障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基础[16]。因此,科技人才规模可以通过人才数量的相关指标来反映,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及德尔菲法的基础上,最终筛选出R&D从业人员总量、R&D从业人员增长率、每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数和每万人口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4个指标。

  (2)科技人才结构。人才质量和结构指标主要反映科技人才的素质状况和结构状况,是对科技人才质量的表征,也是衡量科技人才竞争力的基础指标[17]。具体选取指标为:科技人才学历指数、科技人才年龄指数、科技人才职称指数和科技人才地区分布均衡度。各项指数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专家打分意见,如人才学历结构指数是用科技人才中各学历人才加权总和与区域从业人员总量的比值来测量。

  (3)科技人才投入。人才投入指标主要反映社会对科技人才开发的综合投入,该指标体系与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和科技研发投入直接相关[18]。经过专家多重筛选比较,最终选取的指标为:R&D经费投入规模、R&D经费投入强度、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强度和地方财政教育支出强度,其中。R&D经费投入强度为区域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强度为财政对科技的拨款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4)科技人才产出。人才产出指标主要反映科技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是区域科技人才科技创新活动结果的直接体现[19]。具体选取的指标为:科技人才发明专利申请量、人均发明专利数、人均科技论文数和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其中科技人才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通过技术市场成交额与科技人才数量的比值来表征[20]。

  (5)科技人才环境。人才环境指标主要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人才政策、生活水平和工作条件等外部环境对科技人才聚集、流动和发展的影响力[21]。人才环境通过自发调节区域间科技人才的流动与创新产出,从而影响人才效能的发挥,进而再影响科技人才竞争力。本研究中选取人均GDP、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数量和近3年出台的科技或人才政策数作为评价指标。

  3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前文设计的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收集了2012—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全国31个省市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为了真实反映各项指标对科技人才竞争力的贡献,本研究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不包括新疆)在2011—2015年的区域科技人才竞争力进行综合测度,并根据测度结果全方位分析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

  3.1指标数据的处理

  对2011—2015年的数据分别做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结果表明,采用18个指标的KMO检验值分别为0.713、0.735、0.752、0.724、0.762,均大于临界值0.7,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sig值均小于0.01,因此,以上指标体系适合做主成分分析。

  在做主成分分析前先要对数据进行如下处理:一是数据指标的同趋化处理,即对评价指标中存在的负向指标进行正向处理,以使其与正向指标具有可比性,采取的方法是对负向指标取倒数。二是数据指标的标准化处理,即对计量单位各不相同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其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正态分布,从而使各项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进行标准化的公式为:

  4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4.1科技人才综合竞争力

  从综合竞争力来看,2015年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综合得分0.730分,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3,仅次于北京和江苏省。从历年综合竞争力排名来看,广东省近年来综合竞争力略有提升,从2011年的第4名上升到2015年的第3名,总体排名保持全国前列。但是,得分结果也表明,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得分与排名第一的北京相差甚远,2015年北京的综合得分是广东省的近2倍,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4项竞争力指数分别来看,广东省在科技人才投入竞争力和人才环境竞争力方面在全国各省市中仍排名靠前,2015年分别居全国第2位、第4位,人才产出竞争力居全国第6,但科技人才资源竞争力明显不强,全国排名第10位。从发展趋势看,广东省近年来各项科技人才竞争力均有所提升,其中人才投入竞争力和人才环境竞争力提高最为明显,人才投入竞争力从2011年的第5位提升到第2位,人才环境竞争力则从第8位提升到第4位,如图1所示。

  4.2科技人才资源竞争力

  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广东省科技人才资源竞争力得分为-0.222,排名第10位,远落后于北京、上海和天津等省市。从历年科技人才资源竞争力排名看,2011—2015年间广东省科技人才资源竞争力保持在全国第7~12位之间,有待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分析可知,广东省科技人才资源竞争力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尽管广东人才资源总量较大,但相对于广东省巨大的人口基数及产业规模而言,广东省科技人才资源就明显不占优势。再加上广东高等教育基础薄弱,人才培养步伐缓慢,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明显不足。

  科技人才资源率是反映科技人才资源相对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以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量来测度,2015年广东省科技人才资源率为68.9人年/万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9人年/万人,但低于天津、江苏、浙江和上海,居全国第五。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广东省科技人才资源率则远低于日本(133人/万名)、韩国(135人/万名)、德国(132人/万名)、俄罗斯(111人/万名)等地区。再从科技人才密度(报告期区域科技人才在人口资源中所占的比重)来看,2015年广东省科技人才密度为37.9人年/万人,即广东省万名常住人口中科技人才为37.9人,低于浙江、江苏、天津和上海,居全国第五。由此可见,广东省与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在科技人才资源竞争力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4.3科技人才投入竞争力

  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广东省科技人才投入竞争力得分为1.492,排名第2位,仅次于江苏省,同时人才投入竞争力从2011年的第5位提升到第2位,表明近年来广东在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方面投入力度较大。

  从R&D经费投入规模看,2015年,广东省R&D经费总支出达1798.2亿元,比2014年增加192.8亿元,增长12.0%。2013—2015年,广东省R&D经费支出规模连续3年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江苏省。从增长速度看,广东省2013—2015年R&D经费支出年均增速达到13.3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08个百分点。从R&D经费投入强度看,2015年,广东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2.4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在全国各省市中排第5,落后于北京(6.01%)、上海(3.73%)、天津(3.08%)和江苏(2.57%)4个省市,其中与北京的差距较大,低于北京3.54个百分点。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根据国际标准,可认为创新能力基本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可见,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与全球主要创新型国家以色列(4.4%)、韩国(3.7%)、瑞典(3.4%)、日本(3.3%)和美国(2.8%)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广东省科技人才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策略相关期刊推荐:《人才资源开发》集专业性、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于一体,立足河南,放眼全国,以“紧扣人社工作主题,揭示人才成长规律”为办刊宗旨,力争成为宣传人社工作的主阵地、开发人才资源的助推器。她以组织人事工作者、各级各类人才、人力资源领域科研教学和实践工作者为主要阅读对象,是广大人事人才工作者和各级各类人才学习交流的园地。有投稿需求的作者,可以直接与在线编辑联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15586.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