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更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华南农业大学针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态势,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以服务行业产业为导向,协同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精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形成了 “理念引领、整体设计、制度保证、机制激励和开放共享”的人才协同培养的全链条保障机制,组建了 “温氏班”“阿里创新班”“索菲亚班”等多种协同育人新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 高校; 协同育人; 机制体制; 改革创新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尤其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引导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开展综合体制改革,强化校企合作,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它体现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有了新的期待,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思路和模式等方面的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国家全面推动提质增效内涵发展的新时代下,引导高校贯彻人才培养新发展理念,增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水平[1],主动完善和调整学科、专业和课程结构,探索出与国家产业体系、产业链条和企业需求相契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是实现高校与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共享、人才互通和利益双赢重要改革措施,也是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履行社会服务的职能途径,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然而,由于我国高校协同育人实践起步相对较迟,相关研究不够深入,学界对政府在协同育人过程关键性桥梁作用未被重视,协同育人仍未在制度层面上确立为人才培养的必要方式,导致政府、高校与企业等社会团体始终都没有形成合力,持续制约着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我国的协同育人概念是从 90 年代提出的 “产学研”“联合教育” “合作培养”等中演化得出,最早出现 “协同育人”的提法源于 2005 年全国教育科研 “十五”成果论文集中 [2],而在 2012 年教育部推出 “2011 计划”之后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不少值得借鉴的成果。在实践方面,国内不少高校通过与企业联合的方式,加强人才协同实践教育。如江南大学通过与贵州茅台、中粮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和运行一批联合实验室 ( 工程中心) 、工作站及实习基地等作为人才协同培养的支撑实践平台,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3]。有研究者提出发挥行业协会中介作用,形成了融入行业协会的协同育人创新模式[4]。在理论研究方面,刘建华等[5]运用复杂适应系统分析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人才协同培养的互利合作模式,提出利益协调、聚集增效、整合共享和开放合作等措施,以提升协同育人质量。马媛等[6]采用普适计算思想与信息链理论对协同育人机制进行分析与重构,提出具有 “有限资源无限化” “远程虚拟实践”等新特征的协同育人模式。在问题导向研究方面,有研究者分析地方本科高校协同育人现状,认为当前协同育人存在主体单一、企业作用发挥不充分,协同育人内容窄化、将协同育人等同常规的生产实习,企业参与动力弱化、校企合作起点不对等和利益关系不平衡[7],协作机制软化、缺少强化协同育人政策等问题[8]。
国外较早开展协同育人的研究,并实证研究证明了协同育人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关键性的作用[9]。美国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开展合作实践教育模式[10]。该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制度上将协同育人作为人才培养的必须环节,并注重协同育人管理制度体系的系统性与协调性[11]。英国以 “三明治”教育模式开展协同育人,在政策鼓励和扶持科技企业与高校对接[12],接纳在读书学生在假期参与实习实训,并将实习表现计入学分,作为必修学分一部分[13]。目前,英国部分知名高校正试行 “共享教育”作为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14]。德国采用 “双元制教育”,尤其是理工科类学生,需要到企业接受现代学徒方式进行实践学习[15]。日本则采用 “官产学”一体化协同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显著特点是注重发挥日本各级政府的中介作用[16],由政府的大力推动,制订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人才培养与产业政策相契合,保障协同培养人才的目标导向。此外,以色列、加拿大等国家也推行相应探索和实践,基本都是采取政策以鼓励和强化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17]。
已有的国内外协同育人研究绝大多数从整合共建学习基地 ( 平台) 、拓展培养渠道和加强人才实践教学等角度进行了论述,总结出不少具有借鉴价值的协同育人经验和模式,但是存在 4 点不足。一是研究视角单一。大多的研究视角仅局限于高校的角度出发,未充分考虑和研究协同企业的对协同育人的需求与激励,对协同企业的参与动力机制研究不足。二是对协同育人的认识与定位不到位。现有的多数研究在认识上存在窄化,仅将协同育人定位成高校联合企业 ( 或行业协会等) 为充实教学资源,补充高校实践教学资源短板,稳定学生就业渠道等而开展的培养活动,未能从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在动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的高度进行认识与定位。三是未重视政府在协同培养的重要作用。国外的协同育人顺利推行,得益于政府制定完备的协同育人政策与法律法规,而我国政府介入程度有限,未将协同育人作为基本教育制度进行立法,导致协同育人环境不佳、协同育人理念未被广泛认同等。四是协同育人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不足。在实践上,高校现有的协同育人往往作为实践教学的补充,未将协同育人作为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并相应对培养方式进行整体设计,存在单一、松散和分割等特性。
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阐述了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并从协同育人发展规律,精准确定人才协同培养定位,提炼人才协同培养新理念,以华南农业大学 “温氏班” “阿里创新班”和 “索菲亚班”等多种协同育人新模式为研究对象[18],分析总结出 “理念引领、整体设计、制度保证、机制激励和开放共享”的全链条人才协同培养新模式,为我国高校协同育人模式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借鉴。
1 协同育人模式的机制改革与创新
1. 1 确立 “三本位”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学校坚持以协同育人理念为先导,以培养中国行业领军人才和骨干为目标,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整合校企教学优质资源,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重基好、强能力、宽视野和敢担当”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同时,学校深刻认识到单纯以 “学科本位”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局限性。为此,确立了 “社会本位 + 知识本位 + 学生本位”融合 ( 简称 “三本位”融合) 的人才培养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思路,即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学科内在发展规律和学生发展需求,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为重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完善资源配置及条件保障,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本位”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既突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 “问题导向”和 “人本思想”,又统筹兼顾了社会需求、学科建设和学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廓清了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普通高校的办学价值回归到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本原,有效化解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 3 个突出矛盾,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高校人才培养同质化的冲突、学生职业规划的多元化与高校人才培养类型单一化的冲突、产业知识需求的开放性与教学内容的封闭性之间的冲突,拓宽了人才培养的理论边界,丰富了人才培养理论的内涵。
1. 2 构建协同育人模式的 “12345”整体设计
华南农业大学协同育人新模式按照 “12345”整体设计,形成与人才培养 “三本位”融合理念相契合顶层设计。 “12345”整体设计核心内容为 依托一个校企合作平台,至少联合两家大型企业,构建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和专业实习与求职就业的 “3 个对接”,形成协同育人理念、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协同实施专业教学工程和协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 “4 个协同”,推进师资互聘 “双百计划”、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 “5 项措施”。并以此为基础,建章立制,充分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建立 “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发展模式,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1. 3 建立以全过程协同育人培养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制度保障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协同育人模式由松散向规范、单一向多元和分割向协同转变重要支撑。首先,为了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与合作单位协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该标准是保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课程体系设计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前的岗前实训环节的学习时间的要求[19]。其次,在教学过程监控方面,制定了各教学环节监控制度,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各教学环节进行检查、评价、反馈和调控,主要包括课程大纲、教学日历、讲义和教案等进行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的课程开设进行实时监控,主要从课程学时数的设立、教学时间安排分配、实践教学的实际落实情况、课堂教学质量、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监控,确保相关政策落实。最后,建立了毕业生质量评价制度,通过对毕业生 4 年学习质量,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后的表现等方面跟踪调查进行综合评价[20],为进一步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直接依据。可见,在制度保障下的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为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 4 构建权利的对等、平衡利益诉求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激励
良好的激励机制是解决合作单位为什么要参与人才培养的根本性问题[21]。为建立稳定紧密深层次的校企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学校与合作协议共同协商,逐步构建起互作用与合理制约关系,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则,鼓励合作各方持久性参与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作,实现良性循环。一是赋予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权利的对等性。在确保人才质量有效提高的前提下,学校与合作企业通过有效协商,力求形成一致的价值诉求,尤其在合作框架确定、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组成、教学教育实施和教育质量评价等重要环节,充分尊重合作企业的话语权,赋予企业对等的权利与义务,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确保合作企业在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的应有的地位与作用,提升教育资源聚集的广度和深度。二是牢抓根本利益,有效平衡合作企业的共同利益诉求。为合作企业或产业提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合作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最根本的利益诉求,让高校教育回归到产业发展的本身,让高校教育聚焦解决行业、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瓶颈问题,成为最有效、最持久的激励手段,作为推动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最佳切入点。三是学校注重舆论宣传,强调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22]。人才培养是一项周期长、投入高和见效慢的系统工程,在短期内合作企业在经济和人才方面无法取得理想的收益。因此,学校需要引导合作企业树立长远目标,克服短视价值取向与行为,力争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层面上共同达成协同育人的远大目标。同时,帮助其在行业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荣誉感与责任感。通过以上措施,合作企业积极捐资助学,主动参与人才培养,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如温氏集团、大北农集团等在学校设立了学生奖助学金和青年教师奖教金等 6 000 余万元,分别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和教学优秀的教师提供资助,并资助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学校在合作企业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和教师实践基地,共建博士后流动站,每年安排学生 300 多人次到基地实习,并安排青年教师到基地兼职锻炼和开展合作研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师资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协同培养人才的教育质量。
1. 5 完善以师资互聘、平台的共建和课程共设为抓手的人才培养资源的开放共享体系
通过师资资源的开放互聘,育人平台的共建共享和课程体系开放共设,基本形成人才培养资源开放共享体系,有力汇集优势资源,形成人才互通、信息共享和利益双赢,共同支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23]。一是师资资源的开放互聘。学校加强与合作企业紧密合作,不断加强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推进校企人员互聘 “双百计划”,积极发挥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委派教授和专家参与合资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技术研发,直接担任企业总经理、副总裁等职务,极大地促进了合作企业的发展。同时,学校也聘请合作企业高层管理与技术人担任兼职教师,为相关学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举办专题报告会,宣讲行业的发展新趋势和新亮点,增强学生的行业认知度,并作为校外导师参与指导学生[24]。通过师资互聘,将有限的师资队伍变为通过转职、柔性兼聘等灵活多样的配置方式,放大教师资源储备系统,为协同育人平台提供师资保障; 二是育人平台的共建共享。依托双方优势,联合建设各类研发与育人平台,对协同育人形成有效支撑[25]。如学校与温氏集团在 2012 年双方组建了国家级产学研教学实习基地,在 2013 年联合建立 “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 “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在 2014 年成功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在 2015 年组建省级华南家禽疫病防控与产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在 2016 年 “华南农大 - 温氏协同育人平台”成功获批,成为我校第一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多个育人平台协调联动,形成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强有力的支撑。三是课程体系开放共设。为保持人才培养内容与行业需求及时相对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索出个性化协同培养模式[26],学校于 2012 年始协同创办了本科 “温氏班”。同时,为适应行业信息化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培养传统农业产业信息化发展精英,学校联合温氏和阿里集团共同创办了 “温氏阿里创新班”。 “温氏阿里创新班”是校企合作、协同培养 “互联网 + ”与 “农业 4. 0”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在该模式中,阿里与温氏集团与学校共同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并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开发学习与实训的资源与场所。 “温氏班”和 “阿里班”采用独立招生、独立制定培养方案的方式,其培养方案和管理措施由合作单位和学校协同制定,每一位学生配备校内校外 “双导师”[27],全程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创业技能训练。采用课程学习实施 “校内课程学习 + 企业课程学习 + 公司实习实训”的三段式教学机制,采用 “理论—实践—理论”教学模式; “企业课程学习”和 “公司实习实训”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授课任务均由合作单位技术人员全程负责,并完全按照企业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分步实施,学习期间学生按合作单位员工的要求进行管理和考核。
2 取得主要的成效
学校在探索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低、培养模式封闭化、培养资源局限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创业创新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并实施协同育人新模式,创新协同合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取得良好的成效。
( 1) 提升课程与专业建设水平。新的协同培养模式依靠优秀的师资力量、良好的科研基础和特色的产业优势,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涉农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国家及华南地区农业行业重要的人才培养中心。该模式覆盖了我校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植物保护、木材工程与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等 10 几个涉农专业。其中,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植物保护等 4 个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先后建设国家精品 ( 双语) 课程 5 门,广东省精品课程 13 门。
( 2)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新协同育人模式构建了长效的产教融合人才协同培养互动机制,学校与合作企业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改革、职业能力培养和教育质量评价等多方面入手,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和共同评价,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如与温氏集团共同申报的 “农业龙头企业产学研科技创新模式与示范”项目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三本位” 理念下的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等相关协同育人的 3 个教学成果均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3) 学生科技创新成果显著。通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自新协同育人模式建立以来,学生自主设计的创新项目达 200 项,其中 7 项获得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13 项获得广东省科技创新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奖励 15 项,省级 12 项。连续 3 届获得 “生泰尔杯”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特等奖,连续 7 届获得华南兽医杯临床技能大赛特等奖或一等奖; 近 3 年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在 3 ~ 4% 之间,是全国 “211”院校平均比例的两倍以上。
( 4) 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合作企业为学生的专业教育、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试验等提供条件,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和学生提供一个双向选择的机会,一大批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完全对接,开设 “温氏班” “阿里班”的合作企业以及校外导师所在单位也积极对学生进行优先选择和培育,大大改善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学校前列,近 3 年就业率分别为 100% 、 100% 、97. 94% ,连续 3 年居全校第一位; 毕业生的起薪平均值均高于学校和全国 “211”高校平均水平 10% 以上; 用人单位的满意率也得到显著提高,其中本校毕业生在合作集团企业的就业人数超过 1 000 人,并担任集团副总裁、公司总经理和技术总监等要职,成为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同时,部分学生成为世界知名研发机构技术骨干专家。
( 5) 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持续人才与技术支撑。在多年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和合作企业始终坚持以协同育人带动科技协同创新,为企业发展以及战略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技术支撑。校企双方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凝练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积极申报和建设各类教学改革与科研项目。自新协同育人模式建立以来,校企人员互聘交叉任职超过 300 人次,合作申报承担国家、省部级以上教改和科技项目 30 余项。通过开展协同科技攻关,突破多项产业技术瓶颈和难题,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技术创新成果,获得4 个新兽药证书、20 多项发明专利等,联合完成的 “优质肉鸡产业化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相关论文推荐:基于专业人才培养为导向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分析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1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