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俗体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高品味、高参与性的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安徽省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文章利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安徽民俗体育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安徽民俗旅游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安徽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俗体育旅游;安徽省;现状;对策
0 引言
随着大众旅游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旅游的产业化也日益形成,并不断发展,而民俗体育旅游正在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一环. 安徽幅员广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朴厚重的文化,形成皖南、皖中、皖北不同风格、不同韵味的民俗体育活动,如何发展安徽民俗体育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采用文献调查法,搜集大量与体育旅游、民俗旅游、民俗体育旅游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类、概括和总结,作为研究的参考;其次采用数据分析法,搜集安徽省区域民俗体育旅游的接待人数、旅游收入等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再次,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对游客调查,分析其对安徽省旅游资源的认知程度.
2 民俗体育旅游的内涵
2.1 民俗体育旅游的概念
《体育科学词典》把民俗体育定义为“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好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 ”[1],民俗体育旅游是以民俗体育资源为依托,以游玩为目的,以游客观赏、参与为形式,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经济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2] . 民俗体育旅游既是一种体育旅游活动,又是一种文化旅游形式,且游客参与性高,不仅能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而且使旅游者了解当地民俗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起到保护、传承和传播作用.
2.2 民俗体育旅游的文化特征
2.2.1 民族性、地域性
民俗体育旅游文化是人类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精神现象,在特定的民族地域范围内体现,因而具有鲜明民族性、地域性特征,承载着当地人民体育风情以及体育文化特色,是本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如洛阳大鼓,傣族的泼水节,安徽池州的池州傩舞等.
2.2.2 传承性
民俗体育文化与当地居民的经济发展、生活习性密切相关,体现当地的经济、文化、生活状态,是一种历史的沉淀,因而民俗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性;另一方面,民俗体育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地区和各民族的民俗体育文化会不断融合、发展和变化. 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性特点也是民俗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2.3 观赏性
民俗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从服饰、表演方式和文化内涵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视听震撼,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2.2.4 参与性
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本身是一种民间活动形式,大多数活动形式简单,大众性强,旅游者的可参与程度也较强,通过参与活动,身临其境,既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又通过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从而获取难忘的旅游经历.
2.2.5 不可再生性
民俗体育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经过长期的人文积累而成的,是当地人们经济、生活的呈现,是一种稀缺的,不可再造的文化形式(或短时间内不能形成). 这也正是民俗体育旅游的独特性所在.
3 安徽民俗体育旅游的开发现状
3.1 安徽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安徽省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多彩绚丽的、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 而皖南、皖中、皖北3大地域民俗特色截然不同,如厚重古朴的皖南徽州文化、灵活精巧的江淮文化、刚劲淳朴的皖北文化.
皖南地区拥有世界级的自然与文化历史遗产,如鬼斧神工的黄山风景区、保存完好的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等,依托秀丽奇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悠久的人文资源,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多达50多种以上[3 (] 见表1).
以省会合肥为中心环巢湖旅游带历史悠久,多传统的文化节庆众多,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形成文化色彩较浓的以节庆为依托的地方特色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大多数以大型的娱乐表演和体育比赛的形式展开,生动地演绎当地民俗文化特色(见表2).
皖北地区历史悠久,产生禹、舜、老子、庄子、曹操、华佗、朱元璋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 民俗体育旅游项目自然不乏,不仅种类繁多,且涉及范围较广,不仅有民间戏剧花鼓灯,还有民间舞蹈旱船、狮子舞、大头舞等;在民间武术方面有五禽戏、永京拳,还有民间杂技方面的马戏等[4 (] 见表3).
3.2 安徽民俗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就发展的成熟度看,皖南地区民俗体育旅游依托其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在开发和发展成效方面较成熟,各级政府部门开发旅游意识强、开发方法也较为科学,一方面成功申报的多批民俗体育项目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结合皖南各地古村镇自身特点大力开发特色产品,提出并实施生态休闲旅游与地方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相结合的开发战略计划,并取得巨大成效. 近年来,皖南民俗体育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据安徽省旅游局官方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皖南地区民俗体育相关旅游接待人数(见图1)和门票收入(见图2)持续增长(见图3),创造新高.
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地区民俗体育旅游目前发展主要以庙会、节庆的方式进行. 发展时间比较久、经营比较成熟的如2006年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凤阳花鼓灯节,不仅传承和发扬600多年历史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还具有很大的经济带动作用,其中2006年第一届中国凤阳花鼓文化旅游节期间,就有12个招商引资项目顺利签约,总投资约15.5亿元. 再如已连续举办21界的“巢湖银屏山牡丹节”,为环巢湖旅游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一年一度的琅琊山庙会,据统计,庙会当天琅琊山平均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逛庙会群众最高达20万人次.
皖北历史文化悠久,遗存的民俗旅游资源种类众多,近年来开创一条极具特色的民俗体育旅游发展方式. 比较知名的如自2009年开始创办的“砀山梨花节”,至今已连续举办9年,不仅本身取得长足的发展,在节庆期间还进行斗鸡、斗羊、舞龙、舞狮、竹马及旱船等活动,带动其他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 在经济效益上,2009年“砀山梨花节”期间,共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 000万元;2011年,接待游客41.2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到2016年接待游客将近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将近2亿元;2017年旅游接待人次暴涨到200万人次,旅游收入高达3亿多元. 除直接的旅游收入经济效益外,政府还利用“砀山梨花节”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如2011年,实现工业项目签约44个,总资金额达30亿元. 再如每年农历三月淮北相山庙会,结合其特色民俗体育旅游项目肘搁、舞龙、竹马和旱船活动,客源范围达到10余个省市,数量有数十万之多[5] .
4 安徽民俗体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地域发展不平衡
安徽民俗体育旅游发展在皖南、皖中、皖北呈现出北冷南热的现象,皖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程度高,发展也较为成熟;皖中和皖北地区,主要利用节庆、庙会形式呈现,虽然在节庆期间有明显的收益,但较零散,对大多数民俗体育项目来说,不能形成日常化,难以吸引外地客源.
4.2 宏观管理弱
在全域旅游发展的今天,各级政府的统筹规划、全面管理的必要性越来越明显. 安徽民俗体育旅游起步较晚,首先政府对民俗体育旅游投入有限,资金链短缺,很大程度限制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 其次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单一. 很多地区交通不成熟,一些项目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完成,相关配套体育器材档次低、安全系数差;产品开发各地为政,缺乏统一策划,项目重复性开发严重,缺乏特色.
4.3 民俗体育文化、特色资源濒临失传
民俗体育旅游的亮点在于她的文化性和独特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生存环境改变,传统的破坏,社会风俗转变,很多古朴的民俗体育项目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逐渐流失或丧失原有风味,如王凯珍等通过对52项徽州民俗体育项目研究,目前活态类占84.6%,边缘态占9.6%,完全消亡态占5.7%[6],一部分颇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见表4).
4.4 民俗体育旅游人才缺乏
民俗体育旅游起步晚,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缺乏是目前民俗旅游发展的共同软肋,既要有全域旅游观念,又要了解民俗体育旅游项目的文化精髓,在管理、策划和组织方面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7] . 另外,民俗体育旅游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大量的、高能的传承者,很多项目更需“老传小,师傅带徒弟”的传承模式,由于受到现代文明和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目前民俗体育项目承载者多为中老年人,存在承载者荒或传承者断层的状态,难以进行可持续发展.
4.5 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不当、宣传不够、保护不足
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美丽动人的民间故事、叹为观止的民间杂技等是民俗体育旅游重要资源. 安徽现有的很多民俗体育旅游项目特色不够鲜明,缺乏观赏性,游客参与性也不强. 如皖北的猴戏、斗鸡和马戏等仍停留在人们闲暇自娱自乐阶段;肘搁、竹马等仅在节庆时才有展示,旅游开发过程中民俗体育项目未能与旅游活动紧密结合.
其次,安徽民俗体育旅游的宣传明显不足,知名度低. 旅游者对各地的民俗体育旅游项目缺乏认知,游客更难体会其表演形式下的内在韵味,自然缺乏吸引力. 通过对259名游客的随机调研发现,游客对安徽民俗体育旅游感兴趣程度较低(见表5),极大地限制安徽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
再次,在短期经济效应诱惑下,安徽的民俗体育旅游开发欠缺保护,“舞台化”的民俗体育项目丧失古朴的韵味;“商品化”的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失去本真;“庸俗化”的民俗体育表演使其淳朴的文化产生劣性变异.
安徽省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现状与对策相关论文推荐阅读:体育旅游文化措施要求改革
5 安徽民俗体育旅游发展对策
5.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规划
民俗体育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涉及旅游局、体育局、民委等多个部门,各个部门职能分散,权责独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民俗体育旅游的开发和发展. 因此首先要成立民俗体育旅游的专门服务机构对其直接管理,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发展规划. 政府应加大民俗体育旅游资金和人力方面的长期投入. 与学术界通力合作,致力于民族民俗及文化底蕴的发掘、复原、记录、保存、提炼,使用文字、现代科技等手段对民俗体育资源进行有效的继承.
5.2 运用全域开发模式,缩小地域发展的不平衡
性安徽民俗体育旅游应以全域旅游观念为指导,逐步打造全省民俗体育旅游产业. 首先,统筹全省民俗体育节庆旅游资源,将各地零散的民俗文化节如黄山的“国际旅游节”、巢湖的“牡丹节”、淮南的“豆腐文化节”、砀山的“梨花节”等统一规划、深度开发,形成系列旅游项目,既具有鲜明特色,又增加竞争力[8];其次,借鉴外省成功案例,如山东的“千里民俗游览线”,打造安徽特色的民俗专项旅游产品. 如统筹安徽地方戏曲,综合黄梅戏、庐剧、梆子戏等戏曲资源,打造独一无二的安徽戏曲艺术专题旅游产品,既具有特色,又南北兼顾,达到全域发展的目的.
5.3 拓宽渠道,加大对民俗体育旅游的宣传
民俗体育旅游的发展不仅要有价值高的产品,还需要行之有效的宣传,通过宣传,让异地人们对其了解,引起其注意力,进而产生兴趣. 民俗体育旅游的宣传模式应根据当地特长和产品特性采用多渠道方式进行:如可由政府和学者牵头通过官方渠道大力宣传,提高民众的认知度;也可利用媒体和现阶段盛行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宣传等方式来展现安徽古朴、多彩的民俗体育旅游产品.
5.4 加强人才培养,让民俗体育旅游走向“科学传承”的发展道路
安徽省民俗体育旅游发展起步较晚,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匮乏,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应在省内各大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系统开展民俗体育旅游相关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民俗体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其发展培养专业性的开发和管理人才[9] . 同时,发展多方位的民俗体育项目承载者的传承模式,积极培养民俗体育旅游项目的传承人,避免“承载者荒”的局面.
5.5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民俗体育旅游的开发与保护
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不可再生性,民俗旅游的开发应在遵循市场原则的基础上,以资源为根本,开发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征的民俗体育旅游产品,切不可急功近利,粗制滥造或人为捏造,失去其原本的文化韵味[10] . 其次,民俗体育旅游开发要注意资源本身和当地环境的承载力,不可为短期的经济效益而进行过度开发,从而导致民俗旅游产品本身被破坏或失去其赖以生存的环境.
6 结语
民俗体育旅游是一种民俗体育与旅游的融合现象,是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热点.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不仅被旅游者所热爱,也因其不菲的经济效益,受到旅游从业人员的追捧. 安徽省民俗体育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应抓住机遇,打造品牌民俗体育旅游产品,科学利用并严格保护民俗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安徽民俗体育旅游产业发扬广大,为安徽的旅游发展、经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15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