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转铁”是铁路运输的一次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是我国当前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高质量实施这一战略需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交通组织优化问题。首先,论文分析了公路和铁路货流转移与铁路交通流组织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以最小化公路和铁路网合流成本为目标,构建了公路铁路货流换乘与铁路车辆流道联合优化模型。在政策的引导下,由外而内促进铁路货运自身机构调整,从而形成高效、环保、超大规模的运输体制,再由内而外拉动国内大宗货物运输与城市物流集散,减少成本,形成绿色环保的铁路供应链体系。
【关键词】货物运输结构优化;公转铁;信息技术;移动仓库
1研究背景
1.1公路、铁路货运市场现状
长期以来,铁路运输以其运量大、覆盖范围广、受气候因素影响小等特点一度占据大宗货物运输的主导地位,但是其灵活性较公路运输低,公路物流的信息化程度、方便程度、整体服务等方面都要比铁路有优势。铁路1000km以上的长途集装箱班列运输[1]本应是铁路运输的优势所在,但是由于跨距运输等导致价格不低、空车周转不及时等现象,造成公路占据“上风”,公路汽运配货灵活,捎脚运输等可以减少空车走行,提高公路运输的竞价能力。因此,一部分大宗货物的运输市场被公路占据,并且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海公”联运明显高于“海铁”联运。
1.2关于《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
2018年10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中提到:优化全国货物运输结构,到2020年使全国铁路大宗货物的运量比2017年增加11亿吨,增长30%,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打造成为全国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由此,正式拉开了“公转铁”的序幕。
相关知识推荐:铁路运输能力计算论文怎么发表核心期刊
由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公路运输占据大部分货运市场,由此产生的各种弊端不断显现,如道路交通事故、违法行车、对环境的影响等。因此,进行货物运输结构调整的正面意义重大,旨在充分利用五大运输方式各自的优势,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国家的大力支持对于铁路运输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对此,各界人士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抓住机遇建立节点信息系统
2.1综合交通信息系统模型
公转铁的一个难点在于公路与铁路不同运输方式衔接的节点上,以前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信息统计方式不同导致节点信息交换不畅,但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全面覆盖,可以参考已有的智慧城市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统计交换方式,解决公转铁节点信息问题。以广州智慧城市交通综合体为例,采用各类传感器、无线定位系统、条码识别等技术采集和识别[2],建立智能综合交通模型,对交通GIS系统的要素进行智能感应、数据自动采集,覆盖城市综合交通当中的公交调度系统、长途客车系统、地铁综合系统、沿海口岸系统、私家车、出租车、高速公路系统、公安交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维修管理系统、急救车等方方面面,将采集的数据规范化和可视化处理,让使用者能进行可视化城市综合交通管理与应用。其根本在于统一数据格式、统一网络传输,建设规范化数据中心、共享平台,从根本上使各个部门的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并对整个管辖区的车流、人流、物流实现全面的感知。
2.2建立铁路信息系统
铁路运输节点站建设规范化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货物编码、采集与传输手段,尽量采用集装箱转运方式,减少装卸作业量。结合铁路运输的特点建立信息系统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规范化,规范物流信息网络中的相关内容是实现信息传输与利用的前提条件,物流网络中应该进行规范化的信息有:一是运输物资的分类以及编码,对全国主要物资应该设定统一的分类和编码;二是统一物流所用的专业词汇;三是流通过程中所使用的主要货票、账票、卡票的标准化;四是对传递信息的方式进行规范化,包括各个应用软件的统一,信息传递方式的统一等。②数据库的建立,物流信息数据的选择、积累应为绝大部分都可以采用标准算法。③工作方式的建立,即确定信息数据传递的过程及信息数据的处理权限,如果采用实物文件的方式传递,应该确定手工汇总及信息整理的方式;如果采用计算机方式传递,应该设计相应的软件。④确定信息的发布方式及基础设施的建立,运输物流信息量大,因此,收集、整合、存储、分析、处理、输出信息之间必须有合适的方法。由于收集到的物流信息绝大部分都可以转换成为数据,所以可以便利地利用计算机设备,在建立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基础上进行上述工作。为规范岗位人员作业流程,还可以采取相同的方法对作业人员进行编码,在已有的对机构编码的基础上,在机构编码的后面加上岗位编码,然后再加上职工编号,作为人员的唯一编码。
3抓住机遇形成移动仓库
3.1铁路运输组织形式变革
公转铁还会带来相应的短驳运输费用比例增大,因为大宗货物的公路运输要绕过城市中心部分,而企业自修专用线可能规格等方面不符合标准,因此可以考虑通过环境评价选取合适的地点建立铁路公转铁大宗货物转运站,铁路运输业应努力将铁路线路引入物流中心,重点关注铁路的货物集散问题,加大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系与信息互通,充分发挥多式联运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同时解决货运量增大、已有货场容量不够的问题。利用物联网技术使铁路运输成为移动仓库,解决仓库不足的问题。对于铁路货运组织方式也需要进行改革,铁路运输的特点是组织性、纪律性强,都有计划规划,按计划执行办理,要想发挥移动仓库的作用,就要适当改变这种运输模式,根据信息及时更改装卸车站装卸货物,在保证直达运输的同时,重新重视零星货物的运输组织。例如,大宗直达货物采用整列重载列车运输,其他货物采用专用列车和集装箱专列运输的运输形式。列车牵引定数和牵引机车台数不固定、不统一,根据车流条件和列车编辆数安排机车配置。货物列车运行线根据货源条件和客户需求灵活调整,并保证准时性。
3.2铁路货运物联网构建
铁路物联网的信息网部分由线路、车辆、站点等数据库、计算机与互联网、云计算组成,把由现场采集来的各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计算,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制定出最优的运输方案,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传递,实现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实现铁路从货物运输到货物集散的转变,利用铁路运量大的特点,使铁路运输相当于一个移动的仓库,实现其增值服务。
4挑战与机遇并存
货物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带给铁路运输业机遇的同时,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铁路建设发展物联网系统,所需的传感设备,嵌入式专用计算机设备,云计算、大数据、显示终端、操纵终端、自动化设备等除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购买设备、购买技术外,还需要有专门人士负责技术指导,由于铁路运输组织方式有其自己的特点,而技术研发人员大多不具备专门的铁路知识基础。铁路物联网的核心,智能调度中心的建设,需要能够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自动上传、整理、分析,得出最优方案,想要完全脱离人员的参与,就要求云计算,大数据部分的技术人员拥有铁路调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符合铁路技规的要求。铁路运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而且各种突发应急情况,处理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因此,这是铁路物联网建设的一个重点。这对铁路职工的技能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铁路专业知识,也要有物联网计算机系统以及简单的软件故障处理知识。此外,长久以来形成已有运输模式想要在短时间内改变势必会带来众多弊端,以及一些社会波动,这些是需要国家社会各界共同理解维护的。尽量使影响降低,平衡各界利益,避免产生较大的波动,也是在公转铁货运改革中需要国家及各个企业需要协商权衡的地方。——论文作者:常小倩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20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