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路运输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也是远程运输的首要选择。在经济与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水路运输中危险品的运量不断提升,其危险性较高,易发生事故。基于此,本次研究以水路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为课题,分析了水路运输事故特征,总结了提升安全管理的具体方式。
关键词:危险品;水路运输;安全管理
随着国民经济及对外贸易的日益发展,水运运输量不断增加,成品油、化学品及液化气等危险品的运输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水运危险品品种多样化,运输易发生事故,从而造成物品毁损、环境污染及人员伤亡等问题[1]。基于此,相关管理部门应针对水路危险品运输加强管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控措施,从而最大程度提升水路危险品安全运输。
1危险品水路运输事故特征
水路运输中的危险品船主要体现为油船、液化气船、化学品船。化学品是水路运输中的主要危险品,随着化学工艺的发展,化学品运输危险也逐渐增加,因化学品泄露而发生的事故较多,化学品泄露所造成的危害也较大[2]。油料运输的危险性大于化学品运输的危险性,油料水路运输最大的危险在于因油料不稳定而发生爆炸,或因油料泄露而造成污染,威胁海洋生物与海滨居民的生活安全。而液化气船属于危险性最高的水路运输品,液化气属于高压、半冷半压的液体,稳定性差,对于包装、保护设施的要求较高,一旦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明火、磕碰、震荡等情况时,可能导致液化气发生爆炸。
区别于其他运输方式,危险品水路运输事故具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破坏性大,危险性高。水路运输的运输量较大,单次能够运输的危险品数量较多。一旦发生事故,由于危险品数量较多,危险程度也较大。危险品一般具有一定污染性,当事故发生时,一般会伴随危险品泄露,对海洋及海洋生物造成影响[3]。部分运输线路接近渔类作业区,一旦发生泄露,对作业区内的鱼类生物造成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生活。第二,因运输船技术问题而引发的风险较多。在水路运输运量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水路运输企业对船只的需求量也不断升高,为获取更多的利益,部分水路运输企业私自延长船只的使用时间,部分企业将老旧船只的外表改造为新船,然后当作新船使用。部分私营企业还将杂货船改装为运输船,这些船只的结构稳定性与运输强度均无法满足水路运输的基本需求,在运输过程中易发生问题,导致危险发生,影响安全管理。第三,人为因素对安全管理的影响较高。水路运输的数量较大,运输过程中较为孤立,在发生的危险时,需要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进行干预,从而实现对危险的充分控制。若工作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充分干预,会导致危险程度的不断扩大,最终导致运输物品的毁损。但在目前的工作人员体系中缺乏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由于流动性较大,部分企业难以建成完整的工作人员管理体系[4]。在部分小企业中,如码头或小型船舶公司中,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的培训,缺乏专业技能。在发生事故时,无法有针对性地处理,从而导致危险扩大,最终引发事故的发生。
2危险品水路运输的安全管理策略
基于危险品水路运输事故的特征,应从公约、法规入手,完善事故安全管理依据,严格把控准入机制,从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及完善事故施救等策略着手,全面完善安全管理策略。
2.1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公约、法规
在目前的公约体系中,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主要针对危险品管理与防油污处理两方面,并根据不同的包装形式做出具体规定。国际公约MAR‐POL73/78的6个附则已全部对我国生效,公约中的规范较为严格,有的附则已对我国生效多年,在履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同时,也有一些履约不到位的地方。基于此,我国应在积极加入国际公约的基础上,依据公约规定制定出具备操作性的具体管理规定。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包括《海上交通安全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等,上述法规为我国水路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提供了相应的指引,但各级政府还应依据法律的指导制定具体的规章,用于指导实务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2.2严格关于危险品水路运输准入资质的把控
严格控制危险品水路运输准入资质的把控是实现危险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策略。我国按照《危险品运输安管理条例》及《国内运输船舶经营资质的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作为把控危险品的要求[5],主管部门应依据相关规定,严格把控准入资质,不仅包括对从事危险品运输企业的把控,同时也包括对具体运输船舶的把控。
相关知识推荐:水路运输论文发表的核心期刊
首先,管理部门的相关从业人员应树立严格把控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管理规定的要求。管理部门应适时加强培训,也应为工作人员实践严格把控提供相应的支持,保证工作人员树立严格把控的观念。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应结合规章等具体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充分区别严格执行与适用严格规定的不同情况。针对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瑕疵之处,管理部门可依据相关规定责令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企业,管理部门可责令其进行停业整改;当涉事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基本的安全管理需求时,管理部门可令其停业。而针对无法达到技术的船舶,也应在区分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适用责令修补,责令整改或责令退出等处理方式。最后,针对不满足资质的从业人员,管理部门应一律适用责令开出的处理方法,并给予涉事企业以相应的处罚,涉及其他法律规定的,还应承担其他责任。
2.3完善事故施救网络,设计预案
在水路运输的过程中发生事故后,若处理不及时,易造成污染扩散,危险扩散的问题。因而,完善危险品水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应从完善事故施救网路入手,设计防范预案,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实现对事故的控制,将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
首先,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事故施救队伍的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队伍工作人员,并着力引进具备丰富理论知识或实践经验的工作人员,促进工作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而管理部门还要对工作队伍进行专门的培训,主要培训紧急救援的技能,减少实地救援中伤亡率。其次,管理部门应与运输企业联合,针对每一次运输设计出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不同危险品的应急处理措施存在差异,如着火,部分危险品着火时无法用水扑灭,在运输这部分危险品时,应准备充足的砂、二氧化碳或其他泡沫剂等,用于灭火。为防止企业因节约成本而忽视应急措施的问题,管理部门应结合危险品的具体情况,准备相应的处理用品,以保证事故发生时,能够实现充分应对的要求。最后,管理部门还应强化关于预案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制度。对企业设计预案进行专门的审核,并在预案通过后,针对企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执行问题,确保预案被充分执行,从而促进施救网络的建设能力,减少事故所造成的安全管理危机,提升安全管理的质量。
2.4强化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针对水路运输的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始时间较早,形成的成果也较为丰富。但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无法充分应用到安全管理部门中。但随着大数据与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现代管理系统应用于安全管理部门中成为了可能,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是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效率的重要辅助管理系统。将这种管理系统应用到危险品安全中,不仅能够针对危险品进行分类管理。同时也能通过大数据信息计算法方法,实现对安全风险发生情况的估算,为管理部门提供针对性指导,促进其集中资源进行专门防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
首先,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分类管理功能,将运输过程中涉及的运输危险品性质、运输工具、运输人员、输运路线及安全管理预案等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分类后,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品的安全属性设计,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促进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管理部门应建立动态信息管理机制,及时获取企业不断变动的信息情况,并根据企业的最新信息判断,在充分结合企业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提升安全管理效率。其次,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系统的评估机制。信息管理系统能在综合企业情况、运输路线,天气等安全相关因素的基础上,估算每次运输发生危险的概率。管理部门依据估算结果进行针对性的防控,将危险系数由高到低排序后,重点防控危险程度较高的运输。最后、管理部门需明确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定位,其属于辅助管理措施,不能用于全面指导安全管理工作。管理部门应在参考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人为判定,为机械故障留存充足的维修空间,这样才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有效管理,有效处理发生的故障情况。
除此之外,管理部门应针对从业人员队伍设计专门策略,严格把控从业人员的准入机制,为从业人员提供相应的保障,减少人员的流动性,保持队伍的稳定性。管理部门应在开展宣传,为从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培训,保持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升队伍的技术能力,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控制危险,减少事故的发生。
3结论
在水路危险品运输运量不断增大,且事故多发的背景下,本次研究选择水路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为课题,具体分析了水路运输事故特征,包括:破坏性大、危险性高;因运输船技术问题而引发的风险较多,人为因素对安全管理的影响较高,并总结了提升安全管理的具体方式,参与公约的制定和修订中,重视对危险品的管理,完善我国危险品水路运输管理要求和相关法律制度;严格关于危险品水路运输准入资质的把控;完善事故施救网络,设计预案及强化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水路危险品运输管理中要制定更为合理措施,并且要针对管理工作提出合理的计划,明确信息管理计划,设计施救网络,完善设计预案管理方案。——论文作者:杜亚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2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