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消费已然成为维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石。旅游对消费的带动作用逐年提升,世界旅游城市和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成为促进我国大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聚焦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耦合关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及趋势进行梳理,分析旅游业对国际消费的影响及动态演变规律,给出中国管理情境下旅游业与城市消费协同发展的启示,并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以期更好实现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在新时代的协同发展,为学界进行二者的耦合研究提供思路启示。
关键词:世界旅游城市;消费城市;国际化城市;耦合发展
一、引言
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企业生产内生动力不足的背景下,刺激消费作为维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重点路径,得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相关部门陆续提出激发消费潜力和优化供给的意见和方案,要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为促进我国消费全面提质升级绘制了政策“蓝图”。为培育若干全球化时代大都市、国际消费枢纽城市是必须满足的重要功能定位。其内涵包括树立可持续消费理念,具备丰富的消费内容和消费品牌,实现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不断优化消费环境。这一定位要求城市培育吸引全球消费者的高度繁荣的消费市场,成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引领区域内其他城市消费创新发展。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武汉等大型城市抢抓新一轮国内消费升级的重大机遇,多个城市的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行动计划集中出台,以期优化自身经济结构、实现消费转型升级。
以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目标,旅游业对消费带动效应明显,旅游在发挥消费对经济的主导作用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学者提出,世界旅游城市加速中国城市国际化进程,是深化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厉新建,2012)。但其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的耦合发展仅停留在自发状态,缺乏主动调控与长远布局。这一发展亟须系统理论指导,欠缺具体的关系分析与定量评价作决策支撑,已有经验总结的理论深度不足。鉴于此,本文以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的发展脉络为主线,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及研究动态进行梳理,分析旅游业对国际城市消费的影响及动态演变规律,不仅有助于提升对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的认知,也为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耦合发展的中国实践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理论指导。
二、世界旅游城市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跨国企业、交通进步、新技术革新为世界城市的产生提供现实可行性。依托世界城市理论,世界旅游城市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迎来了高潮。世界城市理论由科恩(Cohen,1981)率先提出。弗里德曼(Friedmann,1986)将这一理论系统化,从生产过程的全球控制分析“世界城市”形成过程,提出七大假说,认为世界城市是劳动分工国际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霍尔(Hall,1996)的《世界大城市》梳理了世界城市理论的演进,显示出该领域研究正迈向系统化。世界城市的研究对象大致经历了“单一城市—世界城市—城市网络”三个演变过程,世界城市理论发展可分为五阶段,现将各发展阶段整理如表1所示。
国内关于世界城市理论及其建设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展现出与国际化城市建设高度同步的特征。蔡来兴等1995年编著出版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崛起》、顾朝林等1999年编著出版的《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引起了国内世界城市研究的热潮,对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和引进形成了诸多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学界展开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必要与可行性分析。薛德升和黄鹤绵总结一阶段,形成了《关于世界城市研究的两场争论及其对相关研究的影响》一文,主要侧重于对世界城市理论新观点的引入与介绍。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创建世界旅游城市的目标,国内学者,如张广瑞(1993)、周玲强(2004)、金丽(2007)、庄国栋(2018)、石晓冬(2019)等对国际旅游城市的概念、类型、功能、指标体系、建设指导理论等进行了探讨,但未形成一致观点。
现有研究认为,世界旅游城市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征:①国际交往程度高;②旅游形象明确;③基础设施完善;④国际吸引力;⑤旅游业发达;⑥全球控制力(厉新建,2012;张金山,2013)。综上,本研究认为,世界旅游城市是全球经济、文化、商务中心,具备全球范围影响力和吸引力,是旅游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
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在世界旅游城市相关指标体系的构建上积极尝试,但尚未形成权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朱梅和魏向东(2011)认为,国际旅游城市评价体系包括城市旅游业国际化竞争力体系和城市环境国际化支持力体系两个子体系,并通过AHP模型测算、确定了指标权重。吕宁和黄晓波(2014)构建城市休闲功能评价模型,从空间要素、产业要素、景观要素、公共服务四个方面构建一套包含主体产业、整体景观、休闲环境等在内的包含4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闫颖等(2016)构建旅游产业和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位熵、企业密度、旅游总收入年增长率等共计20项指标,系统分析了旅游产业结构和城市化内涵。
三、国际消费枢纽城市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有关国际消费枢纽城市的研究可追溯至韦伯(Weber,1920)的“消费城市”理论。进入21世纪,格莱泽(Glaser,2001)等在《消费城市》中提出了消费城市理论。以克拉克(Clark,2004)和戈特利布(Gottlieb,2006)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在于消费者,城市吸引常住人口的关键在于消费功能是否完善,学者基于对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和转型的经验考察,提出了“新消费城市”的概念。现有研究将城市消费品划分为城市整体消费品(Saunders,1986;王宁,2014)、城市系统消费品(格莱泽等,2006;卢嘉瑞,2006)及城市个别消费品(杜兰顿、普加,2011;藤田昌久和蒂斯,2015)三个层次,将其视为吸引人口来到城市生活的驱动因素。有关消费城市运行机制的研究普遍认为,消费驱动人口集聚,消费活动推动城市的发展与升级(布迪厄,1984;Scott;1997;吴军等,2015)。
目前,学者对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相关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尚未构建,成果零散呈现于不同学者的研究当中。现有国内外学者研究普遍认为,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应当具备如下特征:①较高的国际知名度与深刻的国际影响力;②具备消费聚集、价格形成等功能的城市消费系统;③多元化的文化共生发展;④国际化的城市治理方式与管理体系;⑤优越的经济区位与优质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⑥完善的公共交通与综合服务网络(江潭瑜,2008;黄卫挺,2015;朱春临,2019;柳学信,2019)。综上,本研究认为,国际消费枢纽城市是具有领先国际化水平、深刻国际影响力、国际化治理方式与管理体系,具备消费聚集、品牌汇集、流通中转、产品创新功能的高度繁荣的城市消费系统,拥有高效安全便捷的到达和公共交通网络以及完善的囊括代理、信息、金融等行业的综合服务网络的全球化时代大都市,是全球资源配置的中心以及引领区域内其他城市消费发展的创新高地。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不同城市的国际化水平等进行实证分析,目前尚无权威系统的国际消费枢纽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王发明(2009)分别采用绝对量与相对量进行对比,量化城市国际化水平,使用相对指数加权综合法建立城市国际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数的计量模型。田美玲等(2014)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国内城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钟陆文(2017)从城市消费需求、供给水平、消费环境和消费维权四个维度提出消费城市形成机理,构建了对应的三级指标体系。宗会明等(2017)则评价了城市物流竞争力,认为这代表了城市的经济水平、消费能力、发展基础、人才水平及信息技术水平,由此形成物流竞争力指标体系。
四、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的研究视角主题演化
本文以2010年为时间起点,通过对CNKI与万方数据库进行“世界城市”“旅游城市”“消费城市”“文化”等关键词的检索,选取发表于《旅游学刊》《城市规划学刊》等重要期刊的文献140篇,得到主题分布图如图1所示。通过主题阅读等方式,共筛选出33篇文献,系统梳理已有成果发现,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方面。
(一)协同发展关系研究
1.旅游业发展吸引城市外部投资,促进城市消费。从旅游发展对城市国际化的影响入手,学者分析了旅游业发展对城市吸引外部投资的作用,认为城市可通过打造旅游吸引物吸引入境旅游者,进而促进城市消费,获得更多的外部投资机会。旅游业发展是世界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旅游业不仅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借由其模糊边界以多种形态蔓延至其他产业中,带动城市经济的总体发展与创新转型。城市旅游业是保持与推动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
2.消费城市的兴起推动旅游业发展。黄璜(2010,2011)从社会交往、商品和服务、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整体风貌四个角度分析消费城市建设对旅游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提出消费城市多种模式的交通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游客前来消费相关资源,从而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后又从基于世界城市网络理论视角,研究了建设世界城市对北京旅游发展的促进机制。
(二)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
国内大多数学者分别对国内外不同城市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均表明: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之间存在正向相互关系。冯毅和温婧(2011)选取与北京发展路径类似的东京进行国际比较,分析东京旅游业与其建设世界城市的发展路径与互动关系,发现具有溢出、集聚和拉动效应。郭伟等(2011)运用灰色关联动态分析方法分析天津市城市居民消费偏好的变动,探究其旅游需求的演变与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天津市城市居民的国内旅游需求形式在不断转变,对跨区域交流的需求强烈,出行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闫颖和周杰(2016)以曲阜市数据对旅游产业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进行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高维忠(2016)建立省际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中国城市化水平对全国不同区域内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李淑娟等(2019)以我国14个滨海城市为研究单位,对其2005年、2010年、2015年三个时间断面的旅游发展质量、旅游发展“质”与“量”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测算,并分析其时空演化规律。
(三)基于耦合模型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物理学中的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系统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配合得当、相互促进为良性耦合,反之则为不良耦合(高楠等,2013)。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是在旅游化与城市化互动机制、内在因果关系得以有效论证的基础上,对二者互动作用强度的针对性探索(李维维等,2018)。当前实践发展与理论研究均表明,旅游业发展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之间存在天然的耦合性,两者互为动力并存在耦合协调关系,成果零散分布在各学者不同研究主题中。
部分研究者从系统耦合理论出发,检验旅游业与城市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发现两系统的构成要素存在相互作用、彼此促进的规律性。高楠(2013)、杨友宝等(2016)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旅游业与城市化的耦合演变关系及作用机理,旅游业在城市扩容、服务功能完善、增加就业、革新社会观念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城市化进程为旅游活动持续开展提供基础支撑。刘安乐等(2017)研究云南城市群交通网络与旅游业的耦合发展,认为交通网络演化驱动了目的地旅游发展,旅游地通过发展规模、空间格局及结构演化的方式对交通网络布局产生影响。李一曼等(2019)运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旅游发展水平指数和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分析浙江路网演化与旅游空间结构的耦合协调关系,认为区域陆路交通网络演化影响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嬗变,而旅游经济及其空间结构变动则对交通路网产生正反馈。
五、研究展望
前文所述的较多关于世界旅游城市和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的相关研究动态,尤其是对二者的理论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梳理与耦合关系研究的系统梳理等对我国相关城市制定旅游产业与消费促进的协调发展政策,以及对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耦合协调发展的中国实践具有启示意义。西方消费城市理论与世界城市理论发展早于我国,通过大量理论探索与实证检验,已经形成了较为清晰完整的理论体系。通过前文的梳理发现,国内学者目前有关两者及其联系的研究还很薄弱,学术界尚无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的精准定义和系统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关于城市旅游业与消费城市联系的研究侧重于检验二者互动关系,缺少对内在本质及其机理的深度理论挖掘和逻辑分析,目前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
1.研究视角方面。现有对于旅游城市和消费城市耦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不足,尽管跨学科研究视角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尚未出现运用城市规划、产业融合等理论系统探究新时代旅游城市和消费城市建设的研究。现有研究侧重对耦合内在机理的理论分析,主要集中在概念界定、特征分析、条件等方面,缺少以特定城市为案例的深入研究,量化分析不足,旅游城市在这一耦合研究中的界定不够清晰,对旅游城市和消费城市耦合发展的模式、演化路径、内在规律缺少从概念、理论到方法的深层次系统性研究。
2.方法选取方面。耦合模型评价体系的方法趋于固化,区别仅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面。为避免主观因素和信息失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学者使用了主观赋权(层次分析法、环比评分法)和客观赋权(主成分分析、熵值法)等,然而上述方法不能有效减少权重确定过程中的误差,因此,有必要结合灰色模型等方法对现有评价体系和指标权重进行改良。
3.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国内对旅游城市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分类标准,学术界也已提出了普遍认可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消费城市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消费枢纽城市的研究更为鲜见,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明确提出“打造消费城市”口号以来,学界尚未形成对消费城市的统一认识,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突出问题:首先,城市级别的不同造成对消费城市的内涵界定存在差异,缺少统一的消费城市概念界定;其次,消费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形成,不同学者对关键指标的划分差异性较大,相关研究较为分散;最后,消费与旅游存在诸多重合领域,这些领域的归属有较大争议。
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与世界旅游城市建设耦合发展是研究的热点,在我国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世界旅游城市建设为国际消费枢纽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中国经验。结合现有文献和世界旅游城市、国际消费枢纽城市的建设经验,本文认为未来有关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的研究有如下几个方面值得持续探索。
一是选择北京作为研究城市,探寻北京的国外对标城市,归纳对标城市在打造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进程中的发展思路与做法,并发现北京在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以及两系统耦合发展等方面表现出的共性与个性。通过构建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耦合模型展开探索性研究,再以北京市发展统计数据为例证,运用数理模型进行解释验证性研究。
二是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协调发展机理分析。对二者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本质抽象,从世界旅游城市系统(如旅游市场、旅游收入、旅游企业、旅游就业)、国际消费枢纽城市系统(如文化休闲、经贸投资、交通枢纽、生态环境)分析两系统耦合发展的主导因素,为研究北京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的耦合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构建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耦合发展的“三维度耦合”概念模型:一是从系统内部,对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分别进行分析。二是从两系统间,对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关联进行分析。三是运用因果回路图,对通过耦合发展,最终融合而成的“世界旅游城市—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关联大系统内部,展开分析。四是构建概念模型。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全新的世界旅游城市与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建设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识别影响耦合发展的关键要素。——论文作者:胡杰孙琼刘铮
相关期刊推荐:《河北企业》办刊宗旨:为企业服务,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服务,宣传改革开放,探讨理论问题,交流管理经验,服务经济建设。主要登载经济、管理理论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重点、跟踪热点、解决难点以及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是本刊的特点和风格。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20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