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教育论文》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所属分类:教育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21-06-16 08:24

  摘要:根据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提出的多元化、多样化需求,深入分析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内涵,总结了合肥学院的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给出了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思考。

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双元制教育;双师型教师;产教融合;产学研合作

  大学的核心使命是人才培养[1],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应用型人才更受企业青睐。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其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发展期。相比而言,德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起步早且发展较好,得益于被誉为“德国二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所谓双元制教育模式[2],指的是将在高等院校或职业学院的理论课学习与企业的实践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校企双方深度合作,为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经验分析

  企业与学校结合的“双元”教育许多国家都有,但相对而言在德国更为成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对库卡、西门子等德国企业实地调研,总结出以下经验供借鉴:

  (一)国家立法要求企业对双元制教育起主导作用

  通过完善的法律和政策制度确保个体、企业、行业协会等对职业教育的积极参与,是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成功的关键[3]。在《基本法》《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等法律保障下,由企业主导建立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企业参与教育积极性不高的困局,同时利用企业生产和实验设备对学生进行培训,避免了学校建设庞大的教学实验室而增加政府的负担[4]。德国行业组织、工会、高校、学生等对双元制教育起到实施和监督的作用,建立起实质性的“政府协调、行业监管、企业主导、学校补充”的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教育机制。研究表明,德国企业中有资质并被许可实施双元制教育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约20%[5]。

  (二)法律赋予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具有同等地位

  德国法律赋予了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具有同等地位[6],构建了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育体系。另外,社会民众的思想观念对应用型人才的来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社会看重“工作资格”,德国家长愿意让子女接受职业教育,德国社会上也不存在“普高热”、“学历热”的问题,使得德国学生初中毕业后70%左右会选择通过职业教育取得资格证书走上就业岗位,30%左右的学生选择通过高等教育走上学术或者科研工作岗位。从而,应用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加上法律化的保障,使德国职业教育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三)社会福利体系构筑培育工匠精神的土壤

  德国双元制教育的本质就是工匠精神的培养[7],是现代教育方式与传统学徒制的有机结合。工匠精神就是匠人精神,贵在传承,是全社会尊技重道的文化共识。虽然工业化已经取代传统的手工作坊,但德国企业里的工匠精神依然延续,使得德国企业寿命超过200年的有800多家[8]。德国企业的员工对企业忠诚不轻易离职,收入也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企业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主动裁员。可以说,工匠精神的形成与德国社会的福利制度紧密相关,能够很好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我国著名的企业家马云曾说过:“一个员工离职无非是两个原因,第一个是钱没给够,第二个则是工作得不开心”。而德国双元制教育培养出来的员工则早在择业之前就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培训,营造了工匠精神的培养氛围。

  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合肥学院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两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之一。学校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建校初期,至今已有40年历史,是一所伴随“国际化”成长的高校。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视察合肥学院,并参观“中德共建合肥学院三十周年———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应用型高等教育新路”成果展。李克强总理宣布在合肥学院设立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和合作基金。在此背景下,2016年合肥学院代表团在参加中德(安徽)经贸合作推介会期间与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及德国大陆集团轮胎事业部签署双元制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作为国内首家双元制高等教育院校,在2016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培养的基础上创立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双元制)大陆班,为双元制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建立样板。

  (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确立“应用”主导的培养目标

  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和理念,依托合肥学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联合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和德国大陆马牌轮胎有限公司,成立了双元制专业协调委员会,建立并贯彻“四个协同”方针,即培养目标协同确定、培养方案协同设计、培养过程协同实施和考核方式协同评定,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将“应用型”的办学定位贯穿于专业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合肥学院提供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资源,大陆马牌轮胎(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大陆合肥公司”)负责整个实践模块的教学工作,共同为大陆合肥公司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适应国际化竞争的工程师及管理人才。

  相关期刊推荐:《课程教育研究》杂志是内蒙古社科联主管,中国外语学习学研究会主办。本刊突出反映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经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新思路、新特点。以"科学、新颖、实用、交流"为办刊目标,系国际性、学术性、综合性的教育研究类刊物。设有:教学管理、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创新课堂、阅读写作、文体艺术、德育建设、教改新论、教学科研、综合论坛等栏目。

  完成双元制大陆班课程学习并取得学士学位证书后,学生可获得世界500强企业大陆合肥公司的就业岗位和出国深造学习机会,进而让学生提前卸下“找工作难”或对未来工作迷茫的心理包袱,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养。大陆班自2016年开班至今已有五届学生总计118人,2016级21名大陆班学生已于2020年7月毕业,其中11人留在大陆合肥公司工作,4人考取研究生,其余6人选择合肥其他企业工作,实现大学与职业生涯的无缝衔接。

  (二)围绕专业能力培养,系统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根据大陆合肥公司的专业人才需求,借鉴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的模块化课程手册,优化大陆班的课程结构,构建基于机械制造类专业基础课程群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形成合肥学院大陆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大陆班本科生入学后的第1-4学期,在合肥学院完成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基础课程(含德语)学习,相关实验课与企业衔接,如《液压与气压》实验课,学校与大陆集团研讨后,引入德国费斯通气动液压设备并对任课教师进行培训,还原了企业生产的真实场景,对学生进行相关实验的案例式教学。

  为体现双元制教育中企业培训元素,确保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学生在第4学期通过德语考试,达到B2水平,且前4学期课程考试合格者前往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和大陆汉诺威培训中心进行为期1学年(第5-6学期)的企业实训,实训合格者获得德国大陆集团职业培训证书。没有达到德语B2水平,且第1-4学期课程考试合格者,在大陆合肥公司进行为期1学年的企业实训,同时接受工程基础知识培训,包括传感器与电气组件、品质工程和工艺工程(QE\IE)、机械装配技能、机器润滑知识和电气图纸等培训,实训合格者获得大陆合肥公司职业培训证书。这是大陆班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相比最大的差别。

  经过1学年的企业实训,学生对企业的业务和能力需求有了非常直观的了解。因此,第7学期学生回到学校参加《机电一体化生产系统》、《工业机器人》、《控制工程》等专业核心课程知识体系学习,工学交替强化对未来工作能力的提升。第8学期,大陆合肥公司会针对企业日常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或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给同学们提供毕业设计题目和进企业毕业实习,采用企业-学校双导师制协同规范和评定学生毕业设计。学校同步开设《生产组织》和《ERP/PPS系统导论》课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公司管理与架构,培养跨部门协作能力。

  经过四年的实践学习,通过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且课程考试合格者,获得合肥学院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赋予了双元制大陆班毕业生与传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同等的学历地位,并由大陆合肥公司按需录用工作。德语达到C1水平者,在完成四年本科学习任务后,可以选择赴德国埃姆登应用科学大学继续深造。

  2.根据培养目标需求,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大陆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在对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培养技术及管理人才,所以教学内容既有系统的学科理论也有操作性技能,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讲授法与企业实训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所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缩小理论课程与实际工程问题的认知差距,减少了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工作的适应期,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掌握理论知识并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教学方法改革能起到重要作用。大陆班第4学期的《电气与驱动技术》和《数控车床铣床》等课程的实验课直接由大陆合肥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来校为学生现场讲授,提高学生从工程的角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第5-6学期以企业实训为主,66学分中的48学分都是企业现场的操作训练,这期间理论课课堂也全部搬到企业生产现场,学校安排专业教师去大陆合肥公司给学生讲授《先进制造技术》《商务英语》《智能装备诊断与维修》以及《有限元分析基础》等理论课程,让学校专业教师加深对企业的理解与互动,为“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三)发挥评价导向功能,助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一般以试卷和论文等方式来进行,但这不适合评价学生实践能力,因此要改革实践教学的评价机制,发挥教学评价导向功能,建立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为此,合肥学院对大陆班的企业实训引入过程管理和企业评价,由所在企业技术人员或师傅对学生在企业的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期间日常工作表现情况以及工作能力和行为习惯进行全方位打分,评价学生对技能掌握的情况、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职场挑战的能力,并给学生出具相关职业培训证书。从2016级大陆班学生的企业实训评价结果来看,约40%的同学得到了优秀等级,超过95%的同学得到了良好以上的评价。

  三、推广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借鉴学习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打破当前社会植根较深的“重知识轻技术、重脑力轻体力”的人才观念,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需要深入思考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9]推进措施。

  (一)强化法律保障机制,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

  我国企业对于教育的参与激情不高,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多以参观学习或者毕业实习为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整体还是高校单方面在推动[10]。调动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制度,对双元制教育在我国的推广将具有里程碑意义。近年来,《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三项政策文件明确了企业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并强调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尽管如此,上述政策落地实施的强制性不足,涉及优惠条款对企业的吸引力也不够;公众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思想观念转变尚需长时间的社会环境来培养。因此,仍需加强顶层设计,加大企业在产学研资金投入方面的税收减免和政府补贴,激励企业参与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同时在大中型企业的各类示范性企业评选或金融授信中引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指标,强制性要求相关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改变高校单方面推动的被动局面。

  (二)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与师资配置

  专业是高校与企业对接的基本载体[1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以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教育[12],所以高校应该针对社会相关新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或课程体系。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停止招生,开办迎合社会需求新专业或者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再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妥善解决企业正常生产与学生实训之间“企业不希望学生实训打乱生产秩序,而学校希望学生实训能融入生产”的矛盾,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为社会输送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专业设置,需要有了解企业需求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做支撑。2019年发布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新聘的专业教师原则上都要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可见,有实践能力和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教师队伍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然而实施方案中“原则上”一词说明该条款并非强制性措施,导致方案的执行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此外,借鉴美国高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经验,从社会上引进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也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但要改变当前兼职教师职业发展支持度低的问题,提高企业兼职教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完善兼职教师的准入、培训、评估机制建设,这对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三)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目标性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产学研合作是专项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也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等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企业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优势,减少对基础研究方面的人力投入;学校围绕企业所需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助推企业技术创新;同时学生在与企业的沟通过程中,提前熟悉企业需求和企业运作方式,缩小知识与社会的距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大大增强。把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是对学校和企业都双赢的有效举措。

  四、结语

  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创业所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需要推动国家立法来进一步规范和引导企业参与甚至主导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应用型高校要根据社会需要及自身实际情况,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创新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论文作者:杨续来1,张光洲1,仇多洋1,刘伶俐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20068.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