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通高等学校的师范类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师范专业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存在针对性教材缺乏、应用技能训练不足和科学研究训练薄弱等问题。由此,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对心理学(师范)专业的社会心理学课程提出如下建设策略:深化“理论基础、应用提升、研究深化”的课程理念,建设基于“问题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开展注重“过程评价”的课程考核。针对师范专业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建设有利于促进师范生卓越培养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成长为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未来的教育家。
关键词:专业认证;社会心理学;问题导向;翻转课堂;过程评价
为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和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提出分级分类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1]。心理学(师范)专业毕业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主要来源,心理学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直接决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影响中小学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师范)专业的课程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但与此同时,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也面临内涵式发展亟待引导等新情况和新问题。由此,适应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培养不但具备良好心理学专业素养的师范生,而且具备良好胜任力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在专业认证背景下推进心理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成为我国心理学(师范)教育的重要课题。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师范)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研究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通过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师范专业学生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还可以培养师范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增强抗压能力,胜任中小学心理教育各项工作,并且具有乐观开放、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追求。本文以“社会心理学”课程为例,在分析现有课程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的课程建设策略,以期对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心理学课程建设及实践有所助益。
一、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的解读与分析
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学生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要求师范类专业要把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的毕业要求达成情况作为评价的核心。在培养目标上,要围绕师范生毕业要求以及毕业后一段时间内所应具备的从教能力进行设定;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均要以有利于达成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为导向;各种质量保障措施与制度的目的在于推进师范类专业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确保师范生培养质量满足从教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产出导向”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关注师范毕业生“懂什么”和“会什么”,而不仅仅是“教了什么”。要求专业按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基本思路,面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出发点,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采用匹配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配置足够的软硬件资源。要求教师明确自身在课程教学中的主体责任,最终通过课程目标、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定期评价与持续改进,保证师范毕业生的核心能力素质达到要求。“持续改进”强调聚焦师范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范围、全过程跟踪与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改进,形成“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建立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机制和追求卓越质量文化,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不断提升。
二、专业认证背景下社会心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启发式、互动式和研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更加强调“学以致用”。虽然已有的教学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师范类专业认证实行的是三级监测认证,其中第三级定位于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卓越标准认证,强调建立健全基于产出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运行有效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以赶超教师教育国际先进水平为目标,以评促强,追求卓越,打造一流质量标杆,提升教师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对标这一卓越标准,“社会心理学”作为支撑心理学(师范)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建设和改革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推进。笔者在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普及性教材多,针对性教材缺乏
在中国社会心理学的萌芽阶段,学者们翻译出版了多部西方社会心理学著作。21世纪初期,本土学者逐渐开始编撰拥有自我话语体系的社会心理学教材,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教材使用较为广泛。与此同时,西方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也在中国本土占据了一部分市场,包括人民邮电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戴维·迈尔斯所著的《社会心理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的艾略特·阿伦森等所著的《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眼中的社会性动物》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道格拉斯·肯里克所著的《自我·群体·社会》。这些教材都力图完整呈现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全貌,内容涵盖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社会化、社会角色、自我意识与人格、社会态度、社会认知、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心理、社会影响、利他与侵犯,以及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法律、健康和环境方面的应用等。也有少部分教材关注社会心理学的特定领域,例如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和《文化比较研究中的社会心理学》等。这样的教材体系安排虽然可以帮助师范专业学生掌握扎实的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思想和方法,但是由于师范学生未来的工作定位是基础教育领域,对于应重点利用哪些社会心理学知识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他们可能并不完全清楚。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目前针对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其实也包括基础教育领域所需的与心理教育相关的技能和实操课,例如心理能力训练、中小学心理辅导、中学生行为问题与矫正等,部分与社会心理学有关的知识点也由此融入了这部分课程。然而,由于这类课程更加关注实际操作,因此事实上,目前专门针对师范专业的社会心理学教材仍然十分缺乏。
(二)基础性知识学习为主,应用技能训练不足
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量非常丰富,可以按照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逐步展开。基础知识的学习虽然必不可少,但由于社会心理学本身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应用特质,因此“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社会心理学的根本宗旨[2]。尤其是心理学(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因此知识学习的应用性就显得更加重要。如前所述,目前部分针对师范专业学生的心理能力训练等技能课程中,虽然包括少量与社会心理学有关的知识点,但遗憾的是,由于并没有与知识讲解有机结合,往往导致理论与实践操作脱节。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虽然已经尝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以3~4人组成小组的形式集体汇报学习成果,试图让学生将基础性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用其解释社会中自我和他人的行为,但最终依然感觉课堂的实践操作程度低,而与师范生毕业后即将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的应用教学则更少。
(三)课堂讲授为主,科学研究训练薄弱
师范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仅导向学会教学、学会育人,还需要学会发展。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学时为48个课时,如果想让学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全貌,讲授式教学应该是最可行的。但传统的“填鸭式”讲解教学、“单一化”的教学手段以及“过场化”的教学评价,无法满足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对于社会心理学课程的要求。师范专业学生还应该能够通过科学研究来解决个人专业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关注、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能够掌握心理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与科学思维。
三、对标专业认证理念的社会心理学课程建设策略
围绕师范类专业认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结合心理学(师范)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能够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这一“产出导向”,笔者认为社会心理学课程建设应主要聚焦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实施和课程考核四个方面。具体见表1。
(一)课程理念
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笔者认为社会心理学课程理念应为“理论基础、应用提升、研究深化”。它是社会心理学课程建设的行动指南,指导课程体系设定、课程教学实施以及课程质量评价。“理论基础”旨在强调社会心理学的科学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中已有人类行为的总结,也可以用来预测还未发生的人类行为。虽然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实验所得出的可信结论都有点像常识,但社会心理学家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方法,来系统验证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的假设、猜想和观点的,而不是依赖民间智慧、常识抑或是哲学家、小说家、政客、名人等的观点来立论。因此,社会心理学的课程体系必然是建立在社会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提升”旨在强调以师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导向,对照心理学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心理学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师范生能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结合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利用课程、讲座、实践等多种形式全面育人,这是社会心理学学习的最终目标。“研究深化”旨在强调通过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疑惑和难题。面对基础教育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问题,需要师范毕业生采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来加以解决。科学问题源自于工作和生活,科学问题的解决又为工作和生活服务,其间过程既深化了社会心理学理论,又为理论的提升和修正提供了现实依据,二者相辅相成。
(二)课程体系
师范专业学生毕业后要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因此要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就应从工作对象的“问题”出发设计课程体系。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社会认知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性心理问题[3]。社会认知能力是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明辨是非、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所在[4]。中小学生的心理活动集中指向自我,特别关注自己的身心变化和感受,同时其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与师生关系相关的抵触、逆反心理,与同伴关系相关的孤独感、情绪压抑和抑郁心理,与父母关系相关的逆反和极端情绪[5]。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增加了对同伴的依赖,与父母家庭的联系被削弱,而对于教师,则是信赖与批评共存。两性话题是青春期发展的中心内容,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理基础上,也表现在社会适应性和社会行为上,男女性别角色问题以及两性交往问题皆是这个年龄段学生极为关注的问题[6]。
相关知识推荐:社会心理科学方向的论文如何发表
针对上述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面向师范专业学生的社会心理学课程体系应该更具针对性和适切性。具体而言,一方面,对社会心理学课程参考教材的有关章节内容进行整合、增补、压缩和删减(详见表2),重点聚焦与社会认知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性心理问题相关的概念、理论及方法;另一方面,在涉及相关理论时,结合中小学生具体心理问题和行为表现进行剖析,尽量通过具体案例来彰显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应用性。 从长远来看,关于心理学(师范)专业社会心理学课程的建设,需要更加凸显教材的针对性。首先,未来教材的编制应该基于中国本土视角,更多地运用国内社会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增强学生对于教材中社会现象的代入感,使其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其次,教材内容应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和社会调查,总结中小学生在社会认知、人际关系和性心理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并结合中小学生群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分析中小学生社会心理问题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教材还应针对中小学生前述心理健康问题增设应用板块,结合教育心理学相关技巧,引导和帮助心理学(师范)专业学生能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实施
“学以致用”是社会心理学学习的根本宗旨。尤其是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能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结合中小学教育及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综合利用课程、讲座、实践等多种形式全面育人。为了训练和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社会心理学课程中涉及“问题导向”的教学可增加翻转课堂,把讲台交给学生,实现师生角色互换。具体而言,对学生进行分组后,让其选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案例,制作课件,并呈现于课堂,教师则全程指导、当堂点评,最后总结、反思(参见表1)。教师的课堂讲授与翻转课堂一前一后,围绕相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展开,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并且灵活地运用相关知识。
(四)课程考核
首先,为了使师范专业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与应用能力培养紧密结合,应强调对社会心理学课程进行全过程考核。学生在翻转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应作为考核内容。课后还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然后提交研究报告,并作为中期考核成绩(参见表1)。由于学生已经通过翻转课堂对该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并且教师也在课堂上进行了相关点评与思路讨论,因而可以使课后的研究调查与课堂教学实现呼应与贯通。其次,为了突出能力培养目标,还应创新考核形式,加大过程考核的成绩比重。
四、结语
课程是教学体系的基本单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课程问题虽然是教育过程中最微观、最普通的问题,但它要解决的却是教育中最根本的问题,即培养人的问题[7]。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提升教育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求,而教育质量的根本落脚点在于课程。针对目前心理学(师范)专业“社会心理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标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从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实施和课程考核四个方面提出建设策略,以期助力师范生卓越培养目标有效达成,为国家培养更多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论文作者:杨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yu/2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