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各地结合实际情况,从消防工作责任、火灾事故防控以及消防安全检查等方面出发,所确定的消防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其对于提升消防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目前我国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分析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相关促进消防安全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措施和建议,旨在为促进我国消防安全管理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消防安全;标准化;措施分析
1目前我国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1具有众多的消防安全隐患
①一些建筑小区和公共基础设施内普遍存在消防设施不完备,供水、排水、供电、供气、照明、通信等基础设施老化现象,再加上部分电线凌空高架,裸露在建筑物外面,又无固定的消防安全设施,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②公共基础设施内消防通道被随意占用,堆放了大量的可燃、易燃物品,既导致了火灾的易发性又使得面对火灾问题时不能采取及时有效地应对措施。③一些建筑居民用电设备和火源多,家庭用火、用电、用气量逐年上升,再加上居民私拉乱接电线问题突出,导致线路过载、短路等问题,而使得火灾风险逐渐攀升。
1.2人们消防安全意识薄弱
在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一些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尤其是老年人群。由于老年人的生活比较节俭,在没有可利用空间时会将部分用不到的生活杂物,堆放在生命安全通道,致使消防通道被占用、堵塞。部分老年人存在一定的知识盲区,接受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的机会较少,对大功率用电器的使用了解不够,并伴随着床头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加之发生火灾后缺乏一定的防火灭火和逃生自救手段,一旦发生消防安全问题,就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健康安全。此外,不良的用火用电也是造成火灾问题突发的一个主要因素。如离开房间时并未及时关闭使用中的炊具,家庭线路严重老化,大功率用电器的不规范使用等。
1.3消防设施建设不完备
部分建筑小区和公共基础设施消防安全设施并不完备,由于针对一些建设年代较早的建筑设施,部分现代化基础消防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器、自动灭火系统、安全疏散设施等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甚至部分建筑设施并未配置灭火器、消防栓等。此外,部分消防器材被挪用、破坏后,长期得不到修复,最终使得其整体瘫痪。再加上部门公共基础管理部门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且不重视并不按期排查管理区域内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没有做到及时清空被占用的消防通道,致使火灾蔓延和火灾扑灭难度较大。
1.4消防安全管理职责不明
在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由于牵涉到多方利益,导致在消防管理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职责不明,相互推诿等情况。在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中,公共基础设施开发商、物业和业主三方在消防管理上的存在互相推诿,职责不明现象,例如在建筑小区建成初期,开发商会对消防设施进行管理,但在建成初期过后,在消防管理上开发商和物业对消防管理和消防设施管理职责相互推诿,消防管理职责不明,会在实际的消防安全管理中出现弃管的灰色地带,例如消防栓损坏,疏散指示标志存在不同程度损坏无人管理等。
2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2.1火灾隐患的动态性
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火灾隐患早发现和早处理非常关键,可问题在于火灾隐患的动态特征无形中加大了预警和处置难度。值得注意的是,标准化管理恰恰能有效弥补动态性带来的管理被动。
2.2从业人员的流动性
实践当中,由于劳动报酬、职业发展受限等因素,一些地方的消防控制室操作员、消防安全管理员等消防从业人员流失比较严重,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衔接带来很大问题,实施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人员流失带来的负面影响。
2.3消防责任的系统性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涉及一个单位各个部门、岗位和人员,具有显著的系统性特点。消防责任的落实,既需要各司其职,又需要协调配合,标准化管理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确保完整有序。
3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措施与建议
3.1完善消防安全工作组织架构
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对高校、公共基础设施、建筑小区等场所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构建消防安全组织网,要建立一套由主管部门落实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架构。通过各部门齐心协力、密切配合,细化对各种类型场所的日常监管。
3.2 明确责任和检查考核相结合
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应该始终作为标准化管理的主线,并以此为突破口,全面制定各个环节、各个流程的规则,通过强化检查考核促进落实。一是责任制的制定。标准化管理的落脚点,在于程序和规则不因人的改变而改变,这种强有力的可操作性,在于标准的精准和量化。责任制的落实,同样需要点、线、面精准确定和最大限度的量化。二是责任链条的衔接。目前,消防安全责任制在标准化管理中突出的问题是责任衔接的断层。相当一部分单位,过分关注点,即仅仅强调部门和岗位的标准化问题,忽略了上下左右的衔接问题,导致责任链条松散甚至断裂。三是检查考核的倒逼。完善的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形成,需要社会单位从上到下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重视并全面关注其长期性、反复性特点,从而持久进行有效的检查考核,可以有力地增强责任制在标准化管理中的主线作用。
3.3预防为先和应急准备相结合
标准化管理的出发点在于通过程序化操作,积极地防范风险的发生。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同样需要牢牢把握这一基本点。同时,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一是程序化的过程要科学。实践表明,程序化正确与否,是建立在对管理对象深入调研并找到其内在规律基础上的。当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近些年虽然各地进行了一些消防评估、评价活动,但总体上应用性不强。二是动态跟踪要有效。对于实践当中偏离目标规范的行为,能否及时发现并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纠正,这依赖于有效动态跟踪系统的建立。消防安全管理,需要加大单位内部跟踪系统的建设,避免过分依赖外部监督力量的推动。三是应急准备要体现战斗力。社会单位内部消防应急力量的建设,应该始终作为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不可否认,近些年的微型消防站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人员老化、装备陈旧等问题必须在标准化建设中引起足够重视,底线思维应成为标准化管理的应有之义。
3.4系统设计和统筹实施相结合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制度标准层面的制定完善,也有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需要资金的投入,以及相互间的有序配合。一是整体设计要放在突出位置。无论是文物、医院等已经在推进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单位,还是将来需要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单位,均需要在顶层设计上系统考虑、统筹安排。比如,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化问题,碎片化比较严重,值得思考。二是阶段实施要体现轻重缓急。限于资金等压力,标准化管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阶段实施可以有效保证质量。三是融入其他业务要全程跟进。标准化管理不能独立于社会单位其他工作,只有充分融入其他业务内容,才能促进消防安全意识的整体提升,才可以形成系统循环、良性循环。
相关知识推荐:消防智能化论文投稿期刊
结束语
综上所述,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在我国经济安全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提高我国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效果,相关管理部门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原则,并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进行提高和调整。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防火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火灾等事故发生时为人们提供更加充分的保护,降低火灾事故造成的经济和生命安全损失。——论文作者:高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lig/17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