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理工论文》高速钢_42CrMo复合铸锭界面结构与性能研究

高速钢_42CrMo复合铸锭界面结构与性能研究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理工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21-06-19 08:42

  摘要:采用氩气保护电阻炉进行高C高V高速钢/42CrMo复合材料液-固复合制备的热态模拟试验,利用OM、SEM、EPMA、维氏硬度计、万能试验机等,对双金属界面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及力学性能等进行表征,并分析了界面结构与界面性能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不同于高速钢侧块状MC及片层状M2C型碳化物,双金属界面处形成了大量细小且弥散分布的碳化物颗粒,界面基体组织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向贝氏体+珠光体转变。由高速钢侧向42CrMo侧过渡时,与C、V、Mo、W明显受碳化物分布影响不同的是,与C亲和力相对较弱的Cr元素浓度呈平缓降低的趋势,Cr过渡层宽度为51.4μm。受元素分布和组织变化影响,自高速钢侧至42CrMo侧,双金属显微硬度呈线性降低趋势,含界面复合试样的拉伸断口均位于高速钢侧而非结合界面处,表明双金属结合性能良好。

高速钢_42CrMo复合铸锭界面结构与性能研究

  关键词:高速钢;复合轧辊;元素分布;界面组织;碳化物;力学性能

  高速钢复合轧辊因具有优良的耐磨性、红硬性及抗表面粗糙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重点[1]。目前,高速钢复合轧辊的制备工艺主要有离心铸造法[2-3]、连续浇铸外层成形法[4-5]、电渣复合法[6-8]等,其本质均属于双金属的液-固复合制备。离心铸造技术常以高速钢为复合外层、以灰铸铁或球墨铸铁为芯材进行复合制备,但内外层结合部位易产生石墨化,并且粗大碳化物易在此处偏聚,形成脆性界面,进而降低界面结合强度[9-10]。为此,连续浇铸外层成形法及电渣复合法等技术应运而生,两种方法均以高速钢为复合外层、以强韧性更好的铸钢或合金锻钢为芯材进行复合制备,可有效克服高速钢/球墨铸铁复合轧辊界面结合性能较差的不足。以往,轧辊外层多为高速工具钢[11-12]或在此成分基础上仅添加一定量的碳[13],因而无法促进高速钢中高硬度MC(VC)型碳化物的析出,较难达到提高轧辊硬度和耐磨性的目的。在MC、M2C、M6C、M7C3、M23C6等不同类型碳化物中,MC型碳化物具有最高硬度[14],随着钢中C、V含量的增加,高速钢凝固过程的初晶反应由L→γ向L→MC转变,可以促进钢中大量高硬度MC型碳化物的析出[15]。Kim等[16]研究了轧辊用高速钢成分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适宜的高速钢成分为:w(C)(碳当量)为1.9%~2.0%、w(V)为5%~6%及一定量Cr、Mo、W。有研究者虽然使用了高C高V高速钢作为轧辊外层,但报道集中于界面试样拉伸断口位置[17]、液固体积比及芯材表面状态对界面结合状态的影响[18]以及界面处元素分布[19]等,缺乏对双金属界面处元素分布、组织演变及界面性能的系统研究,目前尚不清楚双金属液-固复合过程界面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

  基于此,本文根据Kim等[16]的研究结果,选用合适成分的高C高V高速钢,在氩气保护气氛下进行高速钢/42CrMo复合材料的液-固复合制备试验,并对双金属界面处元素分布、组织演变、显微硬度及拉伸性能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界面结构与界面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期为高C高V高速钢/锻钢复合轧辊制备过程的界面结合控制提供参考。

  1实验材料及方法

  本研究以高C高V高速钢(HCV-HSS)作为复合外层、42CrMo合金钢作为芯材,在氩气保护电阻炉内开展液-固复合制备热态模拟试验,材料成分如表1所示。

  外层HCV-HSS的冶炼在30kg真空感应炉中进行,芯部42CrMo合金钢则是电炉精炼后,依次经锻造、黑皮、正火和回火处理得到。利用Thermo-Calc热力学软件计算得HCV-HSS及42CrMo的固/液相线温度分别为1227℃/1339℃及1439℃/1495℃,基于此,试验中将双金属复合温度设定为1410℃。

  内外层材料的加工尺寸及相应的组合方案如图1(a)所示,具体方法为:将表面有效去污除锈后的HCV-HSS/42CrMo试样进行组合(无过盈配合)并放置在刚玉坩埚内,外置石墨坩埚予以保护,随后放入氩气保护的电阻炉内,以6℃/min升温至1410℃,保温20min,待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备用。

  如图1(b)所示,沿复合铸锭轴线纵剖并在其底部区域切取含界面复合试样,经磨制、抛光、超声清洗及4%硝酸酒精腐蚀后,利用OM(AxioLab.A1)、SEM(Nova400Nano)、EPMA(Shi-madzu-8050G)等,对HCV-HSS/42CrMo复合试样界面组织及成分进行分析;利用HVS-2000PC型维氏硬度计测定界面附近区域的显微硬度,载荷及加载时间分别为50g及10s;利用In-stron3382高精度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微拉伸测试,位移速率为2.0mm/min。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复合材料内外层组织结构分析

  图2为复合材料外层HCV-HSS的显微组织。由图2可见,试样具有明显的枝晶形貌,在晶界处分布有大量富C、V的块状和条状MC型碳化物以及富Mo、W的片层状M2C型碳化物,晶内则弥散分布着富C、Fe的球状或链条状二次碳化物,基体组织主要为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通常,MC、M2C、M6C、M7C3、M23C6及M3C碳化物的硬度依次呈逐渐降低趋势[16],本研究用HCV-HSS钢含有大量高硬度MC、M2C型碳化物,故硬度相对较高。

  图3为复合前后芯材42CrMo的显微组织。由图3可知,复合前42CrMo初始组织为典型的回火索氏体,白色颗粒状碳化物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复合后,其组织主要为珠光体,少量片状珠光体位于晶界处。双金属复合过程中,芯材42CrMo依次经历了加热、保温及降温过程,高温奥氏体化后的缓冷过程中,组织发生了珠光体转变。珠光体基体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塑性,经过适当热处理可满足复合轧辊对芯材高强韧性的要求。

  2.2双金属界面处元素分布

  双金属液-固复合过程的界面结合是扩散和熔合共同作用的结果[20]。界面结合温度和时间是影响界面结合状态及结合性能的主要因素,而该影响归根结底是对界面处元素分布的影响。利用电子探针对双金属过渡区(Bimetallictransi-tionzone,BTZ)的元素分布进行测定,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见,在界面近HCV-HSS侧,C及V、Mo、W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受碳化物分布影响明显,均呈阶跃变化趋势;靠近42CrMo侧,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与C亲和力相对较弱的Cr则受碳化物影响较小,Cr含量平缓降低,其过渡层宽度为51.4μm,Fe含量则因HCV-HSS侧合金含量较高且42CrMo侧合金含量较少,而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关知识推荐:铸造师发表论文的核心期刊

  在界面处,一方面,间隙原子C在高温及长时间保温时由HCV-HSS侧向42CrMo侧扩散明显,使得HCV-HSS侧C含量降低(尤其是靠近界面处),无法形成足够多的碳化物,C主要与强碳化物形成元素V结合形成一定量块状MC型碳化物及大量细小弥散的富V、Fe及含少量Mo、W、Cr的颗粒状碳化物,而无M2C型碳化物生成;另一方面,受元素扩散影响,芯材42CrMo近界面侧的C、V、Mo、W、Cr等元素含量增加,于高温下形成高碳高合金奥氏体,使得亚共析42CrMo钢局部过共析化,其CCT曲线存在先共析渗碳体析出区,因炉冷的冷却速率较低,芯材在随后冷却时可发生充分的渗碳体转变,形成大量细小弥散的富V、Mo、W的合金碳化物。

  2.3双金属界面显微组织演变

  图5所示为HCV-HSS/42CrMo复合试样界面处的显微组织,其中图5(b)~图5(d)分别对应于图5(a)中区域b、c和d。由图5可见,复合界面处存在明显的双金属过渡区;HCV-HSS近界面侧组织中,块状MC碳化物及细小(<0.81μm)弥散的颗粒状碳化物分布于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基体上;进入双金属过渡区,碳化物颗粒明显细化(<0.20μm),基体由马氏体向贝氏体转变并且依旧含有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42CrMo近界面侧则主要由珠光体基体及少量的颗粒状渗碳体组成。

  表2列出了图2(c)中A点及图5中B、C点处颗粒状碳化物的成分及尺寸,可以看出,颗粒相均为一种富含C、V、Fe及含一定量Cr、Mo、W的合金碳化物。总的来说,由外层HCV-HSS向双金属界面过渡时,二次碳化物中C、V含量明显增加,Cr、Fe含量明显减少,W、Mo含量略有增加,碳化物颗粒尺寸逐渐减小,这也是富V块状MC型碳化物减少甚至消失的主要原因。

  图6为背散射模式下双金属界面区域的SEM照片。从图6可以观察到,从HCV-HSS层到42CrMo层组织有明显变化并且存在过渡层,测得双金属过渡区宽度为35.2μm,而Cr元素过渡区宽度为51.4μm(见图4(c)),可见,双金属结合界面的实际宽度(Cr元素过渡区宽度)比图6中测量区域要宽,这是由于当元素浓度差异较小时,并不会表现为明显的微观组织变化。

  2.4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图7为HCV-HSS/42CrMo复合试样跨界面的显微硬度分布,图中坐标0点及测试区宽度见图5(a),图中呈现了3次测量结果。由图7可知,在HCV-HSS侧,3次测量结果的显微硬度值波动较大,原因主要是基体上分布了大量碳化物颗粒,而碳化物硬度和基体硬度值有一定差异,所以测量点位置选择的影响相对较大;随着距双金属过渡区距离的减小,组织显微硬度(HV0.05)均值由791.7降至722.9;在双金属过渡区,组织显微硬度均值由722.9降至375.1,呈线性降低的趋势;在42CrMo侧,随着距BTZ区距离的增加,显微硬度均值平稳在354.6左右。

  图8为微拉伸试样的尺寸及断口位置示意图,试样抗拉强度为643MPa,断口位置位于外层HCV-HSS而非双金属结合界面处,表明双金属过渡区并非复合试样的薄弱区,复合界面结合性能良好。拉伸断口微观形貌如图9所示,断口形貌特征显示,试样断裂形式为脆性断裂与韧性断裂混合型,整体以脆性断裂为主。表3为断口不同位置的EDS分析结果。结合图9和表3可知,A、B点为片层状M2C型碳化物,C、D点为块状MC型碳化物,E、F点为基体内二次碳化物;此外,断口处韧窝内包含细小的二次碳化物(图9(a)),表明基体多为韧性断裂;而MC、M2C型碳化物具有比基体更大的弹性模量及硬度,拉应力作用下,二者界面或碳化物内部产生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如图9(d)所示。

  3结论

  (1)采用氩气保护电阻炉成功制备出界面结合良好、无缺陷的HCV-HSS/42CrMo复合铸锭。外层HCV-HSS侧由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基体、MC和M2C型碳化物以及晶内二次碳化物构成,芯材42CrMo侧组织主要为混合型珠光体,二者间的双金属过渡区由细小弥散的合金碳化物、贝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及珠光体基体组成。

  (2)HCV-HSS侧向42CrMo侧过渡段,C及V、Mo、W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受碳化物分布影响,其含量呈阶跃变化且总体呈降低趋势;Cr元素因与C的结合能力弱于V、Mo、W等而受碳化物影响较小,其含量总体呈平缓降低趋势。双金属过渡区实际宽度(Cr元素过渡层宽度)为51.4μm,大于具有明显变化的组织过渡区宽度。

  (3)受元素浓度分布及组织转变的影响,HCV-HSS/42CrMo复合材料显微硬度从外层HCV-HSS侧到芯材42CrMo侧呈线性降低的趋势,双金属过渡区的平均显微硬度(HV0.05)约为549。含界面微拉伸试样的拉伸断口位于外层HCV-HSS侧而非双金属过渡区,表明其界面结合性能较好。——论文作者:牛辰睿1,李光强1,2,曹玉龙1,2,李嘉维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lig/20101.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