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满意度理论与行为博弈论理论,结合农牧交错禁牧区宁夏盐池县188份农牧民满意度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成本收益与政府监管对农牧民禁牧政策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成本收益显著影响农牧民对禁牧政策的满意度,禁牧补助政策对牧业成本上升的弥补越有效,促进家庭收入增加的作用越强,农牧民对禁牧政策的满意度越高。(2)政府监督的力度与效度对农牧民禁牧政策满意度均具有显著的影响,政府监督作为禁牧政策实施公平性的重要保障,政府贯彻执行禁牧政策的力度越大,当地违规放牧的行为越少,农牧民对禁牧政策的满意度越高。因此,在切实保障农牧民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应加强政府监管,确保禁牧政策执行的公平性,以促进草原生态管护绩效和公众满意度的提升。
[关键词]成本收益政府监管禁牧政策农牧民满意度农牧交错区
一、引言
农牧交错区作为农业区与牧业区之间的农牧过渡带及生态脆弱区,长期以来始终面临着农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1〕〔2〕为应对双重压力的挑战,自2011年起我国开始在农牧交错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草原补奖政策”)。2016年《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2016~2020年)》的发布,标志着草原补奖政策的实施进入到新阶段。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规定:禁牧区禁牧补助标准由每年每亩6元提高到7.5元。补奖标准虽然提高,但由于草原补奖政策强调“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方针,更多的是强调环境的正外部性,不可避免的存在与农牧民经济利益相悖的方面。〔3〕
满意度作为心理感知与评判的重要方式,能够直接和综合地反映参与者的主观福利感知和获取资源效用价值的质量。〔4〕从参与者满意度视角对政府涉及农户福利的公共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是主观福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5〕也是政府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重要维度,因为只有农户认可的、满意度高的公共政策,其绩效水平才是高的。〔6〕农牧民作为禁牧政策实施的直接利益主体,自身的利益需求与禁牧政策的利益供给之间的差异表现为对禁牧政策的满意度。〔7〕农牧民对禁牧政策的满意度评价能够客观反映禁牧政策的实施对其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产生的总体影响,同时农牧民的满意度将直接影响其政策执行行为,进而影响政策实施的绩效。〔8〕总体而言,农牧民禁牧政策满意度反映了我国草原保护政策的执行效果及后续实施的可能性。因此,研究农牧民禁牧满意度对于进一步完善禁牧政策,贯彻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当前草原补奖政策的满意度研究多集中于牧户对牧区草畜平衡奖励政策满意度,〔9~11〕对北方农牧交错禁牧区农牧民禁牧政策的满意度关注较少。北方农牧交错禁牧区执行的是草原补奖政策中的禁牧补助政策,禁牧是使草原从放牧到不放牧的转变。〔12〕与纯牧区相比,北方农牧交错禁牧区禁牧补助政策的实施对农牧民的生计造成了更大的影响。〔13〕农牧民是以农业、林业和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和生活方式的农民。全面禁牧政策的实施无意识地剥夺了农牧民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机会,〔14〕〔15〕迫使其赖以维持生计的农牧业生产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在农业生产方面,粮食产量明显下降,种植结构更加单一;〔16〕牧业生产由原来的粗放放牧转变为完全的舍饲圈养,〔17〕农牧民饲养成本明显增加,畜牧养殖收益降低,收入增长缓慢,〔18〕在农牧民求生存与政府要生态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激励不相容问题。〔19〕基于此,本文基于满意度理论与行为博弈理论构建农牧民禁牧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选取农牧交错禁牧区宁夏盐池县作为调研区域,运用有序Probit模型探究农牧民禁牧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农牧民禁牧满意度的政策建议,为提高禁牧政策的实施绩效提供参考。
二、理论分析
传统理性经济人假设认为决策主体都是自私理智的,目标是自身效用最大化,并将“理性”等同于精密计算。〔20〕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中的农户也是理性经济人,其经济行为符合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农户会在外部政策环境和自身禀赋的约束下,以利己为出发点,通过成本收益分析与风险判断,力图用最小的代价去实现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21〕其中,成本收益分析是农户根据“成本—收益”的关系,研究政策对自身的影响,以判断决策实施成效。〔22〕禁牧政策作为带有强制色彩的行政命令性政策,旨在通过全面禁牧的实施,转变农牧民的牧业生产方式,以此减轻人和牲畜对草原生态的扰动,实现草原生态的恢复。由于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牧民不得不付出高昂的机会成本,面临养殖成本增加、收益下降的窘境。为对农牧民因禁牧而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给予合理的补偿,政府基于生态补偿的外部性理论,通过给予农牧民禁牧补助的方式,使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外部性内部化。禁牧政策满意度作为衡量自身成本损失与禁牧补助收益补偿之间差异的重要指标,农牧民在满意度评价时会综合考量禁牧政策实施所带来的总成本与总收益。当禁牧补助能够有效弥补其因禁牧而造成的牧业成本上升,促进其收入的增加时,农牧民对禁牧政策的满意度评价才会更高,才能更好地贯彻禁牧政策。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成本收益对农牧民禁牧政策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即禁牧补助弥补其因禁牧而造成的牧业成本上升越有效,促进收入增加的作用越强,农牧民的满意度越高。行为博弈论认为行为主体是具有公平偏好的有限理性经济人,行为人并不单纯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而是同时关注自身收益以及整体在其他参与方上的分配是否公平,行为博弈是行为主体在公平、自利等心理因素影响下的博弈决策。〔23〕禁牧政策作为带有强制性色彩的行政命令性政策,政策执行的本质是主体之间在公平、自利等心理因素影响下所做的博弈决策。禁牧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地方政府与农牧民、农牧民与农牧民之间的博弈。地方政府与农牧民之间的博弈主要为政府禁牧与农牧民偷牧、政府监督与农牧民被监督的博弈关系,农牧民与农牧民之间的博弈主要为在禁牧政策实施背景下,农牧民之间草地资源竞争性利用的博弈关系。政府与农牧民之间的博弈是避免农牧民之间博弈关系走向失衡,确保政策执行公平性的重要保障,也是禁牧政策顺利推进的关键。农牧民作为具有公平偏好的有限理性经济人,在公平、自利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下,确保政策执行公平性的政府监管,包括监管力度与效度会影响农牧民对禁牧政策的评价决策,进而影响其对禁牧政策的遵从度。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政府监管对农牧民禁牧政策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即政府的监管力度越强,监管效果越好,农牧民对禁牧政策的满意度越高。
三、研究区域、数据来源及样本特征
1.研究区域
宁夏盐池县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带,位于北纬37°4′~38°10′,东经106°30′~107°47′之间。县域地势南高北低,北接毛乌素沙漠,南靠黄土高原,境内农业与牧业交错分布,属典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区。盐池县有可利用草原476000hm2,耕地89333hm2,是优质小杂粮集中产地。2016年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总产值134472.4万元,其中农牧业产值占比达90.93%。根据实地调研,受访农牧民2016年家庭农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59.72%。由此可见,农牧业在盐池县农林牧渔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农牧业收入是盐池县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盐池县被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属限制开发区,承担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功能。
根据《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实施指导意见》,盐池县为禁牧区,相应的实行禁牧补助政策。盐池县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产业结构、农户收入结构、生态功能区位使其在禁牧政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研究该区域农牧民禁牧政策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于2017年7月赴宁夏盐池县开展的实地调研。宁夏盐池县属农牧交错区,农牧民居住相对较为分散,且本研究所需样本须为从事养殖业的农牧民,调研难度较大。在综合考虑村落规模、养殖规模等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宁夏盐池县从事养殖业农牧民数较多的大水坑镇、冯记沟乡、高沙窝镇、花马池镇、惠安堡镇、麻黄山乡、青山乡七个乡镇,随机抽选村落进行问卷访谈。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90份,收回问卷190份。在问卷录入、生成数据库后,课题组对数据进行了逻辑检查和区间检查,经过整理,删除含有缺失值和异常值的问卷后,共获取188个有效样本,问卷有效率为98.9%。为尽量确保调研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实地调研中遵循以下原则:①受访对象以对家庭状况更为熟悉的男性户主优先;②所选调研对象均为自禁牧政策实施之前就从事牧羊业的农牧民,通过现场讲解,使农牧民对调研内容有一定的理解;③为使农牧民能够真实的表达个人观点,在实地调研中尽量避开村干部,确保农牧民不存在策略性行为,能够真实地表达对禁牧政策的看法。
3.样本特征
如表1所示,样本农牧民中,71.3%的受访者为男性,77.2%的受访者年龄在45岁以上,80.8%的受访者受教育年限在8年以下,15.4%的受访者未受过教育,说明当地的受教育水平并不高。外出务工比例仅为24.5%,绝大多数农牧民依靠从事农牧业获取收入来源,83.5%的农牧民家庭规模在4人以下,77.2%的农牧民养殖规模在150头以下。总体来看,样本农牧民符合目前我国留守农户年龄较大、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现实,〔24〕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受访农牧民中对禁牧政策表示“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共有112户,占样本的59.5%,仍有40.5%的农牧民对禁牧政策满意度“一般”或者“不满意”。可见,研究区农牧民对禁牧政策满意度并不高,有必要研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完善禁牧政策提供实证参考。
四、实证分析及解释
1.模型设定
本文的因变量为农牧民对禁牧政策的满意度,为五项有序变量,数值越大表示农牧民的满意度越高,故需要建立多元有序选择模型。其中,处理多分类离散数据的有序Probit模型是理想的估计方法。在有序Probit模型中,作为被解释变量的观测值y表示排序结果或者分类结果,其取值为整数。
2.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1)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为农牧民对禁牧政策的满意度。针对因变量,在问卷中设置“您对禁牧政策的满意度”这一问题,在问卷访谈中,侧重于获取农牧民对禁牧政策的总体满意度。“非常不满意”为1,“比较不满意”为2,“一般”为3,“比较满意”为4,“非常满意”为5,为有序特征的五项离散变量。
(2)关键自变量。成本收益。诸多研究表明,禁牧政策对农牧民最直接的影响是牧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导致其牧业成本上升,牧业收益降低,进而影响其家庭收入。〔25〕〔26〕鉴于此,本文通过禁牧补助弥补牧业成本上升的有效性与促进家庭收入增加的有效性来表征禁牧政策实施背景下农牧民的成本与收益。
政府监管。禁牧政策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往往扮演者监管者的角色,通过对农牧民偷牧等违法、违规放牧行为进行监管是其履行监管职责最基本的表现,而违规放牧现象的存在与否也是表征政府履行监管职能程度的重要表现。鉴于此,本文选取政府贯彻执行禁牧政策的力度以及当地是否存在违规放牧行为,即监管的力度与效度两方面来表征禁牧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监管。
(3)控制变量。个人特征。按照“满意度”的概念,满意度往往是针对期望或者欲望而言的,〔27〕由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个体特征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满意度的不同。鉴于此,本文通过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来表征受访农牧民的个人特征。
家庭特征。理性小农学派认为,农户的生产决策是外界环境与内部实力统一的产物,受其面临的外部条件与拥有的生产要素制约。〔28〕相应的,农牧民对禁牧补助政策的满意度评价是在现有家庭资源约束条件下所做的选择。鉴于此,本文通过劳动力所占比重、养殖规模、实际经营草地面积与是否有养殖业借贷来表征受访农牧民的家庭特征。本文所选受访农牧民均为从事滩羊养殖的养羊户,根据当地的养殖习惯,滩羊出栏时间均在一年以内。因此,本文将养殖规模定义为2016年出栏和2016年末存栏成羊和羊羔数量的加总。根据宁夏盐池县《禁牧补助实施方案》,按照1头羊羔等于0.5头成羊的比例进行换算。
村落区位特征。本文选取受访者所在村落草地退化改善程度来表征受访者所在村落的区位特征。
本文变量的具体解释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3.回归结果分析
(1)估计结果。运用stata14.0软件对农牧民禁牧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有序Probit回归估计。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方程1中的解释变量为成本收益,方程2中解释变量包括成本收益与政府监管,方程3中引入控制变量。由表3可以看出,从方程1到方程3PseudoR2逐步提高,由0.1170上升到0.2229。似然比值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较好。且3个方程中主要变量的系数值基本一致,影响方向与显著性水平也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这初步表明,模型估计结果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稳健性。由于模型中引入的解释变量较多,本文通过计算(方程3)各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对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表明,最大的方差膨胀因子为1.38,平均方差膨胀因子为1.21,都远小于10,故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成本收益、政府监管与禁牧政策的农牧民满意度———以农牧交错区为例相关期刊推荐:《农村经济》创刊于1983年,为月刊,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注重理论创新,突出现实研究,注重以专业和专家的眼光评析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讨农村改革实践的经验和方法,从全新和全面的角度展示改革开放后广大农村的崭新面貌。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nye/1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