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的视角,引入生态性设计思维,秉承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理念,提出要从生产、营造到使用到回收处理全过程,探索思考了园路铺装生态设计要素;并针对这些生态影响因素,从材料、技术、形式等方面探索的基础上,总结了园路铺装生态性设计方法,以供同行参考。浅谈了园林铺装的生态型设计,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认的和谐共生,最终实现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人们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关键词: 园路 铺装 生态因素 生态性设计
由于城市中的建筑、广场、道路等大面积增加,绿地、水体、土壤面积相应减少,城市气候发生变化,土地条件也随之改变。地面的透水性、渗透性等能力相应减弱,城区热岛效应、干热效应、雨岛效应逐步显露。城市排水系统负担过重,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失调,资源浪费、植物和土壤等微生物的生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园路铺装设计作为环境、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的不合理,材料选择不规范不合理是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因素。
园路铺装的生态性设计,旨在秉承生态设计思维,通过设计的手法使生产与消耗对环境影响最小,是对人类生活环境的设计、营造、使用、回收处理过程的全面调控,即在设计、制造阶段充分考虑并避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使用阶段能为人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保证,回收处理后对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
提倡园路的生态性设计,可以改善环境状况,防止生态恶化。它的最终目标是尽量地减少对环境影响,改善生态环境。园路铺装的生态性设计符合当今自然、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非常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一.园路铺装生态设计要素
一直以来,铺装设计更倾向于注重功能性、艺术性,而忽视了其生态性。生态设计起源于1866年德国科学家赫克尔提出的“生态学”一词。与生态相关的发展引起了众多不同学科学者的兴趣,并针对赫克尔定义的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外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这一概念进行多方面的研究。之后,生态系统、生态设计、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等概念被一一提出。本文从园路铺装的生态性视角出发 ,秉承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理念,总结归纳园路铺装需要考虑的生态因素和设计要素。
相关期刊推荐:《现代园艺》,是江西省唯一的园艺实用科技期刊,创刊于1978年。主要以传播先进实用的果树、蔬菜、花卉、西甜瓜等良种良法为主。始终贯彻“推广普及先进实用的田间载培技术”为宗旨,以其学术的权威权,时效性和一贯取信于民、讲求实效的作风在国内园艺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本刊向读者报道推介江西省内外良种良法、科技动态,为各地园艺工作服务。
生态设计的界定,即从生产到使用再到回收处理全过程,综合考虑各种空间环境中的铺装设计,涉及的生态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点:
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
对微环境的影响,包括气候及人、植物、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等方面;
(3)环境的污染;
(4)资源的可持续和循环利用。
1. 资源、能源因素
从资源、能源的生态因素角度出发,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少用天然木材、金属等不可再生资源。人工材料的制造过程尽量选择节能环保的方式, 就是所谓的“低碳经济”。人们评价一种材料的优劣,审美标准不在局限于形式美学和基本功能舒适的基础要求,还要符合生态美学的高度。
2.人的舒适性,兼顾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
人的舒适性满足固然重要,但各种生物和谐共生,才能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发展。若选择硬质铺装材料,其缺乏透水性和透气性,雨水不能渗入地下,致使土壤涵养水分减少,地表植物根系缺水而难以正常生长,进而影响由这些动植物组成的地面生态系统和生物活动。大雨过后常常会看到蚯蚓在硬质铺路上惨死的情景,场面触目惊心。提高地表的透气、透水性,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表生态平衡,可以有效地保护透水性铺装地面以下的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空间。
3. 空气、环境因素
从空气环境的生态因素角度,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避免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排放较多温室气体的材料,甚至不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这样会造成空气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比如粘土砖,不仅原料上需要消耗土壤,在烧制的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燃烧过程中还排放许多温室气体,最后还会制造大量废弃物。
4.水环境因素
从水环境的生态因素角度,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采用透水性铺装。透水性铺装,雨水迅速渗入地表,还原成地下水,使地下水资源得到及时补充。同时雨水渗入地表,减少路面积水,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减少对自然水体的污染。
5. 热环境因素
从热环境的生态因素角度,在材料上选择透气透水材料,加大绿化的有效配置等措施。透水性铺装材料具有较大的孔隙率,下垫层土壤中丰富的毛细水,可以通过自然蒸发作用,降低铺装表面的温度,进而缓解城市热岛现象;同时,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也有利于缓解城市汗热现象。
二.园路铺装生态性设计方法
1.材料选择的方法与原则
生态性和经济性密不可分,在材料的选择上遵循以下原则:
(1) 因地制宜原则——根据所在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城市环境现状,尽可能利用经济环保的当地原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2)使用生态环保材料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材质,如秸秆等压制而成的复合木。
(3)广泛应用节能环保材料,确保在生产、使用、回收全过程中,节约能源、有利于生态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2.技术选择的方法与原则
(1)因地制宜选择铺装技术,地面铺装的孔隙率及其下垫层透水体系要符合当地水文气候条件及植被特点。
(2)关注铺装生态性设计。铺装工艺采用利于保水、透气、防热等技术。
(3)尽量保留原有植被,尽量减少对地表的破坏,维持其原来的生态平衡。
3.形式选择的方法与原则
(1)遵循整体优化原则——结合城市绿化配置、水体布局与地面铺装透水性改造进行优化整合,围绕城市生态环境整体,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将绿化配置、水体布局与地面铺装等要素的综合环境效应,发挥最佳的生态环境的功能和作用。
(2)环境适应性原则——在色彩、材质、形式的配置上,尽量满足人的舒适性和合理指示、向导性,以及积极的心理引导性。铺地的质感、形式和颜色与主要的气候条件相匹配,可以有效减少或集中热量或眩光。
三.结语
国家在不断推进城镇化,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在不断开发,自然环境在改变,土地、草地、森林在减少,高楼在增加。自然环境的改变,把人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都隔绝在外。人类的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园路铺装的生态化设计,应该坚持从营造、使用、废物回收,等全过程去考虑,并把生态性上升到美学的高度去贯彻。使用环保材料,采用环保技术,使用生态型设计,实现人与自认的和谐共生,实现良性循化,实现可持续发展。——论文作者:易晓洁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nye/18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