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研究不同拌种剂对水稻田间病害防治效果,选用4种拌种剂,以清水拌种为对照,研究水稻发芽情况及水稻立枯病、恶苗病和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拌种剂均能够提高水稻发芽率,但是降低了发芽势和发芽指数,4种拌种剂对水稻立枯病、恶苗病和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46g/L吡虫啉·戊唑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最好,对三种病害的防效分别达到80.96%、76.47%和76.56%,拌种剂处理的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因此,拌种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立枯病、恶苗病和纹枯病,提高水稻产量。
关键词:拌种剂;水稻;病害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全球约有50%以上的人以大米为主食[1]。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2018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3 074.72万hm2 ,稻谷总产量21 212.9万t,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2]。然而,近年来,由于长期连作和不合理的施肥、管理和耕作措施,导致水稻病虫害发生加剧,产量和品质下降[3]。为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除了品种的选育、生长期间的防治,在播种前对水稻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是减少水稻病虫害、提高产量最为有效的方法[4],种子包衣是以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成膜剂及其他功能性助剂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农药剂型[5],通过合理搭配使用拌种剂,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病害和虫害,还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因此在水稻生产中被广泛应用[6]。江曲等[7]研究指出,用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FS进行水稻拌种,对水稻稻蓟马、恶苗病的防效均可达91%以上。饶镭等[8]研究表明,11%精甲·咯·嘧菌FSC包衣处理后,可有效防治水稻立枯病和恶苗病。杨立帆等[9]研究表明,采用种衣剂拌种能增加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进而增加有效穗数,提高水稻产量。尽管水稻种衣剂在生产上运用较多,但是地区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本文通过室内发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水稻种子萌发和田间病害防治效果分析,以揭示种衣剂对水稻种子萌发以及病虫害防治效果影响,为合理、高效地在生产中应用种衣剂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选用两优5号,试验药剂采用12%噻·咯菌腈·苯醚悬浮种衣剂,由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由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246g/L吡虫啉·戊唑悬浮种衣剂,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17%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由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清水拌种为对照(CK),试验设置4个包衣剂处理,分别为12%噻·咯菌腈·苯醚悬浮种衣剂(N1),62.5%精甲·咯菌腈悬浮种衣剂(N2),246g/L吡虫啉·戊唑悬浮种衣剂(N3),17%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N4),选择颗粒饱满、色泽正常、整齐一致的水稻种子进行拌种,拌完种后在阴凉干燥处晾干。将拌好的水稻种子在人工培养室内进行发芽试验,室内每天12h光照,12h暗处理培养,昼夜温度为 25℃和22℃,相对湿度为50%。试验期间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同时进行田间试验,整地时施入复合肥(N、P、K 含量为12%-6%-7%)50kg作底肥,播种量为1.35kg/667m2 ,播后第 3d 用扫弗特60ml兑水 40kg均匀喷雾防除杂草,在水稻二叶一心时追施尿素 6kg/667m2 ,氯化钾6kg/667m2 。每小区长6m,宽 5m,小区面积30m2 ,田间管理同当地高产水平。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的测定
室内试验以芽长2mm为发芽标准,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
发芽势=第四天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 ×100%;
发芽率=全部发芽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 ×100%;
种子发芽指数(GI)=Σ(Gt/Dt)(Gt为在t日的发芽种子数,Dt为发芽天数)。
1.3.2 病害调查
于秧苗发病高峰期调查立枯病,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并计算防效;在秧苗大田抽穗前调查恶苗病病株率。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 100 株的病株率。
病株率=病苗株数/调查总苗株数×100%
防效=(空白对照区病株率-处理区病株率)/空白对照区病株率×100%
采用5点取样法进行水稻纹枯病药效调查,每点固定调查相连的10穴水稻植株,调查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
纹枯病分级标准: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张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 1 叶片);3级,第3张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2张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病情指数= [Σ(各级病叶数×相对病级值)/ (调查总叶片数×9)]×100
防治效果=[1-(对照药前病情指数×药剂处理药后病情指数)/(对照药后病情指数×药剂处理药前病情指数)]×100
1.3.3 水稻产量的测定
在收获期进行测产,调查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等。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10和SPSS 24.0进行数据整理、分析,Duncan's法进行显著性检验;采用Excel 2010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拌种剂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是反映种子萌发状况的重要指标。由表1可知,各处理发芽率除了N1处理和CK没有显著差异以外,其他处理均显著高于CK,N2、N3和N4处理分别比CK高出4.28%、 5.32%和4.27%,包衣剂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各处理种子发芽势均显著低于CK,表现为CK>N4>N1> N2>N3;N1处理发芽指数显著低于CK,其他处理和 CK没有显著差异。
由表2可知,拌种剂对水稻立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拌种处理的水稻立枯病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CK,N1、N2、N3和N4处理病情指数分别比CK低 34.33%、40.78%、76.04%和56.45%,N1和N2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四种拌种剂对水稻立枯病防效表现为N3>N4>N2>N1,处理间差异均显著。
由表3可知,拌种剂对水稻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拌种处理的水稻病株率均显著低于 CK,N1、N2、N3和N4处理病情指数分别比CK低 50.00%、57.14%、75.00%和69.64%;四种拌种剂对水稻恶苗病防效表现为N3>N4>N2>N1。
2.4 拌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
由表4可知,拌种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拌种处理的水稻纹枯病0级病株数均高于 CK,且拌种处理的1级和3级病级株数均低于CK,除了CK,拌种处理均没有5级病株,且各处理的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CK,N1、N2、N3和N4处理病情指数分别比CK低34.62%、42.54%、63.11%和47.14%,N1 和N2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四种拌种剂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表现为N3>N4>N2>N1,防效处理间差异均显著。
2.5 拌种剂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由表5可知,拌种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除了N4处理和CK没有显著差异,其他处理均显著高于CK,N1、N2和N3处理分别比CK 高出7.30%、8.51%和9.44%;各处理穗粒数均显著高于CK,表现为N3>N2>N1>N4>CK,N3处理的穗粒数最多;拌种剂处理的千粒重均显著高于CK,表现为N3>N4>N2>N1>CK,N3处理的千粒重最大;拌种剂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CK,N1、N2、N3 和N4处理分别比CK高出3.77%、9.36%、14.63%和 11.72%。
3 讨论
种衣剂处理后种子正常萌发是植株生长的保障,其中种衣剂的成分、剂型和剂量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关键[10]。部分研究表明,种子包衣剂能够影响种子发芽,谭放军等[11]研究表明,使用包衣剂处理种子,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种子活力。李进等[12]研究表明,29%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种衣剂处理的棉花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长显著提高。杜玉宁等[13]研究表明,中国农大1号种衣剂和25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能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本研究结果表明,4种拌种剂均能够提高水稻发芽率,但是降低了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说明种衣剂处理后的种子发芽时间推迟,和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可能由于包衣药剂中使用了黏着剂导致包衣种子发芽势降低的现象。
水稻病害不仅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还会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使用拌种剂能够对水稻病害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14],陈强建[15]研究表明,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与60%高巧悬浮种衣剂能够有效防治小麦散黑穗病、纹枯病、全蚀病和根腐病等病害。关学文等[16]研究表明,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在 500-667ml拌100kg种子的剂量下进行水稻种子包衣,能够有效防治水稻恶苗病。夏艳涛等[17]研究表明, 3%咪·噁种衣剂处理及对照均没有发生立枯病,对恶苗病的防效为75%。本研究表明,4种拌种剂对水稻立枯病、恶苗病和纹枯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46g/L吡虫啉·戊唑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最好,对三种病害的防效分别达到80.96%、76.47%和76.56%,主要是使用种子包衣剂后在种子表面形成包膜,有效阻止病原菌的侵染,从而降低病害发生,提高水稻产量。因此,拌种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立枯病、恶苗病和纹枯病,提高水稻产量。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4种拌种剂均能够提高水稻发芽率,有效防治水稻立枯病、恶苗病和纹枯病,降低病害发生,提高水稻产量。246g/L吡虫啉·戊唑悬浮种衣剂防治效果最好,水稻产量最高,可用于水稻生产。——论文作者:曾 旭
参考文献
[1] 徐国伟,王贺正,翟志华,等.不同水氮耦合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10):132-141.
[2] 侯云鹏,韩立国,孔丽丽,等.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的养分吸收、转运及土壤氮素平衡[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4):836-845.
[3] 李文军,彭保发,杨奇勇.长期施肥对洞庭湖双季稻区水稻土有机碳、氮积累及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3):488-500.
[4] 陈海飞,冯洋,蔡红梅,等.氮肥与移栽密度互作对低产田水稻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6):1319-1328.
[5] 姜海平,郭荣,朱凤,等.24.1%肟菌·异噻胺悬浮种衣剂对稻瘟病的防病增产效果[J].中国农技推广, 2021,37(3):79-81.
[6] 李进,张军高,刘鹏飞,等.4种种衣剂防治棉花苗期主要病虫害效果及经济效益比较[J].植物保护, 2021,47(1):241-247+252.
[7] 江曲,王可,潘求一,等.20%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悬浮种衣剂(FS)对水稻稻蓟马和恶苗病的防 治 效 果[J].安 徽 农 业 科 学,2021,49(4): 134-135+162.
[8] 饶镭,邱蝶,李保同.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防治水稻立枯病和恶苗病效果研究[J].植物保护, 2020,46(6):254-258.
[9] 杨立帆,熊昭娣,许泽华,等.不同种衣剂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初报[J]. 上海农业科技,2019(3):129-130.
[10] 沈煜洋,白微微,张航,等.种衣剂减量施用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8): 80-83.
[11] 谭放军,吴声海,李细高,等.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在辣椒种子上的应用效果[J].辣椒杂志,2020,18 (3):10-13.
[12] 李进,张军高,刘鹏飞,等.4种种衣剂防治棉花苗期主要病虫害效果及经济效益比较[J].植物保护, 2021,47(1):241-247+252.
[13] 杜玉宁,邢敏,陈杭,等.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18,37(10): 75-7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nye/2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