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实验以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蛇床子粗提物对苹果轮腐烂病菌和纹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在91%和57%以上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梨黑星病菌和桃穿孔病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关 键 词:中草药提取物;果树病原菌;抑制作用
随着化学农药使用出现的种种弊端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规模的扩大植物源农药作为生物合理性农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植物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天然宝库其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超过40万种[2]目前人们已经从植物、微生物中提取到多类抗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杀虫、除草的活性物质[3-5]。从植物中探寻新的活性先导化合物或新的农药靶标通过类推合成或生物合理设计新利用的开发已成为当今农药化学和农药毒理学研究的热点[36-7]。冯俊涛等对56种植物的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的筛选试验[8]。但利用中草药植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苹果树皮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梨黑星病菌和桃穿孔病菌的抑菌效果研究较少。由于这几种病菌难以根治长期以来一直是果农们头疼的一个问题。笔者使用4种中草药植物对5种果树病原真菌进行抑菌效果实验旨在为研制高效低毒的新型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供试样品实验供试中草药有苦参( Sophora f lavescensait)、百部( Stemona japonica)、黄(2)供试菌种苹果斑点落叶病菌( A rternaria artenata f∙sp∙mali)、苹果树皮腐烂病菌( V 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梨黑星病菌( V enturia pirina Aderh)、桃穿孔病菌(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Pruni (Smith)。以上菌种由北京农学院植物病理实验室提供。培养基采用马铃薯琼脂(PDA)培养基
1∙2 实验方法
(1)中草药植物的粉碎和提取 参考吴新安〔9〕等人方法进行。(2)测定方法。将膏状粗提物用水稀释成每毫升含生药1g 的母液吸取一定量融化的培养基移至培养皿中使母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把菌块接到已凝固的培养基中心置于28℃人工气候箱内培养。以无菌水作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在培养2d 后测量菌落直径并记录数据。(3)数据处理方法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
2 结 果
2∙1 中草药植物粗提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抑制作用 由表1可知苦参、百部、黄柏丝、蛇床子4种中草药粗提物在第2天里抑菌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第3天和第4天它们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实验得知4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均表现出抑菌活性其中蛇床子粗提物对该菌的抑菌效果较高。在48h 内蛇床子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抑制率为43∙7% 。
2∙2 中草药用植物对苹果树皮腐烂病菌抑制作用 由表2可知四种中草药粗提物在第2天里除百部和苦参以外其他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第3天和第4天它们之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各种中草药粗提物对苹果树皮腐烂病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作用∙第3天蛇床子对苹果树皮腐烂病菌的抗菌活性达到了91∙0% 。
2∙3 4种中草药植物对苹果轮纹病菌抑制作用 由表3可知4种中草药粗提物在第2天里抑菌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第3天和第4天它们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说明百部和蛇床子粗提物对苹果轮纹病菌有抑制作用其中蛇床子对该菌的抑菌作用较好抑制率达到57%。
2∙4 中草药植物对苹果轮纹病菌抑菌活性 由表4可知4种中草药粗提物在第2天里抑菌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第3天和第4天它们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4种中草药粗提物对梨黑星病菌的抑菌活性其中蛇床子对梨黑星病菌的抗菌活性比苦参、百部、黄柏丝要高在2d 内达到了40∙3%苦参、黄柏丝对梨黑星病菌的抑菌作用相似。
2∙5 中草药植物对桃穿孔病菌抑制作用 由表5可知4种中草药粗提物在第2天里抑菌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在第3天和第4天存在极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4种中草药粗提物对桃穿孔病菌都有抑菌作用其中蛇床子对该菌抑制效果较高。
相关知识推荐:MDPI旗下农业期刊有哪些
3 讨 论
目前发现有杀菌活性的植物约有1400余种其中含有许多对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活性物质如苜蓿根含有苜蓿酸及其几种相应的苷具有杀真菌活性而苜蓿的粗粉可防治鳄梨根腐病〔10〕。笔者研究的苦参、百部、黄柏丝、蛇床子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苹果树皮腐烂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梨黑星病菌、桃穿孔病菌的菌丝生长有不同的影响有的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其中蛇床子和百部等中草药对果树病原菌的抑菌作用较高其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论文作者:王进忠李海玉王大鹏杨宝东孙淑玲刘素花
参考文献:
[1] 王进忠孙淑玲苏红田∙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15(2):72-75
[2] Swain T∙Secondary compounds as protective agents∙Ann Rev Plant Physiol1977(28):479-501
[3] 刘长令∙用于植物保护中天然产物∙农药译丛199517(3):15-20
[4] 侯玉霞李重九马立新等∙中草药中抗植物病毒 T MV 活性物质 PZ1作用机理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1):21-24
[5] 王利国马 祁∙天然产物对植物病毒的抑制作用∙中国生物防治200016(3):127-130
[6] 徐苏酩∙天然产物源农药和农药先导物∙农药译丛199416(2):18-24
[7] John B∙PillmoorKenneth Wright and Adrian Sterry∙Natural products as a source of agrochemicals and leads for chemical synthsis∙Pestic Sci1993(39):131-140
[8] 冯俊涛石永强张 兴∙56种植物抑菌活性筛选实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2):65-68
[9] 吴新安花日茂岳永德朱有才∙植物源抗菌杀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3):245-249
[10] 张一宾∙来自植物的农药和作为农药的植物∙江苏化工200129(2):40-45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nye/21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