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以河南文化软实力建设为背景,从河南话这个文化要素的视角进行切入,梳理河南话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运用现状,分析其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从而提出推热河南话的对策及建议。接下来小编简单介绍一篇优秀河南文化论文。
一、河南话在当代影视作品
中运用的现状方言很早就在我国的影视剧中使用了,早期的香港电影大多使用粤语。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文化的多元需求增多,方言开始在影视剧中出现,到20世纪九十年代,方言在影视作品中的使用就比较频繁了[1]。当代影视作品使用河南话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故事本身发生在河南,主要人物都是河南人,如电影《一九四二》《孔雀》《不是闹着玩的》《鸡犬不宁》《我不是王毛》等。(2)故事中人物设定为河南人,比如《手机》中的主角严守一、他的大哥黑砖头严守礼和邻居牛三斤等人。(3)演员为河南人或带有河南属性。电影《我叫刘跃进》主演李易祥是科班出身的河南演员,他所塑造的经典人物形象均使用河南方言,如刘跃进、电影《盲井》中的宋金明。河北邢台籍演员王宝强有在少林寺学武的经历,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对白也采用河南方言[2],电影《分手大师》中成功学大师的扮演者梁超是河南人,片中对白采用了河南话。
二、河南方言在当代影视剧中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河南话易懂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通行于河南大部分地区的中原官话,是北方主要语言之一,而历史上洛阳话曾长期担任“国语”的角色,是古代的“标准普通话”,历史因素和河南话本身所具有的发音接近现代普通话的特点,使其具有通俗易懂的特色。俞白眉曾说:“中国有两种方言的幽默感和通行度是最好的,东北话和河南话,全国人民都能听懂的只有这两种方言,河南话是一种无障碍的喜剧语言。”他还说:“我觉得河南必须得出喜剧明星,这么一个富有幽默感的大省已经很久不出喜剧明星了。”陈道明评价黑砖头的扮演者范明说:“这是你的一个新起点。”[3]2.河南话亲切、有幽默感河南话中独有的“俺”“恁(nēn,你、你们的意思)”“恁(nèn,程度副词,这么、那么、很的意思)”“嘞”以及常用语“中”“弄啥嘞”等有浓浓的方言特色,比较亲切并且带有幽默感。河南话亲切质朴、幽默逗趣的特点非常适合用来塑造人物,比如电视剧《士兵突袭》里的许三多,河南话的质朴和逗趣非常适合许三多木讷笨拙、憨厚实诚而又执拗执着的人物设定,在许三多身上,河南话对他来说再合适不过了,换作其他方言都达不到现在的效果。3.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并且反响不错以河南话作为对白的当代影视作品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从2003年电影《手机》和《盲井》取得良好的反响以来,河南话对白就时常出现在荧屏上。这其中除了河南本地制作之外,也不乏大腕制作的优秀作品。在当代影视制作中,河南话已经显现了自身的优势、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二)劣势
1.缺少专业团队、策划力不足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改革浪潮中,河南文化的对外宣传并没有抓住时代的机遇。相比较而言,河南缺少像东北赵家班及“刘老根大舞台”这样的文艺团队和宣传平台,缺少专业的方言创作团队,在宣传上策划力薄弱,未形成合力,未形成有意识用河南话进行创作的源动力,处于被动和散漫的状况,也未能系统地对支撑河南话的其他河南文化元素进行梳理和发掘。同时,对整个影视剧创作而言,河南话的推热缺少精品意识和独到的眼光。2.受制河南不良形象,处于宣传劣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河南在形象塑造上接连失利,制约了地方文化的彰显,在对外宣传中处于劣势。2017年1月29日北京台春晚上,郭冬临的小品《取钱》被指歧视河南人,小品的编剧魏新随后在微博上公开解释并道歉。类似情景并不少见,2007年电影《叶落归根》中,郭德纲扮演的劫匪操一口河南话而引发争议,被认为是对河南人的侮辱。纵观由河南话塑造的经典荧屏形象,人们也不难发现这种尴尬,里面鲜有高大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多或少都带着某种世俗的情味。《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质朴单纯,又多少透着一根筋式的简单,他不入流却又笨拙;《手机》中的严守一世故狡猾,他的大哥黑砖头严守礼有心计、爱赌博;《分手大师》中的成功学大师是个骗子,他的女朋友爱财如命。《盲井》中的宋金明则是个靠杀人赚钱的矿区“吸血鬼”。《我不是王毛》则把战争中人性的丑陋展露无遗。
三、借助河南话的传播来弘扬河南文化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借助河南话在影视作品中的传播来推广和弘扬河南文化、中原文化,让国人和世界更加了解河南、欣赏河南,还必须依靠河南自身和省外的文化政策优势、社会经济优势和传媒时代优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2016年1月至11月,文化及相关产业服务业收入同比增长15.5%。这说明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创业以及由其融合带动产生的各种新业态、新模式在“十三五”创下了良好的开局。外部方面,河南已经加入《晋陕豫中原文化发展战略联盟框架协议》,抓住了“一带一路”的文化发展契机,河南是文化大省,境内文化资源丰富,古丝绸之路起点又在河南,对河南来说是绝佳的文化向外发展的良机。社会经济方面,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设立、河南米字型高铁网络的建立、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商都的定位,都预示着河南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二)挑战
借助河南话传播中原文化、河南文化的困境主要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从外部来看,河南对外形象差、缺乏诚信、省外对河南的不认同和排斥、一些负面报道的影响,在一定时间内还会继续,河南形象的扭转和良好形象的树立仍需假以时日。从内部来看,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宣传水平和策划水平,河南对外宣传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口碑意识不足,人才和团队匮乏。就语言自身而言,在河南方言的开发中处理好雅与俗的问题,也是一项有难度的挑战。
四、对策及建议
推热当代影视作品中的河南话,并将它与河南其他文化元素相结合,不仅对繁荣河南文化、中原文化、改善河南形象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还将对影视制作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一)有意识地梳理开发
河南话古已有之,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河南话被赋予了本地特有的一些属性,经过长期积累而沉淀了特有的文化内涵。人们在影视剧中将河南话作为对白时,有意识地对河南话进行梳理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应当对河南方言词汇按照雅俗与否、对话中出现频率高低、接受度高低、通俗易懂与否的原则对河南方言进行梳理和总结,发掘出最适合当代影视作品使用的方言,进行详细的示例和说明,使影视人在使用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有目的地进行宣传
对河南话这一文化符号进行有目的地宣传和推广,以推动其迅速传播,提升传播效应和知名度,助其在文化消费主义的今天迅速圈粉儿。同时,应在宣传、推广与营销的力度广度、方式方法和人才队伍建设上做足功夫。可借助互联网平台和软件,综合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开展与影响力比较大的网络媒体合作开发视频、音频产品。目前国内比较受欢迎的网络平台和软件有腾讯旗下的QQ和微信、博客、微博,可开发受众喜闻乐见的小视频,传播速度快、效果好。在这方面,网络歌曲的创作已经走在了影视的前面,2013年师从李金斗的相生演员史不凡创作了河南方言歌曲《我不是恁哥》迅速蹿红,快速积累了百万点击量。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河南不乏优秀人才,但目前尚缺乏将优秀资源整合在一起来形成合力的组织或团体。例如,有前文所提到的作家刘震云、李群杰、王子群等一批有河南归属感的作家群体;有李易祥、小香玉、岳云鹏、梁超、范军等不忘家乡话的演员群体;有李海江、李群杰等编剧群体,等等。当然,我们的视野决不能仅仅局限在省内,应多方开展深度合作和交流。
(三)树立精品意识
最后,要打破孤立看待河南话的思路,对河南文化、中原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建立河南话与河南其他文化形态、社会风俗、经济发展等相互关联和互为支撑的体系,进而牢固树立做当代影视精品之作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婕.河南本土方言电影的发展现状[J].文史艺术,2013,(3):60.
[2]王峰,宋懿帆.河南话的幽默感强[N].大河报,2014-07-02.
阅读期刊:书法赏评
《书法赏评》继承:《篆刻》,创刊于1987年,是黑龙江书法活动中心主办。书法刊物。继承和繁荣我国的书法艺术事业,丰富人们的生活,为培养人才、发现人才而努力。《书法赏评》是国内外发行的书法专业性杂志,是以学术研究为主旨,为书法专业工作者及书法爱好者服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wyi/13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