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文史艺术》场景:一个传播学概念的界定——兼论与情境的比较

场景:一个传播学概念的界定——兼论与情境的比较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文史艺术 点击:次 时间:2022-03-28 08:44

  摘要 场景作为专有名词引入传播学要归功于美国人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场景的引入极大丰富和扩展了传播研究的角度和视野,但也由于未能明确给予界定而引发不小的混乱。具体表现为:场景在何种意义上的使用?因场景在引入传播领域之前,已经被作为场所、地方、情景等的替代词广泛使用,要分清此场景非彼场景;场景与情境的关系为何?到底是场景包括情境,还是情境包括场景?两者的异同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场景英文翻译中situation、scene、context的混用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场景概念的界定不清晰,场景与情境的关系没理顺。文章认为,作为传播学专用概念的场景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产物,场景与早期传播学的情境论一脉相承,情境包括场景,但同中有异,两者的外延大小不同、研究视角不同、传播方式不同。

场景:一个传播学概念的界定——兼论与情境的比较

  关键词 场景;情境;context;situation

  一、引言

  暨研究现状分析 “场景”,作为一个专用名词进入传播学领域,要归功于美国人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他们认为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五大技术促成了场景时代的到来。“场景”一词自引入传播领域以来,一直热度不减,对其的研究也成为热点。但是,众多的研究文献中鲜有对场景作为传播学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以至于出现诸多混用、误用的现象,首先是场景与传统的情境论混用。如有的论文中情境、场景同时出现,情境和场景无区别的运用。有的论文把场景作为通用的称谓,场景可涵盖或代替情境。其次,因场景在引入传播领域之前,已经被作为场所、地方、情景等的替代词广泛使用,此“场景”非彼“场景”,要分清场景在何种意义上的使用。最后,场景、情境的英文翻译存在分歧,经常混用。对此,笔者认为,首先最重要的是对场景作为一个传播学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分析其内涵、本质、特点。接着,追本溯源,从情景论的发生发展中,探究其与场景的异同。最后,分析和确定场景对应的英文,从中英文词汇的含义及使用惯习方面辨析situation、scene、context的用法。关于场景概念不清的情形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场景与情境具体应用中的分歧

  1.情境包括场景,两者并用。众所周知,早期传播学者戈夫曼和梅洛维茨提出了媒介情境论,如《媒介情境论:梅洛维茨传播思想再研究》(何梦祎,2015 ),《戈夫曼与梅洛维茨“情境论”比较》(车森洁,2011),《媒介情境、社会传统与社交媒体集合行为》(王贵斌、斯蒂芬.麦克道威尔,2013),《沉默 的 情 境 社 会 学 阐 释》(王 晴 锋,2015)等 文 中都用的“情境”二字,不仅如此,国内不少学者的专著如张咏华的《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胡翼青《再度发言:论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也都将梅罗维茨的“situation”译为“情境”。由此可见,把梅罗维茨的理论称为情境论是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用法,而且认为情境是比场景更为广泛的一个概念,情境具有“完整性”和“同一性”。[1] 在整理有关研究梅洛维茨媒介理论的文献中,大量存在情境、场景并用的现象,如“梅洛维茨的媒介情境论”和“戈夫曼和梅罗维茨提出的媒介场景”及“新媒介—新场景—新行为”。[2]

  2.场景包括情境,场景作为统称可代替情境使用。与上文提到的观点情境包括场景不同,彭兰认为场景包括情境。 “广义的场景可以包含情境,场景一词可同时涵盖基于空间和基于行为与心理的环境氛围。” [3]彭兰作为国内较早研究场景传播的专家,明确指出了场景包括情境。可能受到彭兰观点的影响,国内一些学者认为既然场景包括情境,场景便可以代替情境,作为一个统称。以下诸篇论文便出现这一情形。

  孙玮《微信:中国人的“在世存有”》一文中,场景是包括情境的通称,不仅把戈夫曼和梅洛维茨的理论称为“场景论”,还把移动互联时代的微信称为场景,同时指出不同时期场景内涵的差别。文中写到“梅洛维茨称,他在《消失的地域》里采用的是和戈夫曼一样的‘场景’方法,但他与戈夫曼的不同,是打破大多数那个时代的社会学家对于‘场景’的看法” [4],而移动场景与戈夫曼和梅洛维茨的场景又有不同。高丽华、吕清远《数字场景时代的匹配营销策略探析》一文中,把戈夫曼和梅洛维茨的理论称为“场景主义”,而把移动互联时代的场景称为“数字场景时代”,“场景主义的学术观点及其论述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得到印证,数字场景体现了媒介融合加速、场景区隔模糊、媒介情境更真实的特征”。[5]谭雪芳《弹幕、场景和社会角色的改变》一文中,一方面指出场景包括情境可通用,另一方面也指出两者的不同,两者虽都指信息环境,但梅罗维茨的 “场景” 更多指向媒介本身,而移动互联时代当下的“场景”更 多 指 向 媒 介 内 容。[6]此 外,宋 树 萍《手 机 APP与现实生活场景化》(2017)、马宁《移动互联网络的场景构建与传播模式变迁》(2016)、冯哲辉《电视场景化传播的生态变革与文化变迁》(2017年)等文中的场景也都是通用称谓,包括情境,同时又指出不同时期的场景内涵存在差异。

  (二)场景出现时间的界定分歧

  需要说明的是,在场景通用的情况下,不存在出现时间的分歧。此分歧适用于场景不通用的情形。

  1.场景仅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产物。此场景多与移动互联网以及一些新媒体技术关联使用,如:《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场景理论:开启移动传播的新思维》、《移动图书馆场景化信息接受畅融合研究》、《移动互联时代广播收听场景的嬗变》、《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场景化资源推荐服务:要素、模型和技术》、《“场景+任务”:场景化传播时代新闻出版业营销理念变革》、《移动互联时代:场景的凸显及其价值分析》、《场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生力量—场景传播的符号学解读》、《新媒体时代的图书馆场景构建策略》、《移动互联网时代地铁媒体的场景化》等①文中,一致认为场景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产物。

  2.场景是互联网web1.0时代的产物。一些文章把场景界定为互联网web1.0时代的产物。如严小芳认为场景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丰富起来的,场景分为三个阶段,web1.0、2.0、3.0。[7]

  (三)场景英文翻译中的分歧

  目前场景的英文翻译有三种即context、situation和scene。场景英文使用scene如《移动互联时代:场景的凸显及其价值分析》、《小程序与轻应用:基于场景的社会嵌入与群体互动》、《场景理论下社会化阅读用户阅读行为培养路径分析》、《手机APP与现实生活场景化》等;场景英文使用 context的如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合著的《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龚捷《场景时代移动阅读新需求与移动出版发展路径》;谭雪芳《弹幕、场景和社会角色的改变》一文 ,场景虽通用,但英文翻译不同,对梅洛维茨的场景用situation,而移动互联时代的场景用context。

  二,场景概念的解读

  针对以上场景应用中的问题,有必要从场景引进的源头及学者们的解读中给予场景一个明确的界定。

  (一) “场景”首次引入

  把“场景”一词作为重要的概念和因素引入传播学始于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2014 年二人合著的《Age of Context:Mobile,Sensors,Data and the Future of Privacy》中,首次提到场景context。他们认为场景时代的到来依托五大技术的支撑即“场景五力”,分别是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8]场景传播实质上就是特定情境下的个性化传播和精准服务。他们的贡献主要有二:一是指出了“场景”时代的到来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场景五力”;二是指出“场景”传播的目的是不同情景下信息和服务的配适。但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其一重在介绍场景感知实际运用案例,在理论上的阐释很少;其二受限于当时技术的发展现状,仅关注到场景五大技术支撑,未能用发展的眼光更多关注物联网、泛在技术以及VR技术等。

  (二)国内诸学者对场景的关注和解读

  自斯考伯和伊斯雷尔将“场景”引入传播学中,“场景”这一概念也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和解读。以下逐一进行总结阐释:

  1.彭兰对场景的解读—“四要素”。国内对“场景“的研究,较早关注的是彭兰。彭兰在《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中,认为“场景”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产物,与PC时代不同,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的感知和信息的适配。[9]提到场景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以及场景的本质。这些观点基本上与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的观点相同。区别仅在于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具体指出五种技术支撑,彭兰仅提到场景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产物。彭兰对“场景”的贡献表现在对场景的概念及构成做出了初步的分析:一是认为“场景”一词应同时涵盖基于空间和基于行为与心理的环境氛围,场景包括情境;二是总结出构成场景的四个要素即空间与环境、用户实时状态、用户生活惯习以及社交氛围。

  2.胡正荣对场景的解读—“三要素”。胡正荣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关键与路径》中指出,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在特定时间、空间、情境、场合和需要中实现和完成的,而围绕个体存在的这一切就是场景。胡正荣对场景的贡献有二:一方面,指出了场景传播的本质就是对特定场景中用户需要的洞察及满足,这与之前的观点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指出探求场景传播的思路,需要以用户为中心(UC),位置为基准(LBS),服务为增值价值(VA)[10],指出三要素的重要性。

  3.郜书锴对场景的解读—软要素。郜书锴在《场景理论的内容框架与困境对策》中对场景概念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场景最初是影视用语,包括软硬两方面的要素。硬要素包括场所和景物,软要素包括空间和氛围,软硬要素缺一不可。传播学意义上的场景的涵义正来源于此,“场景指的人与周围景物的关系总和”,与影视注重硬要素相比,传播学注重软要素。[11]

  4.喻国明对场景的解读 —模式、分类、本质、技术发展。喻国明对场景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移动互联时代:场景的凸显及其价值分析》一文中。首先是构建起场景分析模型,对场景的生成要素和影响场景的要素都作了具体的分析;其次是从界面形式和功能的角度对场景进行了分类;再者对场景的本质进行了深入探究,之前学者对场景作用和本质的把握仅停留在能满足人们不同情景下信息和服务的适配,喻国明则指出,场景更重要的作用表现在重构社会关系,开启新型关系赋权模式;最后,喻国明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待场景,没有停留在目前技术发展的“场景五力” 上,而是谈及未来VR、AR、AI等技术。

  (三)本研究对场景的界定及对第一种分歧的解读

  1.本研究对场景的界定。综上,总结前面学者对场景的阐释结合自己对场景的理解,场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场景与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产物。这明确界定了场景出现的时间,场景出现于有了“场景五力”的移动互联时代,而非互联网初期的web1.0。但是从技术角度而言,应 以 发 展 的 眼 光 看 待 场 景,不 应 局 限 于 当 前 的 “场景五力”,这五种技术仅仅是出现场景及场景传播的一种基础设施,未来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如VR、AR、AI等,会出现基于新的媒介形态的场景。

  (2)场景两阶段发展。场景由于与技术密不可分的关系,场景一词更多体现为动态的而非静态,场景传播呈现阶段性发展的面貌,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着重“场”,即主要是在大众传播同质化信息的基础上解决人们不同情景下的个性化、精准信息和服务的适配。这也是一些论文中把场景传播当作精准传播升级版的原因。目前的技术发展正处于这一阶段,典型的场景技术是微信。第二阶段着重于“景”,在解决人们不同情景下个性化信息和服务的适配之后,场景技术将在“景观化”呈现和沉浸式体验方面迈进,典型的场景技术是VR技术。两个阶段的关系不是截然区别的,第一阶段中也有景观化和沉浸式的体验,第二阶段中也包含个性化信息的适配,只是每一阶段的着重点不同而已,同时也是技术发展的使然。

  就目前的技术发展来讲,偏向“场”,场景传播首先是基于位置的服务,即是“以用户为中心(UC),位置为基准(LBS),服务为增值价值(VA)” [12]的传播。正如喻国明所言“强调媒介更好地与在地环境特征相结合,最大程度地提升受众的媒介需求,通过媒介接触满足受众的心理预期”[13]。

  (3)场景与用户的“上下文”(context)关系对应。正如彭兰所言,对移动场景的分析和应用应该关注三个阶段,除了“此时此地”外,还应关注“此前彼处”和“此后彼处”,[14]时空前后的延伸体现着场景满足与用户行动上下文的密切关系。即为了满足用户当下场景的需求和及时准确的预测用户的未来需求,都应对用户平时的生活习惯、社交圈子、行动轨迹等有所掌握,这即彭兰提到的场景四要素及喻国明提到的场景的生成要素和影响要素。而对这些情况的掌握只有出现了大数据、LBS、传感器才会成为可能。因而,场景不是单纯的空间概念,其英文(context)比较精准的体现了其涵义,围绕个人存在的上下文关系,才是个人所处的场景,场景的英文即context。

  (4)场景的分类和本质的分析。喻国明对场景的分类很有开创和启发性。可从界面形式和功能两方面对场景进行分类,从界面可分为现实性场景、虚拟性场景、现实增强性场景;从功能可分为实用性功能场景和社会性功能场景。关于场景的本质可总结为两方面,从小处看,是精准传播的升级版,能满足人们不同情景下信息和服务的适配;从大处着眼,场景是重构社会关系,开启新型关系赋权的重要力量。

  2.对第一种分歧的解读。在对场景概念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回过头来分析场景、情境误用的第一种情况即情境包含场景,两者并用。可以发现,在分析梅洛维茨情境论的文献或者移动互联时代之前的传播文献中所使用的场景,并非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意义上的场景,因为场景作为一个传播学专有概念是场景五力作用下的移动互联时代的产物。这一时期场景的含义有二:一是场景是与地方及场所含义相近的用法。用《媒介情境论视角下电视真人秀“纪录片化”研究》一文举例,此文运用梅洛维茨的媒介情境论,里面谈到的场景与地方、场所含义相似, “在汽车或任务场景内”,“明星父子生活的场景由城市变为农村” [15]等。再如提到梅洛维茨的情境理论时用情境二字,具体阐释时用“新媒介— 新场景—新行为”,此场景含义也等同于地方、场所;二是场景与情境含义相同。一些论文将戈夫曼和梅洛维茨的情境论称为“场景论”,此场景指的是和情境含义相同的意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主要与英文翻译有关。在梅洛维茨的英文著作《No sense of place: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中,situation可以译为情境,也可译为场景,只不过从中文使用习惯来说,大众较多使用情境而已。

  相关论文您还可以参考:传播符号学: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综上,关于情境的英文翻译多数已接受situation,文中与地方、场所含义相似的场景应翻译为scene,与情境含义相同的场景应翻译为situation。正确用法如《媒介情境论视角下新媒体对家庭互动的 影 响》一 文,梅 洛 维 茨 的 情 境 论 翻 译 为media situation,与地方、场所相关的场景翻译为scene。

  三、早期传播学情境论的分析

  以上从宏观视角总结出把握和理解场景的几个重要方面,如技术、分期、构成要素、分类及本质,对于我们界定场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使我们真正把握到移动互联之前场景的内涵,分清这一时期场景、情境的用法。但是仍然未能理清场景与传播学中情境论的关系。以下将以情境论出现的历史脉络为线索,理清不同时期情境论的内涵及与场景的关系。

  (一)普适意义的情境:拉斯韦尔和托夫勒的情境论

  从传播学的角度审视情境,可追溯至传播学 “四大 奠 基人” 之一的拉斯韦尔5W理论。谁 ( Who) →说什么 ( Says What) →通过什么渠道 (In Which Channel) → 对 谁 (To whom) → 取 得 什 么 效 果(With what effects),这一模型明确指出了传播研究的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 究、受 众 研 究 和 效 果 研 究,意 义 重 大。 但 是,缺陷也很明显。罗杰斯指出:“他们把传播看作是一个行动,而不是一个过程。是单向的和有意图的,缺乏情境,旨在达到意想的效果。五个问题使传播研究侧重于效果 (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1955)。” [16]其 实,拉 斯 韦 尔 不 是 不 重 视 情 境(situation),只是传播模式不可避免的直观化、简单化,抹杀了其思想中的情境。拉斯韦尔在其另一本著作《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中就鲜明指出传播中情境的重要性,他认为传播中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环境因素和主观因素,每一环节都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后来的传播学者也意识到5W模式对传播情境的忽视,不断进行补充,如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5W模式基础上加入了信息传播的具体环境以及传播者传播意图两个 因 素,发 展 为7W模式。赖利夫妇则把传播系统置于社会系统之中进行考察,认为 “大众传播过程影响着更大的社会过程,同时又受到它的影响” [17]。布雷多克重视具体的传播情境而赖利夫 妇 则 是 重 视 大 的 文 化 情 境。 以 上,无论拉斯韦尔、布雷多克还是赖利夫妇都是从传播的普遍规律出发,总结和认识到传播中情境的重要性,且都认为情境有客观环境因素和主观个人因素。这一规律具有普适价值,适用于任何传播形态和传播活动。

  除此之外,阿尔温·托夫勒对情境的分析也具有普适价值。其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认为,任何一种情境都可以用五个组成部分来加以分析,它们包括 “物品”—由天然或人造物体构成的物质背景;“场合”—行动发生的舞台或地点;一批角色,这就是人;社会组织系统的场所;概念和信息的来龙去脉。[18]托夫勒呈现了情境具体的构成要素,“物品”、“场合”、“角色”、“场所” 以及“信息”。拉斯维尔是从主客观构成谈情境,托夫勒是从情境的具体构成来谈。另外,托夫勒还谈及情境的定义,他认为,“对于情境,现在还没有简洁的定义……而且,情境和情境之间的界限虽然可能不清楚,但每一个情境本身又有某种 “完整性”,某种 “同一性” [19]。托夫勒虽未能给出情境的具体定义,但描述出情境的几个重要特点即情境边界的交叉混合特点,情境的完整性、同一性。这对于把握情境与场景的异同有重要的启示。从上面托夫勒对情境构成要素的分析和特点的把握中,我们更加坚信了情境(situation)是比场景(context)宽泛的概念。场景(context)常常被理解为“上下文”或某一事件发生的前后状况,但“情境”几乎涉及与人发生关系的整个外部环境,具有 “完整性”和“同一性”的特征。

  (二)面对面物理空间:戈夫曼的情境

  戈夫曼在其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情境”( situation)。戈夫曼所指的“情境” 是“户外”。这种户外情境不仅受时空限定,而且还是面对面产生的。其所指情境是一种“建筑物的有形界限内有组织的社会生活” [20]。戈夫曼认为当一个人出现在另一个人面前时,情境就产生了。紧接着人们会对身处的情境进行“情境定义”,再根据定义的情境调整自己的行为。戈夫曼情境论大致的思路是:面对面—情境—情境定义— 产生行为。由此可见,交往行动的采取决定于对情境的定义,情境定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论文作者:梁旭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wyi/21968.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