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杨慎是明代著述最多的作家,其文学创作涉猎多种文体,内容广博,风格多样。探究杨慎的创作历程,或可从家学渊源、坎坷人生、个人天资及后天的勤奋等角度,分析文学创作活动发生的缘起。
关键词:杨慎 文体 创作缘起 文学期刊
明代有解缙、杨慎、徐渭三人,以博学、才情、著述而并称“明代三大才子”。而《明史·杨慎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诗文外,杂著至一百余种,并行于世。”①另明人简绍芳在《赠光禄卿前翰林修撰升庵杨慎年谱》中亦称:“凡宇宙名物之广,经史百家之奥,下至稗官小说之微,医卜技能、草木虫鱼之细,靡不究心多识,阐其理,博其趣,而订其讹谬焉。”②可见,杨慎才学之广、著述之丰、成就之高都远在他人之上。
据《明史·艺文志》、王世贞《艺苑卮言》、李贽《续藏书》、何益度《益部谈资》、焦竑《升庵外集》、《四库全书》、李调元《函海》、郑宝琛《总纂升庵合集》等典籍著录,杨慎的著述涉及经、史、子、集各大门类,作品数量巨大、内容广博且在明代文学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试从文学文体、著作门类角度对杨慎的作品做一个大体地梳理,并分析其文学创作与家庭、个人及社会思想、文化之缘由。
一.涉猎文体及著作门类
文学作品的表现样式及文学体裁,简称文体,是文学表达的必备要素和外在形式。按照现代意义上的文体“四分法”,结合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特殊表现形式,现对杨慎数量繁多的著述门类作以下类别梳理:
1.诗。杨慎现存诗歌2300余首,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其创作阶段伴随作者个人命运的沉浮而跌宕起伏:(1)23岁以前的求学期,主要学习唐代诗人李贺作诗,诗风凄清,有《过渭城送别》、《马嵬坡》、《秦皇陵》、《黄叶》等篇。少时即以诗才闻名天下,得到诗坛泰斗李东阳赏识而入其门下。(2)24-37岁仕宦期,既崇尚六朝、初唐诗风,又学习李白、杜甫,抒写自我对于功名前程的热情和憧憬,踌躇满志,诗歌文辞华丽、情感深沉、境界扩大,有《升庵玉堂集》存世。(3)37-72岁贬戍云南期间,作诗力图打通六朝、初唐、盛唐诗歌前后传承的脉络,反映自我遭受贬谪的烦闷、痛苦、悲愤及后来的闲适、平静。有《升庵南中集》传世。晚年尤为酷爱李、杜,诗风渐趋沉郁悲凉。
2.词。杨慎为明代词学大家。既校订了《花间集》、《草堂诗余》等前代词集,还有词学理论著作《词品》问世,更重要的还在于有340首词篇传世③。与诗歌不同,其词主要创作于37岁被贬云南之后。正当盛年的才子被冷酷的君主赶出了朝堂,发配到西南边陲之地,失望、愤怒而自我放纵,遂承花间传统填写了100多首词来记述自己流连妓馆的生活状态,这类词作多以描摹女子的容貌、姿态和心理为核心,借青楼女子的遭际来发泄被君主抛弃的怨愤,词藻绮丽,香艳绵柔。同时,杨慎还填有多篇悼亡词来悼念已逝的发妻王氏,倾诉对妻子的一往情深,情辞之动容不亚于前代苏轼、贺铸。此外,贬谪在外的杨慎还通过词作来与夫人黄娥(续弦)传递情意。《临江仙·戍云南江陵别内》、《沁园春·寿内》、《临江仙·数了归期》等篇,诉说夫妻分隔云南、四川两地生活的艰辛、彼此间的相思及对命运的感叹,情深意切,感人肺腑。其妻黄峨亦是名冠一时的才女,有多篇词曲作品与丈夫唱和。
3.文。据今人王文才、万光治主编的《杨升庵丛书》收录④,共有文360余篇,文体涉及序、跋、碑墓铭、祭文、论、记、书、赋等不同形式,且每大类之下还有更细致、更具体、更全面的散文文体发挥。如其中序一类,杨慎不仅为大量著述作序,还为友人题写赠序,也为他人寿辰、升迁题序;论体散文下面有政论文、史论文、哲学论文、说体文等,阐发自我对于政治、历史、哲学及某一事物的看法和主张;赋一类中亦有咏物赋、抒情小赋、风土名胜赋等。形式多样、门类齐全、数量繁多的杨慎散文,是杨慎对社会、思想、人生进行认真思索的产物,从中可以见出杨氏在当时明代文坛“文必秦汉”的主流外独树一帜。作文虽承复古的大势,但仍能在其中自觉规避简单、呆板、单调地拟古,以真情表真性。正如今人廖可斌所言:“他的序、跋、铭、诔、祭文等也多能变化格局,或质或文,或骈或散,或议论风生,或考辩精详……”⑤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wyi/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