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医学论文》2008-2020年重庆市巴南区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08-2020年重庆市巴南区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医学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21-03-24 08:39

  [摘要]目的分析巴南区92例学生HIV/AIDS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学生人群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子系统中的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模块中筛选出现住址为巴南区且职业为学生的HIV/AIDS病例的信息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巴南区92例学生HIV/AIDS病例中,男性90例、女性2例,报告时平均年龄为19.82±3.87岁,以20~岁组(52.17%)、汉族(97.8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81.52%)、现住址城区(80.90%)及区内户籍(52.17%)人群所占构成比最大。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学生病例发现的主要途径(48.91%);同性性传播是主要的感染方式(81.52%)。经性传播途径感染的学生,在最后一次高危性行为发生后10d内来检测的占57.30%;在确诊后10d内完成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占43.82%;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500个/μl的占24.72%,5例学生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即被诊断为艾滋病;半年内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有69.66%。结论男男同性性传播是巴南区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主要方式,已报告的学生病例存在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晚的情况。应加强针对性防控措施的落实,尤其减少学生同性性传播艾滋病病例的发生。

2008-2020年重庆市巴南区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关键词]学生;HIV/AIDS病例;流行特征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或称后天免疫缺乏综合征,是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后,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多种临床症状的一种综合征。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估计,全球每天约有5700例新发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其中约有1855例为15~24岁青少年[1]。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疫情整体保持低流行态势,但在青年学生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中上升较快[2]。全国连续的艾滋病监测数据表明,自2008年以来,15岁及以上的学生艾滋病感染者人数逐年稳步快速上升,仅2015年1-6月新报告学生HIV感染者人数比上一年同期上升了35%,且主要由男男同性性行为引起[3]。提示学生艾滋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2008年巴南区报告了首例学生HIV感染者,至2020年底累计报告92例学生HIV/AIDS病例。通过对92例学生HIV/AIDS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为今后全区学生人群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子系统中的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模块,按照现住址为巴南区、报告时间为2008-01/2020-12的查询条件查询所有HIV/AIDS病例报告个案并下载病历卡片,导出后筛选出人群分类为学生的个案信息。

  1.2方法用Excel2019软件中文版整理个案信息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人口学特征2008-2020年共报告现住址为巴南区、人群分类为学生的HIV/AIDS病例92例,无死亡病例。2008-2010年共报告4例,2010年后学生人群年报告人数呈波浪式逐渐上升,2011-2020年依次报告7例、5例、5例、5例、10例、9例、13例、16例、10例和8例,共报告88例,以2018年报告病例数最多(16例)。92例学生HIV/AIDS病例中男性90例,女性2例,男女性别比为45∶1;报告时年龄最大为26岁6个月、最小为1岁7个月,平均报告年龄为19.82±3.87岁,主要分布在20~24岁年龄组(52.17%);民族以汉族为主(97.83%);文化程度以大专及以上为主(81.52%)。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花溪、龙洲湾、鱼洞、李家沱4个城区街道,依次占病例总数的35.87%、15.22%、14.13%和13.04%;区内户籍占52.17%(表1)。

  2.2感染途径及病例来源主要报告感染途径由母婴传播(3.26%)、异性传播(15.22%)、同性传播(81.52%)构成,3类感染途径来源病例报告时平均年龄依次为3.31±1.49岁、21.29±2.45岁和20.21±2.38岁。样本来源主要为检测咨询(48.91%)、专题调查(17.39%)、其他就诊者检测(13.04%)、性病门诊(8.70%),其他6个样本来源占比较小(表2)。

  2.3经性传播的学生HIV/AIDS病例4类指标分析

  2.3.1初筛实验与最后一次高危性行为发生时间间隔89例学生病例中,有87例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60天内完成初筛实验,10天内完成初筛实验的占比最大,为57.30%(表3)。另2例病例在1年后完成初筛试验。

  2.3.2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时间及结果89例学生病例中,87例在确诊后1年内完成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10天内完成的占比最大(43.82%)。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500个/μl的占24.72%,351~500个/μl的占32.58%,201~350个/μl的占35.96%,≤200个/μl的占5.62%(表3)。

  2.3.3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与确诊时间间隔89例学生病例中,62例在确诊后半年内开始抗病毒治疗,18例在确诊后1~8年开始抗病毒治疗,有3例病例一直未治疗。

  3讨论

  本研究发现,近年来,巴南区学生HIV/AIDS病例年报数呈波动上升趋势,报告的病例以20~24岁组(52.17%)、大专及以上学历(81.52%)、同性传播(81.52%)为主。提示学生防艾,应特别关注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正处于性活跃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必要的性知识,该群体容易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特别是同性性行为,大大增加了其感染艾滋病的风险[4-6]。巴南区2015年后报告学生HIV/AIDS病例上升明显,可能与2015年巴南区职教城投入使用,高校陆续迁入职教城,大学生人数剧增有关。

  相关知识推荐:感染学研究论文能投稿哪些期刊 

  巴南区学生病例中有3例初中生通过男男性行为感染HIV,其中1例年龄低于15岁,提示学生发生性行为的年龄呈现出低龄化,青年学生出于对性的好奇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如果缺乏正确指导,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从而感染艾滋病病毒。向青少年提供全面的性教育已被证明可推迟初次性行为年龄、增加安全套的使用、减少多性伴行为,并显著降低性活跃者的性冒险概率[7-8]。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巴南区学生HIV/AIDS病例发现的主要途径,除VCT外,巴南区学生样本来源呈现多途径,专题调查、其他就诊者检测、性病门诊、女性阳性者子女检测、政府购买服务、术前检测、无偿献血人员检测、新兵体检、从业人员体检等9个途径均发现了学生病例。提示学生容易接受VCT,要加大VCT点的覆盖面,建议在高校医务室设置VCT点,使学生能得到可及、便利的VCT服务;此外要积极探索多途径、覆盖初中及以上学生的咨询检测服务项目,比如新生入学体检纳入HIV筛查项目。

  研究发现,巴南区学生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参加HIV检测的及时性较好,57.30%的学生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的10内完成了首次初筛实验,97.75%的学生在2个月内完成首次初筛实验,从侧面反映出巴南区学生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掌握较好。在确诊后,43.82%的学生在10天内完成了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97.75%的学生在1年内完成了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及时性不如首次初筛实验;首次CD4+T淋巴细胞>500个/μl的仅占24.72%,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即被诊断为艾滋病的占5.62%,表明巴南区学生病例虽然年龄小,但存在免疫力低、感染时间长的情况。69.66%的学生在确诊后半年内开始抗病毒治疗;18例学生在确诊后的1~8年内开始抗病毒治疗;有3例学生未开始治疗,包括1例在2011年确诊的病例;这提示巴南区学生病例存在知行分离现象,与戴炳媛等人研究结果一致。青年学生是处于性成熟阶段的特殊群体,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对艾滋病基本知识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普遍存在“知行分离”现象[9-10]。

  目前尚没有能够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学生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感染主要发生在高中毕业进入大专院校后。因此,学生艾滋病防治要突出以青少年为主,尤其是在从中学向大专院校的过渡阶段。步入大专院校是人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抓住这个关键时机,给新进入大专院校的青年学生上好预防艾滋病第一课非常重要[3]。目前,学生感染HIV途径以男男性行为为主,由于社会的普遍不认同、歧视和缺乏法律保护,导致该类人群隐蔽性强,这使得常规的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远远不能满足该类人群的艾滋病防控需求,如何接触干预这部分人群,促进其采取安全性行为,保护自己和性伴等,成为学校防艾的一大难点。针对这一现象,应探索针对性强、私密性好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对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的歧视会产生负面效应,使得许多危险人群不愿意接受检查,隐蔽自己,甚至产生报复心理,构成社会隐患[11]。因此,应加大对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正确态度的引导,促使学生真正转变对艾滋病感染者/病人恐惧、歧视、疏远的心理态度,在采取正确自我保护措施同时关心和帮助艾滋病患者/HIV感染者。——论文作者:闫菊1,颜尧雄1,李会2,李建华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yix/19437.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