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措施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不良心理及健康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于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17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59)和对照组(n=58),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措施。统计比较两组各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和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结果:干预组腹部疼痛缓解时间、初次排便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2.239、4.823、2.883、4.292、4.682,P<0.05);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ESCA量表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技能、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353、2.713、2.866、2.862,P<0.05),HHI量表积极行动、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习惯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4.157、3.806、5.617,P<0.05),GAD-7和PHQ-9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498、3.160,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886,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干预措施,应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措施,对于改善AP各项康复指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其自护能力和希望水平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理论;急性胰腺炎;不良心理;健康恢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人们的生命周期也逐渐被延长,与此同时像糖尿病、急性胰腺炎、过度肥胖等全球性多发疾病的增加也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其中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易复发等特点,大部分AP患者为轻中度,重度AP约占5%~10%,重度AP病程凶险、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2]。此外,AP患者发病后普遍存在应激性高血糖,这也预示着其预后不良。重度AP患者由于胰腺严重损伤,胰腺分泌功能被破坏,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可达40%~90%,这反过来也加重了重度AP患者的死亡风险,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严重的身心及经济负担[3]。有研究[4]指出,对疾病的不确定性会使其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降低其希望水平,影响治疗效果。而对疾病的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和病情认知所造成的,加之受疼痛、陌生环境、各项检查等因素的影响,使患者消极心理进一步加重,不仅会降低其治疗依从性,还会间接影响疾病的转归[5]。国外相关调查研究[6]发现,大多数住院患者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约60%的患者会出现害怕情绪,约85%的患者出现焦虑和躁动情绪,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这些负性情绪和疾病带来的压力会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不良影响可能伴随整个治疗过程,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功能康复。
心理干预是在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指导下,针对患者个性特征和心理问题制定干预计划,并帮助患者实施计划,达到预期结果的一项辅助治疗措施。随着行为治疗理论和技术的兴起,心理干预逐步与临床结合,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7]。与传统治疗模式相比,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保持乐观的治疗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还可缩短住院时间和不必要的医疗花费,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8]。积极心理学是目前最新的研究方向,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Marlin.F.P.Seligman所提出,该理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扩展与构建理论,强调愉快、满足、自豪等积极情感在扩展与构建理论的重要作用;二是慈心禅疗法,就是通过设计积极干预帮助患者建立积极地情感、思维和行为,这项研究已经在非抑郁患者身上得到了进一步验证[9-10]。由于我国心理干预起步较晚,大部分医院的心理干预措施也仅限于宣教式的经验之谈,心理干预效果有限[11]。为确保将心理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将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框架,探索出适合AP患者的康复措施,并评价其对AP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为今后临床实施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
2020年1月-2021年1于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17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1月至7月的59例患者设为干预组,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的5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干预组男31例,女28例;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49.03±4.22)岁;发病时间1~4h,平均(1.80±0.64)h;发病原因:高血脂症12例,胆道疾病21例,酒精原因11例,其他原因15例。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8.59±3.43)岁;发病时间1~4h,平均(1.83±0.70)h;发病原因:高血脂症11例,胆道疾病23例,酒精原因11例,其他原因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12]中相关诊断标准,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典型的胰腺炎改变;年龄均≥18岁;均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出标准: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合并恶性肿瘤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类疾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常规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保持病房干净整洁,控制病房温度和湿度,做好病房消毒,并给予用药指导和口头健康宣教。
1.2.2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制定干预方案:组建由心理科医师、消化内科医师和主管护师组成的多学科合作团队,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文献、临床经验和专家意见,制定给予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案,内容包括心理暗示、放松、感恩、反馈训练和延续练习等。(2)实施干预方案:①积极心理暗示训练。患者住院第二天,由研究人员引导患者回顾前段时间与满足、自豪、愉快等积极状态有关的三件事情,回顾曾经影响最深刻的成功的经历,并引导患者感受回顾过程中积极的状态。当患者处于较好的状态时通过与患者交流获得患者信任,此时结合专业知识给予患者一定的慰藉,解除患者疑惑,恢复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患者熟悉该流程后可自行进行积极心理暗示训练。②放松训练。患者住院第三天,指导患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患者选择舒适的姿势平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听护士的指令,依次将注意力集中在头、肩、腹、四肢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每个部位训练1~2min,持续训练1h。住院期间教会患者放松技巧,并结合放松训练视频,当患者出院后可自行进行放松训练。③感恩训练。出院前1天,指导患者写一封感谢信,感谢对象可以是家人、朋友、病友或者医护人员,也可以是某个善意行为,患者可自己决定是否向对方分享感谢信。出院前,医院向患者发放感恩手册,鼓励患以写日记的形式记录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人和事,用时30min。④反馈训练。出院前一天,研究人员引导患者回顾所有干预措施里自己最认可的部分,并与患者讨论原因。此外,患者还可以反馈干预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探讨该干预措施是否有改进的必要,用时30min。⑤延续练习。要求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自主完成或与他人合作三个令人愉快的活动,要求该活动是有意义的、可长期持续进行的,并用出院时发放笔记本记录下来,方便患者延续练习。与患者分享住院期间的教学视频,便于患者居家联系,同时患者在练习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可在随访时向研究人员反馈。出院后1个月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训练情况。
1.3观察指标①康复指标,统计比较两组腹部疼痛缓解时间、初次排便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②自护能力,分别于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ofself-careagency,,ESCA)[13]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43个条目,每个条目0~4分,得分越高则患者自护能力越强。③焦虑抑郁状况,分别于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Scale,GAD-7)[14]和抑郁症筛查量表(PatientHealthQuestionnaire-9,PHQ-9)[15]进行评估,GAD-7包括7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0~3分,表示从来没有~几乎天天有,总分21分,<5分为无焦虑,5~9分为轻微焦虑,10~14分为中度焦虑,15~21分为重度焦虑;PHQ-9包括9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值0~3分,表示一点没有~几乎每天都是,总分27分,<5分为无抑郁,5~9分为轻微抑郁,10~14分为中度抑郁,15~27分为重度抑郁。④希望水平,分别于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采用Herth希望量表(HerthHopeIndex,HHI)[16]进行评估,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12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分值12~48分,得分越高则希望水平越高。⑤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处理研究数据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比较干预组腹部疼痛缓解时间、初次排便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比较干预前,两组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上升,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比较干预前,两组GAD-7和PHQ-9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GAD-7和PHQ-9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希望水平比较干预前,两组HHI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HH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上升,且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8%,明显低于对照组1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相关期刊推荐:《中国健康心理学》(月刊)创刊于1993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论著、综述与讲座、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研究、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变态心理研究、性心理研究、心理治疗、心理咨询。
3讨论
AP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胰腺酶激活、继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突发持续性剧烈上浮疼痛和血清淀粉酶明显升高[17]。AP根据病情可分为三级,约有20%~30%的AP患者可发展为重症AP,其中重症AP伴有持续性器官衰竭,预后差,病死率可达36%~50%,危害性极高[18-19]。AP患者常受疾病发展快、病情重和社会角色该病等因素的影响,产生进展、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这些负性情况会使患者胃酸过度分泌,进一步刺激胰液和胰酶分泌,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在治疗基础上联合切实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作用[20-22]。国内外心理干预方法较多,常见的有专注疗法、音乐疗法、想象疗法等,但目前为止仍没有具体统一的方法[23]。本研究主要采取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积极心理暗示、放松训练、感恩训练及延续练习等康复措施来影响患者心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HHI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AD-7和PHQ-9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措施对缓解患者复兴情绪、改善AP患者自护能力和希望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原因可能如下:①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措施对患者知、行进行干预,认知方面通过采用积极心理暗示训练使患者更多的关注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一面,进而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行为方面通过放松训练使患者放松身心,改善自身状态的同时,更容易发现自身的优点[24-26]。②感恩训练帮助患者感受生活中的爱、友谊、包容等精神力量,使患者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27]。③延续练习是对干预机制的综合利用,有利于患者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健康的行为[28]。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与杨荔[29]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患者心态改善和自身生活方式改变有关[30]。本研究受时间和资源等客观条件限制,难以探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措施的远期效果,加之纳入样本有限,随访方式单一,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目前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措施在AP患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未来可通过扩大样本量、延长对患者的随访时间、采用多种随访方式等进一步完善。——论文作者:余方方1乔晓洁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yix/21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