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政法论文》西南政法大学论文封面那三届》新书在京发布:38位学人的集体记忆

西南政法大学论文封面那三届》新书在京发布:38位学人的集体记忆

来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咨询网 所属分类:政法论文 点击:次 时间:2014-06-23 20:29

  原标题:《那三届》新书在京发布:38位学人的集体记忆

  中国青年网1月11日电(记者李晗)1月10日下午,优秀社科原创图书《那三届:77、78、79级大学生的中国记忆》首发新闻发布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本次发布会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岩先生、中译公司副总经理张高里先生,本书主编、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先生以及部分作者代表熊晓鸽、李子实、陶景洲、葛明等和读者出席了首发式。

  从社会最底层到“那三届”

  首发式上,几位“新三届”嘉宾回忆了他们当年的求学经历及个人感想。王辉耀会长首先提到,77、78、79届的大学生,因为距离现在时间比较长了,我们管他们叫“那三届”。当年以不足5%的录取率从社会最底层进入到了各行各业。我还记得当年我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校报到,确实是很美好的记忆。“77、78、79”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熊晓鸽学长特别还拍了一部电影叫《高考1977》。

  美国德杰律师事务所亚洲业务拓展执行合伙人陶景明回忆了他当时求学时生活上的和上的富足:“我们当时都很穷,每顿饭都吃最低档次的,当时有学金,每月10块钱,到月底时,就很紧张。当时我们都没有裤子穿,有的同学穿的裤子是用化肥袋做的,染成黑色。(当时“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如今的总理李克强也只有两条裤子穿;我比较幸运,有。可根据情况增减)但当时的大学生都有种“把学问做到底”的,还有一种“自己不自立,国家不强大”的社会责任感。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葛明讲到,作为”那三届“的人都要感谢一个人,就是,没有他恢复高考的决定,“那三届”的命运就会和”老三届“相同,淹没在茫茫人海之中。开拓了的子,给了这些人一个驰骋的疆场,让他们在方方面面有所成就。为什么在那个时代会出现这样的伟人呢,在我们国家的国情下,最高领导人的决定还常重要的。因此在座的各位读者在看完这本书后了解一下你们父母这代人是怎么过来的,字里行间在每个成功故事的背后为什么都有伟人的身影。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机会

  随后几位嘉宾对77、78、79“那三届”的特点进行了个人解读,并对“那三届”的传承作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普遍反映了“那三届”的大学生们抗挫折能力都比较强,能够克服困难。

  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向读者介绍到:“我们这代人的出现是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的,是难以复制的,我们这些考上大学的人,是我们这代人中比较幸运的,但是这种幸运也是有必然性的。我们当时的学习成绩都比较好,在艰苦的生活中还在继续学习。另外一点,我们在学校学习也非常刻苦。我的初高中同学们也有的,所以我们非常珍惜,因为在社会上待了一段时间,和别人打交道的能力也比较强。再有一点,我们的抗挫折能力比较强,看准一件事就想方设法把它做成,不需要别人去安慰。”

  “那三届”们希望能够将他们奋斗的传承给现今的年轻人。正如维信诺集团顾问李子实所说:“历史不可能重复,关键是碰到难题的时候你怎么去对待,这可能是这两代人稍许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希望传承的是,作为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我写的文章里我也提到了年轻一代肯定比我们那一代强,因为这是历史规律。现在的社会也比较适合你们去成长,希望你们能传承我们的,正确看待一些挫折和困境,你们一定会比我们这代人强。”

  面对读者提出的问题,几位嘉宾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读者问到,在“那三届”那个时代,教育、工作、房子都是国家给的,我们现在却是”拼爹“的时代。能不能给我们这些生活压力较大的年轻人一些?

  熊晓鸽首先发言,他认为:“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机会。现在的小孩智商都很高,但是情商却没有跟上智商。我说的这个情商,不只是跟人打交道的能力,还包括把握机会的能力,抗击挫折的能力,这一点跟我们这些‘老家伙’相比,可能差了很多。现在很多年轻人讲,我爸妈没有给我更好的机会,但以我的经验来讲,却常可笑。当时我的父亲跟我说应该如何求学如何工作,我都没有,但事明我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李子实也讲到:“我们那批人那时候是没有选择的,分配到哪儿就去哪儿,剩下的事自己想办法,那时有个说法是‘在一棵树上吊死’,现在则是‘在森林里迷了’,选择其实常多的。但是很多事情在于现今社会真得和以前不一样了,如果我活在这个年代,我可能也是另外一种做法。因为有很多事无法改变,所以最重要的是你怎么去做,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能不能,这些事儿比其他外在因素更重要一些。”

  王辉耀会长最后进行了总结,他讲到,《那三届》这本书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现在国家面临,面临下一步的经济转型,我们要不断,因为我们这代人是的最大受益者,继承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为国家为社会为世界为全球化的时代做贡献,确实是应该的“那三届”的。

  38位学人的集体记忆

  《那三届-77、78、79级大学生的中国记忆》一书汇集了38位“新三届”学人励志传奇、成功故事、反思、梦想,呈现给读者一个难以复制的群体的集体记忆。是一部由回忆录、日记、随笔、散文组成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私人札记。

  书中作者均为精英,包括陈平原、陈建功、陶景洲、王辉耀、刘震云、王绍光、刘宏、徐小平等一批知名的企业家、作家、律师、学者、海外华人。他们在一个新的历史节点重新集结,为中国梦建言献策,贡献思想,把脉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发展。

  在中国当前面临新的历史转折关口,在77、78、79级毕业30周年之际,本书既是一种集体的追忆与纪念,也力图当年的梦想、和社会责任感,总结和反思那三届30年的成就与不足,并展望未来的径,探讨新的趋势与选择。纪念的目的在于重整出发,从这个角度上说,本书的出版意义非凡。

  “新三届”是”“结束、恢复高考后的前三届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聚集了“”十年被耽误的人才,以平均不足5%的超低录取率成为中国当代史上难以复制的一代。毕业30年后,在政、商、学各领域,他们中很多人成长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精英和中坚力量,其中就包括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

  主编王辉耀先生,为77级广州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系“新三届”代表性人物和著名社会活动家,担任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等。他还曾经作为首位中国的人士被《商业周刊》选登为封面人物;被中国发改委《中国投资》评为中国首届“中华海归十大创业人物”、被《时尚》评为“中国首届时尚先生”,被《中关村》和新浪网评为“中国最受尊重的十大海归人物”,被搜狐网评为“中国教育60年60人”。

  本书脱胎于“‘中国梦’回顾与展望--纪念77、78级毕业30周年”论坛, 77级毕业30年之际,王辉耀先生策划发起了该论坛。欧美同学会会长、全国副委员长韩启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和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颜海平,华东师范大学党委童世骏,河南大学党委关爱和,交通大学校长宁滨,暨南大学党委、副校长蒋述卓,中山大学副校长陈春声,大学院前院长朱苏力,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大学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曹莉,作家刘震云,中央党校战略学研究室主任段培君,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陈圣来,《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法,新东方学校创始人、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麦可思公司创始人、首席专家王伯庆,美国德杰律师事务所亚洲业务拓展执行合伙人陶景洲,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所长葛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周斌,中山大学数计学院”千人计划“教授许跃生,国家现代服务业重大专项规划协同作业总体组组长汪晓来,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执行会长韩清源等几十位77、78级嘉宾积极出席论坛并踊跃发言。论坛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77、78、79级是时代的受益者,受惠于发展转型,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那三届》通过这一特殊的群体看待个体的发展历程,反思个人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评估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把脉中国未来三十年的发展方向,在中国当前面临新的历史转折关口,此书的出版将有着重要的的意义。

  链接一:目录

  序言1

  上篇 如歌岁月

  王绍光大学梦,不期而至9

  王德禄高考1977:永远的21

  李子实伸向远方的台阶27

  陈平原我们和我们的时代41

  张亚勤从”少年班“到微软51

  陈建功如歌的岁月61

  张隆溪学者,行走75

  罗志田77级:追忆与反思85

  俞吾金我的哲学人生95

  饶毅 你可以为中国做什么? 103

  徐小平把人生经历”设计“生财富109

  陶景洲实务为国律师人生119

  曹莉 振兴正未有穷期127

  熊晓鸽在早晨第一缕阳光中起飞135

  薛澜 三所大学一代传奇141

  中篇 奋斗求索

  王伯庆我的教育情结153

  王辉耀人生是一个不断的过程159

  叶舒宪我的”石头记“ 173

  宁滨 人才为中国提速181

  刘宏 我的1978:回忆与思考187

  刘海峰我与高考的不解之缘195

  许跃生我们的大学为何难出人才? 209

  陈圣来把国际舞台搬到中国215

  葛明 中国梦,正当时223

  蒋述卓一个学者的中国梦229

  韩清源中国梦美国梦239

  颜海平再启程:77级的247

  下篇 建言中国

  王振耀要尊重普通大众的一般需求257

  朱苏力满足老百姓的需要是我们的根259

  关爱和”李约瑟之问“与”钱学森之问“ 262

  刘震云中国教育的本身需要教育266

   继往开来的一代269

  陈春声中国教育的反思272

  汪晓来规划是面向所有的服务275

  周斌 文化自觉的缺乏278

  段培君中国的发展需要梦281

  童世骏从”中国问题“到”中国贡献“ 284

  谢思敏中国世界的途径288

  后记291

  链接二:三十八位作者简介:

  王绍光, 1978年入大律系学习,后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学博士学位。现为中文大学与公共行政系教授。1993年和胡鞍钢合著《中国国家能力报告》,推动了分税制。

  王德禄,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大学)物理系;1985年,在《自然通讯》社担任编辑;1993年,创办民间智库--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并任所长,为中国创业的改善做了大量工作。为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市人民等决策和管理机构提供以经济、科技管理为主的研究与咨询服务,发布《中国制造》系列报告。

  李子实,现任维信诺集团顾问。1977年考入大学化工系,毕业后在国家事业单位担任工程师四年,此后成为外资公司在华首席代表。1997年,进入紫光集团,曾担任下属上市公司总经理。三十年沧海桑田,历经企业文化的碰撞融合,时代起与伏,人生名与利。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1978年初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1987年夏于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中文系主任)、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人文社会科学】(1995,1998,2003,2009,2013)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记忆与记忆》《左图右史与东渐》《作为学科的文学史》《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等著作30种。

  张亚勤,1978年12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997年,31岁时被授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院士,成为该协会100年历史上获得这一荣誉最年轻的科学家。现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负责微软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科研及产品开发的整体布局,推进微软在这一地区的业务发展、市场策略及本土自主创新。此前,张亚勤博士在美国总部掌管微软全球移动及嵌入式产品平台,担纲微软进入PC之外市场的领军者。张亚勤博士是通讯和软件领域世界级的科学家。

  陈建功,1977年考入大学文学系。当代知名作家,现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曾任中国作协党组、处、驻会副、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他当了十年矿工,时代的转折使他得以在28岁时走进大学的校门,他的作品里反映了工人、市民、青年学子的生活面貌,一些作品被搬上荧屏,有的还获得国际大。代表作有《飘逝的花头巾》、《鬈毛》、《找乐》、《丹凤眼》等。

  张隆溪,1978年考入大学西语系,1989年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当代著名文化学者,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唯一健在华裔院士。他始终致力于探寻穿越”中国文学“这一丛林的径,颇为艰深的东哲学比较研究,尤其是对于”道“和”逻各斯“的研究在享有盛誉,被赞誉为”中文化的摆渡者“。

  罗志田,著名历史学家,1977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师从史学大师先生,出版《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等专著十多种,是当前中国近现代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

  俞吾金,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199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外国哲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现为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暨人文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内哲学界第一位”长江学者“。已出版个人学术著作二十多种,他的《被遮蔽的马克思》(2012)、《重新理解马克思》(2005)和《从康德到马克思》(2004)、《实践诠释学》(2001)打开了重新理解并阐释马克思思想的新径。

  饶毅,1978年考入江西医学院,后获大学分校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大学教授,曾任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十几年来,参与了国内科技体制的讨论和实践,协助推动建立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生命科学研究所等新机构。

  徐小平,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系。1987年至1995年,在美国、留学、定居,并获萨斯卡彻温大学音乐学硕士学位。新东方创始人之一,创立”真格“投资基金。他在新东方提出了鼓励留学生回国创业并成为新东方象征之一的”彩虹计划“,他是新东方留学、签证、出国咨询事业的创始人和董事,被中国青年一代尊称为”人生设计师“。著有《图穷对话录--我的新东方人生咨询》等多部著作。

  陶景洲,1977年考入大律系,取得学士学位后,被教育部派遣到法国学习,成为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研究生。现为美国德杰律师事务所负责亚洲业务开拓的执行合伙人。曾获得”中国反倾销第一人“,是”亚洲地区最优秀的仲裁律师“。

  曹莉,1978年考入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剑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现为大学人文学院外文系教授、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副主任。从国学院到西南联大,再到院系调整之前,人文学科可谓合璧,古今贯通,辉煌一时。曹莉认为这一人文日新的传统和资源,今天的大学不但可以利用,而且应该发扬光大、推陈出新。

  熊晓鸽,湖南大学77级外语系学士,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研究生,大学新闻学硕士。现任IDG全球常务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IDG资本创始合伙人。1993年,协助IDG创始人兼董事长麦戈文先生在中国创立太平洋风险技术基金(现更名为IDG资本),是最早将技术风险投资实践引入中国的人士。2004年,熊晓鸽在母校美国大学新闻学院设立了两项个人项--”熊晓鸽新闻终身成就“和”熊晓鸽亚洲报道年度记者“。同年,他荣获大学”杰出校友“。

  薛澜,1977级考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理工大学)。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博士。现为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兼院长,工程科技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同时兼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非常任高级研究员、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英国大学布兰维尼克学院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创新政策与管理,危机与风险管理。

  王伯庆,麦可思公司总裁,中国高等教育供需评估系统(CHEFS)创始人。1977年考入材料系。1990年赴美留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年从美国回国创业,成立麦可思公司。被戏称为”年龄最大的海归创业者“。

  王辉耀,广州外国语学院1977级毕业生,获得英美文学学士学位,后在温莎大学、西安大略大学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留学,获MBA学位和国际管理博士(PhD)学位。现担任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员、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南方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副会长、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等职务。

  叶舒宪,1978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后获四川大学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中心主任,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长。他在革新文学研究方法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所的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国内形成声势可观的新流派。已出版《文学与人类学》、《中国哲学》等专著三十多部,译著六部。

  宁滨,1978年3月考入北方交通大学电信系。现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交通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第六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兼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能源与土木建筑水利学部常务副主任,科技部”十二五“863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作为国家高速列车运行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和智能交通领域的专家,主持多项国家、铁道部和市重点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三项,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一等和二等多项。

  刘宏,1978年10月就读于厦门大学历史系。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嘉庚讲席教授、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教授、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主编、《华人研究国际学报》共同主编;《公共外交季刊》学术编辑。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学与社会科学院助理院长、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东亚系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及孔子学院院长。已出版英、中、印尼文专著12部及80多篇国际学术论文。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国与亚洲国家关系、海外华人、国际人才战略与实践。

  刘海峰,1977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系。现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是高考稳健派代表性学者和”科举学“的首创者。他以”科举“为业,研究科举几十年,在他的努力下,科举研究正方兴未艾,预示着一门新兴的学科”科举学“正在形成。他参与了国家高考制度的,认为应该认识高考制度,稳步推进高考。

  许跃生,1978年入读中山大学,获计算数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9年获美国Old Dominion大学博士学位。他常优秀的中年逼近论专家,是当今计算数学应用研究领域中从事小波分析研究的国际代表人物。

  陈圣来,1977年考入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主任。亚洲艺术节联盟,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型特色活动和特色文化城市研究》首席专家。历任东方台长、总编辑,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两次被世界节庆协会授予”中国杰出人物贡献“。著有《生命的》、《沉思录》、《晨曲短论》、《品味艺术》等。

  葛明,1979年考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之后加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为多家企业进行会计审计,并担任兼并、重组与上市的顾问。上世纪80年代初,曾到美国实习。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

  蒋述卓,1978年考入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华东师大中文系博士,现为暨南大学党委、副校长、教授。他用多种自然的文笔书写人生,并保持着对各门艺术的审美兴趣,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治学之余,会写出文笔优美的散文,还会拿起毛笔写一手灵动文雅的书法。他提倡将文学放到文化背景中去观照与研究,并文学的第三种--文化诗学。

  韩清源,1977年考入建筑工程学院(今工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赴美留学获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博士。现为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执行会长,美国华人教科文中心共同主任。曾在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半导体设备制造厂商亚舍立科技公司担任过资深工程师、主任科学家等职,获公司命名为”杰出技术专家“。多次参与组织国际半导体技术大会,担任大会共同。 2006年获马里州长颁发表彰证书。目前主要致力于促进美中两国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多方面的民间交流。

  颜海平,1978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现代戏剧、比较文学和理论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跨文化研究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和社会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历任美国大学分校终身教授,康奈尔大学戏剧电影系教授、中国研究所所长。1999年曾被美国电视公司(CNN)评为”新世纪最具有跨国影响力的六位中国文化人物之一“。

  王振耀,河南省鲁山县人,1977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现任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历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非经济分析室副主任,民政部基层建设司农村处处长、基层建设司副司长,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司长。他推动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四级响应体系,推动了慈善公益事业的信息公开,为中国慈善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朱苏力,江苏省东台县人,1978年考入大学院。现任大学院院长、大学院学位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院、中国大律系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天则经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等。研究方向为:、法律史、美国商税法、法社会学、美国法律制度、法哲学、法律经济学分析、比较法、比较法律文化。

  关爱和,河南省汝南县人,1977年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198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任河南大学党委、河南省政协常委、十一届全国代表。他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11项,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主要代表著作有《”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从古典现代》、《悲壮的沉落》等。

  刘震云,河南省延津县人,1978年考入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市青联委员、一级作家。著有《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手机》、《我叫刘跃进》、《温故一九四二》等。2012年在中国作家富豪榜位列第19位。

  ,1977年考入大学物理系,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在X射线激光和强场物理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声望。曾获”何梁何利科技“、世界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中国青年科学家“等重大项。

  陈春声,1978年考入中山大学历史系,1989年获厦门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山大学常务副,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广东历史学会会长、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先后担任中山大学历史系副主任,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副院长、院长和中山大学副校长。在历史学计量研究和传统乡村社会研究两个学术领域有较大成绩。

  汪晓来,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供职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986年去日本做访问学者,1989年在东京创建SUN JAPAN Co。, Ltd。,任CEO。而后创设Orient Institute Inc。,从事东北亚经济合作研究。2001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受中国市长协会委托,创办都市未来发展研究院,担任院长。合作参与选题如《经营城市十大》、《企业大跳槽》、《捞财水世界》等。

  周斌,原名周正言。1949年2月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77级校友,文学硕士。现任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教授,影视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等。系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理事,上海电影家协会理事。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兼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兼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文科科研处处长,中文系党总支(党委)等职。

  段培君,1956年出生,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毕业。现为中央党校哲学与战略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战略学研究室主任,中央党校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发表科学技术哲学、战略学、发展战略等方面的论文一百多篇,撰写《社会科学次逻辑视野下的方个体主义》和合作撰写著作二十余部,是中央党校战略思维教程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发展新模式及其战略体系“负责人,国家软科学”中国总体战略布局下的生态战略“课题负责人,中央党校科教兴国战略与创新战略课题负责人、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客座研究员。

  童世骏,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1977级校友,1994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兼任《哲学分析》(双月刊)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联副等。发表有《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哲学》(合著)和《现代化的:哈贝马斯与中国的现代化讨论》(英文)等著作,《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哈贝马斯著)等译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一百多篇。

  谢思敏,1978考入大律系。后赴日本留学,获日本大学研究科硕士、博士。回国后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法系执教,先后担任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部副经理、中日法律事务中心律师,现为信利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同时是中华全国律协金融证券专业委员会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原标题: 《那三届》新书在京发布:38位学人的集体记忆

  原文链接: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zfa/3196.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