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由《中国新通信》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杂志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电子工业出版社主办,《中国新通信》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信息通信技术专业期刊,原《中国数据通信》(月刊)。自1999年创刊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和作者的关心和支持,2005年被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优秀期刊,于2006年1月改名为《中国新通信》。
随着互联网的普遍,现在信息越来越发达,人们的会利用高科技进行罪犯的抓捕,自高青县局开展追逃工作专项行动以来,唐坊派出所高度重视,坚持“四个注重”,加大工作力度,全力缉捕网上逃犯。
自2009年10月2日至22日,二十天时间内共抓获网上逃犯7名,其中外省逃犯1名,本省外市逃犯3名,本市逃犯3名。
一、注重扩大线索来源。该所在追逃工作中大力开展宣传攻势,通过采取致在逃人员家属一封信、发布逃犯信息、实行有奖举报等措施,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追捕逃犯,积极提供追逃线索。10月2号利用群众提供线索,抓获网上逃犯彭某(男,19岁,高青县木李镇于刘村人)。2008年11月份,彭某伙同他人窜至高青县第三中学用语言威胁并殴打在校学生,向在校学生索要现金200余元。
2009年10月15号,通过信息员提供线索抓获网上逃犯周某(男,21岁,邹平县长山镇人)。2008年以来,周某多次伙同他人在高青等地盗窃摩托车、电瓶等物品。
二、注重发挥网络科技作用。该所充分依托人口信息系统、在逃人员轨迹信息系统等公安网络信息资源库,综合分析研判网络信息,锁定逃犯活动区域,进一步提高了追逃工作的科技内涵,扩大了追逃战果。10月15号,通过在逃人员轨迹系统获知网上逃犯刘某(男,40岁,东营市垦利县人)在某农行网点办理业务,将其抓获。今年2月份,该刘伙同他人虚开增值专用发票一份,税额3.5万元。在利用公安内网资源的同时,也注重发挥互联网作用,与网上逃犯取得联系,掌握行踪,选择时机实施抓捕。民警通过工作掌握了网上逃犯郑某(男,19岁,滨州市滨城区人)的QQ号,遂与其通过QQ聊天取得联系,并约其见面。10月22日,在见面地点将郑抓获。今年8月11日凌晨1时许,该郑他人窜至高青县造纸厂集体宿舍楼下,盗窃蓝色金洪125摩托车一辆,价值3000余元。
三、注重抓捕外地逃犯。树立“全警一盘棋”思想,立足本地,充分运用掌握的信息线索,积极协助外地警方抓捕逃犯。10月2号,抓获滨海公安局滨西分局网上逃犯张某某(男,32岁,田镇镇徐董村人)。2006年8月6日,该张伙同他人在纯梁采油二矿11-15井将值班车车窗打烂,又将值班工人劫持出井场,抢走原油4吨,价值1.6万元。10月10号,抓获浙江省玉环县公安局网上逃犯张某某(男,30岁,暂住张店区)。2008年6月份开始至2009年4月24日,张某某在明知林某某系网上在逃人员的情况下,还为林提供食宿,窝藏、包庇林金灵。
四、注重综合措施运用。综合运用阵地布控、架网守候、巡逻盘查、化妆侦查、敦促投案等工作措施,全力缉捕各类负案在逃犯。2008年8月13号晚,犯罪嫌疑人张某酒后驾车行至张店区西五路与人民路路口处将一骑自行车男子撞伤,该男子经抢救无效死亡,张某在逃。10月2日(农历八月十五),民警手提月饼,化妆成到逃犯张某(男,27岁,张店区人)家走亲戚,在家将其抓获。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dzi/5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