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意蕴解析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意蕴解析

来源: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点击:次 时间:2019-06-17 10:56

  摘要:本文在梳理关于民生内涵及功能作用的理论基础上,解析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意蕴,提出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发展;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意蕴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意蕴解析

  1  民生的概念内涵

  “民生”的概念可以分为“民” 与“生”加以解读。“民”指百姓、民众;“生”指生计、生存。“民生” 即指百姓的生计、民众的生存、人民的生活。“民生”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古文典籍《左传 • 宣公十二年》中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指出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保障在于勤劳,只要辛勤劳作,生计就不会匮乏。《淮南子 • 诠言训》中进一步指出,“安民之本,在于足用。”《三国志 • 魏书》中则强调,“安民之术,在于丰财。”可见,物质资料生产和收入,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我国自古就有将“民生”与“国计”相联系的思想。《尚书》指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智者先贤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紧密联系,民生是治国理政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中国古代的“民生”内涵是有局限性的。东汉典籍《说文解字》中将“民” 解读为“民,众萌也。”其中,对“萌” 的释义为“各种草木的芽。”古代封建社会的“民”是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平民”“草民”“黎民”。《谷梁传·成公元年》指出,“古者有四民,即士民,商民,农民,工民。”可见,古代民生是一种“官本位”的民生理念,而不是 “民本位”的民生理念,基于平等公平思想的“民本位”民生理念,才是民生涵义的进步方向。

  2  民生的功能及其理论基础

  2.1 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其他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把这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将会立即极为显著地缩减,并将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减少。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将会立即显著地增加,并将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加。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设立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1]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不仅指明了社会保障的救济群体,也指出了社会保障的本质是通过对剩余产品的分配增加救济群体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获得感。

  2.2 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增强人民的幸福感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在福利经济学理论中指出,一个人的福利在于其本人的满足度,包括对物质、知识、情感等。为了使全社会的幸福满足度提升,政府可以通过一些措施使富人向穷人转移些货币等,提升货币的边际效用,从而使社会总的满足度增加,或是政府通过对穷人实施养老金、免费教育、失业保险等方式,增加穷人的所得而提升其满足感。可见,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通过增加穷人的所得而提升其个人利益,进而实现公共利益,最终使社会绝大多数人得到幸福。

  2.3 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增强人民的安全感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社会的有效需求水平会影响社会中的就业数量,失业和经济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效需求不足。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必须要通过国家干预扩大有效需求,即国家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资力度,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也能使民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亚当· 斯密在其著作《道德情操论》中强调,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究其原因,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指出的,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他人、群体、过去)相比较,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包括改善程度低于其他群体),人们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即有权享有但并不拥有的受剥夺的感觉。相对剥夺感会产生消极情绪,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这会影响个人或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并造成多种后果,包括压抑、自卑、引起集体的暴力行动等。可见,保障和改善民生,可以从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两个方面增强民众对安全感的认知。

  3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意蕴

  3.1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2] 社会的进步是历史,要推动社会进步就要改善群众的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国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的底线依据。只有托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基本需要的底,即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社会才能稳定,改革发展才具备民意基础。正如列宁同志指出,“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3]

  3.2 民生改善为推动经济提供发展动力

  经济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前提,只有做大“蛋糕”,才能为民生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可以助推新时代的经济发展。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扩大内需”,但是,由于高房价、看病贵等民生顾虑,使老百姓产生了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夯实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民生基础,不仅能够解决后顾之忧,扩大消费需求,带动民生产业发展,而且能够提高国民素质与技能,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内生动力。

  3.3 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总量 GDP 稳居世界第二位。同时社会的主要矛盾也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虽然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动力,但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的实际提出过高目标,只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既要防止“福利陷阱”,即由于不切实际的高承诺、高福利、高债务,导致债务累累、财政危机,进而失信于民、政府垮台;也要避免出现由于民生保障的缺失或“碎片化”所引发的社会撕裂和政局动荡。因此,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遵循政策托底保基本的原则方向,做到“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这意味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改善要注重倡导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改变“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通过设计和制定保障机会公平的系统制度,形成以保障基本生活为主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并向老幼病残等重点人群和老少边穷的重点地区倾斜民生保障。

  3.4 以社会治理途径促进民生改善

  民生资源的获取主要包括三种途径。一是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市场性获取,二是以社会资本为基础的社会性获取,三是以制度资本为基础的权利性获取。这三种民生资源的获取途径使得民生资源的消费方式分为市场性消费和公共性消费。因此,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单靠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性民生资源是有限的。改善民生的发展路径,要注重以社会治理促进民生资源多元供给,要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慈善组织、社区居民等群体参与民生建设的积极性,拓宽民生资源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渠道,加大市场化供给民生资源的力度,实现合作治理,多元共治。社会治理理念是基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管理模式。治理与管理相比较而言,其本质性变化是政府作为高居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垄断者的地位日益式微,社会管理主体由一元主宰向多元共治的方向发展。民生改善要注重以社会治理促多元供给的发展路径,政府部门要通过政策制定、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改善民生的主导作用,企事业单位通过 PPP 等方式积极参与民生建设,通过签署合同、提供基金支持、减免税等方式鼓励慈善组织参与民生改善过程,并通过电子政务、市民报告卡、市民满意度评价等方式提升公民“话语权”,以评审促进各类民生资源供给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旨归,其理论逻辑意蕴在于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是良性循环的辩证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要通过社会治理实现民生资源的多元供给,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 哥达纲领批判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 中央编译局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 第 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 列宁全集 ( 第 43 卷 )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 人民日报.习近平同志在十 九 大 上 的 报 告 全 文 发 布 [EB/ OL]. http://www.sohu.com/ a/200929391_99906245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理论意蕴解析相关论文期刊你还可以了解:《惠及民生职业教育公平高级职称论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14776.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