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名普查是国情调查中的基础性工作,落实地名普查工作能够进一步维护国家的领土以及主权完整,巩固我国的国防建设。但是由于地名普查工作面向全国各个地区,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因此,利用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工具进行地名普查作业能够进一步提升普查的效率,同时也可以构建完善的信息数据库,从而实现数据的大范围整合。本文就数据库构建的框架以及相关工序展开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地名普查;数据库;建设思路;策略
引言
社会在不断进步,城市在持续发展,当前地名的来源以及发展历史较为复杂,在对大量地名进行普查和整合的过程中信息化作业的优势不强,服务手段较为落后,这导致地名管理与社会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发展之间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因此利用信息化技术以及智能化工具来实现地名普查工作的信息化转型,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充分分析在地名普查工作中,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思路以及实现方法,不仅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也是提升地名普查工作信息化转型进度的重要任务。
一、地名普查工作内容及流程
地名普查工作涉及对地理信息、区块位置、名称以及街巷进行简单的罗列,同时也涉及对自然的地理实体以及人文地理实体,进行分类和整合,这其中包含了陆地水系、群众自治、组织行政区域、机关单位等将近12个大类,涉及到了117个子类,数据庞大,类型较为复杂。
在地名普查工作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参照工作地图数据,建立在遥感影像以及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基础上,对已知地名的相关对象进行信息采集,若采集对象的地名不够准确,需要联系区域内的相关人员进行实地采集。在采集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地名数据较为密集的区域落实实地检查和过程抽查,以提升准确性。通过的检查和确认实现地名的修改、新增、删除以及补充,将最终处理完善的登记记录,形成工作表,以此来进行地图数据的修测,最终将普查的数据纳入数据库。如图1表示地名普查工作的运行流程。
二、地名普查数据库结构
针对地名普查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数据库的建立需要结合软件设计、数据要求、数据库设计以及安全要求这四个角度落实,同时需要在前期规划的过程中结合试点数据库格式、内容与国家规定的新型规范进行综合性对比,确保数据在整合和提交的过程中具有规范性和统一性,以加强大量数据统一迁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库的相关功能得以运行是建立在国家地名普查数据建库与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实现的,能够根据工作底图与地名登记表进行对比,通过图形或者经纬度的标注来实现功能模块,从而将地名的属性和不同模块的数据信息进行匹配。整体数据库中的功能涉及到了地名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名标志数据、遥感影像数据、界线界桩数据以及多媒体数据。
(一)数据库系统整体框架
地名普查数据库的建立采用了局域网C/S体系以及单机版结构组成,整体数据库相对独立,具有较强的容错率以及恢复功能,同时支持数据备份。能够有效实现对普查结果进行入库、汇交和匹配分类整理。
(二)录入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主要涵盖了地名的属性以及实体的生活信息。地名属性包括了官方标准名称、简称、别名、曾用名、书写形式、原读音、标准汉语读音、语种、类别、来历、含义、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以及密级等元素。这些数据在录入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动拾取和手动录入的方式进行。自动拾取主要采用了数据库系统中的导入功能模块,能够针对上传的数据格式进行识别和导入,上传的数据支持TXT以及Excel格式。数据涵盖了地名标志、地名信息、界桩、界限等属性数据,能够进行批量导入。
(三)导入矢量数据
该模块可以实现基础地理信息、遥感影像以及3.0数据的统一迁移,支持的格式以shape file和军标交换格式为主,同时也支持地名采集数据、界线、界桩数据以及地名标志采集数据的导入,格式以Shape file格式为主。
(四)修改矢量地图
针对矢量地图以及图形数据的修改,主要涉及到两种类型。首先是数据库外的修改,这涉及到对地名普查工作获取到的地名地理信息进行修改,由于该种信息的数据量较大,要求的精度较高,因此通常会在录入数据库之前,利用专业的软件进行矢量数据调整,这种方式较为灵活和便捷,将修改之后且检查合格的矢量数据批量的导入数据库中。其次是在数据库内进行修改,这主要体现在日常的数据库维护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图形数据的修改较少,因此可以直接在数据库内进行,主要针对地名在矢量图的基础位置、标注记录信息以及有实际变化的地物信息进行调整和重新绘制。
(五)数据输出
已经记录在地名普查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在查找和输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输出方式,即属性输出、空间输出、多媒体输出、地理信息数据输出、成果表输出以及遥感影像输出,同时也涉及到了国家规范要求中的成果包输出。
(六)图库匹配
图库匹配主要是针对已经录入到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图库智能匹配,在匹配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工作图以及地名登记表,进行综合对比,要分析匹配项以及联系关系是否成立,针对未能及时建立链接的地名以及图库要选择地名标注以及图库链接进行匹配。
另外还需要进行图形维护工作,主要针对线状地名进行编辑。通过修改操作来实现注记属性和线状地名的标注。利用自动匹配的方式,将图上的名称和属性名称之间建立联系,也可以利用关键字的搜索和定位的方式来实现地物实体信息和地名的自动匹配。
(七)GPS标注
针对需要利用外业实测法进行标注的地块新增地名以及地名变化等作业,可以通过当前国家地名数据库系统中的GPS模块来实现标注。可以直接在图库中的匹配菜单执行GPS标注指令,模块可以实现自动匹配,与图库之间实现自动连接。
结语
综上所述,全国地名普查数据库是结合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技术的综合性数据库,具有精确、高效、快速的优势,能够进一步提升普查工作落实的效率。在整体系统结构中,数据库是最为重要且实现流程较为复杂的一环,需要在记录数据的同时,实现数据整合和纠错等自动化处理操作,以此来满足大数据的统一和规范化管理,形成科学完善的地名信息资料,能够进一步提升地名管理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价值,同时为地名普查工作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论文作者:朱业来 朱盼盼 刘西状
地名普查数据库建设思路策略探讨相关期刊推荐:《科技创新导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合作创新国际科技服务中心主办的科技综合类期刊;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信息化工业、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建筑科学、创新管理、创新教育、创新论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1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