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经济管理》产教融合视域下大数据人才培养策略——以承德市为例

产教融合视域下大数据人才培养策略——以承德市为例

来源:中英文核心期刊咨询网 所属分类:经济管理 点击:次 时间:2021-04-21 08:43

  企业发展的核心是技术,技术发展的核心是人才,人才的摇篮是高校。为迎合大数据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众多高校新设置了大数据专业。大数据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立足承德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实际,调查承德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及存在问题,从产教融合视角提出承德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方面的建议,试图解决人才需求侧与供给侧的背离问题,促进承德大数据产业发展。

产教融合视域下大数据人才培养策略——以承德市为例

  一、承德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承德具有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自然条件和政策条件,京津冀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承德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支持。2014年,北京中关村管委会提出打造“京津冀大数据走廊”;2015年,承德成立了华北地区首家大数据交易中心——河北大数据交易中心;2016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明确提出:支持承德建设“国家绿色数据中心”;2016年,京冀两地签署的《京冀“6+1”战略合作协议》中将承德确定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上的核心支撑城市;2016年,国家批复建设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启动大会上三地共同发布了《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其中提出将承德建设为京津冀旅游大数据示范区;2017年,工信部发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将承德列为大数据产业发展重点支持范围;2018年,河北省“大智移云”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河北省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提出将承德打造成国家旅游大数据产业示范区;2020年印发的《河北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承德的发展方向为强化大数据灾备基地功能,打造旅游大数据产业中心,推动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创新发展。在政策驱动下,承德因势利导,科学定位,重点突破,着力将大数据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近年来,承德市多措并举,借助北京供销大数据集团、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和河北省文化旅游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推动大数据产业稳步发展。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制定的《承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数据产业列为承德“十大绿色产业”之一;专门编制《承德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和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推进大数据核心产业、关联产业和衍生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大数据全生态产业链;2018年,建立了国内首个供热行业大数据中心;2020年,承德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度合作,协同发展数字经济,推动转型升级。重点布局了滦河大数据经济带,建成了中国电子承德信息安全产业园、华明服务外包产业园、京津冀精准医学大数据产业基地、高新区大数据研发展示中心、德鸣大数据中心、中经承园大数据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博彦科技、网联商务、翔睿网络等大数据企业相继落户,实现了与北京数据传输“同城化”,数据传输提质增速明显。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专门成立大数据专业学院,为地方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撑;人社部在承德设立了大数据人才培训基地;承德被工信部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承德已基本形成集数据存储、研发、应用的全链条产业体系,科技研发、人才培训、企业承接等配套服务不断完善,承德数字经济正向集聚、集约、集群化方向发展。十四五期间,承德将围绕打造“京津冀大数据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打造大数据产业生态链中重要一环,培育软件开发、数据传输、工业互联网、服务外包等一批骨干企业推动大数据产业全链条拓展,力争大数据及相关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20亿元。

  综上,大数据产业是承德未来着力打造的重点产业,打通大数据产业全链条发展是其重要事项,更多大数据链条企业将来承德投资兴业,急需大量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支撑,其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承德具有无可比拟的自然和政策优势及发展机遇;目前虽已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大数据产业生态,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无论是国家,区域还是产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大数据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是承德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承德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截至2020年,承德现有6所高校中设有大数据本专科专业的高校有3所(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在校生近500人。其中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是本科高校,是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基地校和河北省应用转型示范高校,设置了省内高校第一所大数据学院,建有河北省文化旅游大数据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和承德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等省市级平台。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和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是专科学校。

  总体来看,承德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起步较晚,目前还没有毕业生,承德高校正在抢抓机遇,投入资源,设置大数据专业,努力为承德大数据产业发展培养人才。在国际大数据时代发展迅猛、国内大数据产业发展较晚和大数据专业设置时间较短、承德大数据人才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承德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处于起步阶段。大数据人才竞争激烈,承德缺乏地域优势和条件保障,高层次大数据人才吸引力不足,现有人才数量和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支撑承德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承德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承德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大数据专业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是承德发展大数据产业的重点任务,需要长久持续进行。由于缺乏可复制的样板和经验,承德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总体上居于劣势,专业发展基础薄弱,专业办学经验不足,尚处于逐步完善和探索过程中,难免存在短板和不足。

  1.人才培养目标与地方企业融合不够紧密。由于大数据专业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产教合作将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承德高校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大数据企业对接明显不足,缺乏需求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基本上照抄照搬,缺乏自身和区域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并无显著差异,没有实现错位发展,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不能同频共振,“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个别高校借助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但由于涉及多元利益主体,各自利益诉求、运行机制等存在显著差异,难以达成共识性合作和形成共向价值链接,合作培养“流于形式”。

  2.专业师资数量和能力水平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高层次大数据专业人才竞争激烈,大数据方向毕业的硕士或博士多会选择一线大城市或大型企业就职,导致承德高校大数据人才和专业教师严重匮乏。承德高校几乎没有与大数据专业相匹配的师资,多数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或软件工程专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大数据作为新兴专业,多数教师缺少对大数据知识体系整体把握,对行业动态关注不够,基础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实训操作等能力明显不足,无法有效应对专业课程教学。合作企业提供的部分专业课教师基本为本科学历层次,缺乏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需要提升教学力。

  3.人才培养课程和教材单一且缺乏创新性。整体来看,承德高校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同质性,就业方向宽泛,并未结合大数据三大技术方向(Hadoop大数据开发,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大数据运维&云计算)和三大面向岗位(分析类、研发类,管理类)设置相关专业课程,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需进一步合理化和体系化,基础理论类课程普遍较多,实习实训实践类课程较少且缺少真实项目,应用场景训练不足。除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与中科曙光联合开发了部分课程和教材外,多数课程和教材单一且缺乏创新性,不符合大数据快速更新的特征。

  4.校企合作平台较少,缺乏实质性合作。校企合作是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企业追求短期效益,学校追求长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校企双方需求的不同导致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一头热的问题普遍存在。项目合作平台较少,定期交流机制不够健全,校企双方较难找到契合点,学校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能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供求双方不一致性导致产教融合缺乏持续性和实质性。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目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还未与承德大数据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中科曙光的合作仅限于企业教师承担部分课程教学任务,校内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参与真实案例的机会较少,合作中出现“远水解不了近渴”现象。

  四、产教融合视域下承德大数据人才培养策略

  产教融合是开展职业教育的高校根据其所开设的专业,积极与企业合作、精准对接产业,将产业与专业紧密结合,形成学校与企业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共育人才、共同发展的办学模式。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下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产业作为承德的新兴产业、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产教融合是承德高校和大数据企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能够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有效衔接,是高校实现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人才培养的基本路径。

  1.引企驻校,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坚持地方、行业、企业、学生需求导向,通过引企驻校,共建专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共同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专业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匹配与对接。结合区域大数据产业特点、专业特点和校企需求,共建产业学院或产业研究院,通过项目驱动和共建平台,让更多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接受实践技能训练和培训,推进实质性合作,实现人才的订单式培养,促进校企互利合作共赢。

  2.引企入教,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支持引导大数据企业深度参与高校大数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共同参与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实习创业等活动,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课程建设方面,校企共同开发应用型课程,支持合作企业和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和评价,将课程内容、企业需求、职业标准、学生能力相结合,从基于知识储备的学科课程体系向基于知识应用的行动课程体系转变。实践教学方面,构建认识性、应用性、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学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真实案例、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真实项目、体验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程,实现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采用真实案例教学,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创业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了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理论教育、实训环节、实战环节”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师生共创体系和专创融合体系。

  3.内培外引,增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对于大数据这一新兴产业而言,更是如此,需要借助产教融合提升大数据专任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就目前而言,校企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展专业师资培训是最有效的手段。内培方面,以中青年教师培养为重心,加强双师型教师能力培训和研究,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师资培训体系、培训课程体系;定期派教师到专业办学经验丰富的高校或大数据企业进修学习或挂职锻炼,充实新知识,锻造新技能,了解专业发展新方向。外引方面,通过人才引进或聘用具有企事业单位一线工作经验的行业企业人才作为外聘教师,解决大数据专业教师匮乏和能力水平不足问题。

  4.创新模式,校企共建协同育人平台。依托各自优势,校企协同做好大数据产业+大数据企业+大数据教育“大文章”,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建立多元参与的承德大数据人才培养共同体,建立高校-政府-企业(U-G-E)“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一是共建产业学院、实验室或工作室模式,引入企业资源,创设真实环境,学生亲身实践体验。二是项目驱动模式,共同申报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或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让学生真学真做,不断提升综合素养。三是“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本校专业教师和有一定学术水平、实践经验的大数据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学生。四是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基地内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构建校企育人“双重主体”,打造学生学徒“双重身份”。

  总之,承德大数据专业人才资源匮乏,制约了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培养出符合承德大数据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承德高校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借力产教融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新路径,实现教育、技术和应用的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攻克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两张皮”瓶颈,为承德大数据企业培养更多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推动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论文作者:房健

  相关期刊推荐:《人才资源开发》集专业性、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于一体,立足河南,放眼全国,以“紧扣人社工作主题,揭示人才成长规律”为办刊宗旨,力争成为宣传人社工作的主阵地、开发人才资源的助推器。她以组织人事工作者、各级各类人才、人力资源领域科研教学和实践工作者为主要阅读对象,是广大人事人才工作者和各级各类人才学习交流的园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lunwencheng.com/lunwen/jgu/19661.html

各行业核心期刊快速入口

医学类核心期刊汇总
口腔核心期刊
卫生核心期刊
药学核心期刊
眼科核心期刊
儿科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兽医核心期刊
外科核心期刊
护理核心期刊
临床核心期刊
教育类核心期刊汇总
小学教育核心期刊
中学教育核心期刊
高等教育核心期刊
职业教育核心期刊
成人教育核心期刊
人文教育核心期刊
科学教育核心期刊
教育核心期刊
教学核心期刊
教育管理核心期刊
学科类核心期刊汇总
语文核心期刊
数学核心期刊
外语核心期刊
化学核心期刊
物理核心期刊
历史核心期刊
政治核心期刊
体育核心期刊
艺术核心期刊
法律核心期刊
经济类核心期刊汇总
市场经济核心期刊
经济核心期刊
金融核心期刊
财经核心期刊
审计核心期刊
旅游核心期刊
统计核心期刊
会计核心期刊
农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畜牧核心期刊
农业核心期刊
林业核心期刊
工业类核心期刊汇总
机械核心期刊
冶金核心期刊
电力核心期刊
铁路核心期刊
电气核心期刊
工业核心期刊
石油核心期刊
环境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力核心期刊
水利核心期刊
能源核心期刊
地质核心期刊
化工核心期刊
环境核心期刊
气象核心期刊
地理核心期刊
建筑类核心期刊汇总
测绘核心期刊
测量核心期刊
建筑核心期刊
交通类核心期刊汇总
铁路核心期刊
公路核心期刊
交通核心期刊
运输核心期刊
汽车核心期刊
轨道核心期刊
科技类核心期刊汇总
电子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期刊
计算机核心期刊
其他类核心期刊汇总
管理核心期刊
档案核心期刊
心理核心期刊
政法核心期刊
文学核心期刊